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義烏賣頭繩的年輕人:「今年掙不到100萬,我就回老家!」

2020-12-25 騰訊網

本文來自合作媒體:騰訊深網(ID:qqshenwang),作者:王曉,編輯:楊顥。獵雲網經授權發布。

「今年掙不到100萬,我就回老家!」6月9日傍晚,在浙江義烏江北下朱村的一間出租屋內,來哥向團隊成員喊出了自己的目標。

來哥團隊共五人正在商議註冊一家商貿公司,做短視頻、直播帶貨——這是當前義烏尤其在北下朱最火的創業造富途徑。

北下朱村,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8分鐘車程,過去幾年,被業界譽為「微商第一村」,如今,它最新的名頭是「網紅直播第一小鎮」。村口的廣告牌上,寫著「擁抱第四次創業浪潮」的大字,連街道的垃圾桶上都貼著「走進北下朱,實現財富夢」的標語。保時捷和三輪車混在一起,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

來哥本名張立來,河北人,此前一直在老家做建築工程。去年行情不好,生意賠了許多錢,於是在今年3月隻身來到義烏闖蕩,希望能找到機會翻身。

在江西做護士的徐瑩,在江蘇崑山送快遞的大陳,在義烏擺地攤的連飛,在鄭州做短視頻運營代理的尚曉營,他們懷揣著相同的夢想走到一起,計劃著通過短視頻、直播改變自己的人生。

「來義烏的人,十個裡九個都有負債。」來哥對《稜鏡》說,這裡有最全的小商品、最廉價的物流,而短視頻、直播能給有頭腦的人最好的創業機會。

從出租屋窗外看過去,正是北下朱最繁忙的十字路口:提著黑色塑膠袋打貨的人們,穿梭在貨車、三輪車和小轎車之間,熙熙攘攘。

這一刻,空氣裡,滿是野心的味道。

到義烏去

「今天頭繩賣了6000多元,能掙3000多元。」6月9日晚,來哥興奮的告訴《稜鏡》,不少買家是他的短視頻粉絲。

這些頭繩是庫存商品。在義烏,清庫存已經成為一門大產業,當地還成立了庫存行業協會,庫存行業年銷售額超過百億元。

工廠擠壓的尾貨、多生產的商品,經過人脈資源豐富的「倒爺」們轉賣到庫存街等專業市場,再批發給各地攤販。工廠清理尾貨主要訴求是少虧些,因此庫存商品的價格驚人的便宜。在義烏,就有梅湖五愛庫存街、八足塘庫存街等專業市場。

來哥的鏡頭裡,指甲油4元一斤,口紅15元一斤,頭繩8.5元一斤,毛絨玩具8元一斤,戒指20元一盒,耳釘10元一斤。一款兩元店裡售賣的蔬果刀5元一斤,一斤有22個。

「找來哥拿貨就是這個價。」他說,「很多人質疑這些價格是不是真的。其實庫存街的東西已經是二傳手,被倒爺們加了一道價。即便這樣,這個價格在普通人眼裡還是太便宜了,那你的利潤空間就還是有的。」至於來哥自己的拿貨價是多少,這就是「商業機密」了。

和來哥一樣,如今天南海北的人們都湧入義烏,希望能夠憑此實現逆襲。

「全國哪裡去找這麼便宜、貨這麼全的小商品?去哪兒找這麼便宜的快遞物流?」來哥對《稜鏡》反問道。

《稜鏡》了解到,在義烏,由於電商的蓬勃發展,單件小商品的快遞物流費用可以降至1.5元-2.5元。9.9元包郵的小商品,拿貨價可能在2元-5元之間,加上快遞費,賣家依然有得賺。而小商品的銷量巨大,北下朱村委會數據顯示,北下朱及周邊日均有60萬件訂單,年交易規模近百億。

浙江省金華市郵政管理局數據顯示,一季度金華市快遞業務首次超過廣州躍居全國第一,全市快遞業務量累計11.65億件,業務收入達44.87億元,而義烏業務佔全市業務量70%以上。

「到義烏去!」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前副院長賈少華常年為電商企業做創業指導,他在東北地區授課時就反覆講這句話。在他看來,東北人民幽默的表達和鏡頭表現力在直播時代更容易走紅,但東北地區缺少貨源。即便主播身無分文、赤手空拳來到義烏,只要能帶來流量和粉絲,貨源、打包倉儲、流動資金都可以由專業機構負責。這裡成為草根主播們創業的天堂。

