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悉"七損八益"調節陰陽 養生始於生命孕育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指導專家 長沙市中心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主任醫師 夏蘇英

  提到養生,人們就會想到老年人為延年益壽而進行的保養。如運動、飲食、養花、釣魚等,這些都是具體的養生方法。其實,養生不分年齡大小,從生命孕育開始,就應引起重視。

  《黃帝內經》是我國的養生寶典,講求「天人相應」的觀點,以「陰陽五行」理論總括人體生理、病理、診斷與治療。「七損八益」就是針對中醫陰陽理論提出的如何調理陰陽,使陰陽平衡協調的七種「損」與八種「益」的原則。

  懂得了「七損八益」,就懂得了如何調節陰陽,如何使人體處於陰陽平衡狀態,這才是養生之大法。

  良相的標準適合於良醫

  年齡因素。人的自然規律是40歲陰氣已衰減一半,60歲陽氣已衰,陽痿、九竅不利。如果懂得這個自然規律,知道如何順應這種陰陽變化來進行調養,即保持心情舒暢,不做有損陰精、陽氣之事,從陰陽為益,逆陰陽為損。此為「一損一益」。

  方位因素。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人的右腦不如左腦發達,人類大多表現為右側肢體活動更為便利。因為人的右側肢體受左側大腦控制,而左側肢體受右側大腦控制,古人通過觀察,早就發現人的上下有交叉關係,而人與大自然是相應的。在人上(腦)下(四肢)陰與陽不同的情況下,感邪也會有所不同,而邪總是「趁虛而入」。這說明人身陰陽,各部位不同,要審察出這種不同,避免外邪「因虛而入」,知其理為益,不知其理為損。此為「二損二益」。

  天地氣候因素。天地宇宙是萬物化生之父母,人在天地之間,人稟天地之氣而生,人就應遵循自然法則,比如六經為川,脾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川」就應該暢通無阻,「川流不息」,如果把「川」堵塞,「川」就無法入海,海就無法納百川,谷氣就無法通於脾,雨氣就無法通於腎,天氣就無法通於肺,地氣就無法通於嗌(咽喉),風氣就無法通於肝。疾病就是這樣產生的。因此人不能違背自然法則,違者為損,從者為益。此為「三損三益」。

  【中醫精髓】

  中醫學在養生、防病、治病方面的主要思想,和儒家治國的「中庸之道」有太多相似之處。儒家採取的是平衡政治即「致中和」,這樣可使國家達到理想境界。對良相的標準同樣適合於良醫,當人體陰陽失去平衡,中醫就根據辨證施治,採用如氣功、針灸、食療、中藥等法,恢復人體陰陽平衡。

  變過猶不及為恰如其分

  病位淺深因素。邪風之至疾如風雨,說明外邪入侵人體,不是停留於一個地方、不發生變化,而是如風雨之變,其變是一個由淺入深、由表及裡的過程。外邪侵襲人體,病情是一步步演變的。治療就應該懂得這個道理,阻斷疾病的發展,以在淺層解除為妙。懂得這個道理為「益」,不懂得這個道理為「損」。此為「四損四益」。

  不同邪氣因素。不同的致病因素會先傷害到人體的不同部位,治療預防也有不同,因此在對待不同的致病因素時,就應該以不同的治療方法。懂得這一道理為「益」,不懂得這個道理為「損」。此為「五損五益」。

  從陰引陽、治病求本。針對疾病治療的原則,治病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應該以聯繫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從疾病的本質出發,採用對應的治療原則。要從疾病的表象推測出疾病的本質,從而真正做到「治病必求於本」,從宏觀著手,探尋疾病的真正病因所在。知道這個道理為「益」,不知這個道理為「損」。此為「六損六益」。

  【中醫精髓】

  從「和」的反義詞「過猶不及」來說,中醫學更強調「過」的危害。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並稱為「五勞所傷」。拿人參進補為例,適量使用可達滋補作用,但對於陰虛陽亢,或陽明燥熱的病人,就會適得其反,甚至使病情惡化。

  上兵伐謀說的是以人為本

  四診合參、診治不誤。診察疾病要望聞問切,察色按脈,聽聲音,視喘息,以分辨疾病本質,特別是脈診更為重要,從脈象的變化而診出病的來由。只有這樣診斷明確,治療才不會有誤,這就是強調疾病診斷準確的重要性。知之為益,不知為損。此為「七損七益」。

