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陰陽平衡之理

2020-12-13 佔筮

風水學是一門環境調理應用學.關於環境調理的一門學問,實際是一門陰陽學.為什麼稱呼為過路陰陽風水.為什麼稱呼風水先生為陰陽先生.看陰陽的,裡面有其原因.這個世界上本就是存在陰陽兩個界面.例如,凸為陽、凹為陰,背為陽、胸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砂為陽、水為陰,歸根結底,風水是陰陽作用的結果.我們知道夫婦交媾這一規律.如果沒有夫婦交媾,我們就沒有可能生育下一代.風水的基理也是這樣,陰陽不交合,也不能產生風水效應.這叫做地傑人靈之反映.為什麼窮山惡水出刁民,因為砂水違反了陰陽平衡的原則.楊公說,陽從左邊團團轉,陰從右路喜相逢,誰人識得陰陽理,何愁大地不相逢.這也說明了風水中陰陽交媾的原理.風水中的夫婦就是砂水,是體現實際的陰陽,也是風水中有形證無形之看法。

我們知道是故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是一個混頓體沒有男女之分的一個世界.也就宇宙萬物的起點,是生兩儀,兩儀便是陰陽.四象便是陰陽,再加上陰中之陽,陽中之陰,它符合金鎖玉關的原理;為什麼,我們看太極圖,陽卦中有陰,這不是陽卦要水嗎,故先天乾坎艮震要水,因為水為陰也;陰卦中有陽,故先天坤兌巽離要砂,砂為陽也;所以後天離兌乾艮要水,後天坤巽坎震要砂,這也叫做先天為體後天為用的說法,先天後天互為結合的風水斷法是符合太極圖的含義,所以我認為過路陰陽一定是門真正的風水學。

凡是符合常理的都是科學,古人用陰陽來解釋這個世界是科學而不是迷信的,陰陽者是矛盾的對立和統一,是一門哲學的思維學問,我們看太極圖,是圓的,宇宙是圓的,地球是圓的,月亮是圓的,胎盤是圓的,我們睡覺也要眠如弓,站如鍾,我們的頭盧也是圓的.......所有一切,只有圓形的東西才可以運行不息,這也符合道家和佛家所說的三世輪迴。

我們再說太極圖的形狀,中國有圖騰的習俗,所以說太極圖就是反映男女交媾的象形表示,太極圖的陰陽分界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s形的曲線,象一對男女在交媾合二為一,只有這樣才可以孕育下一代,陽為男性,陰為女性,陽中之陰為精子,陰中之陽為卵子,只有陰陽交感才可以有胎育,沒有純陽純陰的事物可以生產下一代的,這是純陽不生純陰不長的道理,故風水中假如陰陽失調就會造成氣場混亂,產生了天災人禍;有人會問,為什麼在同一房子裡有些人有災有些人會吉,這也是陰陽起的作用,我們知道電視機的原理,用不同的頻段來區分各個臺的節目,你要看那個臺要打開那個頻段,人也一樣,人有排行不同,本命不同,風水中的氣場如果是某個排行卦位出現問題,就應事到此排行之人身上,如果不是此排行的人就接收不到這個兇惡的氣場了.所以說風水也是天人感應的學問.

為什麼說一陰一陽為之道,那是陰陽平衡的道理,這個平衡就是人平安的保證,人稟受先天之氣而來,如果在陰陽不平衡的環境中孕育,必帶上這種不良信息在其生命中,影響了他生存的質量;也有這樣的一句話,福人葬福地,福地待福人,就是說什麼樣命運的人找什麼樣的風水,因此,我們去幫福主選擇樓房時,也發現這個風水中有他攜帶的疾病,這也叫信息同步,所以我們學會風水至少可以改變或減輕先天的不良信息,提高自己生活的質量.

