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到今天還堅持使用漢字?

2020-12-13 騰訊網

「日本人跟我開過一個玩笑說,你們中國人民日報的一半的文字是日文。我想人民日報都是漢字,怎麼會是日文呢?後來日本人告訴我,人民日報中出現頻率很高的單詞,譬如革命、社會主義、共產黨、幹部、中央機關等,都是日本人造出來的字。」亞洲通訊社社長徐靜波說。

眾所周知,日本是學西方最早的亞洲國家,特別明治維新以後,積極脫亞入歐,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還有政治經濟法律,翻譯成日文時,就用了中文裡的漢字,中國的東洋留學生自然也就帶回了國內,於是就沿用至今了,比如我們常常說的,像創作、代表、會計、擴散、勞動、勞動者、勞作、文化、文明、文學、無產者、舞臺、主人公、主義、資本、資本家、自由、宗教、總理、等等。

日本報紙《朝日新聞》上的漢字

日本賦予了這些漢字新的意義,也讓漢字煥發了出了新的生命力,當然這也是漢字自身豐富性所決定的,穿越了時空適應了新的變化。一個漢字既包含了幾千年來字形的種種變化,同時也包含了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種種語音、內涵,只要稍加學習,我們不但可以通讀商代以來的三千多年文獻,比如商周編年史、先秦諸子百家、唐詩宋詞、四大名著等,還能知曉其意義,這也是中華文明歷久彌新的奧秘。

日本街頭隨處可見的漢字

那漢字是什麼時候傳入日本的?按照日本史籍全部用漢字寫成的《日本書記》的記載,「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貴賤老少,口口相傳」,到了應神天皇(270-310年在位)時代,朝鮮半島上的百濟國派阿直岐到日本,為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師,教讀經典;次年又有儒學博士王仁帶來《論語》十卷和 《千字文》一卷,是為日本接觸漢字之始。

1784年,在福岡縣誌賀島出土了一枚刻有篆文「漢委奴國王」的金印。據中國史籍記載,這應該是東漢光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國」向東漢遣使朝貢時,光武帝賜予的印綬。據此可以推斷,公元一世紀中葉,日本人就已經接觸到了漢字。到了六世紀上半葉,漢字填補了日語沒有書寫系統的空白。日本官方早期正式書函、文獻、歷史、文化典籍都完全用漢字書寫。

漢委奴國王金印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漢字也迎來了生死存亡之爭——廢除漢字。主持戰後對日改造的美國希望促使日本廢除漢字,使日語羅馬字化,並聲稱「禁止漢字在公文中使用,易於控制日本人的思想,更嚴格地監督日本政府官員之間的書信往來。而且可以使日本人不被戰前的宣傳物所薰染,培養思想純淨的新一代。」日本主流大報《讀賣新聞》也聲稱「廢除漢字,將有助於掃除我們腦中的封建意識,從而很快地追隨美國式的高效率」。

1946年,日本公布1850字的《當用漢字音訓表》,一舉將法律條款、公用文書和媒體用語納入了國家規定的「漢字假名混合文體」的規範,這背後與漢字長期被運用,以及形成的文化有著根本的關係,或者稱其為漢字文化的向心力,其次是漢字的造詞能力強,語義明晰,這遠非羅馬字化能比。

目前日語中至今保留近2000個漢字,但是現在日本教育的漢字,越來越少了,只有1006個,常用漢字2136個。如果能識讀這些漢字,大概足夠應對日常生活了。不過有人說一般日本人實際使用的漢字,也就500個字左右,大概也就是中國小學生的識字量。

日本漢字博物館

目前,日本文部省規定的小學畢業生要求認識的漢字是1006個,到初中畢業時,必須記住1850個常用漢字。在日本漢字書法,被尊崇為書道,即使在今天的日本也是如此。日本歷任首相的書法,都相當地有造詣。這大概就是日本人的漢字情節。

其實在古代東亞,曾經存在過一個「書同文」的漢字文化圈盛極歷史,包括朝鮮、韓國、越南與日本(及琉球)。其中,朝鮮半島與越南都與中國接壤,在歷史上兩地的北部,也都曾是中原王朝的郡縣,只有日本孤懸海外,卻同樣引入了漢字。

