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加那利群島:浮式海上風電的天堂

2020-12-19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提起歐洲浮式海上風電,人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蘇格蘭東海岸的30MW Hywind和在建的50MW Kincardine。此外,在葡萄牙西海岸也剛剛投運了安裝3臺MHI Vestas 8.4MW風機的WindFloat Atlantic。

但另一個熱門的歐洲浮式風機試驗基地其實並不在傳統歐洲區域,而是位於非洲西海岸的西班牙飛地,也曾經是中國作家三毛生前居住的「世外桃源」——大加那利群島。

目前,加那利群島98%的石油和92%的電力依賴於進口,因此,地方政府非常希望能開發屬於本地的能源項目。在群島上大規模開發陸上風電是不可行的,因此海上風電就成了首選。但由於在地質上屬於火山群島,大陸架以一定的速度下降,因此不能使用固定式基礎,所以漂浮式基礎就成了為數不多的選擇。這裡以超高的風速、適合的水深吸引了眾多歐洲開發商、設計公司、整機商等來此試驗新型浮式海上風機甚至大規模開發浮式風場。

Greenalia 50MW海上風場

今年6月3日,西班牙可再生能源開發商Greenalia向當地政府遞交開發申請書,申請在大加那利群島東南部開發一座50MW的浮式風電場。該風場將包括4臺12.5MW風機,建成後將成為西班牙第一座海上風場。

Elisa 5MW樣機

目前在大加那利群島安裝的唯一一臺海上風機是本號此前報導的5MW Elisa海上風電試驗風機,它也是西班牙第一臺海上風機。它安裝了一種新型的自浮重力式基礎系統並配備可自伸縮塔筒,使用一臺5MW Adwen海上風機,於2018年夏季安裝並於2019年3月投入運營。

PivotBuoy樣機

此外,由X1Wind設計的PivotBuoy浮式風機,已完成基礎模型試驗的前期準備工作,模型即將開始製造,預計於今年10月在大加那利群島海域下水。與基礎模型配套的是一臺225kW的Vestas風機,以及張力腿平臺和單點系泊系統;整個漂浮式風機採用下風式設計,可與盛行風方向配合,更好地利用風資源。

FPPP80樣機

另一個正在穩步推進的海洋能源技術是丹麥Floating Power Plant公司獨創的漂浮式海上風電+波浪能。他們和加那利海洋平臺公司PLOCAN籤訂了諒解備忘錄,將在大加那利群島建立研發中心,對一臺商業規模的樣機在附近海域進行測試。

這臺名為P80的樣機包括一個半潛式平臺、一臺5~8MW的風機、一臺總容量2~3.6MW的波浪能發電機組,分別安裝在平臺上和平臺下。風機通過偏航調整角度,獲取最大發電量;而整個平臺設計為一點系泊,可隨波浪方向調整角度,同樣獲取最大發電量。據測算,波浪能利用率可以高達60%~80%。預計2021年底前全部完工。

W2Power浮式模型機

由西班牙開發商EnerOcean投資建設的W2Power浮式風機,也在大加那利群島進行了1:6模型測試。接下來,將進行全尺寸原型機測試,使用2臺6MW風機,組成一個12MW的浮式風機平臺。

Equinor200MW浮式風場

不僅是創新公司,海上風電開發巨頭也瞄上了這塊兒寶地。去年6月,Equinor獲批在加那利群島建設一個200MW的漂浮式海上風電場,預計在2024年併網投運,屆時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風電場。

