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3天的嬰兒在醫院洗澡時被燙傷 父母次日才知

2020-12-22 中國搜索江蘇

掃描到手機,看更多國搜資訊

您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電腦的二維碼應用拍下左側二維碼,您可以在手機國搜客戶端繼續瀏覽本文,並可以分享給你的好友。

核心提示:事後孩子的父親指責醫院當時明知燙傷,卻以「黃疸」病因醫治第二天才告知家屬實情,存在「瞞報遲報」。然而,醫院回應,遲報是因為醫護人員情緒較為緊張,因此未能及時向患兒家屬及上級報告病情。該院承認有「生活護理過錯」,將承擔此舉給患兒造成傷害的醫療費用。

出生才三天的兒子在醫院洗澡時,因護士將水溫放得太高,事後孩子「紅臀」、臀部皮膚起水泡及有脫皮。此後診斷為「新生兒中度燒傷(13%,淺Ⅱ度)」。事發後兒子皮膚通紅,塗藥後全身黑紫色,由於寶寶的陰莖、陰囊被燙傷,有水腫跡象,可能會留下後遺症。家人極為痛心。他和妻子都年過40歲,一度極為擔心兒子安危。

事後孩子的父親指責醫院當時明知燙傷,卻以「黃疸」病因醫治第二天才告知家屬實情,存在「瞞報遲報」。然而,醫院回應,遲報是因為醫護人員情緒較為緊張,因此未能及時向患兒家屬及上級報告病情。該院承認有「生活護理過錯」,將承擔此舉給患兒造成傷害的醫療費用。

最易導致寶寶意外的洗澡習慣有哪些?

1.套嬰兒式遊泳頸圈給寶寶遊泳洗澡

一個6個月大的寶寶被媽媽套著嬰兒式遊泳頸圈放入家中浴缸內準備洗澡,媽媽為了要到房間拿浴巾單獨將寶寶留在浴缸裡,雖然往返只有短短一分鐘,回到浴室後只見寶寶俯臥漂在浴缸水面、全身癱軟、嘴唇發黑,幸好緊急送醫急救,住院一周後救回一條小命。

2.未測量水溫就給寶寶洗澡

很多父母尤其是家裡的老人,不習慣用溫度測試卡測量水溫,而只是用手感受溫度,但媽媽們注意了,接近水面的水溫跟水底的溫度存在差異,如果冒然把寶寶放進去,容易導致燙傷。

3.幫寶寶洗澡中途加熱水

一名媽媽幫1歲多寶寶洗澡時,洗著洗著水有點涼,怕孩子著涼,直接往澡盆內加熱水,雖然媽媽特意用手擋住寶寶,但是寶寶看見倒進的水冒煙覺得好玩,用手去抓,媽媽一時情急驚慌失措,導致寶寶在浴盆內摔倒,滾燙的水直接倒在寶寶身上,造成三度燙傷。

4.用蓮蓬頭直接給寶寶洗澡

相比起盆浴,用蓮蓬頭直接給寶寶洗澡難以控制水溫。剛打開蓮蓬頭的水溫會忽冷忽熱,尤其是使用時間較長的熱水器,溫度難以控制,寶寶有可能著涼或燙傷,另一方面家長必須一隻手抓著蓮蓬頭一手幫寶寶洗難度很高,危險性也增高。

5.澡盆直接放在水龍頭底下給寶寶洗澡

澡盆在水龍頭底下,寶寶洗澡時有可能撞到頭,另一個危險就是家長在幫寶寶洗澡中若不慎手去碰到開啟水龍頭的熱水開關(尤其現在很多水龍頭設計得很容易開啟),熱水流出寶寶就有被燙傷的可能。

6.洗澡時使用電暖器或浴霸

天氣冷,寶寶洗澡時很多家庭使用電暖器,浴室中放置電器的位置以及插頭插座請務必放在乾燥的地方,因為電器碰到水會有觸電的危險;一媽媽總是喜歡開著浴霸給寶寶洗澡,洗澡時,寶寶愛看浴霸。兩個月後,孩子的眼睛失明,醫生診斷,罪魁禍首是浴霸中的藍光。有關專家表示,浴霸的光能量長時間匯聚於一個點,寶寶長時間盯著,會造成黃斑灼傷。

