在中國眾多財團中,阿里、騰訊無疑是最耀眼的,但如果從成交量和盈利能力來說,阿里、騰訊還遠遠比不上中國菸草、中石化和中國銀行等這些國企。
很多人不知道的一個事實,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是日本軟銀,騰訊最大的股東是南非報紙,所以這些企業其實是很難用民營企業的性質來劃分,儘管阿里騰訊的創始人都是中國人,儘管這些企業的市值可比性很高,但在股權雜亂的事實下,這些企業真的能算得上中國企業、中國財團嗎?
國有企業一般為純中國企業,與民營企業相比,國有企業沒有股權紛爭,也不會像民營企業這樣大力宣傳公司業務,但這些國有企業又很實在地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那麼,在中國最能與阿里騰訊(540.500,-3.14%)相競爭的四大財團有哪四家呢?
第一家:中信集團
中信集團由榮毅一手創辦,剛開始創辦,中信集團就已經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並飛速發展,其主要業務為金融,涉及保險、基金等多元化。在中國,能與中信集團相比較的公司寥寥無幾。
第二家:華潤集團
華潤集團成立於1938年,曾是抗日戰爭的地下運輸站,1948年命名為「華潤公司」,後來被國家接手管理,直到1983年,「華潤公司」正式改名為「中國華潤(集團)有限公司;2003年,中國華潤集團被植入國資委,成為我國中央企業。
華潤集團涉及業務廣泛,其中包括日常生活消費品、房地產、保險、基金等等,但這些也只是華潤集團多個領域中的冰山一角。2019年,華潤集團的總資產達到了16,180億元,收入超過5000億人民幣,純利潤高佔一成,利潤收入遠高於阿里巴巴(289.000,+1.70%)。
第三家:保利集團
保利集團成立於1993年,是中國四大集團中最年輕的一個,目前,保利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共有五家,公司總人數超過10萬,雖然保利集團的公司規模與阿里騰訊不分上下,但不可否認的是,保利集團是國資委下屬的大型企業,在性質上,是阿里和騰訊遠遠比不上的。
第四家:招商局
招商局於1872年由李鴻章一手創辦,剛成立的招商局主要業務是航運,隨著時代的變遷,招商局的經營業務也是越加廣泛,現在的招商局在交通、金融、城市和園區綜合開發運營三大領域上閃閃發光。2019年,招商局的經營收入、利潤又雙雙創下了新高,其中,集團營業收入為7144億,利潤總額為1631億、淨利潤高達1266億。同年,招商局的總資產達到了9.1萬億,而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市值也不過五萬億左右。
通過以上分析,你認為在華潤集團、保利集團、中信集團、招商局四大央企中,哪一家的實力最強?
從收入規模來看,招商局以7144億的營收入位居榜首,華潤集第二,中信集第三,保利集團墊底;在總資產方面,招商局以超過9萬億排名第一,超其它三家集團。因此,我們不難得出,還是招商局的綜合實力較強。對此,大家贊同嗎?
以上就是我國的四大著名財團,在很多人為祖國經濟繁榮歡呼、自豪的同時,這四大集團正在為國家默默作貢獻,相信它們在伴隨著中國發展的發展的同時也越變越強。加油!中國;加油!中國四大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