總結一下大加那利群島的海上風機(項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浮式風電技術可以做到LCOE僅35歐元/兆瓦時?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初創公司EOLink宣布,他們研發的金字塔形浮式風電設計EOLink(用公司名字命名)與其他9個創新類項目共同贏得了來自歐盟「海洋示範計劃」的1300萬歐元的資金支持。
  • 全球首個張力腿式浮式風電項目,法國領跑!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浮式風電平臺有四種常見的技術形式,即駁船式、半潛式、單柱式、張力腿式。日前,一款全新的浮式風電平臺即將進入項目實施階段。該平臺由SBM Offshore 和 IFP Energies Nouvelles設計,採用新型的傾斜式張力腿平臺。項目已經通過最終投資決策,即將在法國正式實施。
  • 廣東將開展海上風電與天然氣發電融合多能互補關鍵技術研發
    ,浮式風電系統一體化計算方法,研發高精度的海上漂浮式風機一體化仿真設計軟體;研究漂浮式風機系統控制技術,包括適應大幅度和多自由度運動條件下的風機控制,漂浮式風機-基礎系統平衡性的多變量耦合控制;研究近海深水區(30-60m 過渡水深)的漂浮式海上風電系泊系統優化設計及動態電纜關鍵技術,包括:系泊選型及系泊定位、新型抗拔基礎、動態電纜整體布置、動態電纜強度和疲勞分析等;研究抗颱風大容量漂浮式風電裝備總體方案
  • 海上風電吸力式筒型基礎應用研究
    [結論]海上風電吸力式筒型基礎應用總結分析,可以為實際工程提供筒型基礎下沉和調平施工方案的相關參考。海上風電吸力式筒型基礎應用研究[J]. 南方能源建設, 2018, 5(4):1-11.作為吸力錨還可以應用在浮式風機平臺的錨泊系統,例如:2017年7月挪威國家石油公司英國建成世界上第一個海上浮式風電場Hywind Scotland Pilot Park,由5臺6 MW風機組成,每個風機採用三個吸力基礎提供錨泊力,如圖4所示。
  • 海上風電中英對照及名詞解釋——第二期(內容升級)
    為了讓朋友在閱讀海上風電英語文章時更加得心應手,6月5日,本號推出了海上風電中英對照及名詞解釋——第一期,獲得了積極反饋。為了便於歸類整理,本號今後將按照行業的開發階段和涉及的不同版塊進行分類推送,今天推出第二期——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和管理中英對照名詞解釋。
  • 西班牙將制定海上風電路線圖,漂浮式風電潛力巨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據外媒報導,西班牙能源部將制定海上風電路線圖,並正在向公眾徵詢意見,以尋求有關海上風電包括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的觀點。西班牙希望藉此探尋其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的巨大潛力。此前,一些歐洲風電開發企業已聞風而動,早早布局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和示範項目。
  • 海外|西班牙將制定海上風電路線圖,漂浮式風電潛力巨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預計西班牙是漂浮式海上風電大市場,幾大歐洲風電開發巨頭已提前布局漂浮式海上風電技術和示範項目。據知名海事媒體Riviera報導,西班牙能源部將制定海上風電路線圖,並正在向公眾徵詢意見,以尋求有關海上風電包括漂浮式海上風電發展的觀點。
  • 海上風電運維的四大挑戰和八項建議
    截至2019年末,我國併網風電裝機容量21005萬千瓦,同比增長14.0%。 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陸上風電面臨建設用地資源緊張的困境。與此同時,我國海岸線長,海上風資源豐富,海上風電具有佔地面積少、開發規模大、發電利用小時數高等特點,加上國家政策利好,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漸入佳境。
  • 海上風電配儲經濟性待考零碳未來海上風電仍需
    日前,在以「海上風電場儲能技術創新」為主題的英中海上風電系列研討會上,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儲能研究中心主任丁玉龍表示:「對於零碳未來,可再生能源裝機必不可少,而構建合理的海上風電轉換、存儲、輸送和利用系統,將有效解決進一步開發海上可再生能源面臨的技術瓶頸,推動高效的零碳能源系統發展。」
  • 海上風電成本構成
    根據在全國各個沿海省份實際開展的項目,分析各個區域海上風電項目造價,總體上來說海上風電項目單位千瓦造價均比較高。(根據海上風電項目周期,本文成本分析主要考慮項目開發建設階段投資費用)   海上風電場成本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設備購置費、建安費用、其它費用、利息。各部分佔總成本的比例不同,對總成本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1、設備購置費   現階段設備購置費(不含集電線路海纜)約佔工程成本的50%,對成本的影響較大。
  • 大唐濱海風電公司:譜寫海上風電發展新篇章
    :一方面受全球海上風電大環境影響,國內僅有的十數艘海上風電專用施工船早已被鎖定一空;另一方面開工以後海洋極端氣象頻發,平均可施工窗口期創歷史新低。,將安全管理、質量管理融入到海上風電日常建設之中。、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合作開展海上風電領域相關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為建設智慧型風電場提供新技術、新思路、新方法。
