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推手中的「演變」與「滲透」

2020-12-15 我的武林

太極推手中的「演變」與「滲透」

太極拳的推手是向散手實戰過渡的教學練習方式,太極推手運動有的表現為比較的激烈爆猛,也有的相對地表現為文雅溫和,但無論是剛猛還是柔和,都是交戰雙方鬥智鬥勇的對抗運動 。

既然對抗競技, 便無「和平共處,互不幹涉」之類典雅可言。這種競爭競賽意識,是推動武術發展的巨大動力,也是提高個人技藝水平的動力 。只是從目前來看, 因為從健身角度為了自身的安全係數等等,人們越來越減弱太極推手的高強度武力抗爭,而漸趨採取相對柔和的運動方式,更加注重對抗的藝術及人的智慧謀略 。

我們今天便要討論這種「外交戰略」 。

這種柔和的太極推手的對抗,不著意強調暴力侵佔,倒是非常注重實施「和平演變」,如細雨潤物在微妙細膩處顯示精神,尋求對方防備的缺陷破綻並以之為突破口,最終達到戰勝凱旋的目的。

演變的結果當然是使對方喪失身體平衡能力,重心不穩;或遭受嚴重破壞,失去抵抗能力,從而導致任人擺布、被對手隨意發放。

演變的有效方法當然是「滲透」。滲透便是深入對方重心,參與平衡活動。這種滲透相似於古人的「用間」思想 。所以欲滲透便須聽勁問勁,欲聽勁便須捨己從人,欲從人便須輕靈敏感,欲輕靈便須周身放鬆,欲放鬆便須「乃是由己」。若「不由自已」、「情不自禁」, 內亂不止、毫無能力抵抗外侵,決談不上控制他人,也就失去了品味太極推手高深哲理趣味的資格 。

因此,在推手中加強滲透意和豐富滲透手段,是練習者刻苦學習、努力掌握的主要內容 。這需要放意、放氣、放力,尋找穿透力的技術感覺,以及各種招法、用勁、變點的技術技巧的訓練。

請注意,以上諸多訓練又是在具備了太極拳身法要求的整力掤勁的基礎上進行的,這是「攘外必先安內」的必然,沒有強大的實力作為資本和後盾,一切努力都無濟於事。太極推手正是在這種演變與反演變,滲透與反滲透當中,於一來一往聽問化拿之 際, 體會陰陽消長的妙用,達到健身強體、啟慧開智的雙重效果。

(鑑語)

