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二戰時的德國人如此迷戀崇拜納粹和希特勒?

2020-12-15 雲石

1914年,在新舊殖民主義矛盾激化、各帝國主義經濟發展不平衡的背景下,為了重新瓜分世界和爭奪全球霸權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場維持了四年之久的世界性大戰,共有三十多個個國家,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作為戰爭的雙方,協約國和同盟國都不是非正義戰爭,雙方損失巨大,特別是作為戰敗方的德國,一度將其打入到萬丈深淵。

戰後的《凡爾賽條約》規定:德國割讓13.5%的領土,損失12.5%的人口,喪失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紐幾內亞),丟失了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並對德國制定了嚴厲的軍事制裁。同時,高達1139.5億金馬克的賠款,期限是59年,因金融危機、二戰等影響,這筆賠款被延遲到2010年還清了最後的賠款。

原本德國發動一戰時想趁機重新瓜分世界,掠奪更多的海外殖民地,可是,事與願違,德國不但沒能將觸手伸到更多地方去,反而,成為了別人的待宰羔羊。一戰後,在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下,德國的工業生產水平倒退了20年,國力陡降,新生的,魏瑪政府,難以應付國內國外尖銳的矛盾,政治動蕩,經濟低迷,墜入了萬丈深淵。

而在這樣的局勢下,法西斯主義抬頭,納粹勢力在德國迅速擴張開來,並於1933年取得了政權,以此來重振德國。

那麼,為何納粹會在德國迅速發展壯大?德國為何要走向法西斯?

很多人疑惑:為何一戰後納粹會在德國迅速崛起?在推翻君主制後,德國為何會走向法西斯?雲石君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德國以普魯士人為主,利於增強國家凝聚力和認同感,普魯士精神利於軍國主義的滋生發展。

一個國家,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強大的民族 凝聚力才能發展經濟、振新國家。1871年,德意志實現了大一統,而德國又是一個以日耳曼人為絕對主體的國家,普魯士精神深入民心,以民族情感為紐帶,增強了國家凝聚力和認同感。這為軍國主義的滋生成長提供了前提。

說到普魯士精神,不得不說一下普魯士,其前身是條頓騎士團。普魯士有「不是有軍隊的國家,而是一個有國家的軍隊」之稱,是軍國主義的發源地,和戰爭的策源地。正是靠著其強大的軍事實力,普魯士先後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取得勝利,並最終促成了德意志的統一。自此,普魯士的軍國主義在德國生長蔓延開來。

一戰後,德意志帝國覆滅,德國第一次走向共和體制,魏瑪共和國誕生。但是,魏瑪政府是對對西方強國政體的效仿,在帝制瓦解之後,魏瑪政府只是摸著石頭過河,想靠新政體來挽救德國。只是,它畢竟是舶來品,沒有多少根基,也沒有從德國本身國情出發,對經濟的發展起不到明顯效果,也無法有效壓制社會動蕩。另外,一戰後,法國重奪歐陸霸權,因不完全滿意《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制裁,和對法國的賠償,難免會將德國視為眼中釘。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魏瑪政府無力反抗,只能認慫。魏瑪政府無法帶領德國走向振興,激發了民憤民怨。

於是,通過極端國家民族主義來增強國家凝聚力,依仗新興的納粹黨,來帶領德國走向振興成為了德國民眾的選擇。

第二、一戰後,德國受到嚴厲制裁,生存空間遭壓縮,在內部矛盾和外部威脅下,納粹主義受到民眾的追捧。

一戰後,德國慘遭協約國的壓制,特別是來自法國,一度欲斷德國振興之路。領土、殖民地喪失,巨額賠款,使得德國背上了沉重的枷鎖。一戰本身是非正義的戰爭,而協約國對德國的制裁本身就嚴重失衡,這必然會導致德國民眾的怨憤,對於普魯士精神而言,這種恥辱必定會尋機報復。俗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在嚴重的內部矛盾和民族危機的雙重壓力之下,普魯士人走向極端,大爆發的可能性就會越高。正是利用了這樣的民族心理,使得法西斯主義迅速抬頭。

