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網紅村的一家人:春節不回家,直播賣玩具~

2021-01-15 中外玩具網



沒有人強行規定必須直播這麼長的時間,這不是KPI,這是他們的未來。



✎  天下網商記者 王奇一


臘月廿六下午,義烏國際商貿城正式清場,商貿城裡的數萬家商戶進入了春節休假狀態,按照往常的慣例,他們會一直休到正月十五。受疫情影響,不少商戶還不知道何時返回義烏繼續他們的生意。


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5公裡遠的北下朱村,一對賣玩具的小生意人臨時決定不回家過年。鄭留平和沈燕子夫妻倆這幾天每天在手機前直播8個小時,趁著留守義烏的檔期,把玩具都銷出去。


「我們賣的玩具前段時間生意特別好。」鄭留平說,「不過這幾天,銷量明顯下降了。」


夫妻倆輪流直播,一人一小時


鄭留平和沈燕子夫妻倆的直播桌前架設了5部手機,那是淘寶直播、抖音、快手等五個直播平臺。他倆輪流直播,一個小時一換,下播的人負責帶女兒。


即便是在北下朱這樣的網紅直播村,春節留守於此直播賣貨的人也是極少數。不少商戶一個月前就已經早早地回家過年了。


鄭留平的媳婦兒沈燕子說,別人不幹活的時候他就喜歡拼命幹。這是他倆結婚後第一次不回家過春節。


「誰不想回家過年呢?」沈燕子說。雖然是因為無奈留在義烏過年,但也意味著比別人多一個機會。


春節期間空蕩蕩的義烏,成了他們在人生中試圖彎道超車的賽場。



89年出生的鄭留平初中畢業後就沒有繼續上學,先是跟著哥哥去洛陽做了幾年裝修工,後來跑到浙江湖州擺地攤為生。


早些年,各個城市都有地攤一條街。地處浙江北部的湖州因為不在滬杭鐵路的站點上,錯過了鐵路沿線經濟的發展,從90年代中期開始,就逐漸落後於北部的上海、蘇南,和南部的杭州。


不過,那幾年地攤經濟在湖州十分興盛。鄭留平從江蘇批發來的小飾品、鑰匙圈,都能賣到脫銷。


鄭留平記得,一種在旅遊景點很常見的「豆莢生肖」掛件,進多少賣多少。「擺地攤賣的主要是口才。」鄭留平說,「會吆喝的人和不會吆喝的人,收入可能相差十倍。」


雖然讀書不多,但鄭留平一開口講話就氣場十足,站在他身邊聽他說話的人,會自動進入到他的現實扭曲力場中,說什麼都會信。


鄭留平回憶,當年在地攤上賣皮具時,只要告訴顧客「這隻皮包是最後一隻,放下就會被人買走」,客人都連還價都不還,乖乖掏錢。


2015年,一支神曲《江南皮革廠倒閉了》風靡網絡。鄭留平當時正好在賣皮具,突發奇想在攤位旁邊架了一組音響,整天播這首神曲,吸引了大量人群的圍觀。


圍觀的人多了,生意也就來了。這首神曲讓鄭留平的擺地攤生涯到達了頂峰,皮具進一車賣空一車。


這大概是那時的流量經濟。鄭留平常常掛在嘴邊的銷售記錄,是7天賺8萬元。


一副好口才,加上《江南皮革廠倒閉了》神曲助攻,鄭留平當年在湖州的地攤圈裡已經混成了大哥,後入行的江湖地攤小弟,見他都要稱一聲「平哥」。


地攤生涯給鄭留平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他和同樣在湖州工作的沈燕子認識並很快結婚了。



2015年之後,各地整治城市地攤,湖州的地攤一條街和幾處夜市都被取締了,擺地攤的江湖客也成了城市裡不受歡迎的人。那一年,鄭留平帶著沈燕子到了義烏。


「擺地攤的時候,貨源主要從江蘇那邊進。」平哥說,「但地攤圈裡的人都對義烏有一種朝聖的感覺,是零售的聖地,所以我們來了。」


常常顧不上吃飯,下午4點吃的是午飯


在義烏的做小生意人很多,他們把自己叫做「義烏不歸人」。「義烏不歸人」有兩層意思,一是說來了義烏就不想離開,二是小生意人最後都將聚攏在義烏。


來到義烏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鄭留平對這片熱土還不太熟悉,沒什麼事情做。彼時,同樣剛到義烏的幾個「不歸人」都在玩快手,但都處於起步摸索階段,還沒人從快手直播中賺到錢。


