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修「多善根」?省庵大師:看懂這六個字即可!

2020-12-13 青衫菩提

關於什麼是多善根、少善根,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行持,也有不同的心理狀態。

如果只是望文生義的理解,以為「念佛只是一項修行,那麼這個是少,再加上其它種種修行,這個叫多善根」,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就會心生不安:「那我們到底要修多少法門?到底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達到了多善根?」

當然我們現在還沒有佛的相好、佛的智慧、佛的德能,但這不能說善根福德就與佛不相等,還是平等沒有差別,只不過時節因緣還沒有到,我們念佛所內具的善根福德還沒有完全顯發出來。

如同一塊破布,裡面塞進了黃金,破布還沒有掀開,看表面是破布,實際上裡面是黃金,等到破布一掀開,就露出黃金的本色,隨意取用。

因為我們還在此世,這個色身報體還沒有謝,念佛雖是黃金,色身猶如破布,遮住了,所以看不出來,一旦身壞命終,色報謝去,到了極樂世界,立即與佛一樣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三明六通,一時顯現。雖然那個時候顯現,還是現在念佛就種下了的,就具足了的。

「則一一聲」,每一聲、每一聲的念佛,都包含、都具足多善根福德,佛的功德當然叫做多善根多福德啦!那你想想看,從來沒有說,六字名號之外,其它的叫做多善根福德。其它的,聲聞阿羅漢——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都叫少,不叫多。以信願持名,一一聲都具足多善根福德。

我們知道:「六字名號裡邊已經總括了所有的善根功德,只要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就是有多善根、大善根、無上善根!」這樣我們內心就會安定,就會安心念佛,也不會擔心害怕說:「我年紀大,不會誦經、不會持咒、不會學種種的法門,我到底能不能往生啊?」你剛好!越是不會其它的,剛好專修念佛,符合阿彌陀佛本願,是多善根福德因緣,這個能往生,這樣我們就會有喜悅。

省庵大師說:

不用三祇修福慧, 但將六字出乾坤。

這是兩句很著名的話。修行要修福、修慧,按照自力修行,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所謂「三祇修福慧,百劫種相好」,經過漫長時間的修福修慧,才可以出離生死輪迴。

但淨土法門不用,不用你三祇來修福修慧,這樣累積多善根多福德,用不著了。那憑什麼呢?「但將六字出乾坤」,你只要憑「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就可以出離三界六道。

