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男子開理髮店,一個月能掙三四萬,卻回老家「養魚」為哪般?

2020-12-14 影像雜彈

自古道,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向來都是如此。尤其是生活在偏遠農村地區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要為父母分憂。今天,我們的主角陝西小夥——小熊,正是如此。先是開理髮店,後來又養魚,現在過得怎麼樣呢?

小熊,家住陝西安康旬陽,是一位80後小夥,今年剛剛31歲。與當地眾多同齡的孩子一樣,小熊沒怎麼上學。17歲的時候,小熊就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17歲的孩子,年紀不大,幹不了太重的力氣活。那一年,小熊選擇了學習美發。

隨著年齡和能力的提升,2008年的時候,小熊就在廣東開了一家美髮店。據小熊介紹,理髮店的生意不錯,一個月平時能掙1萬元,過年那個月則會掙得多一些,一個月能掙三四萬。按理說,小熊在外面也是小有成就,沒理由回家。

但是,就在兩年前,小熊放棄了外面的理髮店生意,回到了陝西老家跟父母一起養魚,發家致富。因為老家附近就是雙龍湖,所以小熊家採用的是大水面生態養殖,不投餌。這樣的養殖方式不僅綠色環保,而且也能夠大範圍節約成本。

在雙龍湖自家的養殖基地,小熊不僅養殖了鯉魚、草魚、鰱魚、鴨嘴魚等食肉魚,還養錦鯉等觀賞魚類。由於雙龍湖水域面積大,水面長度達19公裡,每天小熊都是開著船巡湖,進而查看魚的生長情況。

據了解,從兩年前到現如今,小熊陸陸續續往湖中投放魚苗。目前,湖中魚的數量預計在200條左右,收益也是十分可觀。趕上捕魚的時候,小熊一家人要連著忙好幾天,忙碌並快樂著。至於小熊為何放棄理髮店而回老家養魚,或許是為了能夠陪在父母身邊吧。

