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孩子學業壓力大、競爭殘酷,這是世界公認的。
在首爾有一條街,被稱為瘋狂「補習一條街」。這條街上的孩子有多忙?家長們有多拼?來看:
在韓國,位於首爾江南區的大峙洞以「韓國最高端補習班一條街」著稱,街區內各種名目的補習班多達1057家,佔江南區所有補習班數量的近一半,每年創造約20萬億韓元的補習班市場經濟。
這裡一年四季都熱火朝天,每天都有大量學生進出各大補習班。
據韓國教育部統計,2018年韓國學生人均補習費用刷新歷史紀錄,其中初中生的人均費用首次超過了3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06元),在經合組織成員國中屬於最高水平。
這裡的家長和孩子有多拼?舉幾個例子:
開學期間至少要上四五個補習班,放了假就更多;
每晚10點補習班下課時,大峙洞街區被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圍堵得水洩不通;每逢報名季節都需通宵排隊拿號,即使拿到號,若孩子未通過補習班入學考試,也等於白辛苦一場;補習班會定期舉行小考,根據學生成績不斷調整分班。為了進入高級班,學生們必須以「你死我活」的戰鬥心態拼命學習;超前學習,提前學完下學期甚至高年級的教材內容,而後通過反覆做試捲來鞏固所學內容。
瘋狂程度簡直嚇人!(如果您想要諮詢關於國際學校的全面信息,請撥打400-888-5281;或添加擇校小助手[ID:IEIC114]為好友,進行一對一諮詢)
不過,有些人可能會有刻板印象:如此拼命讀書的,一般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因為他們要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並非如此,每天奔走在大峙洞補習班的,絕大多數是韓國富裕家庭。
要知道,這些補習班收費不菲,請大峙洞補習班的明星老師一對一進行輔導的費用或高達數十億韓元,足以買一處高檔房產。
圖源 | 上海反邪教微博
那麼,他們為什麼要這麼拼?
原因有3:
第一、通過自身努力,叩開名牌大學的校門。
在韓國,「唯學歷至上」的意識根深蒂固。而只要能考上「特殊目的高中」(外國語高中、科技高中、國際高中等,簡稱為「特目高」),等於一隻腳已踏入名牌大學。
這些富裕家庭認為,只要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再貴也值得。
因此,這裡不僅僅是補習班,更像是戰場,每個孩子都會把其他學生視為潛在競爭對手。因為來這裡補習的,大多是成績不錯且以名牌大學為目標的潛力股。
第二、這些富裕階層的家長希望子女延續財富和社會地位。
這也導致韓國出現「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進入名牌大學的比例越高」的現象。
2016年度統計顯示,首爾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成均館大學等位於首爾的名牌大學在校生中,只佔人口0.6%的富裕家庭子女比例最高(18%),而佔人口14.4%的貧困家庭子女比例最低(11.7%)。
第三、用知識豐富人生,實現自我價值
光州大學教育學系教授樸南基(音)表示,目前韓國的社會現狀是,只有名校畢業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考上什麼樣的大學,將直接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收入水平和視野前途。
其實,這在全世界都一樣。甚至,名校不僅僅是一塊敲門磚或耀眼的光環,它帶給孩子的人脈、自信力、學習方法和高起點統統都不一樣。
有些網友看完這個新聞,會發出這樣的質疑:這樣高強度的學習,孩子不累嗎?
累。肯定累。
但你想得到更多,就必須付出更多。競爭時代,學習就是江湖,要在眾多武林高手中殺出一條大道來,不吃點苦是不得行的。
學習本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全世界都一樣。韓國富裕家庭的孩子如此,全世界的人也是如此。
美國大學的「不輕鬆」:
你進得來,但不一定出得去
有人說,在西方國家就不一樣,尤其是美國,他們的孩子上課很輕鬆,他們的教育很開明。
殊不知這可能只是在大學以前,而美國大學對學生的嚴苛要求,超過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
在美國上大學有多「不輕鬆」?
