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健康委12月18日在重慶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重慶專場,介紹「十三五」期間重慶貧困地區健康促進工作經驗做法和進展成效。圖為發布會現場。重慶市衛生健康委供圖
中新網重慶12月18日電 (韓璐 李綠桐)記者18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在重慶召開的「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重慶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33種,貧困患者住院費用自付比例保持在10%以內,同時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門診費用保持在20%以內。累計已有190餘萬人次享受到相關政策。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胡強強在發布會上表示,2019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19.17%,其中農村健康素養水平為15.67%,較2018年的13.72%提高了1.95個百分點,較2015年的6.89%提高了8.78個百分點。貧困地區居民素養水平和健康意識不斷提高。
據重慶市衛生健康委黨委書記、主任黃明會介紹,在保障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方面,重慶強化了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建設,實現了每一個縣有一個二級甲等以上的公立醫院,每一個鄉有標準化的衛生院,每一個村有標準化的衛生室。
「在人才培養方面,五年來,我們晉升基層高級衛生職稱841人,招聘急需緊缺人才2200人,屬地化專科生340人,實現每個鄉鎮衛生院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村醫當中執業醫師或者助理醫師比重由2014年11.7%上升到現在的25.7%。」黃明會說。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還圍繞醫療保障深度發力,建立了「三保險、兩救助、兩基金」這樣一種多重醫療保障體系,全面落實貧困人口資助參保政策,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擴大到33種,貧困患者住院費用自付比例保持在10%以內,同時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門診費用保持在20%以內,累計享受政策190餘萬人次。
「我們還深入推進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對職業病、地方病、傳染病實行專病專治專防,完成地方病三年攻堅任務,碘缺乏病、氟中毒等地方病控制率和消除率均達到100%,貧困地區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2.13%,較2017年提高了11.52個百分點。」黃明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