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熊孩子「十喊九不應」爸爸媽媽有妙招

2020-08-27 海鈴2020

上一期我們從孩子的生理、心理和自身去分析了孩子「十喊九不應」的原因,那麼我們家長朋友該怎麼做才能把孩子「十喊九不應」的毛病從根本上改掉呢?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叫孩子。

孩子年齡比較小,他們的注意力等無法像大人一樣,可以一邊玩一邊回應你,因此,在叫孩子的時候,我們應該這樣做:

1.切忌邊忙活邊喊。現在回想一下,我們平時是不是經常是一邊忙著手裡的活,一邊對著孩子說,「快去洗手,準備吃飯了。」「寶貝,幫媽媽去樓下拿個快遞吧。」「把外套衣服穿好,準備出門了。」等等,孩子正在專心的做著他的事情,看不到媽媽焦急的樣子,孩子自然會以為這件事情不怎麼重要,自然不會放在心上。如果可以,我們儘量走到孩子跟前,平視孩子的眼睛,對孩子說:「寶貝,看一下媽媽。」等到孩子的注意力轉過來後,我們再說事情,「馬上吃飯了,把電視關了去洗一洗手。」「請你去樓下幫媽媽拿個快遞,好嗎?」…… 這樣既正式又尊重孩子,同時還給孩子製造了一定的壓力,孩子自然可以聽見父母的話。



2.切忌命令式的口吻喊孩子。我們回想一下,平時和孩子說話是不是經常是命令式的口吻。「給我去把衣服收拾了,不要扔得滿家都是!」「去把作業先給我做了再去看電視」,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是需要尊重的,不喜歡人們用命令式的口吻和自己說話,如果我們在語氣上可以稍微緩和一些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一些。



3.說話抓重點切忌冗長囉嗦。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孩子聽話只能聽簡潔的語言,如果父母說話說得太長太複雜孩子會抓不到重點,不知道父母要說的是什麼內容,也不要囉嗦,很多家長會這樣,當喊孩子喊不答應時,他們就會開啟「口若懸河」的模式,「就知道玩遊戲,說過多少次了,不要一直玩遊戲,玩遊戲對眼睛不好,老是不會聽……」說一大堆,其實孩子根本一句也沒有聽進去,孩子只會覺得爸媽在數落他,完全忘記了父母喊他做什麼。



4.抓住孩子的特性,換個花樣吸引孩子。孩子對新鮮的、奇異的事物比較感興趣,面對父母毫無新意的喊話和遊戲、電視等,孩子自然會自動屏蔽掉不感興趣的信息。如果我們的家長可以稍微更換一下方式,我們平時經常習慣性的催促是:「快關掉電視,洗手吃飯了!」如果我們換一個說法:「快來看看今天媽媽做了什麼菜,你可是從來沒有吃過的哦!」孩子很可能就會被吸引過來了。



第二:和孩子做一個小約定。

在孩子有意無意的不答應父母的喊話時,我們可以和孩子做一個小小的約定:「以後媽媽喊寶貝時不要求寶貝馬上行動,媽媽可以倒數3聲,但是倒數3聲以後寶貝要馬上行動起來哦!」

數數給了孩子緩衝的時間,這樣也給他製造了緊迫感,促使他們立即行動。當然,讓孩子改變行動後,最好還是詢問一下孩子:「剛才為什麼沒有聽見爸爸媽媽說話呢?」讓孩子說出他們心裡的想法,並且學會去接受和科學的分析孩子的想法,在這樣一次次的溝通後,孩子「十喊九不應」的行為一定會慢慢減少的。



第三、讓孩子去承擔自然的後果。

有時候我們做了各種努力,孩子還是我行我素,不聽話,那麼讓孩子嘗試著去承擔「不理會」的後果也未嘗不可,聽不見父母叫吃飯,那麼就讓孩子去承擔肚子餓的後果;聽不見父母喊起床,那麼就讓孩子去承擔上學遲到的後果,等等。當孩子經歷了「聽不見」的後果後,他們下次就會去避免這種糟糕的行為,從而會提高行動力。



