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機、報紙:二戰時期,希特勒對德國思想文化控制的重要載體

2020-12-11 南書房

除了德國最窮的地方外,收音機在上世紀30至40年代已經十分普及。資料顯示,1939年,德國70%的家庭擁有收音機。1941年,德國的大部分主要城鎮中,大約65%至80%的居民每周都會收聽收音機。一些城市甚至更高,例如,斯圖加特1941年聽收音機的人數佔該市人口的87%,基爾的比例也達到85%。

如此龐大的聽眾群體,部分原因是納粹黨努力讓大眾買得起便宜的收音機。納粹黨發現可以通過收音機將宣傳直接送到德國人耳朵裡,於是戈培爾與企業協商,讓普通德國市民買得起收音機。第一款收音機被稱為「30.Januar」,售價為78馬克,隨後的款型價格都有所下降。但是,擁有收音機的家庭每年必須繳納2馬克的收音機稅。

通過收音機,德國人不僅能聽到新聞和時事,也能享受音樂和喜劇等節目。很快,納粹黨開始了控制電臺的相關舉措。

戈培爾在1933年針對收音機做了講話,他美化了收音機功能。同時,對收音機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和政治教育載體的價值給出了含混的信息:收音機不能完全淪為政治宣傳的傳聲筒,但又堅持要用納粹的價值觀來控制收音機節目。

1933年,納粹黨成立了「帝國收音機協會」,尤金·亞當諾夫斯基擔任第一屆領導。這是納粹黨控制收音機採取的第一個辦法。亞當諾夫斯基在1933年8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國家社會主義者要以最快的速度展現出黨的精力和熱忱,給德國和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戈培爾的命令,在7月13日對所有妨礙黨的事業且具有影響力的電臺節目進行統一清理。現在,組織已經徹底完成這一項目……

所有電臺節目都受到了納粹的監視與管控,戈培爾設法讓德國人收聽,尤其是希特勒的講話。希特勒的講話全天24小時不間斷輪播。戈培爾甚至規定,任何能管理一定數量人群的僱主,官員都必須在工廠,辦公室,飯店,廣場等地方安置高音喇叭,準時播放電臺節目。希特勒演講時,所有工作立刻停止,聆聽希特勒的最高指示。違者將遭到無處不在的蓋世太保重罰。

除了直接的政治宣傳外,電臺也有傳統的節目內容,儘管所有節目都必須得到納粹黨的同意或按納粹的要求進行扭曲。就音樂而言,納粹對音樂的篩選機制比其他藝術形式的篩選更加複雜,主要是反映希特勒的個人愛好。

孟德爾頌和梅耶貝爾等人音樂作品被排除在外,原因是他們都是猶太人。保羅·興德米特的實驗主義音樂被歸為「頹廢音樂」也遭到禁播。華格納和理察·施特勞斯的音樂受到推崇。施特勞斯曾一度位於「帝國音樂協會」。他在任時期,許多流行音樂遭到無情排斥,德國地區的地方民歌是被允許播放和宣傳的,但來自美國黑人發明的爵士樂被視為「墮落的垃圾」,這種音樂尤其禁止在德國年輕人之中宣揚。然而,納粹黨卻面臨一個主要問題——就是德國境內外國收音機信號。德國人很快就厭倦了納粹黨帶意識形態偏見的節目,戈培爾在一次對電臺主管的講話中指出:

不計一切代價避免單調乏味,帝國音樂協會和宣傳部門應當尋求新的形式把所有納粹主義政治色彩的民族藝術和文化堅定傳達到每一個德國人的腦海裡。

戈培爾所關心的並未在收音機裡得到具體實現。數百萬德國聽眾暗地裡收聽BBC和美國文化節目,更有甚者收聽來自蘇聯的廣播宣傳(二戰最後兩年這種情況更加普遍)。

納粹黨意識到這一點,並隨後將「私自收聽外國電臺」等同於犯罪,數千人因此而定罪送往集中營(1939年一年內就有1500人)。但仍然有數不清的德國家庭躲在房子裡收聽來自國外的聲音。而在德國電臺的眾多對手中,蘇聯可以說是最令戈培爾頭疼的一個,早在侵蘇戰爭開始前,蘇聯電臺就偷偷將自己的節目插入德國的收音機頻率裡,所以當時經常出現令人哭笑不得的一幕:每當一次節目或演講結束後的緩衝和廣告時間卻總是能聽到有人用俄語宣傳來自蘇聯的價值主義觀和蘇俄治下的種種成就。納粹黨對此採取了嚴厲措施,利用短波技術把德國廣播信號傳輸到全球各地。德國的宣傳節目不僅覆蓋了佔領區,還覆蓋了美國,南美洲和亞洲。

