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們很多家長都有這種經歷,每天跟在孩子身後反覆的催促:「該起床了,快起床!」「該吃飯了,快吃飯!」「都幾點了,快點寫作業!」…父母催得煩,孩子聽著更心煩。
毫不誇張地說,我每天早晨都是被隔壁家的 大姐喊醒的,幾乎每天早晨她都會暴怒的大吼她家孩子:「我喊你多久了!還不起床!都遲到了!」那叫喊聲足以穿透好幾層牆。
其實我真的很想告訴隔壁的大姐,孩子的拖延症真的有她一半的功勞。我們在催促孩子的時候看似為他們好,但實際確實剝奪了孩子對時間管理和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能力。
今天因為這一點,我和我的媽媽一次也發生了衝突。孩子課外班布置作業:假期寫兩面數字「1」,要求不要一次寫完,每天寫3行。我按照老師的要求給我家米寶做了詳細的講解,我說你可以每天起來寫三行,寫完三行,就可以玩了。放假當天,米寶很準時地完成了三行數字。
放假第一天,我提醒米寶寫作業,她說:「媽媽,我今天不想寫。」我說:「可以,那你明天就要寫6行。」她說:「好的。」
放假第二天,米寶又告訴我不想寫作業,我說:「你不想寫就不寫,等到開學你要寫完兩面,你到最後就會一次寫很多。」我媽有些急了,對我說:「你有空就讓她寫點,到最後寫不完又哭。」我說:「寫不完那是她的事,寫不完她就交空本子。」
放假第三天我媽有點著急了,起來就催促米寶寫作業。米寶說:「我出去玩完就寫。」等到下午回家,我媽又開始催促:「快寫作業,快寫作業。」米寶手機擺弄著玩具,有些急躁地說:「我明天再寫嘛!今天不想寫!」我媽也急了,開始數落我:「天天就帶她玩,也不讓她寫作業!你看作業怎麼寫吧!都堆一起寫夠她哭的!」其實我心裡知道我媽說的沒錯,但是確實也不想從開始就催促孩子。我說:「她自己的作業自己把握,反正她放假之前得寫完,她現在不寫,最後一次寫兩頁唄!」然後我對著米寶說:「你知道一次寫兩面有多累嗎?要不然這樣吧,那麼不想寫就別寫了,給老師給空本子吧!」米寶聽完趕緊放下玩具去寫作業了。
我之所以不催促就是想讓孩子從小能夠自己把握好時間,學會合理地分配時間,在適當的時候提醒她自己所要承擔的後果。
催促真的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從而養成拖延的毛病。不想起床你就睡,遲到了,老師會批評你;不想寫作業,那就不寫,不交作業也會被批評;不來吃飯那就不吃,等你餓了,不好意思飯吃完了,沒有了,那就餓著…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改掉拖延的毛病。與其反覆催促讓孩子心煩,不如心硬一些,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後記:對於寫作業,平時我家米寶做的還是挺好的,從開始我就告訴她每天放學到家要先寫作業再做其它事情,她很聽話,每天放學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寫作業。對於孩子寫作業問題,我們一定要從開始就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我是【陳美媽談育兒】,關注我,每天持續更新育兒「乾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