一方面,納粹主義,高度強調極端中央集權,強調民族和國家凌駕於所有人之上。利於發動底層民眾,在國家民族的情結下,一致對外。

另一方面,納粹黨所宣揚的種族優越論,主張回歸德意志民族的傳統,找回德意志民族的尊嚴,對於德國民眾而言,就像一顆強心丸,很合飽受經濟危機,渴望民族富強,能過上好日子的基層民眾的心意。而這種種族優越感與備受欺凌的猶太人相比,顯得更加的高等。

第三、經濟危機成為了納粹上臺的契機。

1929年,起源於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波及到英法德日等資本主義國家,進入經濟大蕭條時代。

一戰後的德國,國力跌倒谷底,在大蕭條之前,還處在恢復期內。1923—1928年,德國靠向美國借的200億馬克貸款,來發展本國工業生產。可是,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後,這筆貸款也隨即被收回。本身就很單薄的德國,在冰天雪地裡,又被人拿走了外套,其窘迫程度不言而喻。在這場大蕭條中,德國工業生產直線下降,煤炭、鋼鐵、機器製造業等下降迅猛,失業人數也從1929年9月的130萬,上升到1932年2月的800萬。國家和民眾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社會階級矛盾越演越烈。這已大大超出了魏瑪共和國的能力範圍。

面對動蕩不安的社會,只有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整合集中資源,才能重振國家、拉升經濟,有效壓制內部矛盾和抵禦外敵。而共和制的政府顯得無力,就算民眾有很多的自由和權利,但連飯都沒得吃,溫飽都沒有保障的情況下,自由和權利就算一場白日夢。本著務實的態度,德國民眾更願意先將麵包握在手裡。

怎樣才有足夠的麵包呢?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希特勒的納粹黨所宣揚的極端集權治理模式非,得到了民眾廣泛的支持。而登上政治舞臺中心的希特勒,最終並不是開的空頭支票,而是將承諾付之於實際的。比如,為失業者、復員軍人和無家可歸者建立「食物施捨所」,提供住房,發放衣服和食品。德國民眾也開始對納粹黨越來越有信心。

希特勒上臺後,僅用了三年的時間,納粹德國創造了「經濟奇蹟」,失業近乎絕跡,經濟增速超過20%,各種百廢俱興,一度成為全球名列前茅的經濟強國。

對於德國民眾來說,納粹黨是為國民貢獻的政黨,希特勒猶如神一般的存在,得到萬眾擁戴。

那麼,是什麼將希特勒送上了德國救世主的位置?