相關焦點

  • 易經中,陰陽之理的全面解讀,看完後才能學好易經!
    簡介 | 探索中華文化之脈絡,聆聽世間百態之心聲作者 | 國學大觀園註:此文原創,更多文章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日獲取經典好文易經中的理,是以宇宙全息的理論觀念,概括局部組合成整體易理提出了關於宇宙規律的命題,「一陰一陽之謂道」、「生生之謂道」等,認為人應該順勢而為,伺機而動,自強不息,未雨綢繆。陰陽之理《易經》從頭到尾都離不開兩個字,那就是陰和陽。陰和陽之間是能夠相互轉化的,陰和陽有異性相吸,同性相斥。
  • 明陰陽之理,才是練好書法的關鍵
    自漢唐以來,關於書法的理論大部分是從書法的技巧方面談起,從哲學方面談的比較少,所以我想重點講一下,關於書法的哲理問題:書法創作要掌握陰陽學說才是關鍵問題,掌握陰陽學說就是把握書法線條和結構陰陽搭配的合理性;陰陽和就能產生整體美,陰陽分就要巧妙安排搭配美(奇中寓正)。
  • 最先進的量子醫學與呼吸、陰陽平衡療法和陰陽五行理論的關係
    量子醫學與呼吸、陰陽平衡療法和陰陽五行理論之關係美國《科學雜誌》量子治療學說指出,量子醫學是通過激發人體自愈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快速、安全、自然溫和的根治疾病,逆轉衰老。所謂的量子醫學,就是中醫幾千年前所研究的元氣、本源之力和免疫力。是利用中醫陰陽五行理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提升人體元氣,做到消除疾病,激活細胞活力,延緩衰老的理論。現代科學:物質之下是原子,原子之下是亞原子粒子,又分電子、質子和中子再分為夸克。為什麼夸克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在力的作用下才能束縛在一起,形成複合粒子。
  • 太極陰陽之理——重在實練
    「太極」概念出自「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它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具有「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的特點。太極謂之陰陽,謂之道,謂之人生,所謂一物一太極,通俗的說法是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時空交織的點——這些點便稱「太極」。
  • 例識寅月陰陽之三
    我先告訴你的是:潘昭佑先生所傳授的體系,非常嚴謹,牽涉的內容太多太廣,以年月為體,以日時為用,以規定的套路立體而看用,以用之變而體現體之變,這是一種在「變中」領會解讀「變化的根本」。這也是從年月定「主體陰陽」的根本,是直達本真的真理。毫無疑問,這是核心。那麼,丁偉生先生講的陰陽判斷方法錯了嗎?告訴你,一點都沒有錯。不單沒有錯,而且是他講得特別的好,不是一般的好。
  • 常言道:「天理難容」,請問天理講的究竟是什麼理?
    天理,或者稱為天道,顧名思義就是天之道、天之理,是具有永恆普遍意義的自然法則的運行方式。中國人對於「天」的信仰,可上溯到遠古時期。天,在中華文化中有三重不同的含義:第一是指自然界之天,是有形有相的實體;第二是指以天為代表的虛空自然,可以以陰陽的法則來調和萬事萬物的生老病死和禍福吉兇;第三是指人類社會道德的最高準則。所謂「蒼天有眼」,則是結合了第二和第三重含義來理解的。
  • 陽宅風水要注重陰陽平衡和協調
    風水命理劉老師/書陽宅風水不僅要重視內外部環境的合理布局,同時也要注意陰陽平衡和協調,陽宅風水不能偏向任何的一方,偏向任何一方都會造成陰陽不平衡,家居風水的陰陽平衡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動靜平衡住宅的內外和動靜也很重要,整體而言宅體是靜態的為內,而宅外空間是動態的為主,如果宅外樓房擠迫,沒有足夠的空間,就會變成靜態的,分不出動靜區域那就是陰陽不平衡。
  • 中庸之道其實是陰陽靜態平衡,而不是動態平衡
    陰陽動態平衡與中庸之道都是陰陽平衡,但一個是動態平衡,一個是靜態平衡。動態平衡其實是一個總的平衡,它是總體趨向平衡,但如果具體到某一時間段來看的話,它是不平衡的。有的人說,這世界不存在絕對的靜止,所以不可能存在陰陽靜態平衡。
  • 填詞追求語言的陰陽平衡不能絕對僵化
    偶然想起一句,關於填詞的語言陰陽平衡。宋人填宋詞,目標很明確,超越唐朝唐詩的高雅,以風雅超高雅終成宋詞。總結起來,宋詞的詞牌曲調是宋詞的格律大法,對於每一首宋詞都有相應規定,其本質就是要求宋詞在演唱的時候,語音要陰陽平衡。特別是南宋,蘇杭的軟語聲調,陰陽頓挫,語聲拉得很長,使得宋詞的曲調陰陽特別突顯,音色優美悠長。最可惜的是,宋詞的幾乎所有曲譜全部喪失,後來的宋詞也不用於軟語演唱了,成為了藝術文學。
  • 專擅陰陽平衡療法的腫瘤名醫,南京太乙堂梁世界
    呂長善博採歷代眾家之長,提出人與大自然對立統一規律,傷與寒、寒與熱對立統一規律等眾多新見解,同時探索人類疾病陰陽、表裡、虛實、寒熱等相生相剋現象,把《內經》「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作為中醫理、法、方、藥、診的綱領性總則,提出了創新性的「陰陽整體平衡療法」。該療法是呂長善先生臨床40餘年所獲得的巨大成果,是治療疾病的金鑰匙,因療效獨特而受到領導、專家的高度肯定和一致好評。