平哥那時的手機是一臺屏幕都碎了的小米青春版,這種手機2012年推出,到2015年已經顯得十分過時了。


手機太差,影響了平哥在直播領域的發揮。幾個月沒賺到錢,身上的存款入不敷出,還是咬牙換了一臺頂配的iPhone 6 plus。換了手機之後的半年時間裡,平哥在快手上的粉絲突破了20萬。


鄭留平的快手帳號積累了33萬粉絲


在鄭留平看來,在網上做直播和在路邊擺地攤一樣,得會吆喝。吆喝對了,粉絲自然來。摸清楚了如何在直播平臺上吆喝之後,平哥開始批量賣一種小眾的發光玩具。這種不起眼的小玩具一天居然能賣出20多單,一單裡面有一百個到三百個不等。


從2015年到現在,平哥直播的平臺從快手拓展到抖音,再到淘寶直播。除了直播之外,平哥也將平時找貨的過程戶用短視頻的方式拍攝下來,發布在西瓜視頻上,這些視頻給他帶來了十幾萬粉絲。


找鄭留平幫忙在義烏尋找貨源的生意人越來越多,一天私信幾百條,自己的一臺手機完全回復不過來。他的媳婦兒沈燕子只好充當客服。


沈燕子一邊直播,一邊做客服


有人專門從河南、遼寧等地趕到義烏找鄭留平,一是跟他學拍短視頻和直播,二是讓平哥幫忙介紹優質的貨源。


半個月前,鄭留平和沈燕子在義烏「雞毛飯堂」訂了兩桌年夜飯,2888元一桌,和其他一些春節不回老家的「義烏不歸人」一起吃。


沈燕子說,今年是第一次春節不回家,但並不感覺孤單,在義烏的這些「不歸人」就親如家人。


「到吃年夜飯時,我還打算用直播和家裡父母連線,讓他們看看孫女。」鄭留平補充說。



雖然在義烏還有不少「不歸人」不回老家過年,但在街面上看起來,此時的義烏北下朱仿佛一座空城。


這些留守在義烏的生意人很少下樓,因為街面上的店鋪都關了。他們一般都蝸居在二樓及以上的屋裡。只要看哪一家的電錶在走動,就說明屋裡有人。


鄭留平和沈燕子的直播間就在北下朱某幢房子的二樓,這裡租金一年3萬,兩室一廳,其中一間小臥室被用來改造成了簡易的直播間。


家裡的貨物已經堆積如山


在這間直播間裡,他倆最高的記錄是一場直播好幾萬人觀看,最多的一次直播賣掉了幾百單,一個星期賺了十多萬。


他們視這間直播間為他倆的福地。這是鄭留平夫妻倆在義烏搬過的三次家,搬到這裡的原因,也是囤積的貨物越來越多。


自從搬到這裡之後,不管是直播還是短視頻,播放量和粉絲都指數級增長。他們家的大門從來不關,因為不時會有當地同行到家裡來串門。


不直播的時候,沈燕子主要負責帶孩子,她在考慮以後讀小學是否要去金華市裡找一家更好的小學。


他們倆四歲的女兒小燕子對囤積於此的玩具如數家珍,分得出各種款式,甚至記得不同款式的不同特點。


他倆的女兒一個人乖乖玩耍


直播間的門一關,她就知道爸媽要開始工作了,一個人避到一邊去玩。對於春節不回老家過年,小燕子沒什麼怨言。


鄭留平和沈燕子春節期間每天也要播滿8個小時,從中午一直播到晚上。沒有人強行規定必須直播這麼長的時間,這不是KPI,這是他們的未來。



來源:天下網商

記者:王奇一

備註:本文經中外玩具網編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對其真實性負責。




廣東省玩具協會旗下機構

中外玩具全媒體中心

    玩具行業權威信息源    

中外玩具網 | 中外玩具製造 | 中外玩具新媒體

www.Ctoy.com.cn

廣告合作:2355507021@qq.com

尋求報導:2355507009@qq.com

相關焦點

  • 探訪義烏快手直播村:這裡的網紅賺錢拼體力
    而且,依託龐大的小商品市場,距離義烏城中心 7 公裡外的北下朱村還成了當地知名的「網絡批發商」聚集地,在向全世界供貨的義烏國際商貿城的部分檔口,直播用戶拿貨佔比已經達到20%以上。這些直播網紅是怎樣一群人?他們的工作、生活又是如何的?近日,錢江晚報記者實地探訪了義烏「網紅直播村」。
  • 老外不見外:來義烏直播賣貨 夢想成為新「網紅」