賈少華告訴《稜鏡》,電商引流的方式從早期的圖片、視頻演變為直播,義烏的貨源優勢獨一無二。直播帶貨考驗的是貨源調配、倉儲和運輸能力,廣東、杭州能成為主播們的聚集地正在於此。但義烏商品最為齊全,不少杭州主播的商品發貨地也在義烏。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廣東、杭州以中大型電商公司為主,孵化的大網紅為主,而義烏更多是中小電商公司、小商品,所以孵化的也多是小網紅。

在義烏的北下朱,許多門店都掛有「歡迎快手、抖音網紅進店直播」的牌子。如果粉絲量超過1萬,就可以和店主商談分成比例,進店直播帶貨。

「在這裡,不要看不起任何一個人。說不定對方就有幾十萬粉絲。」一位店主表示。

6天走紅

「我現在折騰庫存每個月就能掙3萬,要是達不到(100萬)這個目標,就沒必要再來拍短視頻。」來哥對《稜鏡》強調,「玩兒就玩兒大的。」

來哥心裡的大生意,是指賣貨和短視頻、直播相結合。在北下朱,直播帶貨一晚上掙幾萬元的大有人在,還有人一晚上能掙十幾萬元。

事實上,在義烏做短視頻的第六天,來哥就有爆款作品產生。

「當你第一天義烏進貨,你會事後想把手剁,這個便宜、那個便宜、掃碼、刷卡,統統裝上了貨車。當你第二天義烏進貨,你會發現昨天的過錯,買貴了、後悔了、多花了、沒轍了,便宜的再來一車……」朗朗上口的RAP說唱,配上誇張的肢體動作,來哥這條介紹義烏庫存商品進貨門道的26秒短視頻火了。

當天這條短視頻點讚突破6000,新增粉絲近8000名。同時,上千條私信湧來,諮詢來哥能否帶貨、如何在庫存街找到便宜貨源。目前這條短視頻點讚近8000。

「沒花多長時間。」來哥告訴《稜鏡》,主要想以娛樂的方式闡述義烏進貨的門道,用手機全程錄製的,腳本構思加視頻剪輯只花了一個多小時。

如今,來義烏僅兩個多月,來哥在八足塘庫存街和北下朱一帶已小有名氣。「我刷到過你的抖音」、「你在我攤位前直播過」……一路上,和他打招呼的人不少。

來哥拍攝的是以義烏創業、庫存街廉價商品為主題的相關視頻,吸引了許多希望小本創業或獵奇的粉絲。

6月7日下午,《稜鏡》在八足塘庫存街大象庫存第一次見到來哥時,他當天已經見過十幾位慕名而來粉絲。

來自黑龍江齊齊哈爾的吳先生到上海遊玩,特意轉道義烏要跟來哥聊聊。他想在老家夜市上擺攤,看能不能掙些零花錢。

來自山東煙臺的周小正在來哥剛開直播時就成為粉絲。她向來哥埋怨:「上次進的指甲油賣得很好,那款綠色再多給我配些貨。論斤稱的頭繩沒什麼人買,這種三塊五一根的頭繩才好看!」

「都跟你說過了,不能只看東西便宜,要能賣出去掙到錢才是,這種論根賣的頭繩我也有。」來哥接過她手中的頭繩樣品,看了下成色說道。

來哥稱,在義烏遇到了兩位帶他入門的師傅,一位庫存街店主帶他摸透了庫存商品的渠道,一位知名電商平臺負責人帶他接觸了電商供應鏈體系。該負責人想籤下來哥做主播,不過被來哥婉拒。

「他看到了我的潛力,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可能。」來哥稱。這種自信,來自他的作品基礎。

來義烏之前,來哥在短視頻平臺上更新家庭生活日常,積累過20多萬粉絲。到義烏後,他最火的一條短視頻是介紹擺攤賣什麼,點讚超33萬;一條介紹兩元店到底多掙錢的短視頻點讚超20萬,抖音帳號「來美電子商務」已經積累了近14萬粉絲,粉絲們互動積極,希望他能直播庫存街的商品。

打造爆款短視頻,吸引粉絲,再通過直播帶貨,已經成為義烏新人主播們通用的模式。

五人成團

「不要僅僅因為商品便宜就衝動來義烏,我見過很多沒有規劃的外地粉絲空手而歸。除非你有較長期的規劃,能用這種小商品掙到錢,那麼義烏還是有很多機會的。」如今,作為一名看起來接近「成功」的紅人,來哥在短視頻中勸誡粉絲。

