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期消息點擊「每日英語精析」
看到最後
點擊右下角「在看「就是老嚴最可愛的崽!!
本期針對人群:
①被語法中那些「固定用法」或「特殊情況」所深深困擾的崽們
②對某些語法現象或名詞的成因有深深好奇心的崽們
今兒我們先來看兩個句子:
我思故我在:I think therefore I am
生存還是毀滅:To be or not to be
為什麼在這兩句話中,be動詞沒有翻譯成「是」呢?
之前期(Day321期)中我們提到過,當be動詞翻譯成「是」的時候,後面需要加補語(形容詞或名詞)句子意思才能完整(例如:I am beautiful.)
但是!!當be動詞後面沒有補語(adj./n.),就不能翻譯成「是」,而要翻譯為「存在」
那現在再來看看笛卡爾說的這句「我思故我在」,I think翻譯成「我思」,而這裡「I am」就不能是「我是」而是「我存在」。
再看看《哈姆雷特》中的著名獨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這句話是書中的丹麥王子哈姆雷特,因為叔父與母親私通,害死他父王,是他產生輕生念頭時發出的感嘆。#也是一個可憐的娃#
這句話就不能翻譯成「是還是不是,是個問題」,這就講不通了,這裡的be也要翻譯成「存在」,也就被翻譯成「生存還是不生存」,那翻譯講究的是「信達雅」,這樣翻譯確實是「信達」了,但是又不好聽,所以最著名的翻譯就是「生存還是毀滅」
Sooooo,下次遇到「主語+be」單獨成句出現在文章中的時候,就可以想想,到底是翻譯成「是」還是「存在」比較符合上下文呢~~
(圖片,題目截圖及音頻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聽說點「在看」的盆友對語法學習越來越感興趣了呢
聽說點「贊」的崽們遇到各種語法題下筆如有神
跟著下方小藍手點一下嘛ლ(╹◡╹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