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幼兒園的課程

2020-12-12 學幼師到這兒

一、課程課程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其基本含義是指課業及其進程。隨著世界範圍內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課程的表達方式也趨於多樣,但其內涵基本是統一的。廣義的課程是指學生在學校所應學習的教育內容及其進程的總和,它包括學校教師所教授的各門學科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狹義的課程是指某一門學科。

(一)課程的類型以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性質為標準,將課程分為德育課程(包括政治類、品德類等),智育課程(數學、物理、化學、語文等),美育課程(音樂,美術等),體育課程。

以教育組織方式為標準,分為分科課程(代數、幾何、物理、化學、語文、外語等),廣域課程(數學、語言、自然、社會、健康等),綜合課程(單元活動、主題活動),活動課程(區域活動)等。

以學習經驗的性質或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指向為標準,課程分為認知性課程(重在促進知識的獲得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和情意課程(重在兒童性情的陶冶、意志的磨鍊、價值觀的形成和個性的發展)。

以影響兒童的方式為標準,課程分為顯性課程(學校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兒童實施的教育,又稱正規課程〉和隱性課程(沒有列入教育計劃,甚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沒有意識到但卻實際產生影響的課程〉。

(二)課程的要素

1.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教育目標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化,它指明了學習者通過課程的學習應該達到的成就。它是課程其他要素的依據和基礎,並對整個教育過程起導向作用。因此,課程目標在整體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2.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是依據目標以及學習者身心發展的不同規律和特點而選定的兒童所應學習的知識範疇。

3.課程實施

課程實施是依據目標的要求,對構成教育的基本要素加以編排、組合、平衡的方式。

它包括課程的實施途徑、時間與空間的安排、環境創設與布置、課程活動的組織形式等。

4.課程評價

課程評價是以目標為標準,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或結束時,對課程各要素的適宜性以及效果進行測量和評估,為教育部門鑑定課程方案提供依據,同時也為課程實踐者提高課程質量提供信息。

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這4個基本要素是相互聯繫的整體。在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它們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共同促進課程向積極方面發展。

二、幼兒園課程

幼兒園課程是實現幼兒園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幫助兒童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以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幼兒園課程包括幼兒園所進行的一切活動,如專門的教學活動、遊戲、幼兒園日常生活活動等。

幼兒園課程與中小學課程相比,從內容到形式都有著較大的區別。這是由不同教育階段的教育任務與目標,以及不同年齡段兒童身心發展特點所決定的。

(一)幼兒園課程融合於一日生活之中兒童在園所進行的各種活動都包含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幼兒園課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種活動與環節之中,包括集體活動、小組活動、自由活動、收拾整理、進餐、盟洗、午睡等。

另外,從幼兒園課程的內容來看,兒童教育不是單純地傳授系統的知識技能,而是注重兒童全面的培養。因此,在內容上就不能僅限於幾門學科,還必須能夠滿足兒童身體的、認知的、情感的、社會性的以及溝通與創造等各方面的發展需要。而如此多的內容只通過講課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須綜合利用幼兒園的各種教育途徑,特別是通過合理有效地安排兒童的一日生活,使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全面落實幼兒園課程。

(二)幼兒園課程以遊戲為基本形式中小學教學的基本形式是上課,課堂教學是對學生實施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的主要方式,而幼兒園教育則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通過遊戲對兒童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這是幼兒園課程不同於中小學的又一特點。

(三)幼兒園課程以兒童的直接經驗為基礎幼兒園課程的設置也以讓兒童獲得直接經驗為主。兒童主要是通過感官來認識環境中的事物,即用眼睛看到物體的外形、耳朵聽到聲音、舌頭嘗到味道、鼻子嗅到氣昧、皮膚感受到溫度和質地等,而且他們的思維方式主要是具體形象思維。因此,兒童只有通過感官確切地接觸到事物並操作它們,才會比較容易地真正理解該事物。

三、中外著名的幼兒園課程觀

(一)福祿貝爾福祿貝爾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喚醒人類內在的精神本性和力量,培養萬物統一的人生觀。為此,他設計了一套完整的課程,包括:宗教教育、體育衛生、遊戲活動、語言、手工、繪畫和色彩辨別、唱歌和頌詩、自然科學常識。雖然這套體系的設計宗旨是讓孩子明白「上帝是萬物統一體」的宗教思想,但是這套課程客觀上有利於兒童的能力發展,因此後來也被世界各國幼兒園所廣泛採納。

(二)蒙臺梭利蒙臺梭利是一個經驗主義教育家,她認為知識是人通過感官收集信息而獲得的。因此在她的課程設計中,感官訓練具有突出的地位。

理論基礎一方面,蒙臺梭利十分重視遺傳素質和內在的生命力,她認為正是這種內在的力量,才促使兒童不斷發展;另一方面,她也相信環境對兒童的發展能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蒙氏的教育體系中,感官教育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自由、作業和秩序是蒙臺梭利為兒童營造的3根主要支柱。

