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開放課題基金

2020-12-15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趙竹青)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它相關單位設立開放課題基金,支持傳播內容認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10月28日,《2020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發布。

根據《指南》,基金將主要支持四大方面的研究內容,包括主流價值觀精準傳播理論科學與計算、內容智能審核和風控評級、基於內容傳播領域的國家網絡空間治理、智能計算設施在內容傳播領域的應用。

本期開放課題擬資助12項。其中,面上課題8項,研究周期1到2年,支持經費5到10萬元;重點課題4項,研究周期2年,支持經費15到20萬元。申請時間從指南發布之日起,至11月15日止。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於2019年11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設,實驗室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依託人民網建設。實驗室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開展傳播內容認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
2020年度申請指南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於2019年11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設,實驗室由人民日報社主管,依託人民網建設。實驗室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利用人工智慧技術,開展傳播內容認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

本著「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建設方針,實驗室面向全國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其它相關單位設立開放課題基金,支持傳播內容認知及相關交叉領域的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根據《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現發布《2020年度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如下:

一、2020年度支持的研究方向

申請方向及研究內容如下(申請人可以對申請方向的部分研究內容開展研究,課題題目自擬):

1.主流價值觀精準傳播理論科學與計算

主要研究內容:主流價值觀內容知識體系構建方法與技術,面向主流價值觀的全媒體內容傳播方式、傳播價值和傳播管理等新型傳播理論模型與方法,面向主流價值觀的全媒體傳播效能量化評價理論模型與方法。

2.內容智能審核和風控評級

主要研究內容:多語種和跨模態大數據的聚合表徵方法和技術,跨媒體內容理解與安全審核技術,跨平臺的全媒體風險態勢感知與量化評價方法。

3.基於內容傳播領域的國家網絡空間治理

主要研究內容:社交媒體網絡集群效應的理論與統計建模技術,面向輿論引導的內容生產技術,內容傳播態勢建模、預測與多維可視化方法。

4.智能計算設施在內容傳播領域的應用

主要研究內容:面向融合媒體的智能計算設施異構硬體設計與應用,支持內容傳播的異構算力優化與分布式算力協同方法,基於區塊鏈或可信硬體的融合媒體平臺安全。

二、課題期限與經費支持額度

本期開放課題擬資助12項。其中,面上課題8項,研究周期1到2年,支持經費5到10萬元;重點課題4項,研究周期2年,支持經費15到20萬元。

三、申請時間

申請時間從本指南發布之日開始,截止日期:2020年11月15日。

四、申請條件

1.開放基金課題的申請僅限於非實驗室研究人員。

2.申請人應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已獲得博士學位。

3.獲得資助的課題負責人每年須到實驗室進行累計1周以上的客座研究,在實驗室做至少1次學術報告。

4.受開放課題資助,發表的論文,應以實驗室為第一作者的第一或第二署名單位,並且在論文首頁或致謝之處標註「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資助項目」。以實驗室為第一作者的第一單位署名,且發表在計算機學會(CCF)推薦的A類期刊或會議(或相同檔次)的高水平論文,實驗室給予1萬元獎勵。

5.面上課題結題須在CSSCI/SCI期刊(或同檔次學術會議)發表研究論文不少於2篇(或已錄用);重點課題結題須在CSSCI /SCI期刊(或同檔次學術會議)發表研究論文不少於3篇(或已錄用),且其中至少一篇為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推薦的B類(或以上)會議或期刊(或同檔次學術會議或期刊)。

五、申請書提交

申請人須按規定格式撰寫《傳播內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基金申請書》,經所在單位同意蓋章後,將申請書紙質版一式三份寄送實驗室,同時通過電子郵箱將申請書電子版發送至sklccc@people.cn。

通訊地址:北京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新媒體大廈20層國重運管中心科研管理部(郵編:100733)

