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數學世界給大家分享一道初三數學綜合題,這道題難度並不大,解決此題關鍵是正確理解題意,並要靈活運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勾股定理的應用,以及注意對問題進行分類。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這道例題吧!
例題:(初三數學題)如圖,在平行四邊形OABC中,OA=5,AB=4,∠OCA=90°。若動點P從O點出發,沿射線OA方向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移動,同時動點Q從A點出發,沿射線AB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移動,設移動的時間為t秒。
(1)求直線AC的解析式;
(2)當t為何值時,△OAC與△PAQ相似?
分析:第(1)問要求直線AC的解析式,思路很簡單,就是要求出點A和點C的坐標即可。點A的坐標容易得出,求點C的坐標,需要過點C作CE⊥OA,垂足為E,在Rt△OCA中,根據勾股定理可以求出AC。再利用等積法求得CE的長,即C點的縱坐標,進一步可以求得C點的橫坐標,然後利用兩點式求得直線的解析式。
第(2)問要求當t為何值時,△OAC與△PAQ相似,由於兩個三角形相似可以分幾種情況,所以要結合已知條件分情況進行討論,再根據對應線段成比例即可求得t的值。此題很容易出錯的地方就是只給出一種結果,所以一定要注意分類討論。
解:(1)過點C作CE⊥OA,垂足為E,
∵OA=5,OC=AB=4,∠OCA=90°,
∴在Rt△OCA中,AC^2= OA^2-OC^2,AC=3,
在Rt△OCA中利用等積法,
得5×CE=3×4,
∴CE=12/5,
在Rt△OCE中,OE^2= 4^2-(12/5)^2,OE=16/5,
∴C(16/5,12/5),A(5,0),
設直線的解析式為y=kx+b,
將C(16/5,12/5),A(5,0)代入,(過程略)
可求得直線的解析式為y=-4/3x+20/3。
(2)∵OA=5,動點P以每秒2個單位的速度移動,5÷2=2.5秒
∴當0≤t≤2.5時,P在線段OA上,
此時∠PAQ>90°,△OAC與△PAQ不可能相似。
當t>2.5時,P在OA的延長線上,
①若∠APQ=90°,則△APQ∽△OCA,
∴AQ/OA=AP/OC,
即t/5=(2t-5)/4,
解得t=25/6,(滿足t>2.5)
②若∠AQP=90°,則△APQ∽△OAC,
∴AQ/OC=AP/OA,
即t/4=(2t-5)/5,
解得t=20/3,(滿足t>2.5)
綜上可知,當t=25/6或20/3時,△OAC與△APQ相似。
由於時間倉促,若文中出現一些小錯誤,還請大家諒解!鄭重聲明:這裡全部文章均由貓哥原創,「數學世界」專注小學和初中數學知識分享。若朋友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有更好的解題方法,歡迎留言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