    「小巴」說,自己的夢想,是有一天能成為「網紅」。「義烏市場的小商品太豐富了,我做直播、製作短視頻,吸引『粉絲』後,不僅對父親的進出口貿易有幫助,也可以幫助朋友賣貨。」「小巴」說。「豪樂」在義烏中國進口商品館用手機拍著視頻。
  • 5千網紅義烏「直播村」淘金:川妹子兩年還清200萬債務
    義烏北下朱村,不大的村莊卻有著「中國微商第一村」、「網紅直播電商村」的名號,村內近百棟商住樓,1200間營業房內分布著一千多個微商品牌,從業人員超過五萬人。近幾年,隨著社交網絡的崛起,利用短視頻直播平臺帶貨成了最新的電商營銷模式。
  • 義烏網紅村裡的一家人:春節不回老家,輪流直播賣貨
    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5公裡遠的北下朱村,一對賣玩具的小生意人臨時決定不回家過年。鄭留平和沈燕子夫妻倆這幾天每天在手機前直播8個小時,趁著留守義烏的檔期,把玩具都銷出去。「我們賣的玩具前段時間生意特別好。」鄭留平說,「不過這幾天,銷量明顯下降了。」
  • 有的日入十萬,有的月虧百萬……來看真實的網紅直播村
    2020年,網紅主播就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湧現。花樣百出的直播背後,湧現出了一批網紅直播村。如杭州九堡、義烏江北下朱村、廣州大源村等。如果他們的視頻能上平臺熱門,就離爆單不遠了。頭天晚上直播間爆個10萬單,第二天就會成為整個江北下朱村盡人皆知的「名人」。是什麼原因讓這座小村莊成為聞名全國的網紅村?浙江尚瓏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俞寒冰在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是地理位置優越,毗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場;二是依託義烏強大的電商物流網絡,成本低,讓江北下朱村迅速成為社交電商新模式下的「網紅村」。
  • 5000網紅義烏直播村淘金,白天騎三輪拉貨,晚上開路虎出門
    曾幾何時,短視頻APP還被視作是純粹娛樂休閒的工具,如今,隨著短視頻爆發式增長,這一新興事物不僅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還改變了一個行業,甚至一個地區的生活和經濟形態。本周《中國人的一天》推出「直播村」系列策劃,今天為你講述義烏北下朱村藉助短視頻迎來帶貨新模式的歷程。
  • 探訪網紅直播第一村:不到義烏北下朱,你可能根本不懂直播電商
    下高鐵,我們打車直奔北下朱村——「中國微商第一村」和「網紅直播電商村」。 義烏的北下朱孕育出「中國微商第一村」和「網紅直播電商村」,無數小商品通過這裡的直播間銷往世界各地。
  • 網紅義烏 | 羅小茗
    就連作為考察對象的網紅村下朱,在一開始也摸錯了地方。打了車想當然地開去下朱,卻只看到一幢空空蕩蕩的村委會大樓。幾十個老人在開足了空調的老年活動室,悠閒地打麻將、下象棋。問了半天,才搞明白,下朱還分南北,網紅了的下朱並非此處,我們來錯了地方。
  • 實探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昔日微商樂園轉型,5萬人扎堆造夢
    有人年入千萬,有人幹不下去「網紅抖抖褲,9.9元包郵,還有誰沒拍到,2號連結趕緊拍。」晚上8點,距離義烏站12公裡的江北下朱村熱鬧起來,輝哥網紅直播基地的直播間內,主播們正熱情地推薦小商品。直播間外,裝扮奇特的年輕人在拍攝短視頻,他們渴望快速積累粉絲,進而做流量變現。
  • 「網紅直播村」創業者「奇遇記」:地下室直播照做 創業靠一部手機
    最近來浙江義烏做生意的人,除了大名鼎鼎的國際商貿城外,又多了一個熱門的目的地——「網紅直播村」江北下朱村(以下簡稱「北下朱」)。圖說:義烏江北下朱電商小鎮入口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攝(下同)雖然名為「村」,但這裡更像是一個集市。