報紙,同樣受到納粹的控制。1933年,納粹黨制定《保護國家和人民法》,據此關閉了所有與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相關的報紙,剩下的報紙則由「帝國新聞處」控制。然而報紙的情況對納粹黨仍是一大挑戰。納粹上臺時,德國國內共有3500種公開發行的報紙,大部分是地方性和區域性的報紙。

1933年10月4日,納粹黨通過了《編輯法》,這是納粹黨早期對付德國報社最陰險的手段之一。該法案認定編輯必須對報紙內容絕對負責,報社主編按時將所有材料上交納粹黨宣傳部審核報批。宣傳部每日通過德國新聞局向記者和編輯給出內容簡要,而記者和編輯的任務是按照內容指示寫出符合《編輯法》規定的文章和內容。對那些未能及時收到內容簡要的,宣傳部會利用電報傳達。此外,納粹黨為建立「種族純潔」的新聞業,清除了所有猶太人編輯和記者。

納粹黨同時也有自己的報紙品牌,比如在1935年,納粹德國發行的主要納粹報紙,出版地和發行量有:《進攻》柏林95000,《中部德國》馬格德堡103100,《先鋒報》紐倫堡450000,《國民日報》埃森140600,《萊茵憲報》杜塞道夫166200,《人民觀察報》慕尼黑/柏林400700,《西德觀察家報》科隆/亞琛187300,《威斯特伐利亞時報》多特蒙德171800。

包括創刊於1921年的《人民時報》以及充滿淫穢和暴力主義的《暴風雨》。1935年,兩者發行量都超過80萬份。但是在納粹黨掌權時期,這些報紙只佔據了整個市場的2.5%,因此納粹必須用更猛烈的方式控制報紙市場。

納粹黨採用的一大辦法是收購報紙。1933年一年內納粹黨收購27家報社,讀者達270萬。1939年,納粹共收購德國69%的報紙,到了1944年,這一數據更是達到恐怖的82%。而且,納粹黨還控制了印刷廠和經銷渠道,從而控制了整個德國報紙生產過程。在納粹黨的如此嚴密掌控下,德國報紙滿是帶偏見的東西,絕大部分德國人都不願意去讀本國報紙。即便在二戰開始前,納粹的做法也嚴重影響了公開發行報紙的數量。1935年德國報紙比1932年減少了近1000種。《法蘭克福報》是唯一保持了適當獨立的報紙。由於它的國際知名度以及在精英社會階層中的高大地位,納粹黨允許法蘭克福報對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政權做出「溫柔」的批評。

