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維新時曾對漢字進行了整改,為何之後又重新開始使用漢字

2020-12-15 海邊慄子哥

本文為探聽歷史的聲音原創,請勿轉載

日本明治維新時曾對漢字進行了整改,為何之後又重新開始使用漢字

眾所周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進是來源於5000年的文化積澱,更是中國祖先的聰明智慧的結晶。而且中國是一個善於摸索的國家,從當時的甲骨文到現在的簡體漢字,經過了一系列的演變,從複雜到簡單,再到現在的最簡化,無不蘊藏了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人民的心血在裡面。

同樣中國也是一個包含萬象的國家,我們的民族他對人也是十分的大方,比如說鄰國的一些文化也是來源於中國,中國文化從不吝嗇對於別人,但是絕不允許其他人去侵犯它的神聖。

就拿我們的鄰國日本來說,他曾經也是借鑑了中國的文化,從唐朝開始,中國文化漸漸流向別的國家。日本,是我們的鄰國,他們的許多文化都源於我們國家,他們的漢服文化也是根據我們國家的服飾文化所演變過去了,他們的跪拜之禮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

就是這樣,日本文化也是與中國文化同源同根,他們文字當中的許多也是根據漢字所演變過去的,他們所使用的片假文,以及其中你可以看到一些日文當中也會有漢字的出現,它們都是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體現,而且中國文化的流傳度也是十分的廣泛,不僅僅在日本,有些使用,在其他的國家也是被廣泛使用的。

但是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開始對漢字進行了摒棄,但是,至今我們可以從日本的文化當中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尤其是漢字的影子,日本的文字依舊保留了許多關於漢字的內容,這又是為什麼呢?

他們明治維新的時候,明明已經將一些文字去除掉了,為什麼又重新使用?就像剛才小編所說的那樣,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而且中國的文字非常具有魅力,他是獨特的方塊字,他不似其他的英文字母一般,用著排列組合所形成,它有著自己豐富的意象,有著自己獨到的美麗漢字,雖然寫起來很複雜,但是它的韻味是其他文字所不能替代的,而且它的含義也是眾多的。