在來哥看來,單打獨鬥不能長久。短視頻、直播帶貨不僅要持續、高質量的矩陣式內容生產,還要很強的供應鏈協調能力以及一定的資金儲備。他身邊一個故事是,一位主播帶紅一款雨傘,賣出上千把,結果因為供應鏈沒疏通好,發了兩周貨還沒發完。

所幸,來義烏沒多久,來哥就結識了連飛、尚曉營等人。連飛在義烏擺了四年地攤,對義烏庫存商品的進貨渠道門兒清。尚曉營此前在鄭州做短視頻運營代理,他花了很長時間研究小商品供應鏈,到義烏便是為了建立自己的供應鏈體系。大陳則提供了在北下朱最緊俏的出租屋作為辦公場所。

如今,他們組成團隊,運營短視頻、直播帶貨,未來規劃要做成一家MCN機構(短視頻主播運營機構)和一家供應鏈公司。

團隊合伙人大陳原本是來哥的顧客之一。來義烏之前,大陳在江蘇崑山送快遞,「實在太累了」,後來又開過超市、水果店,但都賠了。

一個月前,他看了來哥的短視頻後,從來哥手裡買了200元的頭繩。「還剩一大半沒賣出去,不過本錢掙回來了。」

大陳的抖音主頁裡有16條視頻。一條點讚超過23萬的視頻被他置頂,視頻內容是俯瞰義烏最熱鬧的賓王夜市。因為不允許航拍,這是他跑到對面商鋪五樓拍的。

評論裡,有人說想起了自己家鄉的夜市,也有人說回憶起了在義烏打拼的日子。

在大陳出門買水的空當,團隊夥伴告訴《稜鏡》,大陳剛來義烏時也有合伙人,兩人搭夥拍短視頻,很快就做出了爆款作品,帶貨效果也不錯。但很快,合伙人就覺得大陳帶來的幫助有限,掌握著運營帳號的合伙人選擇了單飛。

「在這裡,10個合夥團隊要崩6-7個。」來哥感嘆道。

來義烏闖蕩的多是小白,大家一起搭夥互相幫忙,根本就不知道明天會怎樣,合作模式、利益分配基本都是口頭協議。但短視頻一旦走紅爆發又太快,合夥團隊中很容易覺得另一人是累贅。來義烏闖蕩的人們,很容易抱團,但又很容易散夥。利益面前,背叛總是來得太容易。

