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淋淋的條頓森林戰役:羅馬軍隊為何會敗給日耳曼人?

2020-12-18 騰訊網

【本文為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文/王凱迪

公元9年的日耳曼黑森林中,一場血腥的屠殺將初晨的空氣染成了血紅,桀驁的日耳曼武士提著無數新割的頭顱,向自己的戰友與妻兒炫耀輝煌的戰功,在他們的腳下,數不清的羅馬戰士將長眠於此。是什麼原因能讓數以萬計的羅馬帝國士兵埋骨異鄉呢?

01羅馬式「徵服」

當尊貴的奧古斯都在帕拉丁山的皇宮上榮獲奧古斯都的尊號(第一公民)時,這位凱撒大帝的義子便將其父親關於北方邊疆的教誨銘記於心,徵服日耳曼人的事業決不能拖延。公元前12年,奧古斯都指揮羅馬帝國36個軍團(十餘萬軍隊)開過萊茵河,對散居在萊茵河、多瑙河與北海之間的日耳曼部落進行地毯式的徵服,僅僅6年時間就將萊茵河與易北河之間得日耳曼核心區域變成了羅馬帝國的新行省——日耳曼尼亞行省。

不過,羅馬人的徵服其實並不穩固。羅馬人並無法對野蠻的日耳曼人進行直接統治,他們大規模派遣羅馬軍團駐紮在主要的城鎮與交通要道上,並且主動收買日耳曼各部落首領,授予部分日耳曼部落首領羅馬公民權,使他們成為羅馬騎士團的一員。這種統治模式也基本類似於我國古代羈縻統治的加強版,軍事威脅與上層拉攏建立起來的統治基礎非常容易因為軍力削弱與統治模式的更易而轟然倒塌。

02日耳曼式「潛伏」

生活在原始社會的日耳曼人歷來過著粗糙簡單但又自由的生活,突然出現在頭頂之上的統治者並沒有給他們帶來生活質量上的提高,也沒有建立真正文明的城市(只有羅馬軍團與家屬駐紮的軍陣),他們得到的也只有羅馬人使者不斷的納貢需求。日耳曼人集聚的怒火就像是連垛的乾柴,就差一個火星來點燃。桀驁不馴的日耳曼人天生熱愛自由的天性在此時迫切地需要一個領導,這時,已經進入了羅馬上層朋友圈的日耳曼人阿爾尼烏斯充當了這個點燃火把的角色。

圖/日耳曼的英雄阿爾尼烏斯

阿爾尼烏斯作為羅馬軍團的一員,深諳羅馬軍隊的作戰方式與羅馬軍隊的兵力布置。因此,即使他在公元7年鎮壓同胞叛亂的過程中向羅馬人表足了忠心,並被委以重任,也只能暫時蟄伏待機,尋找羅馬帝國統治的漏洞。

03日耳曼式「屠殺」

反抗的時機出現在公元9年。當年,羅馬的潘諾尼亞行省(匈牙利)出現了大規模的蠻族叛亂,駐紮在日耳曼尼亞的羅馬宿將提比略,率領十餘個軍團前往增援當地的羅馬軍隊。於是,羅馬在日耳曼地區的軍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空虛狀態,真正能夠動用的主力僅剩下了瓦盧斯所統轄的三個羅馬主戰軍團。阿爾尼烏斯利用這個機會極力討好這位新總督,同時暗地裡聯合日耳曼各部落的反抗力量,積極籌劃將這一支羅馬軍隊的軍力就地殲滅。

圖/今日的德國黑森林

為此,阿爾尼烏斯特意讓各部落營造了一個恭敬順從的政治環境,讓瓦盧斯自感天下太平,於是飄飄然想出了一個昏招:武裝巡行。他讓羅馬軍團主力走出了堅固的要塞,走進了危險密布的黑森林中。

在今天德國薩克森州的條頓森林中,羅馬的近三萬軍隊遭遇了日耳曼人的攻擊,崎嶇縱橫的地勢使得羅馬軍隊首尾不能相顧,而漫天的大雨又讓羅馬人的行軍更加分散,日耳曼人先是使用投矛密集投擲,隨後採用日耳曼人的密集衝鋒攻擊亂做一團的羅馬軍隊。羅馬人在如此形勢下只能在抵抗的同時向西撤退,但是狹小的森林環境也讓羅馬人無法展開陣線迎敵。

最終,羅馬人在不斷的攻擊下最終崩潰,瓦盧斯等軍官自殺,除了極少數軍隊逃生之外,數萬大軍幾乎全部命喪森林之中。

羅馬人羈縻統治模式並不能有效的壓制日耳曼人的獨立傾向,而瓦盧斯的自負與狂妄更是摧毀了羅馬在日耳曼地區的統治基礎。反觀日耳曼人方面,領導者阿爾尼烏斯審時度勢,對羅馬人的軍隊布置與戰爭方式了如指掌,從而在戰役層面為日耳曼人爭得了先機,讓羅馬軍長眠在條頓森林中。

