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有玄機,而生意不在於大小,不分行業高低,利潤才是王道。只要人們能夠掌握這個「玄機」,錢財就會滾滾而來。然而,很多人都有投機心理,這點從彩票的盛行就可以看出來。其實賺錢與吃飯一樣簡單,誰都不能一口將飯吃下,更不可能一口吃出個胖子來。所以,賺錢最需要的是耐心地、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目標。
每到下午,上海文匯路最西段的一個攤位前總會排起很長的隊伍,為了那誘人的豬蹄,很多人都甘願等上幾十分鐘。這個「八戒烤豬蹄」鋪在上海可謂小有名氣,由於不少報紙與網絡都推薦介紹過,所以除了常客,也有很多人是慕名而來,甚至還有人特地從很遠的地方開車來買豬蹄。
豬蹄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是因為豬蹄經過長時熬製的滷水加工後,再用炭烤,最後撒上芝麻、小蔥等香料,表層香酥,內層細嫩。愛好烹飪的賴章平為了做好豬蹄,曾專門到成都學習,並對口感與調料進行了改進。如今,賴章平每天都要賣掉300多隻豬蹄,每天的純利潤高達500多元。
2008年,賴章平從華僑大學畢業之後,曾經在浙江一家公司做工程師,每月工資有5000多元。但是,他不甘於打工,於是決定辭職下海。他最初的想法是走高端路線,做生鮮蔬果物流,但是因為成本太高,沒有找到投資,所以沒能實現。2012年,去成都看望朋友李功福時,賴章平發現朋友學校旁邊有一個賣烤豬蹄的攤位,店面雖然很小,但是一年卻能賺到300多萬元。發現這個機會後,他就與好兄弟李功福、李洪臨商討著一起創業。於是三個大學生就開始烤豬蹄,而賴章平也因此辭去了工作。
豬蹄生意蒸蒸日上,但賴章平卻感受到了壓力,除了生意壓力,更多的是來自社會輿論的壓力。周圍的人都議論「怎麼人都往低處走了」,而且他在烤豬蹄的事情也從來沒有跟父母說過。此外,很多顧客也都為攤主的選擇而爭論不休。因為他們不懂一個知名高校的學生為何選擇開一個豬蹄兒鋪,很多人為此感到可惜。現在,豬蹄鋪已經從三人減到了一人,只有賴章平一個人忙著,其他二人,一個要讀研,另一個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儘管如此,賴章平卻堅持將店開下去,並計劃招人,物色店面,在未來將豬蹄事業做成連鎖品牌。他說:「我不想打工,想要有自己的事業。無論這份事業成功與否,我都不後悔,因為自從賣豬蹄之後,我成長了許多,考慮問題也更加全面了,在這個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是在之前的公司所學不到的。」
所有能夠做大生意的人,哪怕是再小的生意,只要有潛力,他們都會去做。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是由小到大,積水成潭。所以,只要能夠在生意中得到成長,能夠賺錢,做什麼都無所謂。做生意最看重的就是收益,無論做什麼產業,收益最大。只要有了自己的夢想,就不用驚慌,從最小的目標做起,逐步實現更大的目標,這才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是一種賺錢的大智慧。
羅敬宇,初三就開始擺地攤,高中就不斷嘗試各種生意,未滿20歲就已經是4家公司的股東,坐擁8個實體店、3家網店,身價過千萬。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但這就是一個年紀輕輕的人從地攤生意發展出來的奇蹟。
羅敬宇的父親就是一個做小生意的商人,母親則在一所小學工作。父母從小就教育他要獨立,想要什麼就自己去努力,有時想要零花錢他都得做家務去賺。正因為受到的是這樣的教育,他從小就有創業的夢想,希望能像馬雲那樣做自己的事業。
初三時,他在廣場上看到很多人放孔明燈,於是第一個生意的念頭由此萌生。他一個人跑到一家批發市場進貨,然後擺地攤,2元進貨,8元出售,一晚上賣了十幾個,很累,也沒賺到錢。後來,他從網上找到了進貨渠道,進貨價才5角,於是他發動全班同學幫忙賣,賣價5元,給同學分2元,自己掙2.5元,兩天就掙了5000多元。嘗到賺錢滋味的羅敬宇上高中之後又大膽嘗試,四處籌借了12萬開服裝店。當時,父母不支持他開店,所以他只好借錢。他覺得賣服裝的利潤很大,於是就到廣州、義烏一帶考察行情,拖著行李箱到處掃貨。但後來卻因為服裝定位過於前衛,服裝店只開了半年就關門了。
高中時,羅敬宇讀的是美術班,於是他決定賣畫材。之後,他找到一位熟人,說服對方投資100萬元開辦了一家文化用品商行,主賣畫材。當時,他與幾個夥伴跑遍了所有的美術班、畫室發廣告單,一次兩次被趕出來,就跑三次四次,終於人們都慢慢地接受了他們。不到一年時間,營業額就超過了600萬元。高三時,他也沒有冷淡生意,反而進一步擴大規模,重新開起服裝店。當時,羅敬宇的事業已經小有成就,但是並沒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他們還是希望他以學習為重。如今,羅敬宇已經與人合辦了4家公司,開了8個店鋪。但是這位20歲的千萬富翁生活卻很低調,他用的是幾百塊錢的手機,穿的衣服是自己服裝店裡最便宜的幾款。他說,「創業才剛剛開始,錢要花在點子上」。
為了管理好公司,羅敬宇認真研究管理制度、組織結構,並在公司推行,公司很快就運轉起來。然而,他並沒有盲目地開很多分店,而是學習馬雲在網上創業。他將畫材店擴大到了網上,還採取價格取勝的做法,將產品定到全網最低價,但不包郵,這樣,產品如果按「低價搜索」就會顯示在最前面,而顧客為了讓郵費更划算,還會多買。
2012年,羅敬宇考上了湖北大學,畫材店與淘寶店的年銷售額超過1500萬元。開第八家分店時,作為大學生的他依靠大學生創業基金提供的免費店面經營。將來,他也希望設立一個創業基金,幫助更多的人實現自己的夢想。羅敬宇的勤奮創業與其他沉迷網絡的青少年形成了鮮明對比。勤奮執著是創造財富的唯一源泉。沒有人能夠隨便獲得成功,他們都是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
稻盛和夫說過:「宏偉的事業,是靠實實在在、微不足道的一步步的積累而取得的。」富翁們都善於將小事做大,這是其他人難以做到的。他們不怕賺錢少,就怕賺不來,只要一步一個腳印,財富就會越積越多。「唯利是圖」是富翁們賺取第一桶金的方式。大多數人認為,做生意就要做大的,對小生意不屑一顧,這種人好高騖遠,往往會一事無成。
事實上,生意不在大小,而在於最終收益,即利潤。小生意雖然賺得少,但是投資小,還能夠比較穩當地賺錢。很多人創業都缺乏資金、人脈等資源,因此小生意是他們賺得第一桶金的突破口。如果不屑於做小生意,賺大錢就不可能實現。富翁們深諳以小博大這個道理。事實上,在任何地方,無論是賣煎餅的,還是擺攤兒賣襪子的,只要選準了方向,就可以以小博大,賺取理想的利潤。賺錢是一門學問,如果你肯細心觀察,處處是商機,一個小小的攤鋪就可以讓你賺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