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武神計劃:施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容克階層對納粹最後的反抗

2020-12-17 私房大歷史

不知道您看沒看過著名電影《行動目標希特勒》?該影片講述了一批經全心全意擁護希特勒的陸軍軍官,感受到戰爭殘酷,選擇刺殺希特勒的故事。而電影的原型是1944年的「七·二零」事件,該事件被許多反納粹人士所稱讚和歌頌。但是,如果我們重新審視一下這一事件,就會發現一些蹊蹺,首先參加這一次事件的人,很多是舊秩序的代表——容克貴族階級。而並不是那些民主人士。我們過去常常認為容克階層是納粹的同盟軍和支持者,那麼,為什麼他們也要反對希特勒?

《行動目標希特勒》裡的主人公施陶芬貝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七·二零」事件本身,1944年夏,蘇聯軍隊已經推進到了波蘭地區,英美盟軍已經完成了諾曼第登陸,開闢了第二戰場,納粹德國的末日已經不遠了,一部分軍官想要通過刺殺希特勒、成立新政府,並與美英議和,於是制定了代號為「瓦爾基裡」的行動計劃(瓦爾基裡是北歐神話中,挑選英魂的女武神,所以,有些書籍也稱之為「女武神」計劃)。

在這裡,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故事:計劃定於公元1944年7月20日,地點是狼穴(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希特勒的某軍事指揮部的代號,位於當時德國東普魯士的臘斯登堡,即現在波蘭的肯琴約東邊,因希特勒自己使用狼的綽號而得名)。主要策劃者是馮·維茨勒本元帥、路德維希·貝克等人,具體實施者是陸軍上校施陶芬貝格,此人出身貴族,曾遠赴突尼西亞,於北非戰場指揮裝甲作戰,後負重傷,從此,他永遠失去了一隻手和一隻眼。殘酷的非正義戰爭,施陶芬貝格上校開始反思自己,反思德國。於是他多次試圖行刺希特勒,但都失敗了。

這一次,他決定以定時炸彈結果掉希特勒。他用襯衣把一枚炸彈包起來,放在了自己的公文包裡。他藉口去衛生間方便,處理了炸彈,並將裝有炸彈的皮包放在了桌子下面,這裡離希特勒的腿約兩米遠。然後施陶芬貝格趁人們正聚精會神地觀看地圖時走了出去。而有一名名叫勃蘭特的軍官,為了更好地看地圖,將施陶芬貝格的皮包移走。這樣一來,還被一個厚重的桌子擋住,當炸彈爆炸時,威力大減,希特勒便只是受傷,並沒有死。而這時,施陶芬貝格上校早已離開狼穴,驅車到了機場,準備下一步計劃。

歷史上真實的施陶芬貝格

緊接著,密謀者又犯了第二個錯誤,那就是沒有切斷希特勒與外界的聯繫(因為他們以為希特勒此時已經死了),更沒有迅速佔領電報大樓等宣傳機構,所以,他們以「鎮壓叛亂分子」為由逮捕納粹分子時,宣傳部長戈培爾居然還撥通了希特勒的電話,並將電話交給了帶隊的軍官。在電話裡,希特勒的要求立即釋放戈培爾,鎮壓密謀分子。加上政變者內部一直左右搖擺的弗洛姆將軍為了撇清關係,直接下令將施陶芬貝格等人秘密處決。政變徹底失敗。

這導致了德國內部大量高層人員被清洗了,該事件共導致五千人遇難,就連深受希特勒喜愛的隆美爾元帥也難逃一劫(政變者希望他出任陸軍部長),自殺身亡。這大大削弱了納粹德國的軍事實力,加速了其滅亡。

我們重新審視這次事變,我們不難發現。密謀者的計劃,細節出現很大的問題,如炸彈的安放、沒有佔領電報大樓等宣傳機構等。但更主要的是此次密謀者自身存在的問題,如他們做「大事而惜身」,若當時施陶芬貝格上校舍身和希特勒同歸於盡,那麼希特勒便會必死無疑。要知道,這些密謀者雖身居高位,但並沒有兵權,這是一場「沒有士兵」的政變。

