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零售業創新發展的關鍵 消費場景化?

2020-12-15 聯商網linkshop

在陳大鵬看來,「場景」概念能為中國服裝企業的產品研發、服務賦予更多的空間、意義和內涵。

繼體驗消費後,時尚產業營銷再次大躍進。

「消費場景化」已成為近年來服裝零售業的熱門話題,不僅帶來電商價值,也正深刻地影響著服裝產業線上線下發展的大格局。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越來越明顯,對於服裝行業場景化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迎合消費者的碎片化需求,有效地滿足其用戶體驗,提高與用戶之間的黏性,成為服裝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

場景時代

「現在一個移動互聯的時代,我們是面對著一個全新的消費的形態和消費的需求。場景的概念實際上正在體現著迅速變化的生活態度和消費的文化,也在構建著服裝品牌與消費者以及和商業之間的一種連接關係。也是為產品服務賦予了更多的空間、意義和內涵。」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大鵬在2016中國服裝論壇上如此表述。

在陳大鵬看來,「場景」概念能為中國服裝企業的產品研發、服務賦予更多的空間、意義和內涵。「在商業變革的時代,在行業發展的新時期,通過場景方法論可以提升企業的產品研發和服務模式,場景方法論的運用可以讓企業融入新時代所需要的體驗文化,融入更多新的創新思維和要素」。

那麼,什麼是符合這個消費時代的場景模式呢?《2016場景白皮書》中寫到:基於商業的表達,能夠快速形成存量資源的一個連接,定義獲取和轉化的一種消費關係、購買關係、表達關係、衣食住行遊購的生態關係,天貓、京東、唯品會,在基於社交網絡乃至於朋友圈而生成的時候,我們快速定義這個為購物平臺或微信。我們在體驗另一種直播場景的時候,可以定義它為鬥魚……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先生也談到,場景正在成為一種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主張要把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視為連接不同個體製造場景的工具。場景也成為一種能力體現,是使用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來完成連接的高效率方法。客觀上,場景因此而成為網際網路入口的重要方法論。

那麼,場景的具體表現呢?

1、場景是最真實的以人為中心的體驗細節。上班開車遇堵時的喜馬拉雅電臺、範冰冰和李晨的「我們」、周末晚飯後的一部美劇、當代MOMA庫布裡克的書和電影、北京花家地社科院單向空間的貓和牛肉麵、京都哲學之道的雨後櫻花飛舞、每周三羅輯實驗室的功夫熊按摩。

2、場景是一種連接方式。通過二維碼掃描或微信,連接人與商品或人與活動的優惠。酒店服務的網際網路化或曰O2O化的典型場景是,360度全景看房、選房、客房掃碼購物、微信服務號點評、客房微服務。通過App或微信達成的連接,可以使酒店通過構建客人主導驅動的營銷服務模型,打造以客人為中心的酒店場景。

3、場景是價值交換方式和新生活方式的表現形態。在微信公眾號裡實現閱讀價值的期待和滿足,進而通過微信支付完成打賞動作,就是一次典型的價值交換場景。在YY或9158虛擬送禮,在唱吧等完成技能交換是同樣的。e家潔、河狸家、VR眼鏡、大疆無人機、Google Pay是新技能get,更是新生活場景的悄然崛起。

4、場景構成堪比新聞五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連接方式。譬如視頻會議或思科網真,什麼時間、多少人、電話連線接入、討論何種議題,精確描摹了會議場景。再如一個人佩戴運動手環晚上7點去公園跑步,就是一個閉環動線,打造了真實的跑步運動場景。

可以想見,傳統生活形態與新消費主張交錯演進下,場景其實早已沒有新舊之分。能夠與場景參與者溝通詮釋出新的價值與情感,才是新場景精神與場景化思維。

不過吳聲認為,從商業角度觀察,沒有場景,就沒有社交狀態的更新,沒有網際網路上分享的內容。所以,場景定義了我們的人格,定義了我們的付費規則,也定義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未來的生活圖譜將由場景定義,未來的商業生態也由場景搭建,未來是高毛利產品基於新場景蓬勃生長的紅利期。

傳統企業眼中的「場景」也許會著眼於線下,但在深諳網際網路思維的人看來,「場景」還可以延伸到擬空間裡。易觀國際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於揚表示,如果今天的服裝企業對虛擬的數位化產業有深度認知,比如遊戲產業,那麼,數字服裝的產品也許會成為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那麼,基於場景消費的大時代,企業應該怎麼做?有溫度的時尚正因為有這種基於數位化產業的深入研究及虛擬產業的「場景化表達」,在於揚看來,所有的服裝企業都會變成大數據企業。「我們的服裝企業看似離所謂的大數據很遠,但有必要立志成為大數據企業,因為沒有溫度感的產品是沒有辦法持久的。」

