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冷和熱的感覺,僅僅是因為溫度的高低嗎?

2020-12-14 教育點滴談

人們對冷和熱的感覺,僅僅是因為溫度的高低嗎?

轉眼間,就快到了五月,我們還沒有來及好好感受一下春的溫暖與愜意,夏天就匆匆的來了,氣溫越來越高,天氣越來越炎熱。

人們對於冷熱的感覺,僅僅只是因為溫度的高低嗎?

實際上並不是這樣,溫度的高低只是一個方面。人們對於冷熱的感覺,不僅僅是因為溫度的高低,我們還忽視了另外一個重要指標——相對溼度。

空氣的溼度,嚴格來說應該是空氣的相對溼度,對人的生活有很大影響,尤其對人們冷和熱的感覺,有很大的影響。

冬天到來時,我們都有冷的感受,那麼你知道在全中國範圍內,什麼地方感覺上最冷嗎?可能性我們會說是東北,因為東北,尤其是黑龍江北部地區,有時氣溫可以達到零下30攝氏度左右。從氣溫的高低上來看,東北是最冷的,而對整個中國境內的生活的人們來說,感覺到冷的可怕的地方還真不是東北,而是江淮一帶,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淮河秦嶺一線。

冬天,淮河秦嶺一線是我國零攝氏度的分界線,冷暖空氣在此交匯,停留的時間較長。由於冷暖空氣的交匯對流,經常會有一些雨雪天氣,導致空氣的相對溼度較大。雖然說,這一地區氣溫只在零攝氏度上下波動,人們的感受卻是特別冷的,這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空氣的溼度對人們感受冷熱影響。這一地區到外地念書的大學生,無論是去了北方的還是去了南方的,寒假回來,都會說家裡特別冷,盼望著早點開學。

在物理學中,我們用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壓強,來表示空氣的溼度,這樣表示的溼度,叫做空氣的絕對溼度。影響蒸發快慢,以及影響人們的乾爽和潮溼感受的因素,並不是空氣中水蒸氣的絕對數量,而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與同一溫度下水的飽和氣壓之間的關係。

比如說,白天的氣溫是20攝氏度,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是1.1×10的三次方帕斯卡,我們感到比較乾爽;到了夜間,如果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不變,還是1.1×10的三次方帕斯卡,但氣溫降到了10攝氏度,我們就感覺到有些潮溼。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20攝氏度時,水蒸氣的飽和氣壓較大,到夜間10攝氏度時水的飽和氣壓就變小了。雖然說,白天和夜間,空氣中水蒸氣的實際壓強,幾乎沒有變化,但是人體所感受到的潮溼程度是不一樣的。出於這種原因,我們定義了相對溼度這一物理量,我們常用空氣中水蒸氣的壓強與同一溫度時水的飽和氣壓之比,來描述空氣的相對溼度

淮河秦嶺一線之所以冬天感覺比較冷,那種感受是溼冷和陰冷,就是因為相對溼度較大導致的。

同樣,我們對熱的感受和對冷的感受實際上是一樣的,不僅僅取決於溫度的高低,還受到相對溼度的影響。

醫學研究表明,在夏季引發中暑有三個臨界點:氣溫在30~31攝氏度,相對溼度大於85%;氣溫超過38攝氏度,相對溼度大於50%;氣溫超過40攝氏度,相對溼度大於30%。以上三種情況下,引發中暑的可能性都比較大。

因此,我們對冷熱的感受,除了溫度這樣一個指標之外,另外一個重要指標就是相對溼度。只有當室內的溫度和溼度搭配得當,我們才有較為舒適的感受。當然,這也並不是絕對的,因為不同的人從小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生活在炎熱地區的人和寒冷地區的人,或者說乾燥地區的人和潮溼地區的人,由於適應性不同,主觀感受也並不一樣。對於我國大多數人來說,夏季溫度在24~29攝氏度,冬季溫度在16~22攝氏度,相對溼度40%~60%,是比較理想舒適的氣候環境。