於是,團隊成員們商議,如果誰中途退出,只能退回入夥資金,但帳號的運營和收益從此與他無關。

「要是都同意的話,咱們就白紙黑字籤下來。」來哥提議。

徐瑩是團隊中來義烏時間最短的成員,她原本是想投奔親人做外貿,在車站遇到了同小區一位做短視頻、直播的大姐,於是想學短視頻、直播帶貨。

在團隊商議的空檔,來哥指導她新註冊一個短視頻帳號。

「你想讓別人怎麼稱呼你?」來哥問。

「瑩瑩。」徐瑩思索片刻說。

「不好,瑩瑩聽起來太曖昧了。帶貨時給人的感覺要大氣,叫大瑩或者瑩姐。」來哥建議道。最後徐瑩給帳號取名:「義烏營姐」。

「我沒有他那麼大的野心,能掙到50萬左右就滿足了。其實我們現在已經在盈利了,但還沒達預期。」尚曉營對《稜鏡》表示。

6月10日下午,《稜鏡》即將離開北下朱時,大陳開著一輛三輪車載著尚曉營、徐瑩、來哥馳過,揚起一陣塵土。

「走,拍短視頻去。」

相關焦點

  • 義烏賣頭繩的年輕人:「今年掙不到 100 萬,我回老家!」
    上篇,《稜鏡》跟隨來哥及其創業團隊,記錄他們在義烏的創業見聞;下篇,我們將聚焦義烏草根主播的賣貨經歷。直播,看起來很美,但在光鮮亮麗的頭部主播之外,草根人群們的淘金生涯並不容易。" 今年掙不到 100 萬,我就回老家!"
  • 義烏網紅村裡的一家人:春節不回老家,輪流直播賣貨
    鄭留平從江蘇批發來的小飾品、鑰匙圈,都能賣到脫銷。鄭留平記得,一種在旅遊景點很常見的「豆莢生肖」掛件,進多少賣多少。「擺地攤賣的主要是口才。」鄭留平說,「會吆喝的人和不會吆喝的人,收入可能相差十倍。」雖然讀書不多,但鄭留平一開口講話就氣場十足,站在他身邊聽他說話的人,會自動進入到他的現實扭曲力場中,說什麼都會信。
  • 一個西方人拍下他眼中的魔幻義烏
    《聖誕快樂,義烏》的故事從兩個打工妹一邊給聖誕球上色,一邊討論放假回不回老家開始。一個半小時中,紀錄片一共展現了五組家庭的日常生活:一對中年夫妻,曾經是農民,現在在工廠打工做聖誕用品,為了供兒子以後上大學。
  • 11年沒回老家過年「餃子哥」可敬不可學-回老家,水餃,鄧慶鵬,闔家...
    今年30歲的鄧慶鵬在江西新餘賣水餃11年,每天凌晨3點起床,一直忙到晚上九點才打烊。現在鄧慶鵬的餃子店每天要賣上萬個手工水餃,一年下來純收入有十來萬元。他說,春節前後是最忙碌的時間段,為了讓顧客吃上餃子,自己來新餘11年了,從來沒有回過老家過年。(1月22日《新京報》)。  19歲就離家外出創業,雖然說只是在城市賣水餃,每天要包上萬個手工水餃出售,純收入也達10多萬元。固然辛苦,但也算事業有成。其創業的精神值得點讚和弘揚。也足以見證,市場青睞有心人。邁出一步天地寬。
  • 那些不到30歲的年輕人,今年都賺了多少錢?
    ,我們採訪了不同的年輕人,他們在2018年掙了多少錢,又花了多少錢?每位年輕人都代表一種生活方式,不管掙得多還是少,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必須遵循的,自己的感受最重要。我們2019再見啦!@無花果/29歲/二線城市/-100萬今年賺了20萬多一點,然後背上了120萬的債。
  • 幾年前,我賣石頭兩年掙了七八十萬,現在賣滷肉一天掙200
    2013年到2015年,僅兩年多時間,我就掙了七八十萬,這對於一個小上班族來說,那確實是個很大數字啊!掙小錢,只要你勤快就可以,可要發一下,說實話,我覺得除了機遇沒有更好的辦法。當時我是在飯店做廚師長或包廚房,時間相對充裕,所以一有空就拍照、上傳,還參加一些活動,活動有免費的也有花錢的。下半年好像是忽然之間,生意便好了起來。那時我清楚記得一串瑪瑙原石珠子手串都很少有低於1000塊錢的,一天賣好幾串那一點問題沒有。有的顧客從老家趕過來看貨,一次成交就是好幾萬。
  • 「買全球賣全球」 縣級市義烏「肚量」比肩北上廣
    「這消息讓我興奮不已,想不到我的事業竟然能與國家大戰略聯繫在一起。」義烏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馮旭斌接受採訪時曾表示。2014年11月18日,滿載82個貨櫃標箱小商品的「義新歐」中歐班列從義烏始發,經新疆進入哈薩克斯坦,再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法國,最後到達西班牙首都馬德裡。
  • 義烏網紅村的一家人:春節不回家,直播賣玩具~
    不過,那幾年地攤經濟在湖州十分興盛。鄭留平從江蘇批發來的小飾品、鑰匙圈,都能賣到脫銷。鄭留平記得,一種在旅遊景點很常見的「豆莢生肖」掛件,進多少賣多少。「擺地攤賣的主要是口才。」鄭留平說,「會吆喝的人和不會吆喝的人,收入可能相差十倍。」
  • 5000網紅義烏直播村淘金,白天騎三輪拉貨,晚上開路虎出門