在於揚看來,隨著智能硬體的發展,未來十年,大數據及與之相關的應用技術帶來的衝擊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在服裝行業,很可能出現帶「溫度」的衣服,如果企業的產品不能和用戶交流,那麼,這樣的產品是沒有價值的。

從交互的角度看,這種「溫度感」具體表現為這種可穿戴,表現為VR的交互,體驗以及人工智慧。

於揚還表示,20年後所有企業,他們的價值產品和服務都要跟網際網路結合。所有跟移動網際網路相關的應用服務,在5—7年會消失,泛載網際網路會取而代之。真正能夠看得見未來的企業應該踏踏實實去幹。

多場景的溝聯

山行資本創始合伙人徐詩表示,移動網際網路應該說是一個網際網路的移動化,現在是社會的移動化。餐飲、家政、支付、出行、零售也在移動媒體中加入自己的資訊,現在的競爭是更加多元的。

然而,場景營銷也是這個時代的大趨勢,無論是網紅經濟對服裝品牌的拉動,還是供應鏈的柔性改造,都必須去擁抱這個變化,去把這個平臺完全開放,接入起來,順應這個潮流,才有可能讓這個產業的場景被儘可能地放大,商業的效益也才會得到更大提升。

徐詩認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對消費的能力,或者這種付費的意願是更強烈的,特別是在效率、品質,大家的要求會越來越高,無論是東方生活美學的復興也好,還是基於他們所喜歡、關注的文化的、經濟的消費。

或者說,大家會更實現更多聯絡的根本在於自己身邊貼得更近的人,他們的消費習慣對自己的消費意願的拉伸是更快速的。而談到如何在場景模式中對接消費者,大姨嗎創始人兼CEO柴可也有自己的真切感受,為了了解女孩「痛並快樂著」的月經期感受,作為純爺們兒,柴可和團隊曾模擬過很多「極致」場景,包括試戴衛生巾一個星期。

柴可坦陳,如何思考自己是一個場景化的應用,去服務用戶場景化的需求,雖然用戶群體都是年輕的女性,但產品的本質是形成心理訴求的隱喻、指引和解決。

最本質的服務

北京白領時裝有限公司董事長苗鴻冰認為,場景模式的探討與未來也為服裝行業帶來了新的思考與轉型的方向,特別是在形勢和危機面前,我們是不是能夠準確地把握住和理解目前的形勢?事實上,那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我們是不是還用慣性的思維在做事情?那是註定要被淘汰的。

苗鴻冰表示:「轉型最核心的就是讓服裝回歸本質,因為曾經我們做這個行業的人都有夢想,希望你設計的產品獨一無二,但那是曾經講故事的一個方法。現在我們必須清楚,服裝就是服裝,千萬別給服裝那麼多它背不起的責任。」

苗鴻冰也認為,另一個本質則是回歸,服裝真正第一要素是色彩,但是我們很多人不在色彩上下工夫,老是糾結於不足輕重的細節。後來發現,經過設計師設計過最有設計點的產品,是庫存。因為顧客他就要一件衣服,但是你給了他太多不想要的東西,所以產品轉型是必需的。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坦言,「網際網路拉大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但是大夢想下,我們解決每一個消費者問題的能力其實很小。」從最初的熱愛到現在對產業的情懷,服裝企業的同行們應該注意到產業環境的變化。

所以,今天的中國服裝產業需要重新組合,只有這樣整個產業才會產生更高的效能,企業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會更高。

「人活在世上,不能不穿衣服,服裝業就是為老百姓過日子提供支持的行業,所以,我們每個人有必要回到這個最樸素的話題上來」。在上海之禾時尚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長、ICICLE品牌創始人葉壽增看來,每個人都有裝扮自己的需求,所以服裝企業的產品一定是真實存在,而不是虛擬的,與之對應的場景也必須真實。

儘管不同領域的人對「場景」概念的認知有所不同,但在中國服裝業界的這場探討與爭論本身並沒有對錯之分,它的意義在於能激發服裝企業的思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中國服裝論壇秘書長王軍也表示,「來自不同方面的認識,一定給我們帶來不同的啟發」。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生活場景化是服裝行業迎合消費者必然的趨勢,對於服裝行業而言,不存在新的顧客,因為人口已經不再急劇增長,現在的商店要遠遠多於消費者的實際需要。

假如商店要發展壯大,就應該想辦法如何從現有的顧客中獲得更多的利潤。

一般來說,來店次數越多,待得時間越長,就會有越多購買量。而好的創意與陳列可以達到吸引消費者進店,迅速與產品建立聯繫,減少詢問,縮短挑選時間,最終實現產品的價值交換的目的。