此內容為優化閱讀,進入原網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8610-87869823

相關焦點

  • 護士不試水溫致新生兒洗澡燙傷?
    晶報記者 肖宇/文、圖新生兒出生不到一天,護士為其洗澡,結果因水溫過高,新生兒慘被燙傷,燙傷級別達2—3級,被送去市二醫院重症監護室救治。上月28日坂田雪象醫院發生此事故後,新生兒父母認定護士不試水溫所致,並指責醫院處理不周。對此,坂田雪象醫院表示,醫院從未迴避責任並承擔救治費用。涉事護士已被停職,待嬰兒救治痊癒後,再作進一步處理。
  • 新生兒洗澡時被護士燙傷,家屬轉院上海後醫院拒賠償,稱"疤痕會自愈"
    據梨視頻8月26日報導,山東青島,卿先生的孩子在出生後的第三天,被抱去洗澡時因護士操作疏忽而燙傷。醫院剛開始承諾將承擔所有治療費用,但當卿先生把孩子轉上海治療後,醫院卻拒不履行承諾,稱孩子的疤痕會自己慢慢恢復,無需到上海做修復,只願承擔在青島治療所產生的費用。
  • 女子醫院生孩子,嬰兒被護士不慎燙傷索賠遭拒,醫院:疤痕會自愈
    近日,卿先生的孩子在出生後第三天被抱去洗澡時,因護士操作不慎被燙傷。醫院最初承諾承擔所有治療費用,但當卿先生將孩子轉到外地治療時,醫院拒絕履行承諾,稱孩子的傷疤會自行逐漸恢復,不必去上海進行修復。它只願意承擔在本院的治療費用。
  • 護士不慎燙傷嬰兒 醫院稱其患罕見病「泡泡龍」
    中新網5月22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一名新生女嬰19日在臺南市金華路的大安婦幼醫院,被黃姓護士洗澡時燙傷,下半身嚴重起水泡,事發後醫院竟辯稱孩子罹患罕見疾病「泡泡龍」,後來送成大急救,認為是嚴重燙傷,醫院才坦承疏失,同意負起全責。
  • 出生不久的嬰兒在醫院洗澡後遭「偷拍」
    可就在10月16日孩子被送去洗澡的時候,在門口等待的李女士,突然看見一個未穿白大褂的女子從這個房間走了出來。  根據病房的要求,嬰兒洗澡時,不允許嬰兒的父母進入洗澡的房間。於是,李女士向其他等待的家長詢問神秘女子的身份,得到的答案是「這人是給孩子照相的」。隨後,李女士及其家人收到一張取照片的單據。在此之前,李女士等人並沒有接到要給孩子照相的通知或要求。
  • 老人給出生三天女嬰洗蒸汽浴 嬰兒被嚴重燙傷
    老人給出生三天女嬰洗蒸汽浴 嬰兒被嚴重燙傷 2016-11-18西安市中心醫院燒傷整形科醫生提醒家長:每年進入冬季,嬰幼兒燙傷事件常有發生,家長一定要注意防護,避免意外發生。  蒸汽浴燙傷女嬰  近日,我市王先生一家喜得愛女,被全家人視為掌上明珠。出生後三天,疼愛孩子的奶奶便張羅著給寶貝孫女做個蒸汽浴,便在浴盆中準備好熱燙艾水,並在上面架好嬰兒洗澡網兜。
  • 剛出生的嬰兒該如何洗澡,避免這5點,家長無憂
    幫剛出生的嬰兒洗澡可能是很多新手父母非常樂意又感到愉快的一件事。但在面對皮膚滑嫩、四肢柔軟的小寶寶時,恐怕每對新手父母都會顯得手忙腳亂。當然,養育孩子的其他壓力也會隨之襲來,餵奶、換尿布,時時刻刻考驗著父母的能力。即使是之前上過有關的培訓課程,在真正操作過程中也將有所不同。我們今天會為大家列出5種常見的為寶寶洗澡錯誤的方式,家長們可以對照一下是不是自己也犯了這些錯誤。
  • 剛出生的嬰兒該如何洗澡,避免這5點,家長無憂
    幫剛出生的嬰兒洗澡可能是很多新手父母非常樂意又感到愉快的一件事。但在面對皮膚滑嫩、四肢柔軟的小寶寶時,恐怕每對新手父母都會顯得手忙腳亂。當然,養育孩子的其他壓力也會隨之襲來,餵奶、換尿布,時時刻刻考驗著父母的能力。即使是之前上過有關的培訓課程,在真正操作過程中也將有所不同。
  • 為什麼有些醫院在孩子出生第二天後才給洗澡?新生兒要天天洗澡嗎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南方人,南方天氣潮溼悶熱,我們普遍的習慣就是給新生兒天天洗澡。在孩子出生後,現在很多醫院普遍的做法就給打孩子卡介苗和第一針B肝疫苗,然後在出生24小時之後給孩子在醫院洗第一次澡。很多人覺得新生兒容易吐奶、出汗,如果不給孩子洗澡,就容易出現如疹子類的皮膚問題。
  • 新生兒醫院洗澡淺二度燙傷 系護士違規操作(圖)
    出生3天後,孩子因為黃疸偏高,進入了寧波大學附屬醫院新生兒監護病房進行治療。  2天後,一場更大的傷痛「突襲」寶寶:她在醫院洗澡時居然被燙傷了,全身30%左右面積的皮膚受傷。  這事故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 「白色嬰兒」火了,剛出生全身白色嚇哭家屬,醫生卻說:恭喜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導語 孩子是最容易觸動父母情緒的,基本上每個父母從自己的孩子出生開始就把孩子捧在手心裡疼愛著,特別是孩子剛出生時,父母因為"無知"經常會把一些沒見過的孩子的正常現象表現的大驚小怪的
