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鍾揚遭遇車禍 不幸離世

2020-12-25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趙凱迪)新京報記者從復旦大學黨委宣傳部獲悉,今日(9月25日)上午,復旦大學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著名植物學家鍾揚教授,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

今天16時許,復旦大學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哀悼鍾揚教授,稱「三十餘年教齡,十六年援藏,海邊的那片紅樹林,多少人含淚重讀這一切,想念那個挑戰極限只為播種未來的鐘老師。」

鍾揚曾說,「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 「人生沒有絕對,不必等到臨終才來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個年齡段該幹的事都幹了,就能不負人生。」

據復旦大學官方網站消息,鍾揚,男,1964年出生,1979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1984年畢業於該校無線電電子學系,日本國立綜合研究大學院大學生物系統科學博士。2000年起任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進化生物學中心主任,主要從事植物分子進化和生物信息學研究。2009年被教育部批准為長江計劃特聘教授(西藏大學),中組部第六批援藏幹部。曾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4);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01,2007);上海市自然科學二等獎(2008);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9)。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鍾揚簡歷照片 遭遇車禍不幸離世
    著名植物學家、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鍾揚今天凌晨遭遇車禍,不幸離世。  鍾揚十幾年間走遍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區,收集可能上百年後會對人類有用的植物種子。近日他還在「一席」上演講《種子方舟》,講述了自己通過收集一顆顆普普通通的種子來造福蒼生的追求和故事。鍾揚簡歷
  •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原院長鍾揚:收集4000萬顆種子給未來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原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鍾揚(見圖,馮艾攝),生前總這麼說。青藏高原是廣袤壯闊的聖地,也是植物探索的「禁區」。鍾揚要做的,就是為祖國盤點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2011年7月,珠穆朗瑪峰一號大本營。下午2時剛過,狂風開始肆虐,人呼吸都困難。「鍾老師,您留守大本營,我們去!」
  •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原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鍾揚——收集4000萬顆...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原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鍾揚(見圖,馮艾攝),生前總這麼說。青藏高原是廣袤壯闊的聖地,也是植物探索的「禁區」。鍾揚要做的,就是為祖國盤點青藏高原的植物「家底」。2011年7月,珠穆朗瑪峰一號大本營。下午2時剛過,狂風開始肆虐,人呼吸都困難。「鍾老師,您留守大本營,我們去!」
  • 復旦大學教授鍾揚不幸車禍去世,他倒在了為人類尋覓種子的路上
    復旦大學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著名植物學家鍾揚教授9月25日上午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
  • 他,承諾獻給未來上海一片紅樹林,卻不幸遭遇車禍......
    今天下午,東方網記者從復旦大學獲悉,該校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著名植物學家鍾揚教授今天上午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
  • 植物學家鍾揚:任何生命都會有結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懼
    9月25日清晨,鍾揚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據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一位老師披露,鍾揚教授是在趕往銀川的早班飛機路上出的意外。前天下午,鍾揚教授還在一個微信群裡說,他24日晚上會在鄂多克前旗(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西南部下轄的一個蒙古自治旗)的城川民族幹部學院上課,第二天早上就會回來。
