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為何要發動二戰?看下當時德國人的生活水平,會顛覆你想像

2020-12-17 文史怪

二戰是目前人類歷史上最為龐大的戰爭,期間一共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造成了9000萬人的傷亡以及5萬億美元的損失,罪魁禍首自然是德意日法西斯,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義大利的軍國主義分子,都是依靠政變而走到了臺前,但是德國的納粹黨領導人希特勒,竟然是通過民選的方式競選上了德國總理。

這確實讓人疑惑,1933年的競選臺上,希特勒依然講述著他那一套荒謬的大日耳曼主義的種族理論,這又是怎麼獲得選民選票的呢,但凡是罪惡的產生,勢必尤其生存的土壤,可以看下二戰前德國人的生活水平,你就明白了,會顛覆你想像

德國的衰落,可以從一戰開始算起,為了讓德國這個新興國家失去他們的優勢,協約國在《凡爾賽條約》當中,算得上是部署了極為苛刻的針對德國條約。首先是在軍事方面,德國的常備軍不能夠超過十萬人,不能有空軍,海軍在短期內也不能製造新的艦艇,不少德國的戰略設備全部被盟國拿去抵償了戰爭賠款。

金錢賠償方面,,德國則需要補償113億英鎊,大約2260億馬克的賠款,要知道,在1933年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也才有737億帝國馬克,因此德國被迫籤訂了長達92年的賠款協議,這也給德國國民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此外,德國還喪失了所有海外殖民地,包括工業心臟魯爾工業區在內的8萬平方公裡土地被協約國所佔領,在巴黎和會上,有著「法國之虎」之稱的法首相剋裡蒙梭,正是這些條約的極力促成者。他希望在歐洲大陸,法國永遠成為最強大的國家。

雖然美國總統威爾遜和英國首相喬治擔心克裡蒙梭這種行為會「逼死德國這隻下金蛋的雞」,但是出於各自的政治考慮,美英雙方還是妥協同意了克裡蒙梭的要求,後來英法政府可能多少存在一點虧欠德國的心理因素,這也導致他們默許了希特勒上臺後違背條約公然發展軍事壯大實力的行為。

協約國極度的壓榨也導致德國國內民族主義盛行,戰後法國軍隊控制了魯爾工業園區,導致大批的居民無家可歸,同時法國將該地區煤炭送往法國,德國鐵路工人組織罷工進行抗議,結果被法國當局殘酷鎮壓,有200人被處死。

而在20世紀30年代,全世界都發生了經濟大蕭條,德國本來就非常困難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大量工廠倒閉,超過600萬人失業,不少人失去生活來源只能夠等待同樣囊中羞澀的德國政府救濟。所有德國人很艱難,也很憤怒:是誰造成了我們如今的苦難?

事情在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發生了改變,他讓政府強勢幹預經濟,興辦工廠,提供就業崗位,希特勒承諾,執政五年內,會讓所有德國人桌上有麵包和牛奶,事實上他也確實兌現了這一個承諾,1938年,德國生產總值達到了1.264億帝國馬克,翻了將近三倍,這一年德國失業率也僅僅有0.98%,對於德國人來說,生活既然提高了,那麼還是要算一下帳的,所以國內希特勒的名聲始終高居不下,受到狂熱的影響,不少年輕人參加了希特勒的納粹部隊,這也就為後來德國的擴張所埋下了伏筆。