  中醫遇到感染性疾病,不講細菌,不講病毒,不講微觀化的理論,而是講風、講寒或是講熱(火),不難看出,中醫對疾病的認識已超越了微觀水平,著眼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人體內在的平衡被破壞在哪裡,風、寒、熱(火)即是破壞的類型,是感染疾病的本質所在。中醫把這種通過疾病的外在表現,來探求體內動態平衡破壞情況的方法稱為「辨證求因」。

  因此,有了中醫的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等。作為醫者,掌握這些最基礎的治療方法,這就是一益,此為「八益」。

  【中醫精髓】

  《孫子兵法》裡有最高明的戰略戰術,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與敵人進行你死我活的對抗戰,並不是一個明智主帥的最佳選擇。在中國歷史上,漢唐分別是最強盛的朝代,但漢朝有昭君出塞和番,唐朝也有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中醫學秉承了這些傳統文化,在對待疾病的治療上,不是採取對抗疾病,而是以人、以己為中心,以保護受到疾病襲擊的人為中心。(楊蔚然)

相關焦點

  • 能知七損八益與歸根,是人保養天真的關鍵
    兩儀、四象、五行、六節者,皆陰陽之變化也,「陰陽者,生殺之本始」,敢不明乎!人身健康之要在於陰陽二者的得調,調陰陽之要需知七損八益,《陰陽應象大論》:「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然,何為七損八益?七、八明顯是屬於術數的範疇。
  • 中醫解讀「七損八益」 讓女性在性愛中養顏健身
    性生活不管對女性還是男性,都是把雙刃劍,有好有壞,如果調節得當女性可以越來越美麗,男性可以越來越健康。性生活是從古至今傳承下來的,古人對此早有深刻的理解。《黃帝內經》時代的「七損八益」很好的告訴了我們性生活的利與弊。《黃帝內經》時代,已經形成了「七損八益」的房事養生之道。「七損八益」是古人在交合時遵循的法則,同樣適用於現代。
  • 房室養生的七損八益必須知
    《黃帝內經》裡說:「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這說明掌握和理解「七損八益」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在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竹簡醫書《養生方》和《天下至道談》也談到了人的性與性功能保養的問題,其中,《天下至道談》中的性保養,就比較具體談到「七損八益」,書中說道:「氣有八益,有七損。
  • 中醫談 房事養生中的「七損八益」
    房事養生也是日常保健養生的一部分,為了大家的健康,我們一定要做好房事的保健,房事中常講:「七損八益」。那麼著七損八益具體指的是什麼內容呢?下面就為大家做個詳細的介紹。房事養生講究的房事損益。在這裡,「損益」指的是在房事過程中以及房事前後,對*有益的行為以及對*健康造成危害的行為。
  • 性愛中的「七損八益」
    「七損八益」的說法由來已久,最早載於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早期墓葬竹簡古醫書《天下至道談》。它說的是七種有損身體的性行為和八種有益身體的性行為,是中醫房中術將房事活動與養生緊密結合的重要概念。
  • 太溪穴:腎中陰陽不平衡的調節要穴!
    腎中陰陽不平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腎陰不足,一種是腎陽不足。腎陰不足的情況下,水不能制火,火易上延。總之,太溪穴是腎中陰陽不平衡的調節要穴,不管是腎陰不足還是腎陽不足,都可以通過刺激太溪穴來進行改善。刺激按摩太溪穴,還可以將腳上傳過來的腎氣。傳遞到身體當中的五臟六腑之中,去滋養人體的其他臟器。穴位用法:按摩法:正坐垂足,由足內踝向後推至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先點按穴位一分鐘,再沿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分別旋轉按揉穴位3-5分鐘即可。
  • 講陰陽平衡之理
    風水學是一門環境調理應用學.關於環境調理的一門學問,實際是一門陰陽學.為什麼稱呼為過路陰陽風水.為什麼稱呼風水先生為陰陽先生.看陰陽的,裡面有其原因.這個世界上本就是存在陰陽兩個界面.例如,凸為陽、凹為陰,背為陽、胸為陰,男為陽、女為陰,砂為陽、水為陰,歸根結底,風水是陰陽作用的結果.我們知道夫婦交媾這一規律.如果沒有夫婦交媾,我們就沒有可能生育下一代
  • 孕育生命究竟是怎樣的?十張圖見證寶寶孕育全過程,生命來之不易
    等待孩子的過程雖然難熬,卻也充滿了期待,孕育生命究竟是怎樣的?十張圖帶您見證寶寶孕育全過程!懷孕第一個月懷孕第一個月的時候,胎寶寶還是個小小的孕囊,大約有零點幾毫米那麼大。孕媽媽此時不會有特別的感覺,甚至很多還不知道自己懷孕了。
  • 適者生存物競天擇是中醫治病的根本,調節陰陽只是手段而已
    中醫主要是講人如何更好地適應自然環境,當外界的自然環境發生改變,體內的環境也要隨之改變,天熱時通過排汗來調節體溫,天冷時體內環境也會發出信號通過運動或者添加衣服來改變。當外部環境改變後,而內部環境不能隨之而變的話,就像陰雨天的枯木一樣會產生木耳或者蘑菇,身體內也會產生淤堵,進而有積聚出現,所以說體內有賊邪是因為體內環境適合賊邪生長,中醫人通過長年累月的觀察確定了中醫治療疾病的中心思想,就是通過調節陰陽升降來改善體內環境,使體內環境不再適合賊邪生長,而從不關心那個部位,什麼病名,這就是中醫人講的以臟腑辨證逐其末,而以陰陽求根本。