面對孩子「十喊九不應」父母不要著急,要從孩子的自身情況和父母喊話的方式等入手分析,找到孩子的癥結所在,才能改變孩子「聽不見」的行為。


爸爸媽媽還有更好的方式嗎?歡迎評論區討論哦,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著急上火,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媽媽讓他收拾自己的玩具,聽不見;爸爸喊他關掉電視,不理睬;奶奶讓他吃飯,他也置之不理。面對這種情況,媽媽總是忍不住地大聲呵斥,小亮才會慢騰騰地執行命令。憂心的媽媽問了很多同齡小朋友的家長,發現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情況。
  • 孩子「十喊九不應」,這3個方法比發火好用
    比如讓孩子洗手吃飯,或者幫忙拿個東西,喊上好幾遍,尤其是他在看電視或者玩的時候,你不發火,他就不搭理你。發火雖然有效,但顯然不是個好方法,如何更好地應對孩子的「十喊九不應01、用正確的方法教孩子不要隔空喊話看不到人,孩子會覺得這件事不緊急不重要,自然不放在心上。如果有可能,家長要儘量走到孩子跟前,平視他的眼睛,對他講「xxx,看一下媽媽」,當他注意力轉過來後再說事情,這樣既尊重了孩子,又給他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 只要媽媽不發火,喊話註定沒效果?「十喊九不應」的終極對策來了
    前幾天有位媽媽在後臺留言:有時候叫孩子做什麼就像「對牛彈琴」,哦,不對,應該是「對空氣說話」,因為牛還知道「哞兒」一聲呢……這描述簡直不要太真實。有娃的家庭這種「十喊九不應」的場景幾乎天天都在上演:媽:第一次喊娃:沒反應
  • 孩子「十喊九不應」,多與家長這3個行為有關,不理你也應該
    最近有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搭理他們,你喊他十遍,有九遍得不到回應。所以這就讓人很惱火,不僅是對父母的不尊敬,這也說明孩子有「叛逆」心理作祟。當然了,如果孩子是因為玩得太投入了,沒有真的聽見這可以原諒,但如果是故意的聽不見,那可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孩子「十喊九不應」,多與家長這3個行為有關,不理你也應該01、你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小寶,快把你的玩具收拾起來!」
  • 孩子「十喊九不應」,多與家長這3個行為有關,不理你也應該
    最近有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搭理他們,你喊他十遍,有九遍得不到回應。所以這就讓人很惱火,不僅是對父母的不尊敬,這也說明孩子有「叛逆」心理作祟。當然了,如果孩子是因為玩的太投入了,沒有真的聽見這可以原諒,但如果是故意的聽不見,那可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孩子「十喊九不應」,多與家長這3個行為有關,不理你也應該
  • 父母不發火,孩子就「十喊九不應」?還是沒用對方法
    家裡有娃的家長應該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讓孩子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喊了好多遍都沒有人應,讓我們這些做家長的火氣,分分鐘就上來了,於是就少不了一頓打罵。最近就有寶媽私信我說,她家大寶最近就是這樣,自己騰不開手的時候,想讓孩子幫個忙,卻怎麼也叫不動,整天不是守著電視,就是抱著平板、手機,打了幾頓也沒什麼用,她該怎麼辦?
  • 孩子「十喊九不應」,多半父母犯了「三大忌」,怪不得孩子不理你
    婷婷媽媽忍不住在家長群裡發了條消息,吐槽了一下自己的孩子,並想請教群裡的家長,看誰有好辦法來應對此事。婷婷最近不知怎麼地,對媽媽的話總是愛答不理的,媽媽叫婷婷吃飯,三五聲根本不管事,非得媽媽放下手裡的活,走到婷婷身邊才管事。晚上睡覺前也是,眼看著時鐘已到十點半,雖然第二天不用早起吧,也不能睡太晚呀!媽媽催了七八次,婷婷才去刷牙。
  • 為啥孩子總是「十喊九不應」?如果你這麼叫孩子,不理你是真不虧
    文/瀟媽聊育兒有的孩子比較聽話,有的孩子很淘氣,但是大部分孩子都一個通病,就是家長說的話總是聽不見,有時候家長要說上好幾遍,有時候得靠喊,孩子才能聽得見,甚至生拉硬拽的孩子才理你一下,這就讓父母很生氣,為什麼有的孩子「十喊九不應」?
  • 為什麼孩子「十喊九不應」?如果你是這樣叫娃,不理你真不虧
    文|秘籍君 昨天,跟表姐聊天,她說她家11歲的兒子現在一身臭毛病,最大的毛病就是「十喊九不應」。不管是喊他做作業,還是喊他幫大人幹點活兒,每次都跟一個「小聾子」一樣,不給一點反應。她每次都喊娃喊得超級火大,因此之前說話輕聲細語的她,現在嗓門都練大了。其實,很多家長都有我表姐這種經歷。那麼,為什麼孩子「十喊九不應」呢?其實,如果你是像下面這樣叫娃,不理你真不虧。
  • 孩子「十喊九不應」的原因何在?
    有一次,請小朋友上來分享故事或者兒歌時,很多小朋友都很積極,也都願意把自己準備的小故事分享給大家,唯獨看到凱凱沒有反應,於是,其他小朋友分享得差不多我請凱凱上來給小朋友們分享時,喊了兩遍凱凱都沒有反應,於是走到了他身旁,問:「寶貝,你願不願意把你的小故事分享給我們呢?」凱凱,有點害羞的看著我,「老師,我沒有下去準備故事。」
