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為什麼用「一刻」表示十五分鐘?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2020-12-22 指點江山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所以,時間對於人們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人生就是短短的幾十年,需要好好把握這僅有的時光,不然,時間一去不復返,轉眼就是一輩子。

在《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夜漏未盡一刻」。那麼,這裡的「一刻」是現在的十五分鐘嗎?在古代,為什麼會用「一刻鐘」來表示十五分鐘呢?這其中,又有什麼含義呢?

對於「一刻」的含義,肯定是有的,至於,為什麼要用「一刻」來表示,就需要從古代的計時工具說起。

中國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計時的國家,在農耕時代剛開始的時候,中國的古人就十分注重對時間的計算。在不同的朝代和時期,科技發展水平和經濟水平的不同,計時器的種類和使用方法也就有著很大的區別了。在古代,計時器主要有圭表、日晷和漏刻等。

那麼,這些計時器又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

首先是圭表:圭是平臥放置的尺子,表則是垂直放立的標杆,由圭和表組成的器物就是圭表。早在商周時期,圭表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了。它主要是利用太陽照射出垂直在標竿影子長度的原理,來測量日影的長度,從而,計算出時間。

另外,根據圭表測量出日影的變化,還可以用來辨別方向和確定節氣。除此之外,圭表還可以用來測量冬至日的所在,然後,確定回歸年的長短。現在,我們到北京故宮、瀋陽故宮、承德避暑山莊等地旅遊參觀時,還可以看到日晷的身影。

其次就是日晷儀:這個計時器又被人們稱為「日規」和「日晷」。這個計時器可以說是圭表的進化版,因為,它是從圭表演變出來的。在西漢以前,人們普遍使用日晷來測量時間。其實,日晷是由一個石頭做成的晷盤和用銅做成的晷針組成的。

一般情況下,人們會在晷盤的正反兩面,劃分出十二個大格子,一個大格子就代表兩個小時。在使用日晷的時候,人們只需要觀察日影在晷盤的哪個位置,就可以知道時間了。日晷和圭表一樣,都是通過觀察日影來推算時間。

不過,日晷有一個缺點,就是在晚上和下雨天的時候不能用。為了克服日晷這一缺點,人們就發明了可以在晚上使用的月晷。這樣一來,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推算出時間了。不過,要注意的是,無論是日晷還是月晷,都不可以在陰天或者下雨天使用。

最後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則是指劃有刻度的箭,這是放在漏壺中標註時間的零件。由於,日晷和月晷的缺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所以,任何時候都可以使用的漏刻,應運而生了。清朝人對它的評價極高,他們認為古代能夠測出十二個時辰的計時器只有漏刻。

漏刻又叫作漏壺,實際上,它是一個水鍾。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已經掌握了用水來計算時間的方法了。各個朝代都有一個專門的部門管理漏刻,民間更是普遍使用。這個在《隋書》中也有記載,據說,當年黃帝創漏水的方法,就是為了把白天和黑夜劃分開來。

後來,這一工作由挈壺氏負責,挈壺氏也就是掌管漏刻的官員。因為,漏刻一般用銅壺來裝水,滴漏來計算時刻,所以,它又被稱為「銅壺滴漏」。這種計時器很簡單,只要在壺裡裝水就可以了,水會從壺底的小孔裡流出。

如果,能在一天一夜裡滴完了壺中的水,那麼,這就是二十四個小時。這個時候,被平均劃分在箭刻上的一百個刻度就是二十四小時,一個刻度就是十四分四十秒了。

按照漏壺的觀察方式不同,我們可以劃分出水位下降的「沉箭漏」和水位上升的「浮箭漏」兩種漏壺。沉箭漏的構造十分簡單,是由一個底部有著小孔的壺和箭刻組成。在使用的時候,壺裡的水會從小孔中流出,箭刻也會隨著水的減少而下降,以此顯示出時間。

浮箭漏出現的時間比沉箭漏晚,不過,在功能上它比沉箭漏有著很大的優越性。它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供水的播水壺,另一個則是放了箭刻的受水壺。在使用的時候,播水壺裡面的水會通過小孔進到受水壺中,箭刻隨著水位的上升而上浮,以此顯示出時間。