可是,我們又不難發現,參與者很多是上戰場的軍人,並不是貪生怕死之徒,說他們做「大事而惜身」的確不合適,不知兵權的重要性又與常識情理不通。那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的?正如我文章一開頭所說的,參加這一次事件的人,是代表「舊」秩序的容克貴族階級,他們通過政變,所希望得到的是威廉二世時期的德意志帝國,而不是民主共和國(這個從他們政變後的政府名單可以看出)。

1871年,統一後的德意志帝國疆域

這裡我們簡單闡述一下希特勒的思想構成,我們都知道,希特勒有反馬克思主義,但是希特勒其實也反對很多當時德國存在的意識形態。他也反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甚至他也反對保守主義。他所支持的只有民族主義,而且是極端民族主義。希特勒想成為的是一個「卡裡斯瑪」(這是德國社會學家韋伯從早期基督教觀念中引入政治社會學的一個概念。韋伯認為卡裡斯瑪是這樣一類人的人格特徵:具有超自然、超人的力量或品質,以此為魅力把一些人吸引為追隨者、信徒,然後死心塌地、狂熱地效忠這些領袖人物)式的政治領袖。也就是說,容克保守主義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體制都是和希特勒的思想想左的。

對此,我們可以從第三帝國和第二帝國明顯的不同中看出。第二帝國還允許一些不同的聲音出現,只要不危害第二帝國的統治就可以,而希特勒是完全不允許有不同的聲音的出現。第二帝國還有一個「裝點門面」的議會,而希特勒完全反對議會政治。第二帝國的皇帝還沒有滲入到思想等領域,大學教授還有一定的自由,而第三帝國希特勒滲入到各個領域,很多大學教授出逃國外。故而,從這個角度上說,希特勒和容克階層有很大的不可調和矛盾。

但希特勒也曾經和容克階層有過密切的合作,那就是他們一起埋葬了魏瑪共和國,此時兩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希特勒的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思想不僅得到了陸軍下級軍官的支持和擁護,而且還得到了魯登道夫將軍、施萊徹爾將軍等高級軍官的支持。所以,當經濟危機中,共產黨選票猛增時,這些人選擇了希特勒和納粹黨,甚至當容克階層的代表興登堡總統任命希特勒為總理的時候,這些保守主義者並不知道希特勒將給他們,甚至是整個德意志帶來的是滅頂之災。他們還樂觀地認為,希特勒只不過是他們手中的工具。他們曾吹噓自己是選擇希特勒是「把盜獵者變成守林人」。

興登堡(左)和希特勒(右)在一起

但是,他們其實錯了,希特勒很快通過高明的手段「反客為主」。他先是以犧牲衝鋒隊換取了陸軍的支持。然後建立了一個獨裁的法西斯國家,自己是國家元首,在此種體制下,希特勒是最高的軍事指揮官,他還要求軍隊全體官兵對他個人宣誓效忠。這一點使國防軍由國家的軍隊完全變成個人的軍隊。希特勒於是擴軍,緊接著是一系列「勝利」:由於英法為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綏靖政策」,納粹德國成功「收復」萊茵蘭「失地」、吞併奧地利、侵佔蘇臺德地區並隨後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初期,打得也順風順風順水。總而言之,希特勒一系列大膽地冒險操作,為其獲得了極高的政治聲望,在凡爾賽體系下的德國,將自己成功打造成了我上文提及的那種「卡裡斯瑪」式的政治領袖。

這時,保守主義的容克階層終於發現他們不是「把盜獵者變成守林人」,而是「把整個森林送給了盜獵者」。而與此同時,希特勒也開始對曾經的政治盟友——容克階層下手了。如國防部長勃洛姆堡曾反對希特勒的計劃,希特勒便逼其辭職(勃洛姆堡再婚,納粹為其大操大辦,再宣傳其妻子以前做過妓女)。而同樣反對過希特勒的軍事上或者外交上的容克階層也有不少人失去了權力(如:弗裡奇和牛賴特)。通過這些手段,希特勒清洗了大量陸軍和外交部的傳統貴族集團,德國陸軍就此喪失了它在霍亨索倫家族的第二帝國及魏瑪共和國時期以來的最後一點點獨立的痕跡。希特勒通過更是打壓不聽話的軍官團成員,使國防軍完全淪為他手中的工具。