相關焦點

  • 不要讓推手毀了你的太極情操
    推手,是太極拳功夫重要的訓練手段,主要表現為二人徒手訓練形式,相互在推手中聽勁、懂勁、找勁,靈活多變。因為推手具有一定的對抗性,所以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推手成了當今有些太極愛好者 「炫技」乃至「斂財」的一種手段。
  • 力學原理在太極推手中應用
    太極推手的訓練方法,貫徹粘連黏隨,不丟不頂,無過不及,隨曲就伸的原則,是運用太極十三勢的技術內容,以聽勁,即皮膚觸覺為主要手段,來發揮太極推手中捨己從人,引進落空,避實就虛,乘勢借力,以輕制重,以柔化剛,以小力勝大力,以巧力取勝,達到以「四兩撥千斤」的技巧。
  • 太極與八卦
    太極拳不但蘊含有太極之義,而且還符合八卦圖之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文化的進步,太極文化也在不斷深化。從太極圖,又演變為太極八卦圖。太極八卦圖又形成三種特殊的表示法:伏羲的先天八卦,文王的後天八卦,孔子的八卦圖。三幅圖表示有異同,所示事物的目的不同,圖形有它的不同之處。但是,三圖的共性皆表示為:無極,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宮。
  • 親子關係&太極推手
    孩子在這種全然接納中構建起自己的充足安全感,是他一生勇敢無畏的源泉。父母也享受著被孩子全然需要、被完全依賴的感覺,這種感覺往往讓父母忘記了自己本該隨著孩子成長的放手。 當孩子逐漸長大,先是在八個月左右有了生理自我,然後兩三歲開始有了社會自我,到了青春期慢慢產生了心理自我。這一步步自我的成長,自然而然產生了與父母一步一步分離的需求。
  • 法國太極推手到疾速快感 一堂關於速度的技術課
    □吳強  從昏昏欲睡的太極推手到振奮人心的疾速快感,法國人給我們上了一堂關於速度的技術課。  本來,對瑞士一役,法國人聰明了不少。在首發陣容中,皮雷回到左路,齊達內客串右路,亨利也不再局限在禁區裡。這個位置安排客觀來說,基本解決了一直困擾法國人的左右攻擊都不順的問題。
  • 走出太極技擊的誤區
    沒有力量就如將軍手中無兵,縱有孑L明之能,也只能紙上談兵。沒有力量,在實戰時就無法如意發揮,甚至反被對方所制。   過去太極拳是用來技擊的,不是用來健身的,因此不適合年齡偏大者學習。如今人們練太極拳的日的與過去大不相同,雖知道太極拳講究剛柔,但卻只知道柔不用力,不知道剛要用力和用多大力,所以目前太極拳在廣泛普及中過多地注重「柔」,而忽視了「剛」。
  • 太極拳「法」和「勁」在推手中的運用
    太極拳的推手,更講究「法」與「勁」的運用,而且把「勁」的範圍更加擴大,內容更加豐富起來。太極拳中所謂的「懂勁」,不僅把自身力量的發揮應用作為「勁」的內容,而且把接觸對方以探聽虛實動靜的靈敏度,以及如何審敵度勢等等,都放在「勁」的範圍以內,懂勁就成了了解和掌握勁的運用的專門術語,拳論說:「由著熟而慚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又說:「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 伏羲「一畫開天」,孔子搭建太極和八卦的演變關係
    根據現代的科學理論,地球是在宇宙大爆炸後,隨著時間演變,各種物質交錯最後誕生的。其實在七千多年前,伏羲仰觀宇宙就已經發現了這個秘密,他「一畫開天」,用來代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從一個整體迸發而來。太極這個詞我們非常熟悉,很多人一說這個詞彙帽子裡立刻浮現張三丰的太極拳和太極劍這種開宗立派的武林絕學。那這個詞的出處在哪?事實上在春秋孔子以前,沒有人講過什麼是太極。孔子有個特點,什麼事都喜歡刨根問底,要把事情正名,得以使其「名正言順」。
  • 太極長拳是太極拳運動中的一顆明珠,李景林太極長拳有何特點?
    太極長拳是太極動中的一顆明珠,過去,許多名師都把它列為練習太極舉程序中的一個重要階化較投,楊式太極一代宗師楊澄雨在《大極體用全書》忽隅中說的很明確,「太極舉之程序,先練架(屬於徒測手),如太極拳,太極長……,」然而,事實上太等級長拳的傳投範圍比之太極舉要小得多,僅在少數人中間密相傳,珍藏不第,因此,雖然諸種流派的太接上極拳蔚然可觀,而太極長拳過去世人知之甚少。
  • 國際象大師、太極推手世界冠軍的《學習之道》(2)
    ≫接著用太極推手[加深對以上兩個過程的理解  ➊ 基礎知識學習 ㊀從一個基本動作開始,分別練習各個步驟,一遍又一遍的重複練習,完善自己的節奏和準確性。 喬希用如何備戰2004年世界太極推手比賽來闡述如何超越熟練,把學習變成一門真正的藝術。 現實情況:㊀臺灣選手天生的身體條件好,更強壯,速度更快,耐力更強。㊁高水平選手,極少犯錯,唯一得分的時候就是我們突發奇想,個人表現超過了他本身的水平。 如何取勝?
