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厭惡的網際網路名詞:網際網路思維|好奇心研究所

2020-12-11 好奇心日報

現如今,在朋友圈裡轉發《數據紅利時代,未來成敗相關》、《XX 大佬網際網路思維終極解構》也不會比《XX 食物食用不當全家致癌》、《支持拐賣兒童者死刑不殺不足以平民憤》高端到哪裡去了。

「網際網路思維」、「大數據」這些曾經用來解釋行業現象的名詞已經被用到了各種莫名其妙的場合從而導致 credibility 嚴重下降……已經到了人見人厭的地步。

,我們收穫了共 3748 次表態,結果表明:最招人厭煩的網際網路名詞是「網際網路思維」,有 860 個人選擇了它(22.9%);接下來招人討厭的是「微商」,有 823 個人選擇了它(21.9%)。「好奇心研究所」此前做過一次「你厭煩哪些網際網路名詞?」的投票

「網際網路思維」被人討厭是因為這個詞簡直可以被用在任何地方——為什麼有的手機可以被賣得那麼便宜?因為網際網路思維。為什麼你肄業的師兄開了餛飩店成為了一個榜樣?因為網際網路思維。為什麼豬會飛?因為網際網路思維。而豬會飛已經成了一個普及率高得驚人的意象,鼓勵著那些(豬一樣的)「改變世界的創新」。

「微商」的令人討厭主要來自人人幾乎都有被熟人圈賣東西刷屏的惡劣體驗(好好的一個表姐,開始賣東西了以後就變得神煩)。對賣劣質面膜這樣的事來說,所謂一種全新的渠道,也就是換種溫柔的方式透支熟人間的信任啦。而鼓吹微商的人還熟用雞血體和雞湯體,他們的宣言充滿了好奇心研究所這次調查的所有令人討厭的詞彙:

「微商發展要基於客戶大數據分析,利用網際網路思維,打造以消費者體驗為中心的電商生態體系。」

呵呵。

另外,這次調查中其他令人厭煩的詞彙還包括這些:

「乾貨」(14.1%):乾貨被認為是雞湯濃縮包,充滿了「求你看我一眼我真的說了些很重要的行業秘密」的掏心掏肺感,後面往往會跟著一句「不收藏就沒了」或者「動動你的手指轉發出去」。

O2O(13.4%):O2O 已經水到了什麼地步?樓下水果店的小夫妻開始用微信接受訂購水果了,他們就能被本地報紙採訪介紹 O2O 經驗。

大數據(11.4%):因為 100 個樣本也叫大數據所以大數據這個詞變得毫無可信度。

眾籌(9.0%):招人討厭的多半不是有關硬體和產品的眾籌,而是「眾籌一個環遊世界的夢想」的這種眾籌。老實說,什麼時候分清楚眾籌和討飯了,也就算具備了網際網路思維……

粉絲經濟(7.4%):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銷售方法。所以在這次調查中也並沒有特別招人討厭。