相關焦點

  • 為哪般?夫妻吵架 丈夫從深圳走路回江西老家
    為哪般?夫妻吵架 丈夫從深圳走路回江西老家 2020-12-16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理髮店學徒偷了美發工具用品 準備回老家自己開理髮店
    通訊員 章官翔 戎邵丹 熱線記者 俞連明 報導  昨天早上8點,西湖區文三西路一家理髮店,店主高某早早來到,打算在8點18分放兩個「開門響」,期待新年生意興隆。店門一開,他驚呆了,一套音響不見了,櫃檯上的60隻寶莉來染膏一隻不剩,吹風機、剪刀、梳子、卷頭髮的滾刷、錫紙等理髮工具也全被盜走。
  • 買一個計程車自己開,一個月能掙多少?業內人士告訴你真實現狀
    買一個計程車自己開,一個月能掙多少?業內人士告訴你真實現狀很多人都說辦證跑網約車,其實還不如跑計程車,收入其實更加穩定。那麼真實情況到底如何呢?這不,近日一位男子在某職場論壇上求助,稱想買一個計程車自己開,不值得一個月究竟能掙多少?隨後業內人士告訴了他真實的現狀,他看完後也愣住了。1,我是合肥計程車車主之一,現在合肥計程車裸證大約在47萬左右(公司不同價格不同).
  • 80後夫妻開理髮店 設「義剪日」為老人小孩理髮
    劉敏正在為老人理髮  1月12日,內江市東興區農校街紅綠燈理髮店老闆潘飛和妻子、弟弟起了個大早,打掃衛生,擺放理髮工具,為即將忙碌的理髮工作做準備。  原來,每個月的12日,潘飛的理髮店都會掛出「不對外營業」和「免費為60歲以上老人和 10歲以下小孩理髮開始啦」的告示牌,為老人和小孩免費理髮。
  • 背80萬債到濰坊!80後女子白天打工晚上擺攤理髮
    她和丈夫在老家開了一個養雞場,兩人能吃苦又勤快,養雞場開了九年,「雖然有賠有賺,但養活全家人沒有問題。」外出打工這件事,兩人之前基本上沒有考慮過,趁著年輕在自家門口創業,和全家人生活在一起是他們為自己規劃好的理想生活。養雞場的規模越開越大,2019年底,劉帥和丈夫擴建了雞舍,資金周轉不過來,就借親戚朋友的,銀行也貸了些款,最後劉帥的養雞場達到3萬隻肉雞的規模。
  • 開一家理髮店一年能掙多少錢?
    今天又來這個小哥理髮店來理髮了,因疫情影響,店裡人不多,我下午三點多過來時有一個男的在,給他理完髮,就是我了,現在是六點多,還是我一個,我的頭髮很難上色,所以就在這乾耗著慢慢上色。小夥子終於夢醒,說是貪心害了他,沒辦法只好老老實實又來創業,現在是在一個小區附近,基本是一個人,太忙時就請一個小弟,說現在生意比以前難做好多,錢比以前難掙多了,一個月才一萬多,我說你後悔了吧,可惜沒有賣後悔藥的,不過比打工也強多了,又自由,房租才三千多,沒有什麼壓力,他說想想也是,還是知足吧,知足才能常樂。
  • 不滿理髮師技術 澳男子開男士理髮店年入百萬澳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3月25日電據澳洲網報導,澳大利亞男子基德因不滿理髮師手藝,跟妻子艾美在雪梨邦迪樞紐開了一家高端的男子美髮沙龍,每次收費60元(澳元,下同),遠高於當時平均10元到20元的理髮價格。
  • 男子將家裡池塘中水抽乾後,結果眼前的畫面,讓男子看的頭皮發麻
    男子將家裡池塘中水抽乾後,結果眼前的畫面,讓男子看的頭皮發麻一位男子想著自己創業賺錢,但是自己又沒啥特長,於是小夥想到了自己的池塘。說幹就幹,男子辭去了工作,帶著幾年打工賺的錢回了自己老家。因為第一次養魚,男子也不懂要養什麼魚,於是男子就買了很多種魚一起養著,想著總會有一種魚能被自己養活。後來,男子發現養魚要花費大量的錢,自己的錢完全不夠,只好將魚塘教給自己的父親管理,自己又出去打工賺錢了。兩年後,男子感覺魚應該能賣了,於是回到了老家將池塘裡面的水抽乾了。
  • 90後女孩自學理髮 每月回老家給82歲爺爺理髮
    對於自己給爺爺理髮的視頻引起那麼多人的關注,美玲有些驚訝,「我每個月回老家都喜歡發朋友圈,剛好11月的理髮時候是周末,我弟弟在家,就給我和爺爺拍了視頻。」從3年前自己買了車開始,美玲每個月都會回合川龍市鎮的老家去看爺爺奶奶,給爺爺理髮,是每一次回去的必修課。美玲的爺爺今年82歲了,平時只願意留光頭,覺得方便。
  • 義烏賣頭繩的年輕人:「今年掙不到 100 萬,我回老家!」
    " 今年掙不到 100 萬,我就回老家!"6 月 9 日傍晚,在浙江義烏江北下朱村的一間出租屋內,來哥向團隊成員喊出了自己的目標。來哥團隊共五人正在商議註冊一家商貿公司,做短視頻、直播帶貨——這是當前義烏尤其在北下朱最火的創業造富途徑。
  • 來義烏賣頭繩的年輕人:「今年掙不到100萬,我就回老家!」