  • 復旦大學鍾揚:把生命最寶貴的時光,獻給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鍾揚帶著西藏大學同事們一起搞野外考察,鼓勵和指導他們申請基金項目。同事扎西仁次說,「他是受到我們評價最高的老師」。瓊次仁2003年與鍾揚一起成功申請到西藏大學有史以來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給了同事們極大的鼓舞。不幸的是,他2004年被查出身患肝癌、胃癌。「鍾老師,我還沒和你合作夠啊」,彌留之際的瓊次仁緊緊拉著鍾揚的手,「我走時,你抬我」。這是一個藏族漢子能夠給朋友的最深信任了。
  • 藏族植物學博士追憶老師鍾揚:「他一輩子都在趕時間」
    播種者鍾揚  鍾揚是科學家也是教育者,作為復旦大學的研究生院院長,也作為援藏幹部,這些年,他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西藏大學。在他的帶領下,2011年,西藏大學首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這是西藏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除此之外,他還培養出了藏族第一個植物學博士。
  • 一粒種子的初心與夢想 ——追記優秀共產黨員、復旦大學教授鍾揚
    作為中國植物學家,鍾揚立誓,要為祖國守護植物基因寶庫;作為對人類負責的植物學家,他立誓,要在生物多樣性不斷遭到破壞的當下,為人類建一艘種子的「諾亞方舟」。這個想法,終因復旦大學和西藏大學的結緣成為現實。自此,鍾揚背起足有三四十斤重的雙肩包,帶著學生開啟了為國家收集種子的徵程。2011年7月,珠穆朗瑪峰一號大本營,海拔5327米。
  • 鍾揚一生的故事,就是種子的故事
    播種未來的時代先鋒  楚永全  鍾揚院長是2012年9月正式到研究生院任職的,到不幸去世時正好五年。在我們同事心目中,他不僅是傑出的植物學家、貢獻突出的援藏幹部、愛生如子的人民教師、廣受歡迎的科普大家,還是一位卓越的研究生教育領導者、一位忠誠乾淨擔當的黨員幹部。
  • 有一種精神叫「鍾揚」
    「鍾揚這輩子的故事,就是種子的故事。」在復旦大學副校長金力看來,鍾揚的一生,是播種的一生。一生致力於採集與播撒種子的鐘揚,卻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終止了53歲的生命。從此,珠峰上再也不會有他的身影。但是,鍾揚在青藏高原留下的足跡會印刻在無數人的心中。也許,歷經億萬年的地質運動之後,珠峰會重歸一片滄海——但鍾揚在這裡留下的精神卻是永恆,不會隨著時間的消逝而消亡。
  • 追思黃岡籍植物學家鍾揚
    2017年9月25日,從黃岡走出去的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著名植物學家鍾揚教授遭遇車禍,53歲的生命戛然而止。  鍾揚,湖北黃岡人,少年時就讀於黃岡中學。從長江中下遊平原到青藏高原,從上海灘涂「復活」的紅樹林到「諾亞方舟」般的種質資源庫,記者一路追隨著他——復旦大學黨委委員、研究生院院長,西藏大學校長助理鍾揚教授。藏族名字:索朗頓珠。  雪山巍巍,江水泱泱。他再也看不到、聽不到了,但他留下的4000多萬顆種子,還在休眠中靜靜等待發芽。
  • 追憶鍾揚:青藏高原的「採種者」與「播種者」
    鍾揚,中國著名植物學家、上海復旦大學教授、援藏幹部。2017年9月25日,一場車禍讓他的生命定格在了53歲。復旦大學供圖 鍾欣 攝  在西藏大學同事的眼中,鍾揚身上有很多「光環」——他工作拼命,為藏大的發展鞠躬盡瘁;他待人慷慨,自掏腰包為研究生發放生活補助;他充滿智慧,時刻準備解答身邊人的各種問題……  作為西藏大學理學院原副院長,白玲與鍾揚多年間交集眾多,其中一件發生於2011年的小事,讓她至今難以忘懷。
  • 復旦犧牲教授妻子的這場報告很短,但值得你認真看完
    來源:文匯教育(wenhuieducation)、人民日報(rmrbwx)2017年9月25日, 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鍾揚在去內蒙古城川民族幹部學院為民族地區幹部講課的出差途中遭遇車禍
  • 暨南大學教授莊禮偉泰國車禍不幸離世 他永遠是學生心中的"不老男神"
    大洋網訊 12月17日晚,暨南大學51歲的莊禮偉教授在泰國遇車禍離世,中國東南亞研究界和國際關係學界損失了一位學術幹將。人們惋惜莊禮偉的不幸離世,也在回憶他的專業、博愛、無私,感受和講述他的人格魅力。1992年,莊禮偉從北京大學碩士畢業後就到暨南大學工作。
  • 著名植物學家、復旦大學教授鍾揚:讓種子發芽
    鍾揚:永不熄滅的明燈新華社記者陳芳、陳聰、吳振東「老爸,你知道你現在在哪兒嗎……」2018年3月25
  • 復旦大學表彰「鍾揚式」好老師、教學團隊和科研團隊
    「立德樹人踐行教育初心 奮發有為擔當時代使命」,在近日舉行的教師節大會上,復旦大學9位「鍾揚式」好老師、5個「鍾揚式」教學團隊和4個「鍾揚式」科研團隊受到表彰。同時,108位在復旦從教30年教師獲得榮譽證書。
  • 中國人的故事|鍾揚野外考察帽的「自述」
    全國優秀教師、時代楷模、原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鍾揚,是一位很特別的教師。他永遠好奇,永遠不滿足,永遠在帶領學生探索生命的邊界,永遠為學生著想,對每一顆「種子」都視若珍寶。透過「野外考察帽」的自述,再次走近不一樣的鐘揚。
  • 廣東梅州一男子遭遇車禍不幸身亡,其破碎家庭讓人揪心!
    近期,梅州豐順黃金鎮三合村村民李華橋因遭遇車禍不幸身亡,致使並不富裕的家庭一度陷入窘境、搖搖欲墜,這一不幸的遭遇引起了我縣社會各界的關注。據了解,12月6日下午,黃金鎮三合村山草坪村民李華橋騎摩託外出,在黃金鎮松青村龍石頭路段發生車禍,不幸身亡。據介紹,李華橋家有80多歲癱瘓老母親和3個幼女(均就讀於黃金鎮雙靈僑生小學),其妻子精神失常,前些年離家出走至今音信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