對於日本使用的拼假字來說,他所做不到的便是將文字語言的魅力完全的轉化出來,因為他,和中文不一樣,中文表示的文字可以用中音來表示,但是日本只有假名,所以他們的文字寫法就很單一,以至於一些意思表達的並不完整,並不流暢,所以他們需要用中文去使它變得更加完整,更加富有生命力,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日文當中一直有一些漢字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日本明治維新後,為何繼續使用中國的漢字?至今保留1000多個漢字
    中華文化歷經千年傳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魅力,自從漢唐開始逐漸向周邊小國傳播,其中日本、越南、朝鮮等地深受影響,尤其是日本,現存的日本文字就是由中國漢字發展而來的。據統計日本語言當中有1800多個中國漢字,朝鮮等地也曾使用過漢字,只不過現在廢除了,為什麼只有日本依據在使用呢?
  • 日本自改革之後,時至今日為何依然使用中國漢字?
    日本自改革之後,時至今日為何依然使用中國漢字?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文化,有著長遠的發展,不僅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於周邊的一些國家也有一些影響,其中的日本、朝鮮、越南等,這些國家都曾使用過中國漢字,經過多年的發展演變他們也有了自己的文字。但目前就日本這個國家來說,依然使用著中國的漢字,對於日本人來說,漢字已經融入了他們的生活。
  • 檢定使用能力規定人名用漢字 日本為何嚴格管理漢字的使用
    據《古事記》記載,4世紀末期,王仁從百濟來到日本,帶來了10卷《論語》和1卷《千字文》,被尊為學聖,上野公園現在仍然有紀念碑為王仁彰顯功德。從4世紀末開始,日本便使用漢字記錄語言和表現思想。日本不但利用漢字引進了佛教和儒家的思想,還使用漢字創造出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明治時期,日本的知識分子還利用漢字翻譯了西方的技術和文化。在西學東漸和民粹主義影響下,廢除漢字,改用羅馬字或者假名的呼聲曾反覆出現。但是,日本長期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漢字詞彙已經滲透到文化體系中,如果廢除漢字,勢必帶來混亂。
  • 日本為何一直使用漢字
    我們都知道,古代的中國的漢字曾被韓國,越南和日本借鑑了過去,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是作為官方語言在書寫。並且古代的越南和韓國在很大一部分的時間裡,都是作為中國古代的附屬國的存在,每年需要向當時所在王朝例如:漢,唐,明交納供奉。而日本也是在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時期,當時的遣唐使到了當時堪稱世界第一強大的唐王朝來進行學習,其中就帶走了漢字作為自己的書寫語言。
  • 日本為何沒有廢除漢字
    漢字進入日本古代東亞,曾經存在過一個「書同文」的漢字文化圈,包括朝鮮、韓國、越南與日本(及琉球)。其中,朝鮮半島與越南都與中國接壤,在歷史上兩地的北部也都曾是中原王朝的郡縣,唯有日本孤懸大海之中,游離於以中原王朝為中心的朝貢體制之外,卻同樣引入了漢字。漢字是何時進入日本的?
  • 明治維新後日本曾強推「普通話」,為何仍被關西方言打敗?
    就算是在推廣普通話之後一百多年,日本現在還現存很多方言。除去琉球方言,本土方言就又可分為東日本方言(關東地區)、八丈方言、西日本方言(關西地區)、九州方言等等。02 推廣「共通語」前面說了,日本方言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分藩治理,國家分為大大小小的藩國,彼此之間只是名義上效忠於天皇,並受到將軍的管制,實際的本地事物還是自己治理。
  • 漢字在日本的命運幾經起伏,去漢字?不可能
    ,講述了漢字對於日本文化的影響和內涵。漢字最早傳入那裡之後在平安時代經歷了革命性的演變,可以說在那裡進行了本土化的改變和創新,從而變成了現在這種平片假名與漢字的組合形式的存在,而在歷史中江戶時代則讓日語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 日本的漢字:不要以為認識漢字就可以去日本混生活
    在新星出版社的「巖波新書」系列中,《日本的漢字》的作者笹原宏之曾把這種關係稱之為「學恩」,也就是說,從文化方面,中國有恩於日本。那麼,日本文字和漢字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關係?漢字進入日本的文化體系後,又經歷了哪些變化和發展?讀過笹原宏之的這本書,便可一目了然。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常立軍日本為何引入漢字?
  • 日本文字中用了那麼多漢字,那麼明治維新前,普通百姓說漢語嗎?
