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春天開始,國家京劇院、北京人民藝術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迎來了新的掌門人,他們將給這些頗受關注的院團帶來哪些新變化,會為觀眾帶來哪些新驚喜?今起,我們將陸續邀請新掌門人,暢談院團改革的新思路,展現劇目創作和市場開拓的新氣象。
兒童劇創作,向傳統文化藉故事、借思想
自7月11日至8月28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以下簡稱中國兒藝)主辦的第四屆中國兒童戲劇節開幕,49天內將上演23個國內外演出團的44部優秀劇目,為廣大少年兒童奉獻出最高規格的兒童戲劇盛宴。
本次戲劇節的開幕大戲改編自老舍先生唯一一部兒童劇作品《寶船》。上個世紀60年代、80年代中國兒藝曾兩度上演過此劇,2014年的版本為第三次復排。對於這樣一艘駛過半個多世紀的「寶船」,老觀眾記憶猶新,小觀眾還不甚了解。為了能在新時代讓小觀眾們看得更高興,主創人員懷著向大師致敬之心,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用全景式多媒體技術演繹經典,詮釋老舍先生賦予這部戲的意韻。隨著演員一遍遍念出「快長快長、乘風破浪」的口訣,整個舞臺會變成一艘雄偉精美的巨船。孩子們在賞心悅目中學會分辨黑白,學會善良、誠實、勤勞的意義。可以說,經過了現代化改造的傳統文化更具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
今年,中國兒藝創立「中華優秀文化年」,整年的創作和復排都圍繞該主題展開,期望以戲劇舞臺為媒介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給下一代,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孩子們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寶船》之後,中國兒藝向傳統文化藉故事、借思想,根據諺語「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打造了多媒體舞臺劇《三個和尚》。該劇通過簡單的故事讓孩子們懂得團結、互助和「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具有典型意義的中華文化價值觀,是從傳統文化當中發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次積極嘗試,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美德觀念更具時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