後來,為了能夠提高水流速度的穩定性和計時的精確度,人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了一個或幾個漏水壺。

當然,除此之外,中國古人還造出了:香篆鍾、燈漏、沙漏、水運儀象臺等。古代的人們用圭表判斷方向,確定時間和節氣,用日晷觀察日影計算時間,用觀察水位高低的漏壺測量時間... ...這些古老而又簡單的計時儀器,無一不在顯示著我們祖先的智慧。

從東漢開始,各朝各代都改革過漏刻制。《隋書·天文志》:「昔黃帝創觀漏水,制器取則,以分晝夜,其後因以命官。」這段話描述的就是古中國的漏刻計時制度。

古人把這個刻度改成九十六、一百零八或者一百二十等等。一直到清朝的時候,清政府頒布了一部關於時間刻度的法律後,才沒有再改動過箭上的刻度。可以說,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一天一百刻正式變為了九十六刻,平均劃分下來:一刻就等於現在的十五分鐘。

所以,用「一刻」表示十五分鐘就是來源於這裡,並且,這一計時規則至今還在使用。

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可以想到的東西人們就可以通過自己的智慧把它變成現實,古人為我們創造了很多沿用至今的東西,那是他們智慧的結晶。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世人也應該學習古人,創造出更多的精華,以供後世的享用。

參考資料:

