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你的下屬和你對著幹,可你又沒權利讓她走,作為管理者,要正確的看待員工的行為。
俗話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道理,一定要明白。
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比員工考慮得更全面,在管理上才能暢通無阻。
其實,在職場上很多管理者都會遇到的問題,面對下屬的抬槓、負面情緒,長期不處理的話容易破壞整個團隊的士氣和穩定,不利於工作的開展。
話又說回來,要知道,沒有哪個員工是願意與領導對著幹,除非自身的利益受到損失。
因此,很多人常說:沒有帶不好的員工,只有不會做管理的領導。
面對與你對著幹的下屬,作為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糾察自身有沒有問題。
情況一:下屬的反對:對人不對事
下屬反對的是你這個人,不是事情的時候,這的確是下屬存在問題。
有的下屬總是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有能力,恃才傲物,不聽從領導的安排,要和領導對著幹。
通過與領導抬槓的形式,來體現自身的優越感。
或者是職場的「老油條」,業績也不見得很好,但就還是長了一副壞脾氣,他是在不斷試探上司的底線,一直沒人動他,則養成了習慣性地和領導對著幹的壞毛病。
情況二:下屬的反對:對事不對人
從古至今,那些敢於進諫的人不一定都是壞人。
他提出的反對意見,只是對事不對人。可能在他的角度或者思維上的思考,覺得他自己的意見或者想法會更好。
對於這種情況的員工,不但不能打擊他,反而還要鼓勵他。
你覺得他與你反著幹,怪他多管閒事,那就是你錯了。
或者說你在工作安排上不合理,把一些辛苦、複雜的活都安排給他,把一些輕鬆、有油水的工作安排給別人。
這種情況是很可能作為管理者自己都沒能感覺到,因為管理者覺得他用得順手,就會一直用他。自然會激發員工的逆反心理,不服從你的安排。
情況一:管理者管理不到位
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上不到位。比如說,對員工的管理太過於放縱,
在員工下屬出現問題的時候,沒能第一時間的對他們的錯誤行為進行指正、批評,導致了員工目空一切,傲嬌蠻橫。
對於太過放縱的管理,形成了員工不把管理者放在眼裡的情況。
情況二:處世不公,聽不進不同意見
作為管理者,在管理上沒能做到公平公正。
畢竟員工沒有哪個真的願意與領導反著幹的,這不是自找麻煩嗎?就是因為領導自己的失誤,導致了員工的逆反心理。
另外呢,管理者忘記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道理。
可能下屬只是想要提出不同的意見。但是管理者,長期的一言堂導致了心理的缺失。
不能認清自己的職位,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對員工進行專制式的統治,聽話順從就用,不聽話不順從就覺得下屬是反對他,就是在挑釁他領導的權威。
情況一:沒有辭退權,但有管理權
1. 加強管理,明確職責
對於這種員工,作為管理者,首先要與其明確溝通其崗位職責。
讓其明白他的職權範圍與崗位責任,讓他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並且在明確職責的過程當中,加上制度的管理。要是他沒做好,你就有理由可以對其懲罰或者批評。
要是真的一點不聽從管理,可以直接向更上一層領導,提出對其解僱的建議,也可以有章可循。
2. 尋其錯誤,固己之威
作為管理者,如果不能做到正確的批評或者懲罰,比如說沒有尋其錯誤,難免會有徇私抱負的嫌疑,不僅不能讓人心服,也容易影響團隊其他人。
找到他的錯誤,加以整治,對其警告,自然會老實。
情況二:加強自我管理,做好溝通
1. 處世公正,賞罰分明
作為管理者,一定要處世公正,賞罰分明,才能讓員工信服。
俗話說的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然不從」。
在做事上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處事公平公正、賞罰分明。
比如說,多安排工作,就在一定範圍內的給於獎勵或者一些其他經濟上的補償,自然員工和下屬就不會有怨言。
2. 加強溝通,從諫如流
對於員工善意的建議或者提議,作為管理者,不僅不能把他看做員工與你抬槓、唱反調,更應該的是感謝員工。
如果說,員工提出的建議或者想法,不可實施,你可以適當的向員工講明原因。
上下級之間存在的問題,都是因為溝通的不暢導致的。作為管理者的工作就是要加強溝通,從諫如流。
所以說,在管理過程中發現問題,作為管理者一定要糾察自身,端正自己,再按照規章制度人性化管理,自然管人不再是問題。
文/老夏分析師
如果我寫過的一篇文章,講過的每一話,做過的一個舉動,
曾在你的心裡蕩起漣漪,那至少說明在逝去的歲月裡,
我們在某一刻,共同經歷著一樣的情愫。
有時候,雖然素未謀面。
卻已相識很久,很微妙也很知足。
謝謝你,在這個世界的角落,找到了我!歲月靜好,願你幸福,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