  • 養生,即保養生命的意思,又稱攝生,中醫養生
    養生,即保養生命的意思,又稱攝生。它是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目的的一種醫事活動。《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實為養生真諦。筆者撮其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法於陰陽,即效法自然界寒暑往來的陰陽變化規律。人在春夏季節要順應自然界規律調養陽氣,在秋冬季節要順應自然界收藏的規律調養陰氣。
  • 黃帝內經上卷 素問篇 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帝曰:法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慄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 2019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知識點
    · 初中生物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知識點 激素: 激素是由內分泌腺的腺細胞所分泌的,對身體有特殊作崩的化學物質。它在血液中的含量極少,只有百分之幾微克(1微克=0.001毫克),但是對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動,卻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 ​走進「陰陽」(另一個角度看世界)
    艮兌之陰陽是化育關係,這裡的化育是指:產生、孕育、創造新事物的能力。艮兌兩卦之相互作用就會產生孕育創造出新事物。從伏羲易理論的角度來看,大家對照《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中圓圖方位,兌宮在東南,艮宮在西北,此方位正與中國這塊土地的地理環境相符。
  • 期末複習::生命活動的調節
    (3)內環境穩態是一種相對穩定狀態,即內環境成分和理化性質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它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4)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一致地正常運行是內環境穩態的基礎;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和免疫調節是機體維持穩態的主要調節機制。
  • 陰陽五行八卦之陰陽
    並不好奇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到底孕育了什麼。現在,我長大了,變得懂事了,知道抱大腿了,我的祖國和傳承下來的文化就是我最好的靠山。當然,並沒有說國外的東西都要嗤之以鼻,這個世界的東西沒有好與壞,只是看你需要什麼。現在我還是覺得教父是最偉大的電影,披頭四是全世界最好的樂隊。
  • 養生要義: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說:「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於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裡講的是養生之道最核心內容。陰陽是天地發展變化的根源,術是法則、方法,數是對天地運動變化規律的認知和把握。這就是說,能夠終其天年的得道高人,生命的陰陽運動節律一定與宇宙天地的運動變化規律相一致,使自己形體和心神的健全和充盈。
  • 「毒溫泉」孕育早期生命,這是地外生命探索重要依據
    當研究人員研究和辯論地球生命最初在哪裡誕生以及如何爆發式生長時,這項最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天體物理學家娜塔莉·巴塔哈(Natalie Batalha)稱,了解這顆行星上生命的起源可能為何處尋找地外生命提供重要線索。
  • 誰說一定要在婚育最佳年齡孕育生命?其實30歲後孕育優質娃也很多
    女性過了23~30歲最佳孕育年齡,男性過了30~35歲最佳孕育年齡,往後就越來越難要娃了嗎?還是說不孕不育機率就增高了呢?並非如此。23~29歲孕育生命流產機會相對少。這個階段的媽媽精力較為充沛,體力充足,產後身體身材恢復較快。不足之處:研究表明25歲才是人真正心智成熟期,媽媽內心越豐盈,越溫和養出的寶寶就越聰明。
  • 活動回顧丨孕育大講堂開課!拾月助力,用科學知識孕育健康新生命
    科學健康孕育,普及孕期知識, 8月23日,由蘇寧紅孩子舉辦《科學孕育大講堂》在水遊城假日酒店舉辦,特邀百名孕媽參加,拾月母嬰亦有幸受邀。每個生命都值得期待,每個孕期都需要被守護,每個孕媽媽都希望寶寶出生後能有個健康強壯的身體。很多新手爸媽們都對新生兒的照顧護理知識一無所知,就算了解過,也不過就是紙上談兵,真的要操作起來還真不知道何從下手。所以到底要怎樣照顧新生兒呢這可真是新手爸媽們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