相關焦點

  • 同樣溫度為何秋天感覺比春天冷?美媒:人體溫度調節所致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這一季的第一次寒潮,總讓人覺得分外的冷。如果你曾經想知道,穿著好幾層衣服的你,是否對初秋的寒冷天氣反應太過強烈,還是別想太多。可能不僅僅是你的大腦,你的身體也需要時間來適應寒冷。
  • 人體冷熱和什麼有關,僅僅是和溫度有關嗎,有其他因素影響嗎?
    人體冷熱感覺屬於觸覺問題。很多人習慣於只用溫度作為唯一的標準來推斷人體的冷熱感。事實上,人體的感知溫度和實際溫度有時相差很大。影響人體冷暖感覺的因素很多。除了溼度和風力,還與人的體質、情緒、年齡有關。溼度能使冷熱加劇人們常說「熱在三伏」,但我們看氣象資料,大部分地區的最高氣溫不是出現在三伏,而是出現在三伏前後。人們之所以覺得三伏天最熱的一天,是因為「熱」加上了「溼」,悶熱。同樣,在寒冷的冬天,潮溼會使人感到更冷。因為南方的溼度比北方高,在同樣的溫度下,人們會感到特別冷。
  • 溫度高低有極限嗎?溫度的實質是什麼?
    儘管此處有其它意涵,卻也揭示了一種自然現象:海拔越高的地方,溫度越低。 你也許知道,在地球上海拔每上升100米,氣溫大約會下降0.6℃。這個規律適用於距離海平面較近大氣層的對流層,因為越靠近地表的區域溫室氣體的密度越大,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吸收和保留了更多的熱量,並將熱量向四周輻射。
  • 為什麼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普遍感覺「夏天最熱,冬天最冷」?
    我國「冬冷夏熱」最明顯地區地球上各緯度地區,由於緯度高低的不同,四季狀況也不盡相同,低緯度地區終年高溫,四季如夏;而高緯度地區終年寒冷,四季如冬,都是屬於四季不分明的地區。而中緯度地區,也可以看成是回歸線(23.5°)到極圈(66.5°)之間的區域是氣候最為「四季分明」的。
  • 才剛進入六月人們就感覺很熱,這是為啥?
    ,還要把麥子和秸稈分離等一系列複雜的環節,一頓勞作下來,通常都是汗流浹背,但是那種熱還算是正常的熱,可以接受。 一、樹變少了,都是樓房和水泥路 農民感覺現在的天氣比七八十年代要熱其實一點也不假,因為有數據記錄,最近這幾十年,每年氣溫都會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 秋天漸冷,孩子愛踢被子是因為熱嗎?原來他們是真的很「難受」
    難道孩子愛踢被子是因為和「被子」有仇嗎?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孩子愛踢被子的習慣呢?本文將為家長們理清楚孩子愛踢被子的原因和4個應對孩子踢被子的方法。秋天漸冷,孩子愛踢被子是因為熱嗎?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不知道冷熱,無論多冷,感覺不舒服了就踢被子。
  • 室內供暖溫度多少正常
    家裡供暖溫度多少正常人體舒適溫度:人體的舒適溫度在17-26度,冬季人體比較舒適的溫度在18-26度,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溫度是23-26度。所以網上有流傳的26度穿衣法則。夏季我們空調的溫度也設置在26度左右。
  • 夏天熱死,冬天冷死,熱死和冷死到底哪個更難受?
    每到夏天,只要不是呆在有空調的房間裡,就總是會有一個念頭在腦中徘徊:「熱死啦」。而到了冬天,就完全換了一種死法,在北方還沒有開始供暖的時間裡以及南方的整個冬天中,人們總是會在心中不斷地念叨:「冷死啦」。
  • 中國冬天較熱的城市,排名第一溫度多在20度以上,你知道哪裡嗎
    冬天我們習慣了到北方看雪,一直說哪裡最冷,在我國,你知道哪裡的冬天最熱嗎?部分的人們,三亞是錯誤,而是三亞的東北部的人們成為三亞的說,不過,在那裡過冬,最多的,但是,三亞是中國的一個最熱點城市,還沒有被稱為熱點城市。
  • 汽車開空調的油耗與風量大小和溫度高低有關嗎?
    小排量車開了空調後,會明顯感覺到車動力下降了,提速慢了。可以說壓縮機工作是耗油的主要原因,而開空調肯定有風吹出來,所以還有一個耗電部件是鼓風機。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是不是風量越大油耗越高?溫度越低油耗越高?
  • 【地理拓展】實際溫度和體感溫度有什麼區別?教你讀懂天氣預報中氣溫的含義!
    就像胖子一般比瘦人更能感到熱度;穿著深色衣服比淺色衣服要感到更熱……所以冬天多吃一點,可以讓燃燒脂肪幫你禦寒哦。雖然天氣預報的顯示的溫度並不一定是體感溫度,但是它仍然能為人們的著裝、出行提供參考。一般來說,溫度比較高的話,溼度就比較小。溼度小的話,人體表面的水分被蒸發掉就會感覺比較乾爽,人體不感到難受啦。