【《漢書》、《考工記》、《周禮》、《古代天文儀器》】

相關焦點

  • 古人為什麼喜歡用豆蔻來形容少女,其中有什麼「特殊」含義?
    古人為什麼喜歡用豆蔻來形容少女,其中有什麼「特殊」含義?古今中國都出過很多偉大的文學家,這些文學家都有著華麗的手筆,能夠把世界萬物描繪的繪聲繪色、形象生動,這其中就有曹植、李白、王安石等,近代則是魯迅先生開創白話文的先河,這些文學家的作品中,對女人的修飾讚美也是不勝枚舉,我們遇到女人也會用到這些修飾。
  • 常識 | 古代一刻是現在的幾分鐘?
    2個小時,但古代的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嗎?最初用漏壺計時,一晝夜有一百「刻」,故古人言中的「刻」和我們現在說的一刻鐘在時間長短上有出入,直到清代改為一百刻為九十六刻,一刻才完全等同於現在所說的十五分鐘。明清小說中常用「一盞茶」和「一炷香」來表示時間。中國人自古就有喝茶的習慣,所以用喝茶的時間來計時是很自然的。
  • 古代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嗎?
    國學晚自習◆ ◆ ◆ ◆ ◆國學知識古代一個時辰等於現在2個小時,但古代的一刻是現在的15分鐘嗎?「三更夜半」是現在的幾點?「彈指」、「瞬息」、「一念」、「剎那」,它們之間如何換算?來,漲知識,收藏吧!時辰古人最常用的計時用語是「辰」,也稱「時辰」。
  • 《人民的名義》屢次出現的「萬曆十五年」,究竟有什麼含義?
    在劇情上,這部劇起初埋下了不少的伏筆,讓不少觀眾起初看的時候,會覺得有些不好理解,不過在劇情的後期和結局的時候,還是讓觀眾們看到了答案,所以,整部劇在劇情方面,沒有讓人覺得生硬或是唐突,但是,在這部劇中屢次出現的「萬曆十五年」,想必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尤其是不了解這五個字的人,也是聽得一頭霧水,那麼「萬曆十五年」背後究竟有什麼含義呢?
  • 月餅在古代是供品,為什麼可以吃?
    為什麼古人要在中秋時節吃月餅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從吃月餅的兩方面的寓意來說。 1.體驗一年的收成八月十五過中秋節其中有一個原因是為了慶祝一年的豐收,那麼為什麼要通過吃月餅來慶祝呢?那麼吃月餅又有什麼含義呢?吃月餅其中一個意義就在於慶祝,享受,體驗一年的收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知道按照月曆的順序,八月十五已是中秋了。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在中秋節這一天吃的月餅是用一年中收穫的農作物製作成的。一家人在一起帶著喜悅、快樂的心情享受著自己一年收穫的果實,十分愜意。
  • 素食新說:古代素食含義 為何初一、十五要吃素
    「素食」在中國古代的含義並不等於「不吃肉」。漢語「素」字本義是指白色、乾淨和質樸。有專家作過考證,素食在中國古代有三種含義:一是指蔬食,此義與我們現代意義的素食重合;二是指生吃各種瓜果植物,與現代意義上的天然純素食有相近的地方,區別只是現代人已很難吃上他們理念中的「天然純素食」;第三指無功而食祿,那已是社會學領域中的事,與本文之旨無關。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裡都要取一個「字」呢?有什麼具體的含義嗎?
    現在的古裝劇有很多,大家都看過一些,特別是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影視劇大家更是耳熟能詳,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裡面有這麼一個點,就是不管是哪個人物出來,他的名字後面總有一個「字」,像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這些名字後面的「字」都是什麼含義呢?
  • 古代妓院為什麼叫青樓 有什麼來歷
    古代妓院為什麼叫青樓 有什麼來歷時間:2018-04-06 18: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古代妓院為什麼叫青樓 有什麼來歷 那麼分析這個問題,首先要從青這個顏色入手,在過去,青色在品級上是貧賤下賤的意思。你看皇上用什麼膚色?金色呀。五爪金龍赭黃袍,金黃色。
  • 清朝官員下跪叩拜為什麼要甩一甩衣袖?其中有什麼特殊含義嗎?
    很多朋友都不明白,為什麼清朝官員跪拜之前要甩衣袖,這其中有什麼講究嗎?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了解清朝官服的由來。清朝是滿族入關建立的國家,滿族人本以遊牧為生,為了方便狩獵,所以他們設計了袖口比較窄的衣服,這種袖口可以綁縛起來(袖頭)覆蓋在手背上保護手腕,特別是在寒冷的冬天進行騎射時。
  • 銅壺滴漏與一刻鐘有怎樣的關係?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通常用鐘錶或手機來獲得具體的時間,而不再刻意的去計算時間,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那你知道在我國古代,沒有現代的科技,我們的祖先是如何計時的嗎?銅壺滴漏與一刻鐘又有怎樣的關係呢?我們都知道,十五分鐘稱為一刻鐘。
  • 輔音字r表示什麼含義你知道嗎?
    我們上一講的關於後綴知識的學習,後綴其實很簡單,我們先把它學下來,它是英語單詞,看似不太重要的一個環節,但是它可以告訴我一個單詞的詞性是什麼,而且後綴呢,通常是元音字母開頭,一般不表示含義。那麼rectify叫糾正,rect是詞根表示直立的意思。ify表示動手後綴,所以這是直立這個詞根,加上動詞後綴,那麼這個詞就是一個直起來的動作,什麼動作呢?是不是糾正。這裡呢?難點在於後綴ify我們可能沒見過。沒關係,我們現在就來強化它。前面機農說過英語單詞的後綴不多,如果多的話,那我們就束手無策了。
  • 中國式忌諱:初一十五為什麼特殊