參考文獻:

1.日耳曼尼亞志

2.羅馬帝國史

相關焦點

  • 條頓堡森林戰役:強大的羅馬帝國為何慘敗給日耳曼人
    公元9年羅馬帝國日耳曼行省的總督瓦盧斯率軍徵討日耳曼人,結果在條頓堡森林慘敗,三個羅馬軍團全軍覆沒,瓦盧斯也羞愧自殺。當時羅馬帝國是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大帝國,羅馬軍團裝備精良,英勇善戰,橫掃亞歐非無敵手,日耳曼人只是散居在萊茵河北的原始部落,為何強大的羅馬軍團會在條頓堡森林慘敗,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 彪悍的羅馬帝國為何竟折在日耳曼人手裡?
    然而,這個龐大的帝國最後卻在日耳曼蠻族的入侵之下轟然倒塌,那些滅亡帝國的兇手,其實一直潛藏在羅馬帝國的邊境之上,為什麼羅馬人不能一鼓作氣徵服日耳曼人呢?01 未竟之功羅馬人和日耳曼人其實很早就有了交手記錄。
  • 大家都知道羅馬人奴役日耳曼人,誰知這先是日耳曼人惹事的
    公元前105年10月6日,僅僅一天之內,辛布裡人、條頓人和安布昂人就在阿勞西奧戰場上全殲了16個羅馬軍團, 12萬羅馬將士中僅有10人生還(另一說:陣亡11萬2千,其中羅馬軍8萬,盟軍3萬2千)。正如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大史學家蒙森所說:"一場雙倍於坎尼慘敗的軍事毀滅。"日耳曼人遷徙圖示阿勞西奧戰役對羅馬共和國的打擊是毀滅性的。
  • 日耳曼人歷史沿革:從北歐蠻族到歐洲文明主導者,延續千年的逆襲
    而他們的敵人恰恰是比凱爾特部落還要兇殘的日耳曼人,最終羅馬軍隊在諾裡亞戰役中遭受重創。公元前109年,日耳曼人跨過巴伐利亞高原,抵達高盧地區。羅馬人再度與之交鋒,全軍覆沒。日耳曼三部的勝利,促使他們此後可以肆無忌憚的橫行於整個高盧地區,更為重要的是它讓原先臣服於羅馬的凱爾特人看到了羅馬軍隊的虛弱。
  • 德國歷史新劇,條頓堡戰役羅馬軍團之殤
    條頓堡戰役是羅馬帝國對外戰史上的一次重大軍事失利,公元9年,羅馬日耳曼行省總督瓦盧斯帶領的三個軍團及其家屬、輔助部隊共3萬餘人,在今德國西北部的條頓堡丘陵地區,遭到日耳曼貴族阿米尼烏斯指揮的日耳曼蠻族大軍的伏擊。
  • 德國通史:日耳曼人與德意志人
    第一次大衝突發生於公元前115年左右,日耳曼人的基姆布利部落和條頓部落,從日德蘭北部半島突然向南遷移(原因不詳,一說是半島發生海嘯,洪水泛溢之故),穿過今天的德國土地,二年後剽悍的條頓人攻入羅馬行省諾裡庫姆(今奧地利地區),使羅馬人驚慌失措,紛傳「野蠻人要進攻首都了」,但條頓人沒有向義大利挺進,卻是渡過萊茵河,進入高盧,遭到臣服羅馬的日耳曼部落比利時人的堵截。
  • 向易北河進發,古羅馬時代的領土擴張與日耳曼人早期的變遷
    在歐洲人繁衍的歷史上,曾誕生了諸多民族,這些民族形形色色,各自都有各自的文化傳統,也由此衍生出豐富多彩的歐洲文明。不過在歷史的發展中,很多時候經常會聽到日耳曼人,實際上日耳曼人並非是一個民族概念,而是一個民族的集合體,其中包括了哥特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等。
  • 古羅馬最強盛的時代所遭到的最慘痛的失敗—條頓堡森林戰役
    公元9年,3個最精銳的羅馬戰鬥軍團和他們的輔助軍團,有多達3萬多人進入了條頓堡森林地區。阿米尼烏斯(日耳曼部族首領)聲稱條頓堡森林地區發生叛亂,他引導羅馬人去平息叛亂。然而,阿米尼烏斯是一個叛徒,附近沒有叛亂,阿米尼烏斯是羅馬人的僕從軍的一員,他獲得了羅馬公民的身份並且系統的接受了羅馬的軍事教育,這也使得他能夠成功的欺騙到羅馬人,羅馬人在森林中穿過的道路很適合伏擊。羅馬軍團和他們的輔助部隊在泥濘不堪的環境中行軍,大多數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缺乏戰鬥經驗。
  • 世界通簡史:公元前歐亞大陸的,匈奴人哥特人,日耳曼人和羅馬人
