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團旅遊被強制消費的事情,您可能聽過許多,可是您聽說過被要求買房的嗎?
據長沙政法頻道10月25日報導,湖南長沙58歲的姚先生,這個月初在同學周某某的介紹下跟團到山東威海乳山旅遊,為期兩天。
不曾想,這其實是一個看房考察團,而非旅遊團。
在房產公司工作人員的幾番騷擾下,姚先生無奈地定下了一套價格42.6萬多的商品房,並支付了12.3萬多的首付款。
10月26日,乳山發布微信公眾號回應,乳山市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聯合調查組連夜對涉事房地產和當事人進行調查取證。經調查,姚某某於10月6日在同學的陪同下,參加了金鼎房地產公司組織的看房團來乳山考察,並自願購房。報導中所稱的限制自由、強制買房等情況均不屬實。
目前,當事人姚某某已發表書面聲明,明確表示「本人為達到儘快退房、退款的目的,就購房過程與媒體進行了不正確表達,尤其是限制人身自由,不讓睡覺,強制買賣等現象其實是不存在的。本人對此事產生的不良影響,表示抱歉。」
乳山市政府將強化監管,進一步維護好市場秩序,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跟團遊被逼買房始末
10月初,58歲的姚先生跟團前往山東威海乳山旅遊,為期2天。姚先生告訴記者,按照同學周某某的說法,此次旅行一切費用全免,只需要預交800元,返程後這筆錢會全數退還。在此情況下,自己與另外一名好友楊某某欣然前往,一開始也的確安排吃住併到海邊看了風景。
但是沒多久,姚先生就意識到此次旅遊不是那麼簡單。
姚先生說,開始有疑似房產公司的工作人員出現在旅遊團裡,外出的行程也不再安排,「任何人都不準出門,專門一個人守住我們,受不得那種逼迫,一睡覺就有人把我推醒了,覺都不讓我睡,你買了房子才讓你出去玩。」
姚先生稱,曾經患有腦梗的他,身體不是很好,經不住這些工作人員的多番騷擾,最終定下了一套42.6萬多的商品房,交付了12萬3千餘元的首付款。
姚先生還說,自己買了房以後確實如此前說的拿回了800元的押金。
當姚先生回到家中,其女兒得知此事後當場氣炸,並認為老人家是被忽悠欺騙了。
姚先生的女兒說,自己了解了一下乳山當地的房價,三四千一平都沒什麼人要的,但是父親所購商品房的單價卻是八九千一平。她還了解到,此次旅行是常德鼎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組織的,自己已經提出交涉,要求退房退款。
而姚先生拿到的商品房認購書顯示,他是在威海乳山金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購買的房子。
對此,記者分別聯繫了常德鼎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和威海乳山金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常德鼎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稱,這本身就是看房考察團,吃住都是高級酒店,既然來了就要支持他們的工作,「你不買的話,我們也沒有強制性規定」,如果要退房要找開發商,籤了合同的話就要走法律程序。
相關工作人員還否認了遊玩項目少、不讓遊客睡覺等說法。
而乳山金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則透露,常德鼎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他們公司設在湖南的分支機構,經營業務之一就包括有到威海看房考察的項目。
雖然姚先生所稱的限制自由、強制買房等情況並不屬實。但近年來,遊客跟團旅遊被強迫購物的事件的確是時有發生。
揚子晚報今年7月也曾報導過類似的事件。
而且目的地同樣是威海,預交的費用更是低至98元。
根據報導,江蘇南京68歲的朱先生7月初交費98元,跟團到山東威海遊玩,並在工作人員的勸說下前後刷卡累計達到13萬,認購了當地的一套住房。之後,朱先生想退房,竟被告知退房構成違約,可能要扣除48000元定金。
朱先生目前是否已經解決他所遭遇的經濟糾紛,暫無公開媒體報導。
另據齊魯晚報報導,近日,王女士在濟南報團去甘肅蘭州旅遊遇到一件糟心事。她在旅途中被強制要求買玉,導遊振振有詞:「最低2千,別讓我去廁所逮」
10 月 5 日,王女士在濟南報名參加旅行團,目的地是甘肅蘭州。行程 5 天,一共 4 千多元。出發前,旅行團表示行程中要進購物店,並告訴王女士 " 配合著進就行,不強制買 "。誰知上車去往購物店時,導遊口氣變了,要求 " 一家最低最低兩千,不能不買,不買不能走,別讓我上廁所逮你去。"
值得一提的是,據蘭州發布微博 24 日消息,近日,發現網傳 " 遊客跟團被導遊強制買玉 " 視頻後,蘭州市文化市場行政綜合執法隊高度重視、立即核查,經執法人員傳喚詢問相關涉事人員,收集視頻證據,認定導遊蘆某某在10月9日導遊活動中,存在變相要求旅遊者消費行為。依據《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決定給予委派蘆某某進行導遊活動的甘肅吉途旅行社停業整頓3個月的行政處罰。同時,按程序吊銷導遊蘆某某導遊證。
跟團遊強制購物,為何屢禁不止?
首先,一些遊客愛貪便宜。比如姚先生的這趟威海之旅,不需要費用,繳納的800元返程後會全部返還。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旅遊團也好,看房團也好,不是你家親戚,憑什麼會給你好吃好住供著。事有反常,必有蹊蹺。上船容易下船難。從防範角度而言,不去貪免費和低價的便宜,可最大限度減少旅行途中被強制消費。其次,旅遊途中被逼迫購物,只要花的錢不是特別離譜,很多遊客會花錢買平安,自認倒黴。其實遇到這類強制購物的團不能「慣」著,而應該積極取證,及時舉報,交由監管部門處理。此外,這兩年,監管部門也加強了對跟團遊強制購物查處力度。比如上述新聞中王女士被強制購玉,最新消息稱,蘭州市文化市場行政綜合執法隊已依法吊銷涉事導遊蘆某某的導遊證,委派蘆某某的甘肅吉途旅行社也被停業整頓三個月。處理結果並不算輕。只是,如果事件未被媒體曝光,也未在網上引發關注 ,監管部門會如何處理?
蜂贏國際綜合自瀟湘晨報、每日經濟新聞、影視業餘戶、現代快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