(來源:中國服飾 記者:馬丁丁)

相關焦點

  • 任興洲:我國零售業40年發展創新的驅動力分析
    聯商網消息:6月21日,以「新時代 新變革 新價值——推進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零售商大會暨展會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原所長、研究員任興洲所長作了題為「我國零售業40年發展創新的驅動力分析」的演講。她表示,實體商業經過多年的調整轉型,正在逐步的回暖,現在正在以一個新的方式、新的姿態來向前發展。
  • 創新零售,等你「革命」——新消費、新商業技術創新峰會即將開啟
    創新科技的發展催生了新一輪消費升級,也迫使傳統零售商敞開懷抱擁抱網際網路。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是自然的生存法則,尤其當進入到網際網路時代後,零售的在線化、數位化、智能化已經是必然的進程。在此環境下不同的零售業態、商業角色應當如何全網協同?數據驅動零售的變革將如何演進?它們又會給消費體驗帶來怎樣的升維躍遷?
  • 零售業加速釋放創新活力
    為了渡過難關,零售業更加注重創新,企業也積極求變。目前,無接觸購物、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新渠道、新服務不斷湧現,線上線下融合速度進一步加快,消費市場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專家指出,對中國零售企業來說,搭上這一輪變革快車,才能真正贏得未來。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零售業帶來了巨大挑戰。
  • 「重體驗+輕社交」是對智能場景化的最新定義
    而結合深度智能場景、跨區域虛擬打法以及線上線下的場景式社區的創新,「場景化」一詞正在被全新定義。消費趨勢走向深度智能式場景化在今天的移動互聯時代,以及正在到來的智能生活時代,用戶行為的關鍵詞的確就是「場景化」。在一個場景裡觸發用戶的各種體驗感受,並觸發用戶的消費需求。
  • 我們去日本逛了一圈發現,販賣生活方式是日本零售業領先的關鍵
    但當你參觀了無印良品位於東京有樂町的旗艦店之後便會明白:無印良品到底想要幹什麼,或者說未來無印良品將發展成什麼樣的模式?無印良品有樂町店號稱是它的「世界旗艦店」,這家店於 2017年 7月 28日擴建後重裝開業。改建後的門店採用LOFT的形式將三層樓面全部打通,從一層可以看到二、三層的陳列商品和消費場景。
  • 孫瑞哲談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創新發展與展望
    日前,「大變局下紡織服裝行業的創新發展」論壇在「助力河南服裝產業——2020品牌服裝直播大會」期間舉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做了題為《大變局下中國紡織行業的創新發展與展望》的主題演講,對今年受疫情影響的紡織行業形勢做了分析,並為下一步行業發展指明方向。本報特將講話整理發表,與業界同仁共享。
  • 北大馬修軍:數字經濟發展關鍵在於場景化創新丨數字經濟100人談
    在馬修軍看來,「創新」是數位化轉型的核心特徵以及數位化轉型的關鍵,但沒有一家企業可以做成所有事情。未來的創新一定是協同創新的,沒有誰比誰高級,應該平等地開放和融合。針對數字經濟的未來,馬修軍認為,數字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的一大必然是通過數位化技術來改善資源配置的效率,這是未來的剛性需求,也是數位化轉型的核心機遇。
  • 數位化賦能零售業加速轉型步伐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和5G的快速落地和應用,數位化、智能化在驅動零售行業發展、重塑零售新增長格局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越來越多的實體零售企業與網際網路企業合作,藉助數位化技術和工具,創造了新的消費場景。零售行業如何跨越疫情危機、數位化下半場還有哪些紅利、零售企業如何調整以適應和擁抱新的趨勢?
  • 猩便利榮獲零售業最佳創意獎
    經歷近一個月的多輪評選,3月27日,年度重磅的中國百貨零售業評選結果揭曉,其中有9家公司憑藉過去一年在行業中優異的創新模式、突出的業績表現,成功斬獲2017中國零售業最喜愛的新銳品牌「最佳創意獎」,新零售明星企業猩便利名列其中,再次彰顯了賽道排頭兵地位。主辦方認為,新零售對人們生活方式的創新、探索,換來了零售業的百花爭豔。
  • 中國零售新物種研究報告(三):服裝、3C、家居生活品類模式分析
    核心觀點1.伴隨渠道融合與業態創新,「貨到人」與「人到店」成為零售業兩大基本形態;前者滿足消費者對於便捷購物的需求,後者更側重為消費者提供體驗式購物場景與空間。就銷售渠道而言,電商渠道對傳統線下服裝零售帶來的影響;就成本結構而言,原料成本與人力成本不斷增長,導致經營成本上漲,壓縮了利潤空間。針對傳統服裝零售業面臨的衝擊和挑戰,部分服裝零售商主動迎接變化,積極探索創新經營模式、通過數位化賦能推進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的行業升級與變革。
  • 產業升級新動能——看AI數據如何助力新零售實現場景化落地