相關焦點

  • 念佛只是六個字,為什麼是多善根?
    二、自古以來兩者理解一種認為念佛是少善,雜行萬善是多善一種認為念佛為多善,諸行萬善是少善三、出善導大師的解釋餘比日自見聞:諸方道俗,解行不同依宗祖善導大師解釋,念佛是多善,雜行是少善四、依道理一是無量,多是有量,多含一中;譬喻:虛空與星星天親菩薩: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 聞其名號丨阿彌陀佛給我們的六字名號,就是「多善根」
    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所成就的。如果是眾生自己成就的,那麼極樂淨土就沒有什麼優勝之處,跟別的淨土沒什麼差別。沒有善根的人,到了極樂世界都有六神通,這是自己修的嗎?顯然不是。凡夫到了極樂世界,自然就具有三明六通,成就無量無邊功德,這種功德在淨土,是阿彌陀佛他力成就的。
  • 善根和福德是同一個意思嗎?聽聽蕅益大師是如何理解這兩個詞的!
    「人天有漏福業福德少」,這是兩個層面。聲聞、緣覺已經超出人天,他只是善根少,但已是無漏、無生無滅了。一般人修的都是人道、天道的有漏福業,即使修了善法到天道去,還是屬於福報,不能叫善根。一般人認為的清淨,就是心不打妄想,這不叫清淨。「唯以信願執持名號,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只要我們有信願,執持名號,每一聲每一聲都是多善根福德。這種解釋有點特別,但跟善導大師的思想非常吻合。
  • 省庵大師:菩提心是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略有十種因緣
    省庵大師:菩提心是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略有十種因緣【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語錄】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為令正法得久住故。【略解】省庵大師是淨土宗十一祖,我們淨土行人應該多讀讀大師的作品,淨土宗是大乘佛法,因此修行者需要發大心,需要發菩提心,發普度眾生之心。
  • 印光大師勸人念佛,今生能念佛都是有福德善根的人!
    今天,我們大家之所以能夠念佛,相信淨土法門,相信這一句佛號能夠拯救我們,我跟諸位同修講:這個是我們累生累劫所積累的善根和福德。如果沒有善根,沒有福德的話,我們不可能相信這一句佛號的功德力。跟大家講一個印祖的故事:淨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他老人家當年在北京的時候,碰到一個乞丐在乞討。
  • 淨宗法師:事實來證明,念佛多善根
    我們有本小書叫《盲眼老人預知時至》,這個盲眼老人只會念這句阿彌陀佛,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除了念佛,她什麼法也修不了,如果雜行是多善根,那她完全是少善根,怎麼能往生呢?她往生的事實足以證明念佛是多善根。從古到今那麼多的專修念佛往生事例,包括現在很多人去給別人助念,很簡單,很容易,就是這句名號,說明這句名號是多善根。
  •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能看懂這兩「喻」的人,福德深厚!
    六字名號是萬德洪名,以名號來召引、含攝阿彌陀佛的功德,所有的功德都包含在名號之內,叫做「罄無不盡」,沒有一點遺漏在外。阿彌陀佛名號就是多善根福德,能看懂這兩喻的人,善根福德都很深厚。這可以叫「以名招財」,財作成名,名就是財。還有我們講,縣長、市長、省長,也都是名,但有這個名,就有這個權,這叫「以名召權」,權構成名,名就是權。你有什麼名,就有什麼權。當然這是世間的,商界就以名招財,政界就以名召權,佛菩薩是出世間的,是功德界,所以「以名召德」。(二)帝王赦罪喻。
  • 釋淨空:善根與福德要清楚
    這個問題,與我們自己善根福德因緣有很大的關係。因緣是什麼?遇到一個真正善知識,他善說,這是因緣,是可遇不可求的,可是如果我們自己善根福德要是不具足,縱然諸佛菩薩來給我們說法也是枉然,自己沒有善根、沒有福德。善根與福德,我們在講堂裡常常講。為什麼常講?時時刻刻提醒諸位。我講得很簡單、很清楚,什麼叫善根?
  • 少善根,能生極樂嗎?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這裡的「少善根福德因緣」,玄奘大師譯是「非少善根諸有情類當得往生」,就是說,少善根的不能生。 《攝大乘論》說了,如果經裡面講,「如人誦持多寶佛名,決定於無上菩提更不退墮,又唯由發願生安樂土得往生者,皆是別時意」,別時意趣就是說,並不是說你僅僅念了一句多寶佛名,然後又僅僅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就可以馬上就往生極樂世界了,還有密意在後面,這個就是別時意趣。就是說,發了願要往生極樂世界,又積集了很多資糧,才可以往生。
  • 印光的學生,淨空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福慧雙修,念佛的捷徑
    所以人、天、聲聞、緣覺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善根少,福德也少,沒辦法往生西方。唯以信願執持名號,則一一聲悉具多善根福德。善根福德,要怎麼樣具足呢?『唯以信願執持名號』。修淨土有三要,三要是『信願行』,這三個字怎麼個用法呢?
  • 五眼六通,善根的表現(宣化上人)