希特勒檢閱軍隊的場景

而容克階層在事情失控以後,一直也希望打倒希特勒,很多舊貴族開始組建反希特勒團體,這就有了我們本文的「七·二零」事件,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的反法西斯像德國這般奇怪,政治的民主化與反納粹的目標毫不相干。綜上所述,我們也明白了這些人為什麼不可能光明正大的反對希特勒。他們和納粹的上臺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他們是曾經稱猶太人是「背後捅刀子的人」,當又一次世界大戰到來時,他們無法接受自己也成為了所謂「背後捅刀子的人」,所以,他們在自以為政變成功時,不敢大膽地發動底層士兵,而是以「鎮壓叛亂分子」的名義實施計劃。故而,其實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意識到捨生取義,也不是沒有意識到軍隊的重要性,而是他們無法這樣做。這使得這種計劃有著先天的缺陷,導致了其成功率的下降。因為自己帶來的滅頂之災,大量容克階層的人被殺害,加上之後東普魯士的容克莊園被蘇聯清算,容克階層作為一股政治勢力從此消失在德國歷史長河內。

相關焦點

  • 本是納粹德國27名元帥之一,曾攻破馬奇諾防線,為何被希特勒處死
    希特勒親自下令將這位元帥吊在屠戶肉鉤上,然後用一根特製的鋼絲將其活活勒死,手段十分殘忍。這位功勳元帥到底是誰,為什麼會被希特勒下令處以死刑?此人就是德國陸軍元帥埃爾溫·馮·維茨萊本!維茨萊本出生在布雷斯勞的舊貴族也軍事世家之中,從小就耳濡目染,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軍人。
  • 隆美爾手握重兵,希特勒令他自盡,為何他不反抗卻選擇乖乖就範?
    熟悉二戰歷史的讀者應該知道,隆美爾之死是因為他被希特勒懷疑有參與到1944年7月20日的狼堡刺殺一案當中,而根據後來的史料證明,隆美爾雖然沒有直接參與這一件事情,策劃這一起案件的不少軍官都是隆美爾的戰友和下屬,而他對於這一件預謀已久的刺殺案
  • 希特勒藏身南美之說為何興起?揭秘老鼠計劃,納粹最後的瘋狂之舉
    其實,這則歷史傳言雖然與實際無關,但卻有一些歷史根據,而這個歷史根據就是二戰末期的一項納粹行動方案,也就是所謂的「老鼠計劃」,   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這項神秘的計劃,究竟是怎樣的歷史事件。
  • 納粹德國27名元帥的最後結局,有的沒有活到戰後,有的活到1980年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始終是希特勒最親近的軍事顧問和忠順的助手,深信軍人以服從為天職。直接參與策劃、制定和實施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軍事行動,以及從進攻波蘭起到德國戰敗止的各種戰爭計劃和侵略暴行;由於對希特勒忠順和牽承,在同僚中有'點頭驢'的綽號。1945年5月8日代表納粹德國武裝部隊,在柏林正式籤署無條件投降書。1946年10月16日執行。
  • 改變歷史的13分鐘:一個小人物,在希特勒演講臺埋了顆大炸彈
    圖:暗殺希特勒是無數人的夢想今天,風哥來說一起很少有人知道的暗殺: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爆炸事件——只差13分鐘,希特勒和他的核心黨羽就一命嗚呼。最令人震撼的是,與施道芬貝格得到許多納粹元帥、將軍的支持不同,這是一起單槍匹馬的獨狼行動,暗殺者是一個平凡無奇的德國木匠。
  • 秘聞| 製造納粹嬰兒,希特勒的瘋狂,揭秘「生命之源」計劃