  • 濰坊一嬰兒身體多處畸形 出生10天被遺棄醫院
    棄嬰  濰坊齊魯網2月9日訊 (記者 周明秀 通訊員 高波)一名剛出生10天的嬰兒,因先天畸形,父母將其遺棄在濰坊瑪麗醫院,醫院方面致電嬰兒家屬,對方則稱要醫生「照顧好孩子」,並未有將嬰兒接回之意。醫生護士主動承擔起照顧嬰兒的責任,輪流值班看守,同時也通過媒體呼籲,希望父母儘快將寶寶接回,「畢竟媽媽的愛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目前,濰坊瑪麗醫院已經就此事報警。  嬰兒畸形被遺棄醫院 家屬未有接回之意  據護士長孫林紅介紹,嬰兒於1月28日出生,嬰兒剛出生,即被查出身體多處畸形。
  • 剛出生的嬰兒被誰抱有說法,影響將來發展,兩類人群不宜抱
    有的講究孩子取名字,有的講究孩子出生時辰,有的講究孩子在哪生。新生兒出生被抱錯,引發家庭矛盾閨蜜小文距離預產期還有不到3天的時間,這幾天全家都在「高度戒備」,只要肚子有動靜就立刻出發去醫院。所有醫院需要的東西、孩子出生後需要的物品,都準備妥當了。等待發動的時間裡,家人在一起討論了一下地區習俗,孩子出生後有哪些注意的事。防止生孩子當天手忙腳亂的給忘掉。大部分的細節都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婆婆提到了一句:「孩子出生後,護士抱出來需要孩子奶奶抱,別人不能去抱。對孩子將來好」。
  • 新生兒洗澡時被護士燙傷,家屬轉院治療後醫院拒絕賠償,稱"疤痕會自愈"
    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心頭肉,對於父母來說孩子的安全是至關重要的,平常生活中孩子受一點傷害父母都心疼的不得了,更何況是出生了三天的小寶寶,8月26日山東青島的卿先生的孩子在出生後的第三天,被抱去洗澡時因護士操作疏忽而燙傷,因為是一個小孩子所以父母很是擔憂自己的孩子以後會不會留疤,但是以醫院卻表示會承擔所有的治療費用。
  • 嬰兒出生多久可以洗澡 嬰兒出生多久可以洗澡遊泳
    嬰兒出生多久可以洗澡寶寶出生後,如果他的生活能力良好,體溫達到36℃就可以洗澡了。給新生兒洗澡時要注意特別護理臍帶部位。1、胎兒在宮腔裡就有習水性的特點,所以胎兒出生後在適當的時侯就可以開始洗澡。2、洗澡不但能清潔皮膚,而且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生長發育。
  • 嬰兒洗澡水溫度 三個月嬰兒洗澡水溫度
    當寶寶變得愛動時,比如會爬,會走路了,那麼洗澡頻率就要多起來。另外開始食用固體食物的嬰兒也是讓孩子頻繁洗澡的一個理由,這種情況要直到嬰兒學會了怎樣使用勺子並直接把食物送進嘴巴裡,以至於固體食物不掉落到孩子皮膚的褶皺處。且不談洗澡頻率,洗澡的水溫和洗澡的房間都會讓孩子興奮不已。
  • 新生嬰兒因護士操作不當被燙傷,醫院拒絕賠償,聲稱:疤痕會自愈
    作者:葡萄 編輯:芒果 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是非常脆弱的,各方面都需要仔細的呵護,如果出現了一時的疏忽,可能會給孩子造成終身的痛苦。因此當寶寶出生之後,不管是接生的醫院還是家長,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避免給孩子造成傷害。
  • 嬰兒燙傷調查報告出爐 護士貪快未按規定試水溫
    中新網4月30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瑪嘉烈醫院嬰兒燙傷事故的調查報告29日「出爐」,確定事件屬人為錯誤,相信是涉事護士沒按指引以手肘試水溫,卻只以敏感度較弱的手掌試水導致男嬰2級燙傷,調查委員會測試後估計事發時水溫達攝氏45度。委員會主席李志光昨稱,該名護士明知該指引,但1年來一直不跟從,料是她貪快「走快捷方式」出事。
  • 出生3小時女嬰遭醫院電熱毯燙傷 雙親怒控婦產科
    出生3小時女嬰遭醫院電熱毯燙傷 雙親怒控婦產科 2014-07-16 10:05:45  院方表示,當日上午10時5分,院方發現照烤燈未有明顯增溫,便以電熱毯隔著尿布、包巾、毛巾等4層衣物以固定溫度45度加溫15分鐘,過44分鐘後,將嬰兒抱到彭母房間,其間,護理人員2次探視嬰兒皆無異狀。  不久後,護理人員再將女嬰送回嬰兒室繼續照烤燈,到下午1時17分幫嬰兒換尿片時,發現女嬰下體嚴重燒燙傷,才趕緊通知家屬。
  • 護士不慎燙傷嬰兒 辯稱孩子患罕見疾病泡泡龍
    中新網5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一名新生女嬰19日在臺南市金華路的大安婦幼醫院,被黃姓護士洗澡時燙傷,下半身嚴重起水泡,事發後醫院竟辯稱孩子罹患罕見疾病「泡泡龍」,後來送成大急救,認為是嚴重燙傷,醫院才坦承疏失,同意負起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