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在世紀明德論壇上的講話)
親愛的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這個時代的變化非常巨大,每天都有新的信息、新的政策、新的國際變化出現,對人才未來發展也有更新的要求。在劇變的時代面前,教育到底應該做什麼,成了大家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中國教育面臨的問題,是我們原有的教育內容、教育體制的設置,和面向未來的社會變化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未來孩子應該怎樣培養。
大部分的學校,老師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想辦法讓學生的分數提高。我們很多老師甚至校長,考核指標都跟學生分數相關。如果分數高,老師就會受到表揚加薪,但孩子對於分數背後的知識,到底有沒有真的理解,就不太受老師關注了。中國的教育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很多人在高考的時候,考了很高的分數,但卻沒有學習能力,也沒有思想能力。很多學生進了名牌大學後,感到迷茫,不知道人生往什麼方向走,也不知道大學生活對他來說有什麼意義,甚至有的時候還用高中的學習方法,一學期到了最後一個月,通過死記硬背,把考試對付過去。
這就有問題了。問題在於學生最後確實分數考的不錯,學生高中畢業各個學科的平均水平,幾乎都比國外的平均學科水平要高,尤其是理工科數理化。文科我們不說,中國的文科教育,教的內容既不夠深也不夠廣,教的知識點,甚至觀點有的時候都不對。但如果人文思想基礎沒打好,學生未來的綜合判斷就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失誤,專業能力也會變得單薄。
中國中學生的數學能力是非常強的。大概是1980年左右,中科院少年班就開始辦了,一直辦到今天,一個一個的少年天才,但全世界著名數學家排前100位的,咱們中國大陸的應該寥寥無幾。諾貝爾獎獲得者與日本相比,日本應該到了20、30人,咱們中國近年來就2個,一個是搞文學的莫言,一個是搞生物的屠呦呦。我們把那麼多的時間花在了學習上,但最後不能產生真正的成果。這個問題不在於孩子對知識的吸納能力,而在於孩子的思考能力、創新力、後續爆發力和想像力。下面我分四個方面來嘗試著闡述一下。
第一個是孩子思想(思考)能力的提高。中國的中小學教育,甚至包括大學教育,能對孩子進行思想(思考)能力教育的學校不多。大學裡很多教授基本上也是知識灌輸,對自己所教的學科,以及學科相關的其他問題,也沒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教授有思想,如果表達一些自己獨立的思想,跟社會主流不吻合的話,就有可能受到批判,甚至可能會被勸退。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到大不擁有自己的獨立思想和思考能力,這個孩子的發展前途在哪?所謂的思想能力是什麼?是對大是大非有自己的獨立判斷能力、獨立思考能力,是從小就學會不人云也雲,擁有自己的思想和視角。思考能力應該從什麼時候培養起,就應該從小學開始培養起,一旦長大了,思維能力就有可能被定型。
我們這一代人,就是被耽誤的一代。因為不可能獲得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到今天思考能力也有很大的缺陷。到了北大後我大吃一驚。在進北大前,我只有一種思想,到北大後,通過閱讀大量的書籍,哲學、歷史、政治、經濟的,才發現很多東西有另一種說法。比如太平天國,除了我們教科書上學到的,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這些說法引起你的迷惑,你的思考,你的成長。
我兒子現在是高二,在一個國際學校學習,昨天給我帶回來一道歷史題目,這題目是在國內中學裡看不到的:請根據漢娜•阿倫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這本書中提到的「平庸之惡」這個概念,來分析1965年和1966年,印度尼西亞屠殺了近百萬中國華僑的那些劊子手,為什麼到今天為止,依然還為當時的屠殺行為沾沾自喜,請問這些人身上的「平庸之惡」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我相信在座的大部分老師沒聽懂這個題目,這裡面涉及到了很多歷史知識、政治知識,涉及到了沒有標準答案的獨立思考。你要首先了解漢娜•阿倫特是誰,其次要了解她寫的這本書裡「艾希曼」是誰。艾希曼是一個在二戰時期屠殺猶太人的總指揮官之一,後來逃匿到阿根廷,以色列派特工把他抓回來,在耶路撒冷進行審判。這個傢伙絲毫不認為他對屠殺猶太人有任何良心方面的譴責,他認為自己就是執行上級的命令而已。
緊接著你要去研究什麼叫平庸之惡。平庸之惡這個概念體現在哪幾個地方?然後還要研究當時印尼為什麼屠殺了那麼多中國華僑,緊接著還要進一步去研究當時的殺戮情況。10年前左右,美國的一個記者專門去採訪這幫劊子手,拍出一部震驚世界的紀錄片《殺戮行動The Act of Killing》,裡面每個劊子手都興高採烈跟他描述當時是怎麼殺人的。有一個人最多殺掉了上千個活生生的人,婦女,孩子還有老人。
這種題目就是讓孩子們去進行獨立思考:這個世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它的原因是什麼?未來怎麼防範這樣的事情發生?為什麼在一個開明的世界,到了20世紀60年代還有如此殘忍的殺戮行動出現?啟蒙運動是18世紀就出現的,人生而平等,作為社會的共識早就出現了。儘管美國出現過奴隸制,實際上美國在1865年的時候,就進行了南北戰爭,取消了奴隸制。
在這樣的背景下,20世紀30年代,希特勒開始殺猶太人,殺掉七百萬,20世紀60年代,印尼幹掉上百萬中國人。這個社會為什麼沒有進步?為什麼那麼多人熱衷於執行命令,熱衷於參與一個團體的集體殺戮,並且為了證明自己是團體中的一員,會更加積極地去做這樣的壞事,內心不會遭到一點譴責。再往前問一步問,良心是人心中天生的嗎?我們中國的哲學家王陽明說過,人只要一輩子致良知就不會做壞事,那這個良知是怎麼來的?如果良知是人內心天生的,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殺人不眨眼呢?