    以希特勒為首的納粹分子自認為是優等民族的後代,為了達到進一步純化血統的目的,培養所謂的更優秀的雅利安人,他們不擇手段地實施了臭名昭著的人種繁殖計劃。這項「優化」德國人種的計劃由黨衛軍頭子希姆萊全權負責,按照希特勒的要求,這項計劃起名為「生命之源」,其目標是為了培育最為純粹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就是所謂的非猶太民族的白種人。為了印證德國人是最優秀人種的後裔,希姆萊甚至編造出一個亞特蘭蒂斯的神話,來支持純種德國人血統之高貴的謊言。亞特蘭蒂斯是傳說中一塊沉沒的大陸,那裡曾有高度發達的文明。
  • 邸文:希特勒與納粹主義
    二、卐(萬字)標誌希特勒在1921年夏天奪取納粹黨的領導權之後,決定為納粹黨製作一面黨旗。經過多方面考慮和對不少圖樣進行比較之後,最後想出了這樣一面旗幟:紅地白圓心,中間嵌著一個黑色的卐字。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中解釋說:「這是一個真正的象徵!」「紅色象徵我們這個運動的社會意義,白色象徵民族主義思想,卐象徵爭取雅利安人勝利鬥爭的使命。」
  • 德國將軍追憶往事:"當年我父親去刺殺希特勒"_國際時事更多新聞...
    1944年7月20日,德國年輕的陸軍上校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深入「狼穴」,密謀暗殺希特勒。一旦成功,二戰乃至世界歷史的進程將因此改寫。遺憾的是,關鍵時刻他失手被捕,丟了性命。63年後,好萊塢決心將這個刺殺希特勒的故事搬上銀幕,影片的名字就叫《刺殺希特勒》,由湯姆·克魯斯擔綱主演。
  • 希特勒欲在北美發動種族滅絕?罕見藏書披露納粹屠殺計劃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美國《新聞周刊》網站1月25日發表了題為《如果納粹贏了會怎樣?罕見書籍披露了希特勒要在北美製造大屠殺的計劃》的報導,稱加拿大國家圖書館購入了一本罕見書籍,可視為是二戰納粹德國要將大屠殺擴展到北美地區的行動計劃藍圖。
  • 納粹德國:從普通士兵到希特勒都「嗑藥」
    那麼,納粹德國成功對西歐實施「閃電戰」是否得益於吸毒?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相關章節的內容認為,沒有興奮劑,戰爭不會是原本的模樣。實際上,希特勒對通過山區進攻法國的計劃非常認同,但德軍最高統帥部明確反對,主要理由就是士兵在夜間要休息,極易遭到敵人襲擊。
  • 「大獨裁家」希特勒生命的最後時刻:糟糕的身體和脆弱的靈魂共處
    在大眾的印象裡,納粹首領德國人阿道夫.希特勒是一個極端狂熱,極度自戀,背離了傳統道德的種族主義者。但在希特勒自己的眼中,他是超越所有人類的優越人種,並能夠最終統治世界的超人。根據5月22日《grunge》網消息,來自德國的紐倫堡大學的教授彼得·弗萊希曼(Peter Fleischmann),通過追蹤大獨裁家希特勒的醫療記錄發現,希特勒不僅不是超人,而且真實狀況甚至遠不如一般人。
  • 蘇軍進入柏林時,希特勒手上還有400萬兵力,為啥不反抗?
    蘇聯和盟軍佔據絕對的優勢,德軍已經無路可退,這等情況下納粹選擇投降,希特勒則是選擇自殺。 然而這其中有一點令人不解,那就是希特勒自殺前還手握著400多萬兵力,雖然說分散在外,但是及時將它們召回的話,有可能形成兩面夾擊之勢,將盟軍趕出領土,反抗的話機會還是很大的,但為啥沒有選擇這麼做呢
  • 世上公認最難殺的4個人,希特勒排第3,第1名被暗殺638次!
