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7 07:32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魯佳 葉晨 林雲龍
立春剛過,雖仍有寒意,卻已處處蟄伏生機。而比春意更濃的,當然要數年味了。挖冬筍、殺年豬、抓山雞……鄉村裡年的味道總是要比城裡濃鬱一些。
「詩畫浙江新春送福」暨「到衢州過大年」鄉村旅遊嘉年華活動,2月5日在著名的農民畫村——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餘東村啟動。活動現場分享了衢州鄉村休閒旅遊發展的三年成果,還有民俗表演、民俗體驗、民俗特色商品展銷等,來自省內及衢州當地的書法家們為遊客寫「福」字、春聯,熱熱鬧鬧、紅紅火火。衢州市委、市政府、市旅委、市農辦相關領導,全市鄉村旅遊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各個縣(市、區)景區負責人、民宿業主及省內外媒體代表等百餘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衢州鄉村旅遊成果頗豐
三年打造景區村300多個
歷史學家、教育家錢穆先生在整理撰寫《湖上閒思錄》一書時,曾經提出非常有意思的「預言」——「鄉裡人終需走進都市,城市人終需回歸鄉村。」
在今天的大眾旅遊時代,大多數城市居民對鄉村旅遊確實是情有獨鍾,尤其是在「行歌不知遠,落日呼野渡」的衢州。作為全省最早開展鄉村旅遊的地市之一,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休閒旅遊發展,出臺三年行動計劃,制定實施《提升發展鄉村休閒旅遊的若干意見》《加快推進民宿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取得了豐碩成果。
三年來,全市鄉村旅遊接待遊客和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5%以上,全市民宿床位數突破6.1萬張,成功創建4A級景區3個,打造了A級景區村300多個,國家級鄉村旅遊稱號縣、村(戶)100多個,「春賞花、夏親水、秋登高、冬民俗」品牌影響力顯著提升。
昨天的活動現場,獲得省級榮譽的文化旅遊示範基地(柯城區溝溪鄉餘東畫村)、首批休閒旅遊示範村(柯城區萬田鄉荷塘村、九華鄉妙源村),以及金宿級、銀宿級民宿,3A級旅遊景區村都獲得了表彰和授牌。
近三年發展起來的衢州精品民宿也在現場進行了集中展示,省內外的媒體記者、旅遊達人、微博微信大咖等將有機會對衢州的這些精品民宿和其他新興的鄉村旅遊產業進行深度體驗。衢州鄉村遊多有趣?來試試就知道了!
鄉村嘉年華領「福」氣
一邊看表演一邊把年貨辦了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家門口貼上喜氣的春聯和「福」字,吉祥平安。
當天在衢州柯城區溝溪鄉餘東村的遊客更有福氣了,文化大禮堂裡,來自省內及衢州的書法名家們現場寫「福」字、春聯,贈送給大家,這是「詩畫浙江新春送福」大型書法公益活動現場。
除了抱走滿滿的「福」氣,現場「到衢州過大年」的鄉村旅遊嘉年華也是人氣滿滿,一邊看表演、體驗民俗,一邊還能把年貨辦了。
舞龍、腰鼓、走花橋、抖空竹……熱鬧的表演隊伍沿路入村,在餘東村文化廣場集中表演,吸引了很多遊客駐足觀看。
廣場上還有農民畫繪製、剪窗花、竹編、打麻餈、包粽子、做土面等民俗體驗點,遊客們不僅嘗到了美食,看到了表演,還親自嘗試了畫農民畫、剪紙竹編等,體驗感十足。
光是吃吃吃、看看看不夠,當然還少不了買買買。富有當地特色的各種年貨、土特產、鄉村旅遊伴手禮,現場的遊客都是大包小包滿載而歸。
【新聞背後】
從遊客捏著鼻子進村
到潺潺溪流清澈見底
衢州三年鄉村發展的基礎來自五水共治。
「2013年前,村莊裡到處垃圾滿地,隨處可見露天廁所和簡易豬欄,外地來村的客人大部分都是捏著鼻子進村,外來的女性遊客都不敢上廁所。」開化縣齊溪鎮龍門村黨支部書記汪德剛坦陳,「而在2013年後,我們通過垃圾不落地、不落河、河道全面禁漁、三改一拆、垃圾分類集中處理、五水共治等舉措,把龍門變成了現在的美麗村莊,鄉村休閒旅遊成為村子的主導產業,到2017年共接待遊客177800餘人次,極大提高了村民的人均收入。」
無獨有偶,2013年後發生天翻地覆改變的,還有江山市峽口鎮楓石村。5年前,這裡還是一個經營農畜養殖的小村落,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豬。
「全村最多時有43家養殖戶,8000多頭豬,有的大戶甚至把房子的二樓都改造成圈子。豬的排洩物,當時就直接排進河流裡。」聊起村子當年的模樣,楓石村村支部書記陸承江有些感觸。
但當你現在來訪這座小村,見到的是潺潺溪流繞村而過,清澈見底,整潔且風格統一的村居鱗次櫛比地排列在河岸。
「五水共治提出後,全村僅用了半年不到的時間,就關停了全部養豬業務,轉而發展民宿、農家樂以及食用菌種植。治水方面,我們也在2014年實現了全村汙水的集中化處理,現在三卿口溪的水質已經達到一類水標準,別說遊泳了,直接喝也不在話下。」陸承江說。
其間,楓石村還對沿三卿口溪進行了景觀設計,向遊客提供遊泳、垂釣,打造了綠草如茵的峽裡風主題公園,並定期舉辦鄉村音樂節、放風箏、足球賽等活動。
【專家說法】
鄉村旅遊規劃重在實施
「衢州近年來鄉村休閒旅遊發展迅速,尤其是鄉村住宿佔總遊客住宿比例,在省內名列前茅。」在昨天的分享會上,浙江省旅遊職業學院教授任鳴認為,除了四省通衢的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衢州做鄉村旅遊還有意識優勢。主要是——
高層發展意識強烈:高度重視、高度支持、高度給力;黨政合力意識強烈:市、縣(市區)、鄉鎮黨政聯動、通力合作促進鄉村振興的主旋律(鄉村旅遊)發展;主管推動意識強烈:旅委、農辦及林業、漁業、水利等,出臺諸多政策保障鄉村旅遊有序發展;鄉鎮主動意識強烈:把鄉村旅遊發展作為支柱產業打造;村民自覺意識強烈:打造環境、營造和諧、塑造形象、共造幸福。
此外,任鳴提出,鄉村旅遊規劃重在實施,應注重五個方面的實施環節:
一是「規劃必須到底」:就是說規劃者必須對如何實施有方法和流程,給予指導和配合,確保按規劃實施;二是「理解必須到位」:規劃理念與建設理念必須高度一致,注重二者間的有序溝通,特別是後者對規劃的正確理解;三是「特色必須凸顯」:凸顯特色是鄉村旅遊口碑核心;四是「全村必須齊心」:全體村民的齊心協力和自覺支持與配合是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源動力;五是「運營必須借力」:政府、行管、社會及區域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