    日本文字是從漢語詞彙中吸收過來的,如今還能看到很多漢字的影子。 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廢除了漢字,那麼在明治維新前,日本的普通老百姓說漢語嗎?在日本的遠古居民,是沒有文字的,於是開始借用漢字記錄。在唐朝的時候,由於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日本派出大量的訪問人員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和科技,所以有大量的古代漢語詞彙隨著漢字由中國東北的渤海國和朝鮮等地被傳入日本。於是,日本人開始用漢字記錄,且是官方文字。根據資料記載,日本學者諸橋轍次編撰的《大漢和辭典》中收入漢字5萬餘個。
  • 漢字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有多大
    自1868年的明治維新開始,以福澤諭吉、西周等為代表的文學誌士痛感,如不限制漢字,使文字簡單化,日本將永遠落在歐美列強的後面。當時的文部大臣,早年曾留學英國的森有禮甚至宣揚「漢字是惡魔」。被美譽為「憲政之神」的尾崎行雄更加露骨地說,「漢字是世界上最壞的文字」。 1946年3月,日本讀賣新聞發表了「廢除漢字」的社論。  可是,日本漢字的使用狀況又是如何呢?
  • 日本漢字和中國漢字有什麼淵源
    「從公元4世紀漢字傳入日本到今天,漢字在日本列島使用了1700多年。但我們需要認識到,漢字在日本已經發生了許多變化,生長出許多新的內容,它已經就是日本人自己文化傳統的一部分。實際上不僅是日本漢字,整個傳入日本的中國古代文化都是如此。」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曉峰在談到由新經典近期推出的《日本的漢字》一書時如是說。
  • 日本使用漢字1000多年,字庫是中國的7倍,為何不廢除漢字?
    在亞洲國家和地區,每一個國家都曾深受中國的影響,尤其是中國的漢唐時期,威名遠播,使得四方各個國家都希望能夠來到中國,他們將學習的各種先進的文化帶回去,幫助自己的國家不斷的發展壯大,尤其是日本和韓國,曾經他們所使用的文字都是以漢字為基礎的。
  • 日語中漢字的「吳音」是什麼?為何中國的吳語會傳到日本?
    在日語中,漢字是分為兩種讀法的:音讀和訓讀,所謂音讀,指的是保留該等漢字當初傳入日本時的漢語發音;而訓讀呢,則是使用該等漢字之日本固有同義語彙的讀音。而在音讀當中,有這麼一種發音方式:吳音。
  • 日語:為什麼同一個詞,一會兒漢字,一會兒又全用假名
    我之前曾寫了一篇關於「ありがとう」的文章,開篇就提到過來,日本朋友過生日,我發了祝福語過去,回過來的簡訊是「有難う」,當時我還犯了一會兒暈,沒反應過來,這主要是比較少用漢字寫法。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日語中到底什麼時候用漢字,什麼時候用假名吧。
  • 昱見|日本年度漢字為「災」,日本人為啥迷戀漢字
    2018年度漢字從大約19.3萬張選票中選出,「災」字獲得大約2.1萬張選票。這是「災」字第二次當選年度漢字。上一次是2004年,日本遭遇強颱風「蝎虎」襲擊,新潟縣中越地區發生6.8級地震。日本人為何鍾情評選「年度漢字」?
  • 學好漢字暢遊中日韓,漢字在日韓的變遷
    不同於漢字新的諺文事表音文字。只需要記住24個諺文就可以完成書寫,相較於漢字動輒上千的識字要求要簡單的多,因此很受民間的喜愛,但朝鮮的官方依舊使用的漢字記載。 漢字與日文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 自古以來日本受中國的影響就很深。
  • 日本用了2000年漢字,為啥不學韓國棄用?漢字字庫數量超中國7倍
    優美的漢字開始從我國傳到日本,島國這才開始脫離原始社會往農業社會奔,而這個時候我國都已經是封建時代,比日本早了近千年。不過,日本社會當時非常封閉,而且複雜的漢字對他們實在太難了,所以漢字最初傳到日本並沒有大規模普及應用。到了7世紀時,感受到了隋唐的興盛和繁榮,日本先後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
  • 150年前日本有人想廢除漢字 72年前他們又正式限制使用漢字
    1從1995年開始,日本每年都會評選出年度漢字。這是2004年的年度漢字,災。因為那年日本颱風災害,損失很大。2開國之前,漢文化在日本有深遠影響。但列強侵犯亞洲、在鴉片戰爭中清國被打敗;尤其是日本本身也成為列強獵取的對象之後,很多日本人越來越覺得,漢文化無法使日本對抗外來侵略。
  • 日本為什麼要引用漢字?難道是自己不會發明嗎?
    遠古之時,日本人雖有自身的語言,卻沒有記錄的方法,利用口耳相傳來傳述古事。漢字傳入之後,日本以漢字為用,興起了「文言二途」之制(即口語使用本民族語言,書寫時則只能使用漢文),以補足用漢文紀錄日語之不足。日本流傳至今最早的正史------《日本書紀》、文學作品------《古事記》、地方志------《風土記》全部用漢語寫成。
  • 日本沒有放棄使用漢字的原因
    日本文字②日文有兩種讀音方式——音讀和訓讀,音讀就是讀漢字的音,訓讀就是讀原來的地方音。音讀又分為「唐音」和「宋音」,很多日語漢字讀法保留了我國唐宋時的標準音。近代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開始其近代化及工業化進程,大量歐美詞彙隨著工業革命成果及啟蒙運動思想一同引入日本(主要是英文,此外亦有德文和法文),日本人重新組合現代日語詞彙並被傳到鄰近中韓兩國,被漢語採用,如電話、幹部、共產黨、社會主義、機器、生產、經濟、教育、軍事、列強、物理、數學、化學、生物、英語、航空母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