  • 如果你習慣這樣叫孩子,孩子容易「十喊九不應」,別大意了
    現在有不少讀者在後臺抱怨,說自己家的孩子經常「十喊九不應」。比如你讓他吃飯,他磨磨蹭蹭了半天,也沒從房間裡出來。你讓他寫作業,叫了半天他也沒個回應,好像跟個木頭人一樣。出現這種情況當然是孩子的錯,但是作為父母,要看看有沒有以下這些行為。
  • 若你習慣這麼叫孩子,容易養出一個「十喊九不應」娃,別大意了
    文\文兒最近我聽很多家長抱怨,家裡孩子經常「十喊九不應」,你叫他吃飯、幫忙拿個東西,不管叫他多少遍,他都不會回應。直到你忍不住發火,孩子才磨磨唧唧地照做,還一副嫌棄你很煩、很吵的樣子。孩子也不想想,如果家長在叫他第一遍的時候,他就乖乖回應,家長還會一直浪費口水叫他,甚至吼他嗎?可以肯定的是,家長叫孩子,孩子拖著不回應,直到家長發火他才做出反應,是孩子做錯了。
  • 孩子「十喊九不應」?寶媽先別上頭,先來試試這幾招
    前幾天聽朋友吐槽,說他家兒子特別會「裝聾作啞」,每次叫他幹點什麼事,不叫個三四遍從來不動,就算是發脾氣也不起作用,真是給她氣壞了!為什麼孩子明明能聽見,卻「十喊九不應」呢?其實這可能不是孩子的問題,而是你的叫法有問題,不妨試試下面幾招!
  • 為啥孩子會「十喊九不應」?如果你還這樣叫孩子,別怪他不理你
    快來和媽媽來玩呀!」「寶貝,你看看媽媽這件衣服好不好看?」「寶寶,別看手機,對眼睛不好。」……相信家裡有孩子的寶媽都有這種經歷:家裡的孩子明明沒有做什麼事,但叫他的時候總是不應,自己該做啥還是做啥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十喊九不應」的情況呢?
  • 熊孩子發脾氣時,爸爸媽媽應該如何應對?
    您好,我是有拓-耿老師,關注成長教育以及播音與編導藝考的教育工作者!少兒傳媒教育生涯中總有那麼幾個」熊孩子「愛發脾氣。看多了爸爸媽媽用心良苦的寵溺,我覺得只會助長孩子氣焰。在沒有適當教育下,孩子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 熊孩子迷惑行為,趁爸爸不在,試圖「勾引」媽媽的造型絕了
    這不,近日一位熊孩子的迷惑行為在網上也是火了的節奏,熊孩子總是有很多大家所意想不到的舉動,這其中可能有很多雖然讓大家很是意外,但是家長還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也有很多家長們預料不到,甚至也理解不了的。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這位熊孩子就是如此,趁著爸爸不在家,試圖「勾引」媽媽的造型也是絕了,看著電腦,突然把自己肩上的衣服扒拉下來,回眸一笑,那樣子也是萌化了。相信作為家長們,肯定曾經都看到過不少孩子的迷惑行為吧?
  • 當孩子不喊你「媽媽」,而是喊「媽」時,家長應多注意他心理變化
    當教孩子說話時,寶媽們都特別期盼孩子第一聲喊「媽媽」,如果真是這樣心都要融化了。等孩子開始學話的時候,家長們都會用一些疊詞給孩子傳遞信息,比如稱呼上會說「爸爸」、「爺爺」、「奶奶」、「姑姑」,一些物品也會說「桌桌」、「凳凳」等等,所以孩子小的時候都比較擅長說疊詞,那麼叫「媽媽」更是習以為常,肯定不會直接叫「媽」的。
  • 寶寶哭泣的時候,為什麼第一時間都是喊媽媽,而不喊爸爸?
    文 | 齊麗娟各位家長帶孩子的時候,一定都發現了這個問題:不論孩子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不管是因為什麼哭泣,第一時間都是喊媽媽,即使是爸爸正在給予他愛與幫助的時候,寶寶抱著爸爸的脖子,也是一個勁的喊媽媽這種使得很多爸爸都感到很無語了,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寶寶哭泣,為什麼只喊媽媽,不喊爸爸呢?其實有三個非常現實的原因。第一、媽媽的陪伴多媽媽對孩子的陪伴是非常多的,從寶寶沒有出生的時候開始,在媽媽肚子裡就與媽媽一直一起,出生後,因為母乳餵養的原因,因此和自己的孩子相處的時間會更長。
  • 6歲熊孩子清空爸爸7萬購物車,面對滿屋禮物,媽媽卻笑而不語
    有一個熊孩子就在玩爸爸手機的時候這給爸爸氣得簡直是七竅生煙,但是熊孩子的所做的事情,媽媽在一旁卻沒有生氣,反而笑而不語,這背後有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這天,爸爸下班兒後,孩子就提出來想玩一會手機,爸爸給孩子規定只能玩一會,孩子同意了爸爸就把手機交給了孩子。不過過了幾天,有一件事情讓爸爸感到疑惑。因為最近家裡接二連三的總是會出現一些自己買的快遞,而且還都是自己名下買的。
  • 「小豬佩奇」才是高級育兒書,豬媽媽的三個育兒妙招,你看懂了嗎
    ,家務齊分擔在《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蠟筆小新》等很多經典的動畫片中,爸爸都是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媽媽則擔任全職主婦,豬爸爸不僅給豬媽媽買了新裙子、布置了客廳,還請豬外公和豬外婆來幫忙帶娃,自己攜手豬媽媽一起看劇,度過甜蜜的二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