    小時候,總是聽老輩人講:「初一十五不能出遠門啊。」「今天是十五,別去理髮了,改天去吧。」「今天是初一,這件事明天辦吧。」「初一十五要上香,去逛廟會。」那麼為什麼初一十五這麼多忌諱了,我想這是我們獨有的特色了吧。廟會我們都知道,我國古代適用農曆計時的,初一是一個月的開始,二十四節氣也是按照陰曆來的。中國人每年最隆重的節日,春節,也是正月初一這一天。
  • 古代有勞動節嗎?勞動節的古代人民又在做什麼呢?
    古代有勞動節嗎?勞動節的古代人民又在做什麼呢?各位讀者老爺們大家好,這裡是以人為鏡,以史論今老夢陪你聊著歷史。首先要預祝各位大大們,勞動節快樂!其次,面對長長的假期,各位讀者大大們又準備做些什麼呢?國際勞動節,又稱五一國際勞動節,這是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全世界有80多個國家都有這樣的節日,而且全世界的勞動人民都會過這樣的節日。
  • 俗話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是什麼意思呢?
    俗話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是什麼意思呢?文/小秀談歷史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可不是農民隨口編造的順口溜,而是經過數千年的經驗總結而成的真理。意簡言賅的一兩句話,不但順口押韻,而且還通俗易懂,其中還不乏一些精彩的總結和深入的道理。俗語都是古人們總結的道理,是古代人們所驗證的科學,我們要牢記這些俗話將他繼續流傳下去。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是一句在農村地區流傳很廣的俗語,如今已經很少聽到。
  • 戚風蛋糕為什麼叫戚風?這其中的含義,真的是「氣瘋」嗎?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多的美味,而這些美味呢,有些名字看起來沒什麼,但是它背後的故事,要麼非常感人,要麼耐人尋味,可以說五花八門了。而在眾多美食之中,甜品算是一種非常受人歡迎的食物了。其中蛋糕更是深得帥哥美女們的喜愛。
  • 你們知道古代青樓女子,喜歡在腰間系上一根紅繩嗎?這有什麼含義
    大家知道古代的青樓女子麼?古代的青樓女子他們也是酷愛紅色的繩子,我們都知道紅色的繩子,都是喜慶的象徵為何為青樓女子在腰間系上一根紅繩,這有什麼含義!大家一定很好奇,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這跟紅繩意義。我們知道一句俗語,「苦難系紅絲,從良斷紅絲」,我們從這句話中就能找到答案,古代青樓女子一般他們從事這一份背叛自己身體的職業,都是為現實所迫,他們在自己身上寄一根紅絲線,表示這是苦難的時候保佑自己,一旦將來運氣好被那個好心人贖身了,那麼他就把這根紅絲線剪斷,從此以後好好生活。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寓意含義 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來歷簡單介紹
    中秋在的月亮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又圓又亮的,但古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那麼為什麼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呢?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吃月餅呢?中秋賞月的由來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寓意含義  這句話被人誤解為「農曆月中,月亮最圓滿的時刻往往不在十五日之夜,而是在十六日的晚上。
  • 鼬在臨死前的最後一笑有什麼含義?在這一刻,他終於得到了解脫
    我們都知道,佐助和大蛇丸的戰鬥之中,佐助殺掉了大蛇丸,但是由於佐助體內還有大蛇丸的咒印之力,也就是說那部分大蛇丸的力量還是會趁機奪取佐助的身體的,但是這要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佐助必須用儘自己的力量。在這個時候,宇智波鼬笑了,估計從宇智波一族毀滅的那天晚上開始,這麼多年來,宇智波鼬第一次露出笑容吧,那麼在這最後一刻,宇智波鼬的這個笑容有什麼含義呢?第一個含義自然就是對佐助感到欣慰了。
  • 「午時三刻」行刑,這是有什麼講究,還是古代法律規定?
    隨之不禁一問,古人為什麼非要選在「午時三刻」行刑呢?這樣做究竟有什麼講究?古時一晝夜有十二時辰,也就是將一天劃分為十二段,每段兩個小時,每個時辰都以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來表示。所謂的「子時」就在晚上的二十三點到第二天凌晨一點這個時間段(23:00——1:00)。
  • 為什麼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農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變化因月亮的盈虧影響而達到最大值的時候,我們人體內部血液湧動的「潮汐」也達到了最大值,情緒就會陷入極端的狀態中。自梁武帝以後,素食便一舉成為中國漢傳佛教的一大標誌。因此,要說從古至今最自覺、最徹底、最無私地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素食主義道路的群眾,當公推南北朝以後的中國佛教徒。古老的中醫學一直是主張多用清淡素食,少用肥膩厚味的。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金翼方》中說:「食之不已為人作患,是故食最鮮餚務令簡少。飲食當令節儉,若貪味傷多,老人腸胃皮薄,多則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