  • 春分:益氣養血,平衡陰陽
    《素問·至真要大論》:「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內在運動」也就是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致,保持「供銷」關係的平衡。
  • 董瑞:從傳統中醫「陰陽平衡」角度談談新冠肺炎防治
    雖未親自診治,但對如何治療新冠肺炎已有所領悟,作為一名中醫肺科專家面對肆虐的新冠肺炎總有一種不說不快的感覺,因而撰寫了這篇《從傳統中醫「陰陽平衡」角度談談新冠肺炎的防治》供同道參考!請多指正!幾千年的中醫學奠定了「陰陽」為總綱核心辨證施治、理法方藥之基礎:辨「病」之陰陽,辨「證」之陰陽,辨「體質」之陰陽,辨「病因」之陰陽,辨「病邪」之陰陽,辨「病機」之陰陽,辨陰陽之「治法」,辨「藥物」之陰陽及辨「四季」之陰陽、「十二時辰」之陰陽、「飲食居住」之陰陽等等,萬法歸宗,不離陰陽。(1)辨新冠肺炎「病名」之陰陽。
  • 知悉"七損八益"調節陰陽 養生始於生命孕育
    《黃帝內經》是我國的養生寶典,講求「天人相應」的觀點,以「陰陽五行」理論總括人體生理、病理、診斷與治療。「七損八益」就是針對中醫陰陽理論提出的如何調理陰陽,使陰陽平衡協調的七種「損」與八種「益」的原則。  懂得了「七損八益」,就懂得了如何調節陰陽,如何使人體處於陰陽平衡狀態,這才是養生之大法。
  • 不生病的智慧:激活、修復細胞,提升人體元氣之呼吸陰陽平衡療法
    只有用平和之心看待問題,站在對立的角度分析問題,我們才能變得豁然開朗,才能更智慧,才能真的回歸平凡。第三:正確的飲食攝入。正確的飲食不在於營養的豐富,不在於喜歡吃什麼,不在於吃素或吃葷。而在於合理的葷素搭配,在於適量合理的營養供應,在於合理利用食品的陰陽,巧妙平衡自身之陰陽。
  • 讀懂陰陽,才能讀懂《道德經》
    所以一個人如果想徹底沒有煩惱,必定要超越這陰陽的二分性,從而進入禪宗裡所講的不二之境。有了二便有三,三生萬物,於是各種問題一個接一個。北宋易學大家邵雍曾說:潛天潛地,不行而至,不為陰陽之所攝者,神也。實際上,要超越陰陽,我們首先要做的是體悟陰陽,如果連陰陽都不了解,要如何能超越?而要體悟這陰陽的二分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掌握、體悟陰陽的動態平衡做起。我們看古人的傳世書籍,到處都有陰陽平衡的影子,只不過沒有直接說出陰陽二字而已。
  • 道德經:陰陽之道,就是處世之道,陰陽平衡,就會一生太平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陰陽觀認為,天地與人無不包含看似矛盾的陰陽雙方,一切事物無不處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古人用太極圖來體現陰陽變化的規律,太極圖半邊是陰的,半邊是陽的,中間還有一個界線,如果過了這個界線就意味著陰陽失去了平均,陰陽失去平均就會引起變化,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也就是物極必反,盛極必衰,消極必長。中國有句古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為什麼呢?
  • 例識卯月陰陽之四
    卯沒有透,但當令的甲透了,丁透,判斷陰陽上就是陽氣重。以日主為中心論命,當然是常規的方法,但是,從判斷一個命局的陰陽來看,還是以月令為中心為出發點,比較容易抓住中心。這個局卯月丁卯,年柱甲寅,在年月因素中,沒有水明透影響,基本就判定為陽主體了。前面講,卯月四陽進氣,金不足以把卯月拉回餘寒,所以這個局整體是個陽重的局。
  • 巔峰之戰:堪比陰陽博弈教科書
    大與小即一對陰陽。以小寓大,舉重若輕,都在說陰陽。【易經】有云:「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制,蓋取諸乾坤。」古人是把上衣下裳比作天下。一切就來得通俗了。衣裳即陰陽,衣裳有乾坤。可見古人,能將複雜的事物簡單化和形象化。這有助於把問題看清楚。陰陽之道,不外乎左與右。比如我們以左為陽,以右為陰。
  • 傳統文化尋根之陰陽(之一)
    這種兩面性是同生同滅的,兩者之間可以有階段性的平衡或不平衡,兩者之間還有互換性,也就是說的量變質變規律。具象的矛和盾是不能互換的。也就說攻者為矛,守者為盾,這種特性也被固定了。好了,我們現在不講哲學,不管辯證法,不理「矛盾」。我們只談易理,只聊陰陽。
  • 易經中的十大思維之陰陽和諧思維
    《繫辭傳》中講:「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這裡面的兩儀指的就是陰與陽。兩儀,就是指一切可以二分的,相對的事物發展規律。比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上下、男女、左右等,這些都可以分陰陽。代表陽的事物就有:天、日、晝、暑、上、男、父親、單數等;代表陰的事物就有:地、月、夜、寒、下、女、母親、雙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