    百家原創作者:笑談歷史事今天小編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匈奴人、哥特人、日耳曼人和羅馬人。匈奴人、哥特人、日耳曼人和羅馬人歐亞大陸的大草原是一條幾百英裡寬的陸地帶,從匈牙利平原一直延伸到太平洋。隨後,哥特人與羅馬人因關係緊張而爆發戰爭。在公元378年,以君士坦丁堡為核心的東羅馬帝國,其軍隊在阿德裡亞堡戰役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這個遊牧民族,開始間接地重塑世界。這麼做時,他們是改變了的自己。哥特人,如同生活在更西部的羅馬帝國萊茵河上多瑙河邊境的日耳曼部落一樣,是興旺的個體小農。當被匈奴人徵服之後,他們被迫向新主人繳納貢賦。
  • 森系的日耳曼民族
    根據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亞》記載,日耳曼人最早是以森林為家的民族,他們敬畏森林,也依賴森林。於是也可以理解,起源於森林文明的日耳曼語言也蓊鬱深邃,Heimat之感自然同叢林緊密相連。森林是日耳曼式神話的起源,是黑暗與光明共存的聖殿。從條頓堡戰役反抗羅馬軍隊開始,日耳曼的命運便於森林緊緊聯繫在了一起。格林童話大多以森林為背景,而歌德、黑塞等德語世界的文學泰鬥亦將感情藏在森林深處。
  • 六邊形的法國,其祖先是高盧人、羅馬人還是日耳曼人?
    在羅馬人眼中,凱爾特人和日耳曼人、斯拉夫人並稱三大蠻族,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左右佔據了今天法國、比利時、瑞士、荷蘭、德國南部和義大利北部的廣大地區,而這一時間也正是羅馬剛剛崛起之時。在羅馬人到來之前,高盧人並未形成統一的國家,仍然是氏族部落。法國人為何為對高盧人這一祖先念念不忘呢?
  • 波蘭立陶宛-條頓戰爭的影響,波蘭的黃金時期
    1409年12月,波蘭立陶宛雙方消除隔閡,條頓騎士團預計波蘭與立陶宛會分兵進攻,於是為了隨時能支援,騎士軍團長榮金根屯兵正中,所謂機關算盡太聰明,波蘭立陶宛聯軍用疑兵之計,派兵不斷侵略邊境,迫使軍團東奔西走支援,而主力卻於某處合併行軍直指條頓騎士團首都馬林堡。
  • 普魯士本非德意志民族,為何卻能統一德國?
    凱撒把這些蠻族稱為「日耳曼人」。古羅馬人沒有能力徵服日耳曼人,便僱傭他們為自己打仗,日耳曼人則趁機吸收古羅馬文化,並大舉向帝國境內移民。▲條頓森林之戰,日耳曼人頂住了羅馬軍團的進攻,因而沒有被徵服公元476年,日耳曼僱傭軍輕鬆滅亡了腐朽的西羅馬帝國,在其廢墟上建立起法蘭克王國。
  • 日耳曼人如何葬送西羅馬帝國?
    上次在《最簡明歐洲中世紀史》(點擊標題跳轉閱讀)中提到日耳曼人滅了西羅馬。為什麼羅馬帝國會忘於一個蠻族?
  • 歐洲部落文化:日耳曼部落有獨具特色的軍事和商業
    歐洲部落文化:日耳曼部落有獨具特色的軍事和商業歷史發展與文化概況古代日耳曼諸部落又稱條頓諸部落,指任何使用印歐語系中日耳曼語言的部族。日耳曼諸部落的族源尚無定說。日耳曼人長著高大的身軀、白色的皮膚、長形的腦袋、棕色的頭髮和碧藍的眼睛,和印度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一樣都屬於雅利安人種。日耳曼部落有二三十個分支,後來小的分支逐漸減少,經過合併和組合,形成5個大的分支:盎格魯一撒克遜人、法蘭克人、汪達爾人、勃艮第人和哥特人。
  • 風口變換下的轉型升級之道:從條頓騎士團到德意志第二帝國
    從理論上講,騎士團不隸屬於任何世俗王權,歸羅馬教皇直接領導,是純粹為理想信念而戰的「教兵」。當然,無論什麼組織,總要管人吃馬嚼,有獎懲升降,因此騎士團不但有理想信念,更有軍隊、有領地、有組織架構,不僅是宗教團體,更是軍事組織、政治實體。
  • 西方歷史上十大很少被人提及的戰役,你知道多少個?
    這場戰役發生在1213 - 1214年英法戰爭結束時,即1214年7月27日,在弗蘭德斯郡的布汶鎮附近。由菲利普·奧古斯都國王率領的約7000人的法國軍隊,打敗了由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託四世率領的約9000人的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