相關焦點

  • 希特勒為啥要發動二戰:看看當時德國人的生活會讓你懷疑人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英法奉行綏靖政策,企圖利用納粹德國打擊新生的蘇聯,結果使得希特勒有機會肆無忌憚的實驗他的閃擊戰。 三個月就拿下了波蘭、挪威、丹麥、比利時跟荷蘭,一個多月就徵服了陸軍歐洲第一的法國,震驚世界。
  • 德國人怎麼評價希特勒的?
    提起一戰、二戰,你能想到什麼,肯定是那個狂熱的戰爭分子——希特勒。他是這次戰爭的發起人,在他的帶領下,世界被點燃了戰爭之火,他還因為種族大屠殺,被打上惡魔的標籤,在外界眼裡,他就是一個戰爭狂魔,是一個罪人。
  • 德國人到底恨不恨希特勒呢?
    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時候,希特勒開始崛起,而近些年來,人們對他的議論也逐漸多了起來,但很多人都是看的他是一個發動戰爭的劊子手,對他更多的是充滿仇恨,與此同時,很多人都曾經提出過疑問,那德國人到底恨不恨希特勒呢?
  • 二戰戰敗後,希特勒自殺了,那德國人恨希特勒嗎?
    二戰戰敗後的德國有多慘?估計沒幾個人能說得清。當時的德國不僅領土被四分五裂,同時在德國的大街上到處都是燒殺搶掠的盟軍士兵。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二戰結束後的德國遠比二戰前的德國還要慘。那麼既然如此,當希特勒選擇在聯軍到來前自殺後,德國人有沒有恨希特勒呢?
  • 二戰期間,德國的百姓是如何看待希特勒獨裁的?
    當沒有人再為溫和派與傳統派投票的時候,納粹黨看到了機會,納粹在這種激進派看準了只要希特勒的投票有三分之一,人民就不會再相信民主只是個表象了。人們便不會再相信諒解與社會共識。那麼在希特勒上臺的前夕,德國既沒有法國的自由民主傳統,也沒有英國人的實用主義與保守主義。那麼對於德國人目前的處境來說,他們的潛意識裡只希望有一個領袖來帶領他們。
  • 二戰期間,德國人發動了這樣的計劃,女人變成「生育機器」
    而在世界上的近代歷史裡面,二戰中的德國也是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其中比較嚴重的還是在希特勒的這個時候。在這個時期裡面,希特勒是非常的歧視猶太人的,甚至還差點把猶太人給滅種了。或者在他們德國人是這樣的以為,並且他們還以為自己國家的人是世界上非常聰明的。
  • 二戰罪人希特勒,他頒布的這個命令,德國人至今還在執行!
    二戰罪人希特勒,他頒布的這個命令,德國人至今還在執行! 作為德國的領導人,他使得德國的經濟逐步恢復,德國的軍隊更是因他的領導而重振,他讓德國被世界各國用新的眼光看待。
  • 德國人對希特勒是憎恨還是愛戴?其真相撲朔迷離!
    希特勒不僅帶領德國從一戰債務中走出,更是橫掃歐洲讓德國重新抬起頭來。但是二戰德國也是傷亡慘重,戰後男的大部分都被關起來,女的遭遇也還好不到哪裡去!蘇聯和美國大兵可不是吃素的。經濟更是慘不忍睹,還要賠償戰勝國的損失!所以那會是德國民眾過得最苦的時期之一。
  • 二戰猶太人和德國人長相差不多,希特勒如何分辨?德軍:從這3點
    二戰猶太人和德國人長相差不多,希特勒如何分辨?德軍:從這3點眾所周知,二戰是一段非常殘酷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無數人因為戰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大家都知道,二戰中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究其原因是因為希特勒小時候受到了猶太人的壓迫。他嫉妒猶太人有錢,嫉妒他們聰明。於是,等到希特勒控制了德國之後,就開始大規模地對猶太人進行屠殺。首先,希特勒將德國所發生的經濟危機全部甩鍋給了猶太人,然後便開始找理由加緊迫害猶太人了。他不僅將猶太人的財產全部沒收,還將猶太人關在集中營裡,不斷的折磨他們,最後讓猶太人在凌辱中死去。
  • 德國一戰失敗,25年後再次崛起發動二戰!網友:是用了黑科技嗎?
    對於二戰的爆發,是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要知道一戰的結束到二戰的開始僅僅只有25年的時間間隔。對於世界各國的綜合實力,德國人也是非常的清楚的,那麼,是什麼支撐著德國發動這場戰事呢?對於美國來說,它是德國最大的債權國,倘若德國覆滅,那麼在戰爭期間所產生的巨額債務也會隨之消失,美國的那些大資本家就會損失慘重。日本人更不希望德國覆滅,希望德國可以聯合自己,共同牽制蘇聯。(日本想在中國東北的擴張,會對蘇聯產生極大的威脅)。所以說在一戰後,德國人的生存環境還是相對寬鬆的。
  • 為什麼二戰時的德國人如此迷戀崇拜納粹和希特勒?
