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宋朝的印象並不好,認為她屢屢敗於外族之手,最後更是亡了國。但是單憑表面情況就如此武斷的對一個王朝蓋棺定論,似乎對宋朝有些不公平。在這裡小編想為大家開一扇重新認識宋朝的新窗口,重新認識那個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代。
文化上
唐宋八大家,有六個生在宋朝,古文復興運動是在宋代完成的,宋詞更是與唐詩一樣,是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而宋詩(注意不是宋詞)的成就雖不及唐詩,但遠遠超過明清,宋朝更是孕育出李清照這樣的千古第一才女來。此外,宋代「說書」非常流行,之後的四大名著中的三部就是根據宋代遺留的話本寫成的
經濟上
第一,經濟總量與人均GDP
公元1000年,統一中國僅21年的北宋GDP總量達到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之後人均GDP巔峰時曾達到約2280美元,整個宋朝佔世界GDP的65%,而1820年,英國人均GDP為1707美元,直到徹底完成工業革命,才打破這一記錄
第二,經濟政策與財政收入
宋朝是中國古代唯一長期不實行「抑商」政策的王朝,宋朝的基本國策是農商並重,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商業,農民的負擔是歷朝歷代中最輕的一個了,北宋財政收入峰值曾達到1.6億貫(宋代1貫約等於一兩白銀,1.6億貫約等於現在的152億美元),遠遠高於之後的元明清
第三,土地政策
歷來土地兼併都是一個個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他們都跳不出這個圈子,包括明朝,但宋朝卻走出了這個圈子,宋朝並不抑制土地兼併,而是實行集約化經營,由此騰出大量的勞動力進入工商業
第四,城鎮化
北宋末期10萬以上人口的大都市有46個,首都東京人口更是達到百萬以上,打破坊市分區制度,出現夜市與曉市,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也出現在宋代
人口與人權
第一,人口數量
公元1124年,人口達到約1.26億,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人口破億的國家
第二,佃農與工匠地位的變化與戶籍制度
宋朝,佃農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係不斷減弱,工匠所受的人身束縛關係也已經鬆弛,人口可以自由流動,封建隸屬關係在不斷弱化
政權穩定度與社會福利
政權穩定度: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沒有爆發過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的朝代之一,水滸傳僅僅是小說,宋江與方臘起義不過是小打小鬧,事實上這兩個起義的活動範圍極小,在當時影響並不是很大
社會福利:第一,宋朝消防機制十分健全,城市各種消防器具齊全;第二,由於宋朝經濟繁榮,房價自然也較高,所以北宋政府大量建設廉租房,實行「廉租房制度」,對於沒房的人更是讓其免費居住;第三,宋朝社會保障制度極其完善,實行荒政制度與養恤制度,設置福田院,賑濟流落街頭的老弱病殘,此外還有居養院、安濟院、漏澤院、慈幼院、養濟院,涉及養老、教育、醫療等諸多方面
軍事上
宋代軍事技術進步很大,宋代以前仍處於冷兵器時代,從宋代開始,火器登上歷史舞臺,逐步進入冷兵器和火器並用時代。
宋朝是弱,但卻足足抵擋了蒙古人40餘年,五代時,由於石敬瑭的賣國求榮,致使燕雲十六州不在北宋手中,而燕雲十六州不僅僅是戰略位置重要,它更是一塊養馬場,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也就失去了騎兵,而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就是王,漢武帝打匈奴靠的是騎兵,唐太宗打突厥靠的也是騎兵,嶽家軍的核心是騎兵,明成祖伐北元靠的亦是騎兵,明末靠什麼維持僵局,關東鐵騎,而關東鐵騎也是騎兵。
漢唐時匈奴與突厥僅僅是遊牧民族,而遼金元卻不僅僅是遊牧民族,準確的說他們是農耕與遊牧相結合的國家,匈奴與突厥沒有建立穩固的政權,而遼金元卻已經建立了牢固的政權,雖然都是遊牧民族,但很顯然,兩者性質已經不一樣了,後者遠遠強於前者,就算換成漢唐來面對遼金元,也不見得會比宋朝處理的更好
結語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近近現代的時期,它已經處於農業社會向商業社會轉變的前夕,可惜崖山海戰之後,這一進程硬生生的被打斷了,中國第一次完完全全的被少數民族徵服,之後的明朝雖然宣稱繼承漢家衣缽,但很明顯,經過這一磨難,有一些不知名的東西丟掉了,中國失去了開拓進取的精神,越來越偏向於保守。
明朝時,重農抑商再次抬頭,海外貿易萎縮,宋朝時好不容易跳出土地兼併的惡性循環,結果明朝一腳又踩了進去,最後更是發生了嚴重的農民起義;宋朝時出現鬆動的人身依附關係,在明朝再次加強;明朝出現了八股文、海禁、宦官幹政、黨爭、農民起義。而這些宋朝不能說沒有,但影響卻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