而如今,日本成為除中國之外,世界上唯一一個保留漢字的國家,這背後的歷史引人深思。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何一直使用漢字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中國的漢字曾被韓國,越南和日本借鑑了過去,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作為官方語言在書寫。並且古代的越南和韓國在很大一部分的時間裡,都是作為中國古代的附屬國的存在,每年需要向當時所在王朝例如:漢,唐,明交納供奉。而日本也是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期,當時的遣唐使到了當時堪稱世界第一強大的唐王朝來進行學習,其中就帶走了漢字作為自己的書寫語言。
  • 討厭中國為什麼還使用漢字?日本人被問得一臉懵......
    去過日本的國人應該會注意到,讀懂一部分日語並不難,因為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漢字。
  • 日本為什麼使用漢字而不說漢語?現在就告訴你,原因讓人無語
    日本為什麼使用漢字而不說漢語?現在就告訴你,原因讓人無語!日語和漢語屬於不同的語系。漢語屬於漢藏語系,漢語語序是主謂賓,每個字都有獨立的意思。因為漢字是不同時段傳入到朝鮮半島日本列島的,每一段歷史時期,漢字的標準「普通話」是不同的。漢字是在月公元3世紀傳到朝鮮半島的,然後經朝鮮半島再傳入日本,在韓語裡,漢字的讀音保留的是中古時期的漢語的讀音,中古時期就是指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在這一時期,漢字全部傳入到了朝鮮半島。
  • 為什麼朝鮮和越南都廢了漢字,日本卻堅持至今?
    漢字作為象形文字,筆畫繁複複雜,並不容易如同英語一般成為全球通用性的語言,然而縱觀東亞文化圈,不難發現漢字在歷史上的朝鮮、越南、日本等國廣泛的使用範圍,迄今漫步日本街頭,以中文寫就的廣告標語仍然處處可見,可是韓國與越南已寥寥無幾。那麼,漢字何以造成如此磅礴的文化輸出?為什麼朝鮮和越南都早早廢止漢字使用,日本卻沿用至今呢?
  • 同樣是從中國學習文字,為何日本不敢放棄漢字,仍然在堅持使用?
    ,為何日本在創立了自己的文字後,依然在使用中國的漢字呢?作為一個中國人,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即使不懂日文,也可以從文字和一些標識中大概明白一些,由此可見日本即使在現代對於漢字的使用率也是非常高的,為何日本沒有全面使用自己的文字呢?其實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1.
  • 韓國也曾長時間使用漢字,但如今為什麼不再使用漢字了呢?
    如今,我們看到韓國的語言文字,基本沒有漢字了。不過在歷史上,韓國也曾長時間受到我國傳統文化影響並使用過漢字。那麼,如今的韓國文字中為什麼看不到漢字了呢?1、韓國和中國的歷史淵源歷史上,朝鮮半島的政權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屬於中國掌管的,是中國的附屬國,一直到清朝都是。
  • 日本明治維新後,為何繼續使用中國的漢字?至今保留1000多個漢字
    中華文化歷經千年傳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魅力,自從漢唐開始逐漸向周邊小國傳播,其中日本、越南、朝鮮等地深受影響,尤其是日本,現存的日本文字就是由中國漢字發展而來的。據統計日本語言當中有1800多個中國漢字,朝鮮等地也曾使用過漢字,只不過現在廢除了,為什麼只有日本依據在使用呢?
  • 日本人為什麼沒有放棄漢字?
    一群日本人,為什麼如此賣力地推崇漢字呢,為什麼在原來漢字文化圈的其他國家如越南,韓國紛紛去漢字的時代,漢字卻始終能在日文體系中牢牢佔有一席之地呢?日方的史料也確認了這一觀點,漢字典籍是隨佛教經朝鮮半島的百濟國正式傳入日本的。從公元四世紀末到六世紀初,百濟向日本派出多批儒生和僧人傳播儒學和佛教。六世紀以後,日本上層普遍信仰佛教,從那時起,為了理解佛教,日本的精英才開始自覺學習使用漢字。
  • 日本網民:漢字降低了日語的功能性,日本人應該繼續使用漢字嗎?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除了中國,日本也使用漢字。漢字引入日本後,隨著時間的發展,已經融入日本人生活,變得不可或缺。以前朝鮮半島和越南也是使用漢字的國家,但是他們都已經廢除漢字,只剩下日本還堅持在語言中使用漢字。日本歷史上也出現過廢除漢字的聲音,但是均未能成功。有日本網民發帖吐槽稱,「平假名裡面混用漢字,感覺降低了語言的功能性,日本人應該繼續使用漢字嗎?
  • 日本先於朝鮮和越南發明文字,為何如今卻堅持使用漢字?
    在現在世界上的主要文字中,漢字可謂「獨樹一幟」,它是一種指示會意文字體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在古代,由於中華文明在東亞的統治地位,它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畢竟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
  • 日本為什麼還在用漢字
    我們已獲得微信公眾號雙認證(原創聲明認證和媒體認證)另一篇可點擊:漢語中,為什麼日語外來詞越來越多(附B~Z日語外來詞表)中央電視臺記者手持話筒,採訪奈良縣知事荒井正吾先生,請他談中日友誼。荒井正吾指著話筒上的「中央電視臺」這五個漢字,即興發揮說:「每一個日本人都認識『中央電視臺』這五個字——我想,這一點就生動地表明日中兩國的友誼源遠流長。」