這些東西,我們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都是沒有機會思考的,因為我們的老師不可能出這樣的題目。這一道題足夠一個學生研究一個月。如果一個孩子沒有明辨是非,建立自己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能力,到了大學畢業以後,就可能隨時被某種利益所誘惑,把自己變成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做出為了利益沒有道德底線的事情來,甚至變成「平庸之惡」的代表。
這個問題提的有點大,我們有多少中小學老師有這樣的能力給學生帶來思想指導呢?我們至少可以做一件事情,現在知識來源是非常豐富的,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去懂一些基本的東西,比如政治學的基本常識,經濟學的基本常識,歷史的基本常識,哲學的基本思考。現在流行的「得到」APP,上面有經濟學課、中國史綱、世界史綱、藝術發展史等,都值得一聽。通過學習產生思想碰撞,通過思想碰撞,讓孩子們擁有一個明辨是非、能夠獨立思考的頭腦。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孩子們沒有自己的思考,長大後就會人云亦云,不明是非。與高考成績相比,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更加重要。
第二點是精神能力。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自殺,動不動就憂鬱症,動不動就精神空虛。精神能力有如下幾個要素構成,理想和志向、抗打擊能力、和樂觀心態。人生要有理想和志向,沒有理想和志向你的精神就起不來。為什麼共產黨打天下,一舉能把國民黨拿下,國民黨還那麼好的裝備,因為國民黨沒有精神氣,是腐敗和萎靡不振的,但共產黨卻雄赳赳氣昂昂,以解放全中國人民為己任,要讓天下窮苦人翻身過上好日子,這種理想和志向的力量是十分強大的。鄧小平說讓全中國人民富起來,改革開放四十年成就斐然,為什麼我們非常熱情參與改革開放,因為鄧小平的理想和志向,是人民需要的。這就是志向和理想的能力,國家可以激發人民的志向理想,我們可以激發學生的理想和志向,我們也可以激發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但我們現在給學生的是什麼呢?給學生的是高壓之下的成績。這個成績跟志向理想沒關係,成績最高也就是去了北大清華,有多少學生能想明白進了北大清華後未來到底該怎麼走?我在北大跟學生進行座談,能說出來的一半學生都不到。沒有理想志向,哪有精神?
每個人的理想志向,高度不一樣,也並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在考北大以前,我的理想志向是進大學,進了北大後,我的理想志向是在北大當老師,後來理想志向是出國,沒成功,後來幹了新東方,我的理想志向是讓自己多賺錢,後來賺到了錢,有新東方這麼一個平臺,我可以為中國教育多做點事情,理想志向一步步推著我前進。
人的一生是不斷構建自己理想志向的過程,只有構建了這種能力,你的精神能力才會成長。一個人有了精神能力,大部分的情況下都能成事情。有了精神能力後,馬上就會出現一個很好的品質,就是人的抗挫折抗打擊能力。一個人有了志向後,有點挫折是不會在乎的。就像當你知道山頂上有最美麗的風景,爬山的過程中摔跤了,你還會繼續爬山。但如果山上什麼都沒有,你可能摔一下就不爬了。人就是這樣,有了某種理想後,任何挫折打擊,對於人來說都是小事。有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志向,勞其筋骨,苦其心志都是小事。凡是對未來嚮往的學生,遇到挫折都是無所謂的,要是對未來迷茫的人,基本上沒有抗挫折、抗打擊能力。在迷茫的情況下,在本身就失落的情況下,老師還冷嘲熱諷,家長還嬉笑怒罵,這個孩子不跳樓往哪跑?所以現在跳樓的孩子就越來越多。
對未來有想法,就會有積極樂觀的心態。當年共產黨兩大能力,一個是革命的樂觀主義,一個就是抗挫折抗打擊能力。爬雪山過草地,那麼艱苦的生活,到解放戰爭前,解放軍還穿著草鞋,充滿樂觀主義精神,解放全中國。
孩子精神能力的構建,如果是一個三角形的話,最頂上那個角就是理想和志向能力,另外兩個一個是抗打擊能力,一個是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把這三個東西培養出來,不怕我們的孩子不成功。幾個月前一條新聞,兩個初中生,一個第二名的初中生把第一名的初中生捅死,因為第二名就受不了另外那個孩子一直第一名,你說這孩子的思想和心胸有多窄,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
精神能力的構建,幾乎不在我們學校的教育體系之內;思想能力的構建,也不在我們教育體系之內。我們的教育到底在教什麼呢?教學生數理化,高中畢業三年就全忘光了。我們在座的每個人都是讀了大學的,請問你還記得多少中學時學到的數理化知識?但是為什麼大家都忘了,但有人成功了,有人沒成功?成功的人整體上具備我說的兩種能力。他們培養了自己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精神能力,這兩種能力構建起來去探索世界,加之奮進能力,就是成就自己事業的基礎。
推薦閱讀
掃描下方二維碼 聽俞敏洪講述新東方成長曆程
老俞閒話 | 我為什麼要回顧新東方25年發展歷程?
《新東方成長曆程》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