▐ 首先,你得承受不能順利畢業的風險
在美國,像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等頂尖大學都是嚴進嚴出,普通一點的大學都是寬進嚴出,總之就是「嚴出」。意思是:不管你進不進得來,反正你出去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看這些畢業率統計數據就知道了:
畢業率較低美國大學↓
數據來源 | 美國留學中心
畢業率較高美國大學↓
數據來源 | 美國留學中心
有些網友吃驚:美國最高畢業率的大學也比中國的低……
的確如此,在中國念大學,基本所有學生都能按時順利畢業。但去美國不一樣,拿到錄取通知僅僅是入門,怎麼適應美國大學的學習和生活,達到學校的要求按時畢業才是關鍵。
一在讀名校留學生說,他在讀的工程專業,全美排名前五。從大二進入專業課開始,每年都淘汰40%的人 。真正最後能畢業的不到20%。而其餘專業不合格的80%的人,眼看著畢不了業,都想法轉校或者轉專業 。(如果您想要諮詢關於國際學校的全面信息,請撥打400-888-5281;或添加擇校小助手[ID:IEIC114]為好友,進行一對一諮詢)
▐ 再次,你得牢守GPA防線,以免拖後腿被退學
一般來說,學生的期末成績和平均成績如果未達到學校的最低要求(本科生GPA2.0,研究生GPA3.0),學校會先進行「留校學術觀察」,給予學生一個學期的時間提高成績,擺脫黑名單。
但如果一學期結束,再次上榜,學校就會發出退學通知。學生們的學籍信息系統裡,就會寫上:「Disqualified不合格」或者「Dismissed退學」。
而平時在校學生是怎樣的狀態呢?有網友這樣總結:
▐ 在名校,你還得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霸共同競爭
一個有意思的概念——斯坦福鴨子症候群,指名校學生像水面上的鴨子,看起來悠閒,可鴨掌在水下玩命地倒騰。
人人都羨慕能進美國名校的孩子,卻不知道在這耀眼光環的背後,需要承受多大的競爭和壓力。
美國名校裡的學生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學霸,他們大學以前都是佼佼者,申請時都以高標化、豐富的課外活動、傑出的學術大獎,從幾千幾萬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而你只是眾多佼佼者中平凡的一位,要想獲得更棒的成績,得到老師的青睞,論文過關,順利拿到畢業證,你就不得不為這條並不輕鬆的路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說到這,艾老師就想借用美國大學的「嚴出」,來告訴所有孩子——名校畢業生看似光鮮亮麗,實則一點也不輕鬆。
要想學有所成,享受知識帶來的快樂和榮耀,就得付出與之對等的辛苦和努力。
說到名校畢業生的不易,我們不妨來說說《奇葩說》裡爆火的辯手詹青雲吧:
《奇葩說6》冠軍詹青云:
哈佛高材生背後的艱辛與不易
我們先來好好認識一下詹青云:
圖源 | 南方人物周刊
詹青雲,是《奇葩說》第6季最受歡迎的奇葩,也是大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別人家的孩子。有家長說:生女當如詹青雲!她是學霸,哈佛博士。她的辯論,知識含量極高,反應極快,擲地有聲,一詞一句都透露著自信。然而,表面光鮮亮麗的她,卻從不認為這一路走來所獲的成功是輕而易舉的。她坦言:「我從小學到高中,六次轉學,從鄉村到小縣城,從縣城到省重點中學,從上一個班裡的好學生,變成新班裡跟不上的差學生,六所新學校就像六個臺階,逼迫著我不得不努力去提升自己。」她四年級以前,是全班最後五名。老師罵她「笨豬」,讓她媽媽把她帶回去,說她肯定考不上高中。她中學時,參加《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賽,堅持不懈地寫了五年,每一年都沒有消息,最後只得了一個「安慰獎」。她為了讓每天的學習更高效,她制定了每日計劃表,裡面有讀書、寫字、學英語、學數學的時間,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時間的分配。每做完一件事情,就打一個勾。有關學習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噹噹。她家雖並不富裕,但她敢負債 100 萬去哈佛讀法律博士。然而,到了哈佛,真正世界級別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她坦言:「在哈佛上學,實在太辛苦了。我沒時間和男朋友聊天,甚至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因為,哈佛精英無數,為了取得更好成績,把知識學紮實、學透,她不得不爭分奪秒。也因此,她跟自己心愛的男友分了手。加費羅說,成功並不是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努力。詹青雲,大概就是這樣。可見,沒有一種學習,是輕鬆的;沒有一種成功,是輕而易舉的。(如果您想要諮詢關於國際學校的全面信息,請撥打400-888-5281;或添加擇校小助手[ID:IEIC114]為好友,進行一對一諮詢)16歲,參加託福考試,2~3個禮拜的衝刺複習,就考出總分117分(滿分120分),口語滿分的高分;
17歲,不僅成為2014年青奧會形象大使,和中國代表團在溫哥華做全英文演講,還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被保送清華;18歲,就代表中國去倫敦參加世界英語演講比賽,拿下當年季軍;22歲,作為院長榮譽畢業生,在清華法學院畢業典禮致辭,還拿到全額20萬美金的碩士獎學金,赴哈佛留學2年。
而這位「才華與美貌並重」的超級學霸,她的求學路程,同樣印證了那句話:學習本不輕鬆,所有人都一樣。不應只看到歐巴馬倆女兒先後進哈佛和密西根大學,要看到她們信奉媽媽的名言:世上好事不會來得這麼輕易;
不應只看到黃磊女兒多多跟大導演史匹柏全程飈英語,要看到她為了提升自己的口語能力而練習到深夜;
不應只看到文武雙全的國民男孩易烊千璽一夜爆火,要看到他五六歲學舞蹈時摔得有多疼……
孩子,學習本就不輕鬆,全世界都一樣。精英階層如此,明星圈如此,普通人更是如此。你想得到的一切東西,都必須通過自己的踏實奮鬥才能安安穩穩地攥在手裡。就像文章開頭,在韓國瘋狂補習一條街上,每個孩子都面臨巨大的競爭,不進則退,因此就得比別人付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