在讀者留言中,大家還貢獻了這些討厭詞:「痛點」、「迭代」、「場景」、「扁平化」。

不是營銷號寫手的話,就儘量避免使用這種詞語吧。

不用謝。

好奇心研究所調查結果

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的一個調查欄目,這是一個探討各種生活方式問題的互動平臺,它針對的可能是生活方式的變化和潮流,也可能是某個品牌的服務。你可以在這裡投票、吐槽、表明態度。好奇心研究所是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思維」?幻覺,不存在的!
    群裡有一位自稱很懂網際網路的投資人大哥(這個人的微信我至今還沒刪),語重心長地教育我:「你這就是沒有網際網路思維的結果。」我支起耳朵等著他接著說,然而他始終沒告訴我「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他只是翻來覆去的強調:小米絕不應該去線下開設渠道,網際網路時代的線下渠道是毫無價值的,線上粉絲最終會淹沒一起,blah blah...
  • 產品思維分析網際網路心理測試
    編輯導語:隨著生活和工作壓力的不斷加大,現代人的心理壓力難以排解,於是網際網路心理測試應運而生。本文作者就用產品思維為我們分析了網際網路心理測試,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最近被吐槽了產品思維,心裡很不爽的同時覺得真的挺無聊的。為了表明我只是不願意事無巨細的表達出來並不是不懂,所以來從產品思維的角度分析分析網際網路「心理測試」這個玩意。
  • 許維:用系統思維審視網際網路思維
    說實話,剛開始聽到網際網路思維的時候,我真的沒搞懂。什麼專注、極致、口碑、快,什麼用戶體驗、免費、快速迭代,這些都很對,但是,為什麼這些就是網際網路思維了呢?難道網際網路之前的時代這些就不重要嗎?而對於那些說網際網路思維是大忽悠、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網際網路思維的文章,我覺得就是為了搏出位而故意唱反調了,奉勸大家對於這類文章不要當一回事。鋪墊到此為止,切入正題吧。
  • 學習十九大報告,讀懂網際網路、信息化、數字經濟等名詞的涵義
    作為「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實踐者、推動者和先行者,不僅要深入學習十九大報告,更要讀懂報告中涉及的網際網路、信息化、數字經濟等名詞的內涵與外延,只有讀懂了、理解了,才能定位目標與方向,真正明白幹什麼和怎麼幹的問題。
  • 讀書會邀請函丨為什麼擁有好奇心很重要?因為在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你...
    網際網路正在讓聰明的人更聰明,笨的人更笨。而未來,屬於那些具有好奇心的人。——作家凱文·德拉姆什麼是好奇心?好奇心有什麼作用?如何培養和發揮好奇心的作用?好奇心是當我們想要知道某種不知道的事物時,表現出來的一種認知上的複雜情感,它可以理解為一種內在動機,這種內在動機是主動學習(activing learning)和自發探索(spontaneous exploration)的關鍵。
  • 流行語:網際網路專有名詞縮略語彙編
    國際組織   APEET – Asia Pacific ENUM Engineering Team 亞太ENUM工程組   APIRA – Asia Pacific Internet Research Alliance 亞太網際網路研究聯盟   APNG – Asia Pacific Networking Group 亞太網際網路團體   APTLD
  • 網際網路思維就是毛澤東思想?
    毛概馬經鄧論有個特點,就是不太需要與時俱進。基本上,幾年前備的課,可以照舊不誤。反正翻來翻去就這麼點。我覺著吧,這要對老師進行批評。這門課,其實和時下極熱的一個詞「網際網路思維」是可以很好結合起來的。在我看來,網際網路思維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在中國,其實就是:毛概馬經鄧論。好好結合網際網路思維,這門課可以上得風生水起,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而且非常學以致用,非常與時俱進。
  • 網際網路思維激蕩傳統出版變革
    網際網路讓工業進入4.0時代,讓傳統出版走向數字出版,讓媒體呈現融合趨勢,不同媒介之間的邊緣日漸模糊,並出現新媒體,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身處網際網路時代,傳統出版業面臨巨大的挑戰,如何運用網際網路思維變革傳統出版,集合優質內容資源,加快出版轉型與升級,推進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融合發展,是每個出版人共同面對並應認真思考的問題。
  • 湖南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所所長何平平教授蒞臨邦幫堂調研指導
    6月8日,湖南大學網際網路金融研究所所長何平平教授親臨邦幫堂進行考察交流並指導工作。    在邦幫堂職場,賓主雙方進行了親切的座談交流。邦幫堂董事長寇權先生對何平平教授的蒞臨表示熱烈的歡迎並致以誠摯的謝意,希望何教授今後多來邦幫堂進行指導並提出寶貴的建設意見。
  • 這些網際網路行業專有名詞,你了解多少?