文|南書房|二戰風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二戰期間,德國的百姓是如何看待希特勒獨裁的?
    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二戰時期德國民眾如何看待希特勒獨裁問題,我們先不提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精英階層,先說德國的精英主義傳統。納粹黨上臺的時候這些精英階層在社會輿論中並沒有什麼關係。希特勒並不是為一意識到這一點的人,但是卻是為了這個目的不擇手段的人。等到希特勒掌權的那時候,德國人會像崇拜神一樣崇拜他。在整個二戰裡面,德國並沒有意識到當局正在施行惡政,但是!他們被機子獨有的冷漠和事不關己的態度給坑慘了。記得是1939年的夏天,希特勒曾經頒布了一項政策,要結束那些「沒有存在價值」的人的生命。
  • 夏芊若:德國納粹時期的「黑色教育」
    1933年5月,納粹黨建立了帝國宣傳和人民啟蒙運動部,它是納粹黨控制的關鍵的政府部門之一,主要通過書籍、報紙、廣播和電影等當時已有的一切媒介,進行覆蓋全社會每一角落的宣傳,不斷重複一些煽動感情、很容易讓人記住的口號,以及與納粹思想相配合的視覺形象、文字圖像、聲波等,讓人們每時每刻都置身於這種宣傳氛圍之中,耳濡目染。
  • 二戰老照片:德國吞併奧地利,迎接希特勒的竟是鮮花和掌聲
    奧地利,從中世紀末期到一戰結束前,一直是歐洲大國之一,更是統治中歐近700年的哈布斯堡王朝所在地,然而這樣一個歐洲大國,在二戰時期,面對德國的吞併和入侵,卻一槍未發,直接投降,同是歐洲大國的法國的慘敗還要讓人大跌眼鏡,更驚人的是,在德軍入侵時,奧地利人反而用鮮花和掌聲來歡迎德軍,照片中民眾們分明是
  • 希特勒時代,納粹黨是如何通過教育「馴化」德國人民的?
    希特勒的教育部長魯斯特(BernhardRust)宣稱,取得政權絕不是納粹的唯一任務,取得政權只不過是一個更重要的事業的開始,那就是從此啟動一個用教育改變人民的過程,「這個過程將使得人民的全部生活(total life)都按照納粹的哲學得以重新塑造」。
  • 二戰戰敗後,希特勒自殺了,那德國人恨希特勒嗎?
    二戰戰敗後的德國有多慘?估計沒幾個人能說得清。當時的德國不僅領土被四分五裂,同時在德國的大街上到處都是燒殺搶掠的盟軍士兵。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二戰結束後的德國遠比二戰前的德國還要慘。那麼既然如此,當希特勒選擇在聯軍到來前自殺後,德國人有沒有恨希特勒呢?
  • 二戰時期,希特勒掌管德國所有軍隊,為何其軍銜只是一個下士?
    希特勒在戰壕中作戰了4年,多次死裡逃生。最後一次,戰壕被敵人的毒氣彈擊中,希特勒被毒氣燻得昏死過去,被戰友拼死送到醫院。希特勒保住了性命,但雙眼失明,治療了1個月才逐漸恢復。此時,德國已經宣布投降了,希特勒被迫退伍。到退伍的時候,他的軍銜是下士。
  • 現在德國人對希特勒的評價如何?
    如今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過去七十多年,經歷過二戰德國的人不死的話已經差不多就快百歲了,納粹的教育以及思想宣傳都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民主思想。德國年輕一代的所接受教科書,都把希特勒描述成一個獨裁者,侵略者,種族主義者,而對他在執政之初的一些經濟措施都輕描淡寫,有意無意的淡化希特勒的積極舉措,更多是把他描繪成一個把德意志民族帶向毀滅的惡魔。
  • 今天的德國人是怎麼看待希特勒的?
    德國官方對於希特勒的評價一直都是負面的,但是德國民眾對於希特勒則心情複雜2016年1月希特勒的的自傳《我的奮鬥》在德國被重新允許出版,這將是該書在而二戰後首次印刷出版。平心而論,希特勒的治國才能還是可圈可點的。他對於的德國經濟的恢復和德國國際地位的提升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希特勒的執政下,德國修建了大量基礎工程,比如世界上首條高速公路就是德國人在這一時期修建的。希特勒的政策與當時美國的羅斯福新政非常相似,這些工程計劃大大緩解了德國嚴重地就業問題,慢慢地將德國帶出了經濟危機的泥潭。
  • 二戰時德國軍事指揮權都歸於希特勒,但其卻沒有足夠的軍事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的英文縮寫為「OKW」,它成立於戰爭爆發前的1938年2月,從理論上說,它是納粹德國武裝力量的最高指揮機構,可以指揮國防軍陸軍總司令部(OKH)、海軍總司令部(OKM)和空軍總司令部(OKL)等三軍司令部,三軍再各自建有自己的總參謀部。
  • 二戰時期,德軍所向披靡,希特勒為什麼不攻打中國?原因有三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是德國、日本和義大利三國。毋庸置疑,在德日意這三大軸心國中,德國是實力最強悍的。在二戰初期的歐洲戰場上,德軍是所向披靡的。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將德軍派到了蘇聯戰場、北非戰場,為什麼希特勒不打中國呢?原因大致有三點。
  • 二戰前,希特勒德國的對外政策