蒙臺梭利課程模式的目標、內容和方法蒙臺梭利課程模式以培養兒童成為身心均衡發展的人為目標。

課程內容由4方面組成:日常生活練習、感官訓練、肌肉訓練和初步的知識學習。教師通過創設環境、提供教具、對兒童進行觀察和引導等方法實施教育。

感官訓練旨在通過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感宮的訓練,增加兒童的經驗,讓兒童在考察、辨別、比較和判斷的過程中提高能力。

對蒙臺梭利課程觀的評價蒙臺梭利課程觀體現了對兒童的愛。但同時也應看到,蒙臺梭利教學法還帶有相當程度的機械化和形式化的色彩,偏重智力訓練而忽視了情感陶冶和社會化進程。另外,教師的作用比較被動和消極。

(三)張雪門依據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論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創編了行為課程,為我國幼兒園課程的改革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行為課程理論認為:課程是「適應生長的一切有價值的材料」,對於兒童來說,生活就是教育。行為課程理論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幼兒園的課程要依據整體性、偏重直接經驗、偏重個體發展的原則來編制。

課程內容來源於兒童直接的活動,即從兒童的生活環境中搜集、選擇和組織材什鬥由在課程實施強調兒童通過行為進行學習。在行為課程理論中,「行為」一詞與「活動」、「做」是同義的。這就是說,張雪門強調的是讓兒童「在做中學」。

(四)陳鶴琴陳鶴琴的「活教育」課程觀反對因傳統教育「書本萬能」的舊觀念所形成的課程固定、教材呆板的「死教育」現象。在課程內容組織上強調課程的整體性,將課程內容的5個方面比作人的5根連為一體的手指,創造性地提出了課程結構的「五指活動」理論,體現了他重視生活和重視兒童的課程價值取向健康活動:飲食、睡眠、早操、遊戲、戶外活動、散步等。