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相關焦點

  • 二戰期間,德國的百姓是如何看待希特勒獨裁的?
    希特勒並不是為一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但是卻是為了這個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等到希特勒掌權的那時候,德國人會像崇拜神一樣崇拜他。在整個二戰裡面,德國並沒有意識到當局正在施行惡政,但是!他們被機子獨有的冷漠和事不關己的態度給坑慘了。記得是1939年的夏天,希特勒曾經頒布了一項政策,要結束那些「沒有存在價值」的人的生命。
  • 被稱為希特勒締造者!煽動納粹民族主義,親手毒殺自己6個孩子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宣傳的天才"保羅·約瑟夫·戈培爾,是被認為"創造希特勒的人"。他在青年時期以哲學博學的學位從海德堡大學畢業,之後從事記者、銀行出納和證券交易所傳話員等工作。雖然也撰寫過小說和喜劇,但並沒有被出版商認同。 在1924年,他因受希特勒的影響,加入了納粹黨。正是這樣一個決定,讓他充分發揮出了自己的本身的能力。他的思維極為敏銳,在當時他注意到,德國人需要崇拜的不是一個黨派,而是一個人。
  • 二戰納粹分子「劫掠歐羅巴」 希特勒最想要的「三大件」是這些
    《劫掠歐羅巴:西方藝術珍品在二戰中的命運》一書就講述了歐洲的藝術珍品在二戰中的命運,比如根特祭壇畫、《抱白鼬的貴婦》、《聖母與聖子》等藝術珍品在二戰的轟鳴炮火與納粹的行動中是如何被人們保存下來,並流傳至今的。
  • 德國人為什麼曾把希特勒當成大救星?
    但在上世紀30—40年代,在德國人身上表現出的除了狂熱還是狂熱,整個德意志民族都捲入了納粹的戰爭,導致了德國和人類文明史上一場空前的浩劫。德國人為什麼會那麼瘋狂地擁戴納粹黨,把希特勒這個大魔頭當成了大救星,任由其將整個國家帶向毀滅之路?他們的理性到哪裡去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二戰前德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組成的同盟國,敗於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組成的協約國。
  • 希特勒為啥要發動二戰:看看當時德國人的生活會讓你懷疑人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英法奉行綏靖政策,企圖利用納粹德國打擊新生的蘇聯,結果使得希特勒有機會肆無忌憚的實驗他的閃擊戰。 三個月就拿下了波蘭、挪威、丹麥、比利時跟荷蘭,一個多月就徵服了陸軍歐洲第一的法國,震驚世界。
  • 德國人對希特勒是憎恨還是愛戴?其真相撲朔迷離!
    希特勒不僅帶領德國從一戰債務中走出,更是橫掃歐洲讓德國重新抬起頭來。但是二戰德國也是傷亡慘重,戰後男的大部分都被關起來,女的遭遇也還好不到哪裡去!蘇聯和美國大兵可不是吃素的。經濟更是慘不忍睹,還要賠償戰勝國的損失!所以那會是德國民眾過得最苦的時期之一。
  • 德國人到底恨不恨希特勒呢?
    希特勒曾是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的人,但是我卻比較欣賞他,倒不是欣賞他的戰爭狂魔的一面,而是欣賞他改變德國窘境和愛國的那一面。戰爭總計動員德國士兵高達1200萬,而德國士兵死亡人數也是達到了500多萬人,而德國的民眾死亡人數也超過了300多萬,僅僅一個德國在二戰中就犧牲了800多萬人,但德國給其它國家帶來的傷害更加的多,一個蘇聯就有2600多萬人犧牲,再加上其它歐洲國家,這個數字是可怕的。二戰中,希特勒徹底成為了歐洲大陸的「劊子手」。
  • 現在德國人對希特勒的評價如何?
    如果希特勒選擇做一個改革家,而不是一個戰爭狂人,說不定他會是一個可以和拿破崙齊名的人。德國納粹一黨自德國投降之後,納粹勢力完全被清洗,許多忠實的納粹黨信徒被處決或者投入監獄。相關法律還規定帶有法西斯或者納粹標誌的,都會有被起訴的危險,一段時間內,由於希特勒納粹思想對世界的重大影響,他的自傳體傳記《我的奮鬥》被看作納粹極端思想的代表,而被禁止在德國國內出版。這樣環境下的德國人,除了少數崇拜納粹的極端分子,大部分人對希特勒的評價能好到哪裡去。德國自戰後就和希特勒以及納粹黨徹底劃清了界限。
  • 德國人熱情擁抱難民,只是為了洗刷納粹恥辱嗎?
    此外,以德國為首的西北歐國家還因為難民分配問題和波蘭匈牙利捷克等中東歐國家產生尖銳的矛盾,歐盟內部因為難民問題的裂痕至今無法彌合。可以說,在中東難民問題上,德國付出了巨大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成本。其實,2015年9月默克爾選擇全面放開邊界,是得到德國民意高度支持的,那麼德國人為何對救助難民如此熱心呢?
  • 秘聞| 製造納粹嬰兒,希特勒的瘋狂,揭秘「生命之源」計劃
    一戰失敗之後,又遭遇到經濟大蕭條的德國人喪失了對自己民族的信心,民族主義的出現就像一道衝破黑暗的陽光,令德國人振奮起來,徹底陷入了自我陶醉。這種極端的民族主義,給其他民族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在整個二戰中居然有600萬猶太人被殘忍殺害,最終也讓德國品嘗到了失敗的滋味。