    很明顯,至少在這個計劃的初始階段,希特勒需要德國保守民族主義分子的廣泛支持。實際上,1930年後,在布呂寧政府的領導下,外交政策已不再是施特雷澤曼時期較為謹慎的和解風格了。新的、更偏向對抗的外交風格發展起來,從多邊協定向雙邊政治和經濟協定轉變,主要以擴大德國在歐洲西南部和東部的影響為目標。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這種趨勢還在延續,但速度更快了,希特勒也更加野心勃勃。
  • 二戰時期,希特勒對中國和日本有何不同?
    希特勒曾說:「中國人並不能等同於靼韃人和匈奴人,他們是特殊的人種,是有一些文明的人種。」希特勒稱讚蔣:願與中華民國二分天下希特勒對中國表示友好,曾稱讚蔣。歐亞設想是希特勒徵服天下設想的第一大部分,包括佔領歐洲、擊敗蘇聯、末了進軍東亞,和中華民國二分整個歐亞大陸。
  • 瑞士是永久中立國,希特勒在二戰中就真的放過瑞士了嗎?
    ,或德國盟國及傀儡一、立國之路與中立史在介紹二戰時期的德瑞關係前,不妨先回顧一下瑞士的歷史1933年,希特勒在興登堡總統去世後順利成為了德國的最高領導人。而作為德國的鄰居,瑞士人早早便料到希特勒的上臺將會帶來恐怖的後果。日內瓦的報紙上充滿了對希特勒上臺的負面評論。雖然瑞士最終是沒有受到德國的入侵,但這並不代表德國人從來沒有打過瑞士的主意。
  •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集中營!
    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在歐洲多地設立了集中營,對猶太人以及戰犯實行肉體消滅。位於愛沙尼亞的克魯加集中營設立於1943年,關押了包括蘇軍俘虜、愛沙尼亞政治家以及許多猶太人。在納粹黨衛軍和愛沙尼亞警察的殘暴管制下,許多囚徒被強迫進行各種重體力勞動,由於生存條件極其殘酷,許多人在集中營中死去。
  • 希特勒生於奧地利,為何能夠成為德國領導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希特勒,一個臭名昭著的人物,曾經領導德國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沉重災難。當年的希特勒,在德國影響力特別大,可謂是一呼百應。可是誰又能想到,當時德國人十分崇拜的希特勒,居然不是德國人。這件事聽起來很滑稽,但事實的確如此,希特勒其實是奧地利人。
  • 二戰時德國「希特勒電鋸」真的那麼恐怖嗎?歷史學家說出真相
    栓動槍是德國二戰時期的一種槍枝,以「精準狠」而出名。除了這款老式栓動槍,在二戰時期,德國使用過的很多武器都得到了吹捧。不可否認的是,當時德國所使用的武器的確是非常先進的,尤其是在設計理念發麵,是其他國家不能媲美的。但是德國所有的武器都那麼強大嗎?我們接著往下看。就拿當時在世界上獨有的V1,V2飛彈來說吧。
  • 二戰中德國強悍無比,為何最終失敗了?其中有一個原因最重要
    (二戰時期的裝甲部隊) 一、希特勒指揮失當。 1939年9月,德軍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 實際上,希特勒之所以會讓部隊暫時待命,是在向邱吉爾伸出和平的橄欖枝。畢竟東邊的蘇聯蠢蠢欲動,希特勒並不希望重蹈一戰中德國兩線作戰的覆轍。不過,對於希特勒的好意,邱吉爾卻表示了堅決拒絕。隨著英軍大部隊成功撤離,英國保存了持續抗戰的有生力量。這件事也是希特勒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誤。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自此,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16%的煤產地、半數的鋼鐵工業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全國上下陷入了一片屈辱恐慌之中。例如:一戰後,法國軍隊迅速控制德國的魯爾工業區,並將該地區出產的煤通過鐵路輸送到法國。對於反抗的德國鐵路工人,並進行血腥鎮壓,其中約有200多名德國鐵路工人被法國當局殺害。
  • 德國將軍追憶往事:"當年我父親去刺殺希特勒"_國際時事更多新聞...
    1944年7月20日,德國年輕的陸軍上校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深入「狼穴」,密謀暗殺希特勒。一旦成功,二戰乃至世界歷史的進程將因此改寫。遺憾的是,關鍵時刻他失手被捕,丟了性命。63年後,好萊塢決心將這個刺殺希特勒的故事搬上銀幕,影片的名字就叫《刺殺希特勒》,由湯姆·克魯斯擔綱主演。
  • 二戰時期,猶太民族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德國一定要針對猶太人?
    對於猶太民族來講,二戰是一段永遠不會忘記但也是不願回憶的歷史。因為納粹德國對猶太民族進行慘無人道滅族迫害,在二戰期間,差不多有600萬的猶太人被納粹殺害,佔到歐洲猶太人總人數的2/3,其罪行罄竹難書。猶太人不僅影響著美國的經濟,還控制著美國的輿論導向。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猶太民族的厲害之處。那麼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什麼要迫害猶太人呢。一,宗教歷史原因。西方世界普遍信仰的基督教脫胎於猶太教,但和猶太教仍然有較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