  • 明明氣溫低於體表溫度為啥還覺得熱?
    明明氣溫低於體表溫度為啥還覺得熱?這兩天氣溫明明都在35℃以下,低於人的正常體溫(37℃左右),但還是會人感到很熱,這是為什麼呢?按照一般的物理原理,環境溫度低於人體溫度時,人應該感覺涼爽才對,可為什麼還是覺得熱呢?其實,這種「熱」的感覺是多種原因造成的。雖然說人的正常體溫在37℃左右,但這並不表示室外或室內保持37℃的溫度,人就感覺最舒適。
  • 喝中藥 藥湯溫度宜冷or宜熱?
    在日常醫療中,患者經常問到中藥喝湯劑的溫度,是冷服還是熱服?除了跟患者本身飲食的寒熱喜好有關外,服用中藥湯劑的冷熱選擇是否真的存在依據,我們就在此討論一下這個問題。一般來講,中藥湯劑應採用溫服法,且實際上也以溫服法居多。但根據患者個體情況、疾病的情況及其他因素綜合考慮,存在著很多特殊情況。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為什麼有時溫度不高卻感覺很熱?
    為什麼有時溫度不高卻感覺很熱? 來源:南通市氣象局 發布時間:2019-10-15 字體:[ 大 中 小 ] 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
  • 室溫同為20℃,為何夏天感覺「涼」而冬天感覺「冷」?
    而冬天採暖期間,還是在這個房間內,室溫也是20℃,穿同樣的衣服,身體感到的卻是「冷」。很多人有疑惑,同樣是20℃,為什麼人體感覺差別這麼大?其實,這主要是室內空氣溫度和體感溫度的區別。影響人體熱舒適的室內溫度,是室內體感溫度,而不是室內空氣溫度。什麼是室內體感溫度?
  • 為啥有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因為媽媽真的冷!
    年紀小的時候,穿衣以「不冷」為原則;上了年紀,穿衣以「不熱」為原則。可見,兩代人對適宜溫度的「標準」完全不同。反正對於兜媽來說,曾經被媽媽覺得冷的我,現在面對小小兜,也經常覺得他會冷。03五月份正是由春入夏的過渡期,是一年中最尷尬的時節,時冷時熱,而在有些城市,五月的天氣,早已悶熱起來。看了今天的天氣預報,最高溫度有32℃,加上下過一點小雨,氤氳的午後,空氣中聞上去有一股子發黴的味道。
  • 鄉下人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為什麼三九最冷?
    鄉下人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為什麼三九最冷?今日是1月2日,受前幾天強冷空氣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強降溫天氣,氣溫雖已降至極低,但仍未達到全年最冷時期,農村地區有「三九寒三伏」的說法,意思是全年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那為什麼三九會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呢?
  • 直接改變我們對溫度和熱的理解
    直接改變我們對溫度和熱的理解什麼叫做溫度?大家一看這個問題,都會覺得很簡單,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用來衡量冷和熱說法,便叫作溫度,這樣的說法沒有任何的問題,但是這僅僅是從一個微觀且籠統的角度在回答這個問題。
  • 英語閱讀-為什麼秋天感覺比春天冷?
    #英語閱讀#不知道寶寶們感沒感受到,秋天是比春天冷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對冬天產生了一種整體性的反應,所以,比如說2月裡碰到一個50華氏度的天氣,我們會感覺很暖和,但如果在每年這個時候碰到,就會感覺很冷"在麻薩諸塞州美國陸軍環境醫學研究所,從事寒冷天氣研究的生理學家約翰卡斯泰拉尼說道。
  • 為什麼東北人感覺南方的冬天比東北更冷?
    東北這個時候,到處是滴水成冰,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室外到處都是寒氣襲人,人們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各種皮衣棉大衣,還是感覺很冷,嗖嗖的冷風灌進脖子裡面,全身禁不住打顫,如果站在室外一動不動,不一會兒整個人都凍僵了,零下30度的低溫,沒有什麼人受得了,進入東北人居民人家,卻是另外一副景象,因為有暖氣和各種供暖措施,室內的溫度一點都不低,一般都達到了20多度,人們在室內嘮嗑聊天,大家圍在一起,吃著東北特色的一口鍋,喝著小酒,別有一番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