    五眼六通,善根的表現全世界對五眼、六通這個道理都不認識,而用科學來研究。這是越研究越離這五眼六通越遠,所以這是很可憐的一件事。你把字寫在紙上,我來猜是什麼字。'這些石匠本來也沒有什麼信心,就這樣寫了一個字叫他猜。這小孩子就拿到耳朵上這麼一聽,一聽就說這是什麼什麼字,這些個石匠都非常驚喜,以後,就這個叫他猜這個,那個也叫他猜那個,無論猜什麼,他用耳朵一聽,就知道這是個什麼字,或者是兩、三個字,或者是一句什麼話。只要寫上叫他一聽,他就知道是什麼字,也知道用什麼筆寫的,這個字有沒有寫錯,他也知道。
  • 省庵大師揭示世界第一秘密: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佛無二無別
    省庵大師揭示世界第一秘密: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佛無二無別【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開示】云何尊重己靈?謂我現前一心,直下與釋迦如來無二無別。云何世尊無量劫來早成正覺,而我等昏迷顛倒,尚做凡夫?因為我們現前這顆心靈直下與釋迦牟尼佛的心靈是一樣的。云何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來早已成正覺,而我等凡夫卻昏迷顛倒,尚做凡夫?又釋迦牟尼佛具有無量神通智慧、功德莊嚴,而我等凡夫則但有無量的業系煩惱、生死纏縛。我們與佛的真如心性是一個,但是我們與佛的迷悟卻是天淵之別,靜言思之,豈不可恥?譬如一顆無價寶珠,埋沒在淤泥中,視同瓦礫,不加愛重。
  • 六字大明咒的來歷 修持法 打開七個脈輪的相應手印
    測了27個詞語,就發出了27個詞語的腦磁圖 ?"唵嘛呢叭咪吽"的咒文是一切文字和聲言的精華。?於藏區中,經常可見左手持念珠,右手轉吉祥如意轉經輪(輪中裝有"唵嘛呢叭咪吽"的咒文),口中喃喃念誦著六字大明咒的人們。 有人認為這只是宗教的行為, 其實即使是不信佛的人,如果能經常心無旁騖地念誦,體質也會逐漸增強。這其中的原理並沒有什麼神秘, 生命在於運動,而念誦咒語也是一種運動。
  • 遇到了還想這個、想那個,還不能專門修這個,這是善根少、福德少
    心真正到清淨了,這個清淨的標準,我跟同修們在前面說過,現在第一個步驟是做預備功夫,把經念熟,念到能夠背誦,一個字不會錯,這是預備功夫。這個功夫做成了,這經能夠背得很熟,然後起修,這是真正修行。修行是什麼?就是要對治惡行、煩惱、習氣。怎麼對治法?我們每天念經,念到這部經當中起了一個妄想,一部經還沒念完就打妄想了,這一遍就不算,從頭再念起。
  • 如何理解阿彌陀經中的「少善根」?少善根福德能去西方極樂嗎?
    如來欲明持名功勝,先貶餘善為少善根,所謂布施、持戒、立寺、造像、禮誦、坐禪、懺念、苦行,一切福業,若無正信,回向願求,皆為少善,非往生因。若依此經,執持名號,決定往生。即知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以稱名故,諸罪消滅,即是多功德、多善根、多福德因緣。
  • 佛法說一個字,放;說二個字,放下;說三個字,放得下;說四個字,徹底放下.
    一、一門深入妙中絕妙  聽了師父上人的講經開示和劉素雲老師的心得報告,弟子發心於二O一四年九月起,每天老老實實把看(聽)海賢老和尚的光碟按正字符號記錄,每月累計,一年後再加統計,試一試看效果如何?魚和熊掌不可能兼得,放不下娑婆就決定生不到極樂。  古德說「貪著今生非行者」,貪戀、執著今生的人不是修行人。衡量一個人是不是修行人,看他內心是否放下對今生一切事物的貪著?  省庵祖師說得真乾脆:「盡掃萬緣如涕唾,憑將四字作資糧。」今生的一切美好,都如同擦鼻涕、吐口水一樣毫不猶豫的拋棄,阿彌陀佛保送你永脫輪迴,不退成佛。
  • 法華經講記 116:見佛是靠皈依的善根,聞法是出世的智慧善根,能否得度操之在自己
    我們看智者大師的一段的修學,智者大師他有一次他修法華觀,他三七日當中,就是讀誦《法華經》,然後就是經行,然後修止觀。他在讀誦《法華經》的時候,誦到《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的時候,寂然入定,這不可思議,誦經能夠入定只有圓教才可能做到。在三昧當中他就親見佛陀還在靈鷲山中,還在說法。這是什麼?報身的境界。
  • 以貪心去持名,可以成為「多善根」嗎?
    這裡引用《大悲經》說,有人念了一句佛,「一稱佛名」這個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 又引用《大莊嚴經論》,證明一稱「南無佛」,後來就證果的這個念佛的善根。這是「多善根」。 《大智度論》舉了個比喻,「譬如有人初生墮地。既能日行千裡」,說一個人一生下來就可以一天走一千裡,然後,這個人活了一千歲,這一千歲每天拿著七寶供佛,還不如有人「於後惡世」,就是末法時代,「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就是說,布施的福比不上稱念「阿彌陀佛」的福。這就證明什麼?持名多福德。
  • 這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幾人知道?
    應該念佛,念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所以,覺明妙行菩薩勸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這很有道理。說一句話是廢話,念一聲佛你在累積功德。真正明白的人、覺悟的人,他的佛號二六時中不中斷,他念成習慣,念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