  • 不向希特勒敬禮的德國人,聲稱為了愛情,納粹最終如何對待他
    而就在1936年的一天德國漢堡布羅姆·福斯造船廠有一艘船要下水,希特勒親自來視察,當時的希特勒可是「元首」。在加上其上臺採取的一系列強硬措施。他表示,「不會容忍公民的對他的指令不服從」,任何敢反對他的人都會受到懲罰。而納粹黨也全力的執行了他的命令,導致了在當時幾乎沒有人敢公開反對希特勒——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保命更重要!
  • 收音機、報紙:二戰時期,希特勒對德國思想文化控制的重要載體
    如此龐大的聽眾群體,部分原因是納粹黨努力讓大眾買得起便宜的收音機。納粹黨發現可以通過收音機將宣傳直接送到德國人耳朵裡,於是戈培爾與企業協商,讓普通德國市民買得起收音機。第一款收音機被稱為「30.Januar」,售價為78馬克,隨後的款型價格都有所下降。但是,擁有收音機的家庭每年必須繳納2馬克的收音機稅。
  • 得知希特勒死亡後,德國數百女軍官同坐一件事,網友:太傻太天真
    希特勒魅力究竟如何,他死之後320名女軍官集體做一事,網友:如此可怕眾所周知,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可是現在的國際形勢越來越讓人捉摸不透,美國身為世界警察到處揮舞大棒對他國內政肆無忌憚的指責和幹涉,導致了當今世界越來越趨於動亂。
  • 《無力悲傷》:用弗洛伊德理論去解剖納粹戰車碾壓過的德國人心理
    在這樣一種社會現實的境況下,作者用心理學展開了對德國人心靈傷疤的揭示,來闡述為什麼德國人要把希特勒奉為自己的元首,並且狂熱地為他賣命,又是為什麼會在戰爭中表現出如此喪失人性的行為,而這一切在戰爭終結後,為什麼德國人若無其事地又恢復到了正常,快速過度到戰後那種平靜的、沉湎於物質生活的常態化生存的。
  • 德國人怎麼評價希特勒的?
    提起一戰、二戰,你能想到什麼,肯定是那個狂熱的戰爭分子——希特勒。他是這次戰爭的發起人,在他的帶領下,世界被點燃了戰爭之火,他還因為種族大屠殺,被打上惡魔的標籤,在外界眼裡,他就是一個戰爭狂魔,是一個罪人。
  • 二戰猶太人和德國人長相差不多,希特勒如何分辨?德軍:從這3點
    二戰猶太人和德國人長相差不多,希特勒如何分辨?德軍:從這3點眾所周知,二戰是一段非常殘酷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無數人因為戰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大家都知道,二戰中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希特勒對猶太人可謂是恨到骨子裡,甚至還偽造出了人種論,認為猶太人是世界上最劣質的民族,應該全部被消滅。所以,一時間整個德國的猶太人哀聲一片。不過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猶太人貌似和德國的日耳曼人長得差不多,那麼希特勒是如何將他們分辨出來的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德軍一般是從這3點看出來的!
  • 希特勒為何要發動二戰?看下當時德國人的生活水平,會顛覆你想像
    二戰是目前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的戰爭,期間一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造成了9000萬人的傷亡以及5萬億美元的損失,罪魁禍首自然是德意日法西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義大利的軍國主義分子,都是依靠政變而走到了臺前,但是德國的納粹黨領導人希特勒,竟然是通過民選的方式競選上了德國總理。
  • 二戰時德軍在東歐有多暴虐?屠殺的斯拉夫人竟達數千萬
    二戰時期出現的納粹德國是一個意識形態相當極端化的政權,也正是因此,其犯下了不少種族主義暴行,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猶太人大屠殺,超過600萬猶太人被「以工業化的形勢成體制消滅」,這極為令人深思,至今很多歷史學家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在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還會有如此恐怖的國家形態出現。
  • 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希特勒在二戰中就真的放過瑞士了嗎?
    然而夾在德國,法國和義大利中間的一個國家,卻神奇地逃過了被德國人統治的命運:他就是瑞士。同樣身為中立國的瑞士,是如何沒有落得和低地三國同樣的結局呢?他的軍事理論和擴張理論也被納粹奉為圭臬,而他的著作也被盟軍認定為德國渴望戰爭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