  • 檢定使用能力規定人名用漢字 日本為何嚴格管理漢字的使用
    據《古事記》記載,4世紀末期,王仁從百濟來到日本,帶來了10卷《論語》和1卷《千字文》,被尊為學聖,上野公園現在仍然有紀念碑為王仁彰顯功德。從4世紀末開始,日本便使用漢字記錄語言和表現思想。日本不但利用漢字引進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還使用漢字創造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明治時期,日本的知識分子還利用漢字翻譯了西方的技術和文化。在西學東漸和民粹主義影響下,廢除漢字,改用羅馬字或者假名的呼聲曾反覆出現。但是,日本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漢字詞彙已經滲透到文化體系中,如果廢除漢字,勢必帶來混亂。
  • 日本文字裡為什麼要保留漢字?
    3.廢除日本文字裡的漢字對日本有什麼影響?現在我們一一作答日本文字裡為什麼有漢字?首先我們得清楚的知道,語言和文字不是一回事。簡單來說,語言是人們交流說的話,而文字是記錄這些話的。也就是說先有語言才有文字,也存在一種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情況。比如現在的廣西,也保留著本土壯語,但是壯語的文字幾乎沒人會寫了。
  • 為何從古至今,日本人沒有放棄漢字呢,反而在重要場合都使用漢字
    為何從古至今,日本人沒有放棄漢字呢,反而在重要場合都使用漢字文/李偉說故事我們現在有很多的人都喜歡去日本,去韓國旅遊,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但凡是在日本的重要場合,你都會看到他們用的全部是中文,而且要是你接觸一些日本的老先生們
  • 曾經差點放棄漢字的日本人,如今為什麼反而更加熱愛?
    為什麼在東亞大部分國家已經去除漢字的今天,當年差點廢棄漢字的日本現在反而讓漢字站穩腳跟了呢?日語五十音源自我國漢字的草書部分或者是部首偏旁。鑑真東渡路線圖佛教在日本大量傳播後,日本上層普遍開始信仰佛教,因此日本的上層開始主動使用漢字。隨著漢字的大量使用,加上日本與國內有一海之隔,因此漢字日本化的進程開始加速,日本開始有了訓讀與音讀的變化。
  • 為什麼日本廢除漢字失敗了?
    大家都知道,曾經有很多國家都使用過漢字,並接受受漢字文化的影響,比如韓國、日本、越南、朝鮮、蒙古等國家,和我們一起被稱為「漢字文化圈」。其實日本廢除漢字,是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文字改革風潮,最早要追溯到19世紀中期。
  • 為什麼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不用翻譯,或許有人知道是什麼意思
    相信很多的人,在看到這些漢字的時候,只要蒙對一半,那大概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基本上都用不到翻譯。為什麼日本滿大街都是漢字?不用翻譯,或許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其實在早期的日本,他們是沒有文字的。現在日本所使用的漢字,也是在三國時期從我國傳過去的,那時候不僅只有日本使用漢字,韓國、朝鮮、越南這幾個國家也都是使用漢字的。
  • 韓國廢除漢字,還嘲諷日本保留漢字,結果被網友懟
    中國人並不是使用漢字唯一的國家,但是漢字起源於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古代中國的文化產業十分發達,我們就是周圍國家爭先學習的榜樣,由於之前漢字的廣泛傳播,在亞洲形成了一個漢字文化圈,其中主要就是中國、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為主,漢字也是他們國家在漢字廢止活動之前的一種主要使用的語言
  • 日本明治維新時曾對漢字進行了整改,為何之後又重新開始使用漢字
    本文為探聽歷史的聲音原創,請勿轉載日本明治維新時曾對漢字進行了整改,為何之後又重新開始使用漢字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且中國是一個善於摸索的國家,從當時的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漢字,經過了一系列的演變,從複雜到簡單,再到現在的最簡化,無不蘊藏了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民的心血在裡面。同樣中國也是一個包含萬象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他對人也是十分的大方,比如說鄰國的一些文化也是來源於中國,中國文化從不吝嗇對於別人,但是絕不允許其他人去侵犯它的神聖。
  • 為什麼日本要把漢字「國」也簡化為「國」?
    學習過日本語或者接觸過日文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文的漢字中,「國」這個字,也是口玉結構,而日本文裡面的漢字源自古代中國,而現代的中國字則是新中國成立後簡化而來的,那麼,為什麼中國的簡化字「國」會出現在日本,換句話說,為什麼日本要把漢字「國」也簡化為「國」? 這一切,要從數千年前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