    「今年掙不到100萬,我就回老家!」6月9日傍晚,在浙江義烏江北下朱村的一間出租屋內,來哥向團隊成員喊出了自己的目標。 來哥團隊共五人正在商議註冊一家商貿公司,做短視頻、直播帶貨——這是當前義烏尤其在北下朱最火的創業造富途徑。
  • 退役上校開起了理髮店
    近日,偶然間從「新綠網」的一篇文章裡,看到一位退役上校開理髮店的新聞(打開閱讀原文即可看到):作為自媒體的編輯,強烈的責任感讓我毫不猶豫的關注了他,然後開始探索其背後的邏輯學和哲學道理。一、退役上校為什麼會去開理髮店?
  • 男子開百萬路虎回老家,父親大人發話:把車開河裡,給老牛當橋!
    男子開百萬路虎回老家,父親大人發話:把車開河裡,給老牛當橋!成年以後開上自己喜歡的豪車,相信這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近期,廣西的一位小夥新買了一輛百萬路虎,說到這裡,大家會不會以為是他的家庭條件特別好?其實不是,他從小在農村裡長大,家裡的條件實在是太一般了,父母供他上了大學,就是希望他走出農村,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大學畢業後,他沒有辜負父母的期待,日復一日的努力讓他擁有了自己的公司,公司運轉比較穩定的時候,他終於放下心來,給自己買了一輛路虎車。
  • 男子嫖娼神操作,不但回本還掙了5200 網友:666
    最近就有一個利用聊天工具進行錢色交易的案例,不過在這裡,小編得說一句此人厲害。為什麼呢?因為他付800嫖娼反而掙回6000塊。近日,河南省鄭州市的當地派出所接到了一名女子的報案。女子說自己脖子上面的一根金項鍊則是被別人給偷走了,這條金項鍊她當時買的時候大概將近5600元。當地民警接到女子報案後,便立即對這件事情展開了調查。
  • 上海一男子理髮後要求開發票,工作人員拒絕後,大罵男子
    開發票是商家的責任,索要發票是消費者的支權力。就拿買票乘車來說,買票是責任,你要乘車就要買票。可是你有座位的使用權,你能讓他人坐你的座位。12月6,上海某理髮店,一男子在剪完頭髮後,要求理髮店給他開一張發票,不料發票沒開成,反被工作人員辱罵,還差一點被打。
  • 沒錢只能走路回老家臺中男子路遇善警解圍圖
    中新網3月22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在臺中工作的張姓男子,因工廠倒閉而失業,皮夾又遺失,身上只剩12元(新臺幣,下同),因此決定走路回屏東老家,所幸在嘉義遇到警察幫他解圍。男子(右)因工廠倒閉而失業,皮夾又遺失,所幸在嘉義遇到警察幫他解圍。
  • 暑假送孩子回農村老家嗎?80後的快樂暑假,你們的孩子卻體會不到
    80後一代,大部分的是生活在農村,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代人通過學習改變了命運和人生軌跡,上大學的走進全國各個大中型城市,靠著雙手勤勞賺錢的,也能進入到縣城生活,城鎮化讓80後一代搬離了農村,但是,80後這一代的父母,大部分還是留在農村生活。
  • 在大學裡開一家理髮店能賺多少錢?答案你萬萬想不到!
    大學作為一個相對自由和開放的地方,生活區作為大家一個休閒生活的地方,超市,小吃店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可以這麼說,大學裡的超市和其他店面可以說是壟斷了大學的整個資源,整個學校的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消費被他們承包了,理髮都會進行的,尤其是對於愛美的女同學來說,染髮,燙髮可以說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 211大學畢業出來回老家當老師,一個月兩三千,算是失敗嗎?
    211大學出來回老家當老師,一個月兩三千,是不是就是失敗了呢?我認為不是。 1.不管社會上如何看待老師這個職業,我認為教師必須是全才。 要知道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當老師的,當老師真的不丟人,擱以前是農村孩子跳出農門的最好的選擇。
  • 復工記|二胎媽媽首次創業開理髮店,年後重開等來第一個顧客時差點...
    這家在杭州濱江青年路上的美容美髮小店,50平米左右,是方芳和兩三個朋友合夥開的。顧客們都喜歡叫她「芳芳」:名字上口好記,人也活潑開朗。方芳是安徽人,18歲到杭州打拼。去年生完二胎後,她決定創業,「趁年輕好好奮鬥,在老家或者在這個城市買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