    同時,高達1139.5億金馬克的賠款,期限是59年,因金融危機、二戰等影響,這筆賠款被延遲到2010年還清了最後的賠款。原本德國發動一戰時想趁機重新瓜分世界,掠奪更多的海外殖民地,可是,事與願違,德國不但沒能將觸手伸到更多地方去,反而,成為了別人的待宰羔羊。
  • 希特勒是德國納粹頭子,可是德國人真的記恨他嗎?
    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 希特勒生於奧地利,為何能夠成為德國領導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希特勒,一個臭名昭著的人物,曾經領導德國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世界人民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沉重災難。當年的希特勒,在德國影響力特別大,可謂是一呼百應。可是誰又能想到,當時德國人十分崇拜的希特勒,居然不是德國人。這件事聽起來很滑稽,但事實的確如此,希特勒其實是奧地利人。
  • 希特勒是如何看待日本人的?看完這些後,對希特勒又有新的認識
    看完這些後,對希特勒又有新的認識了。 希特勒是一位極具種族歧視的人,他對種族的定義有很多種定義,希特勒把自己所在的日耳曼人定為最高的等級,是創造者民族;而日本處在第二等級,是傳播者民族,因此,德國把日本在二戰所發揮否認作用定義為傳播法西斯主義。
  • 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為何希特勒會被氣得破口大罵
    珍珠港事件,以日軍的大獲全勝告終,但是在此戰後結束後,日本的盟友德國卻十分震驚,希特勒更是被氣得破口大罵,那為什麼德國會有這樣的反應呢?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其實在兩邊賣武器和資源,大發戰爭財,美國不僅賣給蘇聯大量武器,還賣給德國和日本大量的戰略物資以及一部分武器。
  • 二戰時希特勒為什麼不打滿是石油的中東,而是與強大的蘇聯死磕?
    1941年,希特勒打破《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對蘇聯發動了戰爭,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因此走向了其最激烈的時刻,隨著德國和日本將蘇聯美國相繼拉入戰爭,法西斯國的戰敗局面也基本奠定了,對於擁有龐大的戰爭軍備的蘇聯,希特勒為何敢於對其發動戰爭?
  • 德國人為什麼曾把希特勒當成大救星?
    德國人為什麼會那麼瘋狂地擁戴納粹黨,把希特勒這個大魔頭當成了大救星,任由其將整個國家帶向毀滅之路?他們的理性到哪裡去了?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希特勒納粹政府與民眾的關係是相當融洽的,當時的大多數德國人是真心和自覺地擁戴這個政府的。而第三帝國之所以能夠有這樣廣泛堅實的群眾基礎,概括地說,主要有如下兩方面的因素。     第一,當時德國上下瀰漫的民族主義情緒,讓德國民眾把實現「強國夢」的希望寄托在了希特勒納粹政府身上。
  • 德國人永遠的傷痛——普魯士
    但是二戰就不一樣了。當時被德國滅了的波蘭需要復國。但是領土都沒有了,於是當時被蘇聯佔領的領土都沒有還回去,只能從德國割讓領土給波蘭。德國從57萬變到了現在的35萬。可以說領土損失了40%以上。其實人口方面,二戰前的德國人口是差不多7000萬,二戰後德國只有5000萬左右,這個比例之高可以說快超過蘇聯了。
  • 德國入侵波蘭挑起二戰,波蘭的盟友英法為何袖手旁觀
    波蘭人在前方浴血奮戰,而英法士兵卻在邊境看風景,以至於出現了「靜坐戰」的怪現象。由於英法作壁上觀,孤立無援的波蘭最終被德國和蘇聯瓜分。而德國滅掉波蘭後,很快調轉方向,向英法發起了挑戰,把兩國打得一個舉旗投降,一個落荒而逃,英法最終自食其果。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德國入侵波蘭挑起二戰,英法為何若無其事地作壁上觀?首先,英法根本沒打算管。
  • 今天的德國人是怎麼看待希特勒的?
    德國官方對於希特勒的評價一直都是負面的,但是德國民眾對於希特勒則心情複雜2016年1月希特勒的的自傳《我的奮鬥》在德國被重新允許出版,這將是該書在而二戰後首次印刷出版。不過雖然官方一直沒有發行《我的奮鬥》,並且在公眾場合下,也沒有任何媒體提及此書的內容,但是該書在網上還是比較容易被查到,所以德國民間很容易接觸到這麼書。而相比於官方的牴觸情緒,民間對於希特勒還是比較認可的。據德國民調顯示大多數德國人認為如果希特勒沒有發動二戰,那麼他將是個偉大的改革家和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