  • 致科研「神童」與「天才」少女——成也「推手」,敗也「推手」
    應該說,《推手》這部電視劇的故事還不錯!該劇講述了職場小白柳青陽通過學習「推手」思想,在眾人的合力幫助下,從太極推手中悟出了人生之道、經商之道,從一個玩世不恭的富二代,變成職場高手的故事 。太極推手從本質上說,它是太極拳獨特的操練方式,它是一種訓練方式。誠然,劇名為推手,當之無愧,深諳精髓。
  • 太極實戰拳法與內功修煉
    >   混元太極實戰拳法十三式凝聚了太極大家、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創始人馮志強先生所傳授的最經典的技擊精華,是幾十年擂臺實戰經驗之總結,技擊性特強,體現了太極拳的技擊靈魂。太極鼓蕩貫穿整套拳的始終,意氣鼓蕩,丹田鼓蕩,肢體鼓蕩,充分體現了混元太極拳鼓蕩的內功特色。進一步結合了人體骨骼運動規律及經絡氣血運行特點,武醫結合,糾正了太極拳修煉中易傷膝傷腰腿的錯誤動作,特別強調中正不偏,圓襠開胯,內外雙修,動靜相兼,每一個動作都細緻入微,精準到位,得氣快,內勁足,更科學更高效的實現健身養生之目的。
  • 推手熱點
    2017年5月3日晚推手後留影今天晚上大青山風景區的長興會議室格外熱鬧
  • 【專題講學】台州路橋舉辦推手擲放培訓,不容錯過!
    其具體教學內容以田金龍博士創編的「三搖三擺」中的前後擺為主體功法,以楊式太極拳的攬雀尾,形意拳的五行拳,八卦掌的迎門送客,大成拳的勾挫試力,八極拳的兩儀頂,傳統武術中的大槍,現代戰爭中的刺殺等技術的精華為主要載體,設計了一個技術(如封似閉)貫通整個體系(功法-套路-推手擲放-散手擲打-器械槍刺-歸元),涵蓋武術的全息技術,練即為用,體用合一的武學技術體系。
  • 論「無極,太極,陰陽」
    在具體的修煉中,無極的意義表現為「空」的狀態。往往,在臨敵對恃中,等候對手的攻防時刻,腦子是一片空虛,修煉有素的人,腦子的空具有靈性,相反,功夫不到家的就會虛空、痴呆。空的境界,就是禪的境界。當我們的心態達到寵辱不驚的時候,便會安靜如常地應對: 遇到險情不驚慌失措,佔據優勢不急功近利。處處守中用中,不偏不倚,無過而不及。這就是太極拳修煉的「中庸」之道,「無極」的空靈境界。
  • 太極大師楊澄甫:高手的修煉法門,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也許有的人會以為,平時看到的老人們慢悠悠地在公園、廣場等地演練的太極拳套路就是太極拳,並錯誤地認為太極拳是老年人的活動項目,所以現實生活中習練太極拳的隊伍以老人為主。還有相當一部分習練者以為,學會的套路越多太極拳的水平就越高。
  • 太極造句和解釋_太極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太極(tài jí)。我國古代哲學家稱最原始的混沌之氣。謂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繼而出現各種自然現象,是宇宙萬物之源。太極參考例句:1、爺爺每天清早都會去公園打太極拳。2、太極拳是老年人喜愛的體育活動。3、他的太極拳已練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 十一長假《太極拳推手奧秘》面授班招生通知
    《太極拳推手奧秘》面授班(2016年10月1日-10月7日)招生簡章  推手與盤架子是太極拳鍛鍊的兩個重要方面。推手為將來的太極散手實戰打基礎,具有對抗性,趣味性,娛樂性。吳式推手注重柔化,講求按陰陽規律辦事,注重意念內勁訓練,武醫結合,身心愉悅。有歡聲笑語,無面紅耳赤,文明和諧,妙趣橫生。授課教材:《太極拳推手奧秘》(張耀忠、張林著。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  授課老師:  厲勇老師。
  • 《推手》:家庭關係並沒那麼複雜!
    在有些家庭中會形同水火,難以相容。《推手》表面上是一部演繹太極文化的影片,其背後隱藏的就是家庭關係的問題,將家庭矛盾以不同文化差異的形式展現出來。在劇情方面,《推手》的劇情線比較簡單,講述了一個安享晚年的中國老人在美國兒子家的生活,以及因為文化差異所導致的一系列家庭矛盾。這部影片所體現的不僅僅是語言不通的問題,還有文化差異、個人認知、知識素養、生活習慣等等。
  • 【專題講學】歸元武學講師吳言寧波推手擲放培訓,不容錯過!
    應寧波市武術愛好者邀請,歸元武學講師吳言在寧波市西店鎮朱行橋舉辦太極拳培訓,主講推手擲放課程,歡迎寧波周邊的拳友前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