    21世紀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對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網際網路、在參與網際網路營銷,了解一些常見的網際網路專有名詞是非常有必要的。
  • 網際網路思維到底是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很多同學問我,網際網路思維究竟到底是什麼?其實網際網路思維是相對於工業化思維而言的。網際網路思維是一種商業民主化的思維。網際網路思維是一種用戶至上的思維。網際網路思維下的產品和服務是一個有機的生命體。網際網路思維下的產品自帶了媒體屬性。有網際網路思維的企業組織一定是扁平化的。
  • 當今社會創業最主要的是不斷學習網際網路思維
    很多人認為是受到了網際網路的衝擊才讓實體店經營者變得越來越慘澹,但是小編個人認為,實體經營生意慘澹的原因主要不是因為網際網路發展太快,而是許多的人還是不能接受網際網路應用,還沉浸在以前的觀念當中,因為應用的網際網路基礎也是聊天
  • 天堂茶話:網際網路思維和傳統思維的終極碰撞
    廢話浪費時間,直接進入主題強烈推薦給以下人士觀看:1,不明白真正的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思維的人。從歷史上看,中國是一個長期受儒家觀念影響的國家,這段歷史有多長時間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只知道在這種觀念下的人那種等級觀念,自上而下,封閉平衡的深入人心和病入膏肓。而道家的那種無為而治,追求個性的理念被埋入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回到當下,再看看現在傳統思維和網際網路思維的碰撞,究其根本難道不是儒家和道家兩種思想的碰撞嗎?網際網路思維中的開放,平等,自由,個性,這些不是和道家思想不謀而合嗎?
  • 以網際網路思維認識商業銀行經營模式
    網際網路思維背景下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設計應以平臺思維突破時空限制,以扁平化思維簡化隸屬關係,以跨界思維創造新盈利點,以用戶思維構建客戶體系,以大數據思維進行科學決策。由於商業銀行是主要經營媒介,即貨幣、信用具有同質性,銀行與銀行間的差別將會源於其在業務流程上的差異,業務流程成為建立競爭優勢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商業銀行還沒有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場競爭需要的治理結構和運營管理體系,傳統的科層結構和僵化的業務流程仍沒有徹底改變。
  • 李彥宏憑什麼說網際網路思維過時了
    11月1日,2018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發表了自己的觀點:網際網路的思維是一個過時的思維,我們的思維方式是AI思維。他以人工智慧思維的交通數據調整為例,過去的網際網路思維呈現的數據是基於抽樣的思維,反映的是部分使用APP的人,而人工智慧AI思維體現的是全部數據化,利用人工智慧方法實時調整的方式。 2014年,國內曾經有過一次什麼是網際網路思維的大討論,彼時,網際網路已經進入中國二十多年。
  • 聽說現在還有人不了解網際網路思維是什麼,千字長文與君共勉
    然後,根據媒體報導,所有大牌幾乎都在發表自己的「網際網路思維」,當然也保護很多打著「網際網路思維」招搖撞騙的所謂的營銷大咖。通過這種方式,「網際網路思維」已成為當年最受歡迎的新詞。「網際網路思維」究竟是怎麼來的?鑑於實在是查不到統一的定義,作者總結了一些比較流行的主張。
  • 半小時學遍網際網路營銷分析專用名詞
    一共是關於網際網路營銷數據分析的9個部分的名詞: 最基本的名詞 數據分析專用詞 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營銷分析技術領域 流量與用戶行為領域的名詞
  • 人物︱張立憲:以網際網路思維做出版
    人稱「老六」的張立憲被譽為以網際網路思維做出版的第一人,直達、開放、活態是他理解的網際網路思維精髓。出版商務周報記者專訪張立憲,走入《讀庫》的藍圖設計。張立憲畢業於人大新聞系。2005年,36歲的他已經歷過新聞出版的各個形態,報社、雜誌社、網站、出版社,左右逢源,永遠有接不完的訂單、掙不完的錢,但都是別人挑選自己。
  • 網際網路思維底層邏輯:用戶思維、產品價值、持續增長
    最後不斷探索企業發展的第二曲線,跨越業務之間的非連續性,最終實現持續增長,這就是網際網路思維底層邏輯的核心內容。一直以來,網際網路思維這個名詞總是能輕易地成為被廣泛討論和研究的對象,但大家對於網際網路思維的定義都存在不同的見解,這或許與每個人所身處的行業特點以及工作內容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荒原:網際網路賺錢的兩種思維
    荒原:網際網路賺錢的兩種在網際網路中,有兩種賺錢思維:第一種:打獵型營銷賺錢思維打獵型營銷賺錢思維是基於動物競爭思維打獵型營銷賺錢思維使用金錢換時間,每一步成交的營銷成本高昂,非一般的生意所能承受。打獵型營銷賺錢思維從獲取客戶到流程優化,每一步都需要大量資金。每一步營銷步驟的設計,都要要求深厚的營銷功底。人類世界永遠遵守能量守恆的辯證統一規律,快速暴富的收益一定是以快速破產為風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