聯繫人:遲老師 聯繫電話:010-65363971

電子郵箱:sklccc@people.cn

附件:1.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書

2.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管理辦法

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

2020年10月28日   

(責編:趙竹青、呂騫)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社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並舉行首次...
    欲知上周人民網動態請隨人品君速覽網事本期有6條動態網事人民日報社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成立並舉行首次會議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討會在人民網召開。人民日報社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12月7日在京舉行學術委員會首次會議,這標誌著實驗室正式啟動運行。
  • 空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開放課題申請指南
    空氣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部正式批覆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依託單位為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
  • 關於申報器官再造與移植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吉林大學)開放課題的通知
    為了推動我院器官再造與移植領域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促進學術交流,發現和培養本領域科技人才,培育實驗室重大代表性研究成果,依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辦法》,貫徹「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宗旨,器官再造與移植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擬組織開展2020年度開放課題的申報和評審工作
  • 2020年度自然資源部/廣西巖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
    自然資源部/廣西巖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依託於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1)巖溶記錄與古環境研究;
  • 【榜樣】房克照碩士生導師·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
    /博士2008.05-2015.12 大連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學院/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講師2008.11-2009.06 英國鄧迪大學(University of Dundee)/土木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助手2015.12-今 大連理工大學/水利工程學院/海岸和近海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副教授研究方向
  • 力學所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被評為數理領域「優秀類實驗室」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2010年數理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以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為依託單位的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優秀類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科技部委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負責實施的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工作每五年進行一次,今年有12個數理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參加評估,其中3個被評為優秀類實驗室。
  • 許正中:人民日報為何要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實驗室理事會理事長許正中致辭。 高亞永攝 人民網北京12月7日電 (趙竹青)12月7日下午,人民日報社舉行傳播內容認知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聘任儀式。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實驗室理事會理事長許正中表示,建設媒體融合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一項創舉,意義重大,責任重大,影響深遠,人民日報社將舉全社之力投入實驗室建設,努力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國家重點實驗室。 許正中指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主流輿論格局,建立以內容建設為根本、先進技術為支撐、創新管理為保障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 2019年度國際巖溶研究中心國際合作項目暨自然資源部/廣西巖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申請指南
    二、注意事項請登陸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或巖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網站(http://www.karst.cgs.gov.cn/或http://www.karst.edu.cn/)下載並閱讀《巖溶動力學重點實驗室開放研究課題管理辦法》,課題、經費和成果的管理將嚴格按照該規定執行。
  • 通知丨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2018年開放課題指南
    為鼓勵這些領域的研究合作,2018年特設立開放課題,資助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的教師和研究團隊在這些領域與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研究人員的合作研究。本年度開放課題資助方向:  1、   腦的演化過程  2、   基本情緒及其和認知相互作用的腦機制  3、   社會性情緒及其和認知相互作用的腦機制  4、   情緒傳播和感染的特徵和腦機制  5、   情緒調節和幹預的腦機制     (二)民族與文化心理學研究    民族與文化心理學研究是國家
  • 國家重點實驗室丨2019年開放基金指南申請開始啦
    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年開放基金指南煤炭開採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歡迎您的加入Introduce煤炭開採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實驗室)於2015年重點實驗室將圍繞煤炭開採地下水資源保護利用與礦區生態修復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開展持續研發,形成我國西部生態脆弱區水資源保護利用與礦區生態修復技術體系,佔領該領域的技術制高點,建成世界一流的煤炭開採領域水資源保護與利用實驗室,為推進煤炭綠色開採提供科技支撐。
  • 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年度會議暨未來建設研討...
    12月18日上午,國重大樓啟動儀式結束後,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年度會議暨未來建設研討會在國重大樓7層會議室如期召開。,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胡智鋒,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強月新,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院長李本乾,中國傳媒大學媒介音視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勤,中國傳媒大學腦科學與智能媒體研究院院長曹立宏等國重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廖祥忠,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國重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段鵬,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兼媒體融合與傳播國家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王暉,國重實驗室副主任張遠等齊聚一堂
  • 國開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點(大)課題開題
    2013年3月8日,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點(大)課題推進會暨2012年度中標課題開題會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召開,國家開放大學中標的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教育學重點(大)課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推進下的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究》在會上開題。
  • 中國科學院再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2020年開放課題申請通知
    中國科學院再生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是致力於幹細胞與再生生物學及其相關學科領域基礎研究的開放型科研機構(實驗室代碼:2008DP173344),實行「開放、流動、競爭、聯合」的運行原則。現有一支以中青年為骨幹的幹細胞與再生生物學研究隊伍,有廣泛的國內外合作基礎。實驗室擁有良好的科學研究基礎,並配備了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資源,為開放課題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條件。
  • 廣西空間信息與測繪重點實驗室課題獲國家資助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劉清 編輯:林娟     廣西新聞網南寧3月22日訊(記者劉清)記者從自治區科技廳獲悉,由廣西空間信息與測繪重點實驗室主任周國清教授的
  • 國家重點實驗室如何重組?北京化工大學召開研討會
    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宋宇飛、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陶霞分別介紹了兩個實驗室的戰略重點、目標定位、研究方向及實驗室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產學研等方面取得的標誌性成果,並提出了實驗室重組的初步方案。
  • 「零」的突破,這2所大學各揭牌一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據介紹,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圍繞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與區域特色建設的重要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山區橋梁及隧道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由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發展而來,分別於2002年、2010年獲科技部批准,納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計劃。歷經多年培育建設,今年3月獲科技部與重慶市政府聯合批准建設。
  • 久久為功 未來可期——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年度成果豐碩
    翻開東北大學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2019年度總結,是一項項「硬核」成果:獲得東北大學建校以來首個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獲國際/國家科研獎項三項;新增科研項目合同額9000萬元,新增科研成果轉化經費額1900萬元;新增國家人才稱號獲得者4人;一體化過程控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圓滿完成「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項目結題驗收成績優秀,排名第一……2019年,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大學學術特區政策的支持下
  • 獲批新聞傳播類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難嗎?
    如果再統計上最後揭曉的「重大項目」,在全年共計5459個立項項目中,新聞傳播類共獲得199項,佔比3.65%。由此可以看出,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很難,而獲批國家社科基金新聞傳播類項目更難。本文通過可視化方式,聚焦2020年新聞傳播類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探索其究竟有何魅力。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是什麼?
  • 科學網—2012高校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課題開始申報
    為使博士點基金與人才培養密切結合,申請課題必須有在讀博士生參加。 2.為加強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各校在申報課題時應優先保證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國家研究基地的課題申報。 3.為了有助於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工作的連續性,允許上述部門指導博士生的教授同時承擔兩項博士點基金課題研究工作(包括參加研究的課題),但不得在同一年度內同時申請兩項課題,已承擔兩項課題的受資助者,需等其中一項課題完成後,方可再次提出申請。 4.單項課題申請經費不超過12萬元。
  • 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杭州
    大學生在重點實驗室開展科研工作。3月22日,記者從浙江農林大學獲悉,科技部和浙江省共建的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落戶杭州。根據3月20日科學技術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下發的《科技部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62號)文件精神,省部共建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落戶浙江農林大學,浙江農林大學周國模教授任實驗室主任。該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建設,標誌著浙江省省屬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現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