    所以,從古至今一直都有人進行刺殺的活動。刺客們雖然厲害,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能完成任務。在歷史上有些人遭遇過許多次暗殺,最後依然活的好好的。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聊一聊歷史上最難刺殺的人,他們成功的躲過了很多次兇險的暗殺,堪稱史上最難刺殺的人。
  • 納粹金融巫師沙赫特:他締造了希特勒經濟奇蹟
    戈多沒有來,來的是希特勒。鍍金時代的秘密 納粹德國的「復興奇蹟」一直是第三帝國Fans津津樂道的題目。希特勒以前的內閣總理換來換去,願許多兌現少,還搞出通脹、衰退加上還不完的外債。雖然沙赫特很知趣地在報紙上撰文,說元首「領導了每一個經濟計劃、參加了每一項法令制度的修訂」,沙赫特將高帽子奉送得這麼慷慨大方,恰恰因為希特勒當時沒太多插手他的工作;而一旦領導打算親切關懷了,沙赫特與納粹的蜜月期也就開始面臨危機。
  • 希特勒的支持者究竟是些什麼人
    2、希特勒趁機拉攏中產階級,吸納中產階級為納粹黨的「中堅力量」1932年納粹黨達到100萬人,成員主要是中產階級,約佔2/3,工人不到1/3,在領導集團中,中產階層也佔絕對優勢。可以說,中間等級是納粹黨的「中堅力量」。在魏瑪時期,德國政黨已有所發展,有相當多的派別可供中產階層選擇,為何納粹黨才得到大部分中間階級青睞?
  • 比希特勒更像希特勒的納粹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
    儘管自吹喜歡英國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但是裡賓特洛甫並沒有真正理解英國人的氣質或性格,他嚴重地低估了他們反抗入侵者的能力。人們普遍認為:裡賓特洛甫出使英國讓德國為難。裡賓特洛甫條頓式的大話帶有傲慢的印記,這冒犯了英國人的感情。他的舉止是追求社會地位的人招搖的令人窘迫的表現。德國使館的夫人們被告知不要對王室行屈膝禮,據說裡賓特洛甫在接受國王召見時向國王敬納粹禮。
  • 和風創刊號|為什麼在納粹大屠殺期間,身處被佔領的波蘭和蘇聯的猶太人幾乎沒有反抗納粹針對他們的暴行?(一)
    第一期:為什麼在納粹大屠殺期間,身處被佔領的波蘭和蘇聯的猶太人幾乎沒有反抗納粹針對他們的暴行?(一)納粹大屠殺是人類史上最為臭名昭著的暴行。在1100萬納粹大屠殺受害者當中,有大約600萬人是猶太人。對猶太人的仇恨是納粹主義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 為什麼二戰時的德國人如此迷戀崇拜納粹和希特勒?
    同時,高達1139.5億金馬克的賠款,期限是59年,因金融危機、二戰等影響,這筆賠款被延遲到2010年還清了最後的賠款。原本德國發動一戰時想趁機重新瓜分世界,掠奪更多的海外殖民地,可是,事與願違,德國不但沒能將觸手伸到更多地方去,反而,成為了別人的待宰羔羊。
  • 希特勒培養的接班人, 金髮美男, 有猶太血統, 遇刺受傷, 死因暗藏...
    今天介紹的這個人,才貌雙全、能力超群,是納粹德國中少數具有管理才能的人物之一,如果此人不死,第二次世界大戰不知道還要再拖延多久。如果他能接替希特勒擔任元首,在將領選拔上和人才任命上絕對是把好手,至少要比「波西米亞下士」好得多,那樣恐怕戰爭勝負、鹿死誰手都很難說!
  • 德國的貴族青年如何變成抵抗納粹的軍人
    馮•席臘赫領導的「希特勒青年團」(Hitler-Jugend)最初也是青年運動中的一個派別,希姆萊則加入過非政治性的社團「自由青年聯盟」。在國家社會主義開始興起的那個階段,青年運動成了重要的開路先鋒。1933年納粹上臺後,希特勒下令將青年運動納入到「民族青年運動」的軌道中,解散原有的青年團體,僅保留由國家控制的「希特勒青年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