社會活動:朝夕會、周會、紀念日、集會、每天的談話、政治常識等。

科學活動:栽培植物、飼養動物、研究自然、認識環境等。

藝術活動:音樂(唱歌、節奏、欣賞〉、圖畫、手工等。

活動:故事、兒歌、謎語、讀書等

相關焦點

  • 關於公辦2020年海州區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項目的通知
    關於公辦2020年海州區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項目的通知 各幼兒園: 根據省教育廳、財政廳《關於開展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的通知》(蘇教基〔2014〕17 號)文件精神,在各園自主申報的基礎上,經區教育局組織材料、答辯評審,共遴選出 2020 年區級幼兒園課程遊戲化建設項目
  • 浙江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
    11月6日,浙江省教育廳發布實施《關於全面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
  • 關於印發《全面推進區域性幼兒園課程遊戲化項目建設的實施方案...
    關於印發《全面推進區域性幼兒園課程遊戲化項目建設的實施方案》通知 各幼兒園: 現將《全面推進區域性幼兒園課程遊戲化項目建設的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關於評選幼兒園課程遊戲化項目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的通知
    關於評選幼兒園課程遊戲化項目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的通知 各幼兒園: 為進一步推進我區課程遊戲化項目建設,深化幼兒園課程改革實踐與研究,樹立示範,激勵先進,根據市教育局《關於評選連雲港市幼兒園課程遊戲化項目建設先進單位和個人的函》,遴選推薦先進單位和個人參加市級評選
  • 幼兒園課程目標
    幼兒園課程目標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教育者從事教育活動的指南。目標在教學活動中起到導航和指導方向的作用,因此對於幼兒園課程目標的制定也是一個重點。首先,幼兒園課程的基本結構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組織與實施以及課程評價。這裡我們以選擇題和填空題形式備考。
  • 呂明凱:幼兒園課程建設是核心
    該如何提高保教質量,這就牽涉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幼兒園課程。關於幼兒園課程,學前教育工作者都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大家都非常認同:「幼兒的一切活動都是課程」。這和中小學不一樣,當然,中小學的課程也可以這樣理解,但對於幼兒園來說,「一日生活皆課程」更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 幼兒園禁提前教拼音等課程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園組織測試等行為的,將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
  • 【幼兒園課程】幼兒園課程表安排_幼兒園課程有哪些內容 - 太平洋...
    2017-08-03 幼兒園環境布置圖片:環境是課程設計與實施的要素 也可以用放大鏡看泥土的小蟲子,通過自己的活動和老師的講解,使他們逐步明白為什么泥土裡能長出花草來,蚯蚓是什么等知識淺析幼兒園環境布置與教育活動文章淺析幼兒園環境...
  • 幼兒園教育裝備是課程有機組成部分
    本報訊(記者 程墨 通訊員 毛軍剛 張紫微)日前,「幼兒園教育裝備深化改革規範發展暨幼兒園戶外遊戲環境建設」研討會在武漢召開。研討會由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和華中師範大學聯合主辦,國內學前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共同研討了幼兒園教育裝備的改革和發展問題。據介紹,幼兒園教育裝備在供給和使用問題上制約了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升,該研討會就「建構具有中國底蘊的啟蒙教育體系」「中國幼兒園教育裝備發展調研報告」「學前教育區域發展新舉措新探索」「幼兒園教育裝備與課程建設」及「幼兒園戶外遊戲環境創設」等話題開展專項研討。
  • 幼兒園開設「死亡課程」
    江蘇常州市鐘樓區五星幼兒園的一位學生家長向記者透露,一開始還以為孩子開玩笑的,後來發現,這竟然是幼兒園的「死亡課程」。該幼兒園負責人表示,不談死亡的生命教育是不完整的,知道向死而生的道理,才能更好地珍惜生命。課程啟動!
  • 教育部: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拼音等課程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對於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小學在招生入學中面向幼兒園組織測試等行為的,將視具體情節追究校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通知》明確,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
  • 為什麼幼兒園要有課程?
    為什麼幼兒園的課程可以如此不同?幼兒園為什麼要有課程?要有什麼樣的課程?課程給孩子們帶來的究竟是什麼?讓我們通過對課程的透析,撥開教育的層層迷霧,探尋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瑞吉歐方案教學、項目式課程、生活化課程得以湧現,華德福教育、蒙特梭利教育也紛紛在一些小微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落地。
  • 幼兒園課程的性質與特點
    幼兒園課程的性質與特點是由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特點以及幼兒教育的性質決定的。幼兒園課程是幼兒教育的核心,要把握幼兒園課程的大方向,就需要明確幼兒園課程的性質和特點。幼兒園課程的性質(一)基礎性教師可以從兩個角度看待幼兒園課程的基礎性這個問題。方面,從教育體制的角度來看,幼兒園教育是學制的最初環節,其後是小學教育。由此可見,幼兒園課程和小學課程具有客觀連續性,幼兒園教育對小學教育具有莫基作用。
  • 對構建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思考
    同時,考慮到兒童的發展具有多樣性、差異性、獨特性等特點,幼兒園課程必須儘可能滿足兒童個性發展的需要,為兒童全面、和諧、自由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為兒童積極、主動的發展拓展空間。一 構建園本課程應重視環境資源 近年來,幼兒園進行園本課程開發有較成功的案例,也有許多幼兒園盲目模仿跟風、趕潮流,將課程建設形式化,還有些幼兒園急功近利,將園本式的教育異化成特色技能的培養和特色課程的開設,對幼兒進行某一方面技能的強化訓練。
  • 成都規範幼兒園課程 防止幼兒園「小學化」
    新華社成都9月8日電(記者袁秋嶽)「不得與小學各學科機械對應」「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不少於2小時」「注重生活活動的教育價值」……成都市教育局近日出臺指導意見,規範幼兒園課程建設與管理,豐富課程資源,改進課程實施,改革課程評價,防止和糾正「小學化」傾向。
  • 虞永平:幼兒園課程在哪裡?
    導語:課程質量是幼兒園的生命力,如何更加科學地認識幼兒園課程?今天 ,我們來聽聽虞永平教授的獨到見解。很多人都問,幼兒園課程在哪裡?我今天就來談談我的看法。課程這個領域很重要,有些問題要好好釐清。構建適宜兒童發展的課程並努力落實,是實現幼兒園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也是貫徹落實《指南》的重要途徑。科學的教育觀、兒童觀,只有落實到課程建設中去,才能對教育實踐產生影響。提升教育質量,關鍵在於改革和完善課程,真正以兒童立場、科學態度和專業精神建設幼兒園課程。
  •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類型
    幼兒園課程評價是針對幼兒園課程的特點和組成要素,通過收集、分析比較全面的有關資料,科學地判斷課程的實施價值和效益的過程。幼兒園課程評價在整個課程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它既是課程運作的「終點」,又是課程繼續發展的起點,並且伴隨著課程運作的全過程。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將幼兒園課程評價劃分為以下五種不同的類型。
  • 專家:虞永平眼中的幼兒園課程建設思路
    虞永平: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首先我想和大家講一下關於課程建設的思路。大家都會想:怎麼會說這個題目,而不是講課程遊戲化呢?幼兒園課程建設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貫穿著遊戲的精神。「課程遊戲化到底是什麼?」
  • 幼兒園課程評價的要素
    課程評價的主體課程評價的主體即課程評價的實施者,解決誰來評的問題。目前,我國的幼兒園課程評價的主體已由單一的行政評價轉向管理人員、教師、兒童及家長的多元評價模式。新《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實行以教師自評為主,園長及有關管理人員、其他教師和家長等參與評價的制度。」
  • 地方飲食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中開發的研究
    3(三)幼兒園關於地方飲食文化課程開發意義的研究 3(四)地方飲食文化在當下幼兒園課程中開發的現狀 5四、研究過程 5(一)研究對象 6(二)研究方法 6五、地方飲食文化資源在常州市幼兒園中開發的現狀 6(一)常州市飲食文化資源開發較多的幼兒園分布情況 6(二)常州市飲食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開發中的組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