    從現在的商業發展來看,各類新興「物種」已經層出不窮,智慧門店、無人便利店、智能客服、人臉支付、AI購物體驗等,都是人工智慧與新零售結合的產物。 可以說,人工智慧技術對零售業提高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消費體驗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新零售打開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 產業升級新動能 ——看AI數據如何助力新零售實現場景化落地
    隨著新零售的不斷發展,到現在,「新」還是回歸到零售的本質——創造極致的消費者體驗,這是所有零售業的本質。要說人工智慧技術離人類最近的使用場景,新零售行業絕對值得有姓名。從「新零售」這個名詞第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到現在結合人工智慧技術的落地應用,其發展的時間也不過短短幾年。
  • AI打造零售全價值鏈 創新奇智主辦未來商業發展論壇
    創新工場總裁陶寧、創新奇智CEO徐輝、創新奇智高級副總裁路一鳴、創新工場執行董事兼華南區總經理熊昊、創新奇智副總裁兼華南區總經理馬磊、廣東省連鎖經營協會創會會長孫雄,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多家零售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慧時代的消費升級和零售業突圍之道。
  • 第15屆上海零售業大會 · 2020中國零售創新峰會邀您上海相聚
    12月9日,商務部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消費市場發展報告》(下稱《報告》)顯示,新消費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的重要動力,拼多多等國內數字經濟平臺在打通農產品上行、工業消費品C2M製造等現代流通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並助推市場主體實現數位化轉型,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效益,培育數字經濟新動能。
  • 中銀消費金融:砥礪十年創新發展 合規經營穩步前行
    通過產品創新、科技賦能、合規監管、優化服務等方式,中銀消費金融將良好的市場表現、專業化的運作和卓越的品牌形象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享譽消費金融市場。十年開拓 創新發展從2010年6月12日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剛好經歷了10年的時間刻度。
  • 聯手翼支付 廣州VT101維多利廣場打造場景消費新模式
    雙方將在支付、渠道、大數據和品牌推廣等方面開展長期深度合作,以共同發展、合作共贏為目標,共同探索新零售背景下的行業新變革,攜手開拓零售業的普惠生態新格局。   隨著智能終端的普及,大數據、雲計算、行動支付等技術深入發展,新的商業基礎設施初具規模,我國零售業正朝著智能、開放、共享的方向發展,從電商迅猛發展的前半場進入到以新零售為核心的後半場。
  • 贏商網董事長吳傳鯤:疫情將推動零售業升級 對復甦保持樂觀
    「危機是推動零售業發展最好的動力。」二戰之後,全球消費變革,通常發生在重大危機之後。結構性消費變化,催生了新商業機會的出現。   2020年疫情之下,全球性衰退被按下了確認鍵。但危機中的,中國消費與零售業也出現了許多創新性機會。路徑分化、業績分化、認知上同樣出現了分化。
  • 零售業復甦按下快進鍵,獵豹移動「涅槃行動」做對了什麼?
    而消費數據的積累和分析是筆無形的財富,為獵豹AiM目標營銷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不僅實現城市商圈數據化,包括商場/機場數據化、商家數據化、消費者泛消費行為(出行、購物、娛樂、生活)數據化,還得以打造「數字商業新實體」的標杆,助力數字經濟下實體智能商場的形成。這意味著,獵豹AiM目標營銷正成為線下零售的大數據底座。
  • 爭奪場景化消費住宿業要換新玩法
    酒店已經不再僅僅是提供住宿的場所,如今各家酒店集團都謀劃將不同場景化消費植入酒店,挖掘酒店客群的二次消費。1月14日,華住酒店集團亮相旗下新零售品牌「客聽」,該品牌將酒店大堂變成可為客人提供餐飲輕食、看書和購物的場景。
  • 韓國零售業考察:韓國零售業哪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韓國的商貿零售業已經發展到了成熟階段,特別是百貨零售業,相當發達,顧客的需求也是越來越高,使得各大百貨商場為了滿足顧客的各種需求不斷在產品和服務上嘗試創新,推行科學又積極的顧客關係管理(CRM)系統。通過與韓國分別建立政府部門、商貿企業等多層次的交流機制,開展在商貿零售政策法規、行業管理實踐、人員信息交流等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是提高我國商貿零售業管理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東北亞地區商貿零售業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赴韓國零售業考察,行與知商務考察推薦參訪以下零售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