    今年33歲的閆博是陝西楊凌人,2014年,這個在老家創業失敗的年輕人,背負50多萬元的債務告別家鄉來到義烏,想從電商裡「淘金」、東山再起。 剛到義烏時,已經囊中羞澀的閆博5毛錢的饅頭足足吃了2個月,那時簡直是「人生低谷」。他白天學著做傳統網購客服,晚上去夜市批發擺地攤。
  • 王者榮耀運營經理放棄百萬年薪回老家 直播帶貨賣無花果
    「不賣藝,只賣孔雀」比起黃金來,劉翠萍的直播設備齊全,有腳架,還有可以補光的直播話筒。她直播時,挨著介紹自己的養殖場,介紹自己的孔雀、野雞。有網友在直播間留言,「孔雀妹妹唱個歌吧。」她嘻嘻笑,跟人說「孔雀妹妹不賣藝,只賣孔雀」。
  • 告別了四線城市的老家,我又逃回了一線城市
    春節回來很多人在說返鄉的見聞,並沒有多少是說回家鄉多好,多不想回來上班的,都是說回去呆了幾天就想回深圳的。當然,我也是這樣想的,要不是一年難得跟家人的團聚時光,我也不想在家呆那麼久甚至不太願意回去。回家那一天坐的是早上7點鐘的高鐵,一趟列車十幾節車廂人塞得滿滿,還有不少是站著的,而這些都是回我們老家的,這些人中百分之九十是年輕人。這是我們老家的真實寫照之一,很多年輕人都往一線城市的廣州或者深圳跑,在那裡工作生活,過年才回家。
  • 賣小商品的義烏大媽,才是最具國際視野的人才
    銷往安徽、湖北、雲南、貴州等城市甚至有很多外國人都跑到義烏來做生意義烏的商品也開始走向全世界>而外國人最喜歡的聖誕節也少不了義烏的小商品義烏供應了全世界2/3的聖誕裝飾品每年的聖誕節前全世界有一大批商人跑來義烏買買買他們根本就管不住自己的手
  • 再見一線城市,再見了富士康,打工5年口袋空空,最終回老家種地
    但是在過去的五年裡,沒有掙多少錢,而且兩手空空。現在決定辭職,回家鄉去種地。很多人說富士康是一個黑工廠,但事實上,如果在這裡工作很長時間,就會發現不願意離開這個地方。富士康的一切都已經太熟悉了,你會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雖然富士康五年沒賺到錢,但是讓自己在五年內慢慢成長了很多。現在要離開富士康,離開深圳,回到家鄉去耕種土地。
  • 80後男子開理髮店,一個月能掙三四萬,卻回老家「養魚」為哪般?
    小熊,家住陝西安康旬陽,是一位80後小夥,今年剛剛31歲。與當地眾多同齡的孩子一樣,小熊沒怎麼上學。17歲的時候,小熊就踏上了外出打工的路。17歲的孩子,年紀不大,幹不了太重的力氣活。那一年,小熊選擇了學習美發。隨著年齡和能力的提升,2008年的時候,小熊就在廣東開了一家美髮店。
  • 義烏有所神秘的學校:下課就開店,畢設靠業績,人人擠著進
    「我之前就聽說這個學校了。當初就覺得可以一邊開店一邊學習,不用向家裡要錢,就來了。」徐賢悅說。徐賢悅一心嚮往義烏工商學院,目的非常明確:創業,掙錢,當老闆,獨立,一路呲花帶閃電,走向人生巔峰。不過創業哪有這麼簡單。年輕人一開始就被浪拍在了沙灘上。
  • 老外不見外:來義烏直播賣貨 夢想成為新「網紅」
    敘利亞小夥義烏當主播夢想是成為「網紅」「小巴」真名叫「巴薩若」,今年25歲。他2013年3月跟著經商的父親來到義烏,並在義烏工商學院讀完了大學。6年多來,他的普通話已經說得很遛,跟粉絲交流互動,完全不成問題。
  • 某應屆生糾結:一線城市10k+,老家掙5k過安穩生活怎麼選?
    可是現在大學就業並沒有那麼容易,去一線城市發展,自己要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回老家找個穩定的工作,又擔心沒有發展前景,很多大學生都很為難。自己也即將畢業了,但是不知道是回老家從事父母安排的工作好,還是去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拼搏的好,內心很是糾結。
  • 小夥帶漂亮女友第一次回老家過年,全家差評!女友:我適應不了,有錯嗎?
    今年春節,26歲的趙正凱第一次帶女友回老家過年,回家之初,親友鄰裡也都誇小趙女友漂亮、洋氣。孰料,不到兩天,劇情反轉,女友竟得到全家人的一致差評,大年初一還因為一頓餃子起了爭執,提前打道回府……帶漂亮女友回農村老家過年趙正凱身高約1.76米,在一家家裝公司上班。
  • 網紅主播攜手商戶 義烏經營戶再添「新利器」
    金華日報資料圖「我現在在國際商貿城一區,這款頭飾特惠價,僅剩2000個。」昨日(3月8日)下午,擁有20萬粉絲的「網紅主播」範慧聰,在一家飾品攤位內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什麼價格?」「包郵嗎?」「怎麼拍?」
  • 探訪網紅直播第一村:不到義烏北下朱,你可能根本不懂直播電商
    我的前同事老範,去年離開北京到義烏淘金。那晚,坐在北下朱村的路邊燒烤攤,他一邊接待我們,一邊聊自己的創業故事。 我問他,你來義烏這段時間最大感慨是啥? 不料,他開口第一句:「來晚了,在北上廣深裝逼裝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