  • 記錄平凡 | 網紅直播第一村:有人歡喜有人憂
    記錄平凡 | 網紅直播第一村:有人歡喜有人憂 2020-12-1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義烏轉型4.0版:萬物皆可播,2萬人直播創造百億交易額
    6月8日中午,義烏主播芷馨開始了新的一場帶貨直播。擁有7.5萬粉絲的芷馨,近一小時賣出了近百件商品,每件9.9元,有贈送、有爆款、一件包郵,是最大賣點。 在義烏,像芷馨這樣的網絡直播從業人員有近2萬人,涉及市場經營戶過萬。 從貨源到物流,從直播機構到網紅主播,在義烏一應俱全。
  • 5000主播入駐 「直播風」能否吹散義烏外貿「寒霾」
    放眼望去,一塊塊堆砌著「網紅爆款」「微商」「直播」「短視頻」之類的關鍵詞的門店牌匾上,紅底白字,字號刻意放大,分外顯眼。這座名不見經傳的村莊,如今是義烏直播經濟最紅火的社區,外界甚至將其稱為「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
  • 網紅主播攜手商戶 義烏經營戶再添「新利器」
    金華日報資料圖「我現在在國際商貿城一區,這款頭飾特惠價,僅剩2000個。」昨日(3月8日)下午,擁有20萬粉絲的「網紅主播」範慧聰,在一家飾品攤位內開啟了直播帶貨模式。「什麼價格?」「包郵嗎?」「怎麼拍?」
  • 以小商品批發起家、面向全球市場的義烏,正被直播經濟點亮「一團火」
    放眼望去,一塊塊堆砌著「網紅爆款」「微商」「直播」「短視頻」之類的關鍵詞的門店牌匾上,紅底白字,字號刻意放大,分外顯眼。這座名不見經傳的村莊,如今是義烏直播經濟最紅火的社區,外界甚至將其稱為「中國網紅直播第一村」。
  • 義烏網紅電商直播培訓退燒:交了幾萬塊錢學費,最後沒帶出多少貨
    當直播電商在全國形成一股熱潮時,義烏當地的直播培訓機構則急轉直下,紛紛忙於轉型。「我們剛搬來5G大樓的時候,外面一條街,十幾家培訓機構,現在差不多都倒了。」劉校長說。在最近一期的學員中,創業之家總共招生人數不到20人,部分還是前來復聽的。
  • 來義烏賣頭繩的年輕人:「今年掙不到100萬,我就回老家!」
    6月9日傍晚,在浙江義烏江北下朱村的一間出租屋內,來哥向團隊成員喊出了自己的目標。 來哥團隊共五人正在商議註冊一家商貿公司,做短視頻、直播帶貨——這是當前義烏尤其在北下朱最火的創業造富途徑。 北下朱村,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8分鐘車程,過去幾年,被業界譽為「微商第一村」,如今,它最新的名頭是「網紅直播第一小鎮」。
  • 義烏賣頭繩的年輕人:「今年掙不到 100 萬,我回老家!」
    來哥團隊共五人正在商議註冊一家商貿公司,做短視頻、直播帶貨——這是當前義烏尤其在北下朱最火的創業造富途徑。北下朱村,距離義烏國際商貿城 8 分鐘車程,過去幾年,被業界譽為 " 微商第一村 ",如今,它最新的名頭是 " 網紅直播第一小鎮 "。
  • 網紅直播貨源展示基地(簡稱:網紅直播基地)運營方案
    當下的生態情況:各城市都在紛紛研究網紅直播帶貨相關事宜,希望通過直播促進當地經濟,帶動銷售,促進創業就業。大家都在學習如何做直播的技巧、吸粉的方法,然後希望通過直播一晚上也可以賣幾十萬、幾百萬及至幾千萬的「神話」!
  • 「網紅縣長」直播:火翻天的直播帶貨,你嘗到甜頭了嗎?
    受疫情的影響,湖北農產品都滯銷了,央視主持人小尼李思思也加入了直播帶貨的行列中,昔日嚴肅的新聞主持人朱廣權也搖身一變成湖北美食的帶貨主播。淘寶聯名中央視頻發起直播專場。不僅僅是主持人,有些地方的縣長也開啟了直播帶貨的模式。而江西鄱陽的縣委常委、副縣長沈忠春在直播平臺上展現地域風情和人文歷史。既「賣」景也賣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