  • 日本海上風電達成裡程碑!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2月15日,在日本政府-行業海上風電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各方就日本海上風電遠期目標達成共識:2030年完成10GW,2040年完成30~45GW。會上,還根據戰略目標討論了許多細節問題,為未來日本海上風電的發展方向定下了基調——在2035年前降低8~9日元/千瓦時淨髮電成本;在發展的初級階段,政府將參與其中,以確保高效、公平、透明的海上風電招標,並推動高壓直流輸電在海上風電的應用研究;
  • 海上風電發展前景:很好,很難!
    海上風電真正快速發展始於2014年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印發全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方案(2014-2016)的通知》之後,經過五年的努力,我國海上風電製造、建設、運維技術水平均不斷提高,呈現發電成本逐年下降、裝機規模不斷上升的趨勢。從近期開標的多個海上風電項目來看,中標者申報電價均在0.75元上下。
  • 南鵬島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併網
    南方日報訊 (記者/劉倩)16日12時28分,隨著最後一臺機組的併網,中廣核新能源廣東陽江南鵬島4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實現73颱風機全容量投產運行。該項目年上網電量達10.15億千瓦時,可節約標煤31.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88萬噸。
  • 【聚焦海上風電】​華能建成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
    在當前海上風電逐漸步入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海上風電運維面臨哪些挑戰?又該如何把握海上風電運維帶來的機遇?作為海上風電發展的先行省份,江蘇首先面對這些問題。  先行者面臨新課題  按照江蘇省的風電規劃目標,「十三五」期間將實現海上風電裝機350萬千瓦、陸上風電裝機650萬千瓦。
  • 中交三航局發力深遠海域的海上風電安裝和運維裝備,佔國內海上風電...
    日前,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公布了最新《全球風能報告》:2019年,中國以1.98GW再次成為海上風電新增裝機最多的國家。近年來,我國海上風電產業發展迅猛,沿海省市相繼擁有了海上風電場。相較於陸上,海上的施工難度要高很多,風電安裝船作為海上風電的核心裝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 2018年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優勢與市場前景分析海上風電資源豐富...
    而其中,海上風電憑藉著資源儲備豐富、發電穩定、電網接入便利等優勢迅速打開了市場,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2013-2018年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顯著上升,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新增裝機1.02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3.05GW。根據國家《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達到10GW,力爭累計併網容量達到5GW以上。
  • 海上風電成本構成和價格趨勢
    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本文重點介紹中國海上風電成本構成、與陸上風電成本差異以及成本變化趨勢,通過對設備購置費中風電機組、海纜、海上升壓站,建安費用中施工、安裝等費用的測算,明確海上風電成本控制的關鍵點。,預計到2025年歐洲海上風電投資成本將在2015年的基礎上下降35%-40%,海上風電逐步成為歐洲主要國家未來新能源開發的重點之一。
  • 泰勝風能:公司海上風電生產基地為南通泰勝藍島 藍島在海上風電上...
    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2月14日訊,有投資者向泰勝風能(300129)提問, 2021年底前併網的海上風電享受補貼,請問,貴司海上風電有哪些優勢?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海上風電生產基地為南通泰勝藍島,藍島在海上風電上具有先發優勢,首先,在於生產工藝技術和項目管理經驗的積累,產品品類齊全並在高端產品方面不斷拓展;其二,在於良好的區位優勢,且擁有自建碼頭。謝謝關注。
  • 中國海裝助力風電後市場及海上風電運維創新引領、提質增效
    8月20-21日,第七屆中國風電後市場交流合作大會暨2020中國海上風電運維專題論壇在江蘇無錫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主辦,德力佳傳動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參與協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