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阿來、李洱登上天一閣論壇,三位大咖講了啥?

2021-01-11 浙江日報

作為第五屆浙江書展暨2019寧波讀書節的核心論壇之一,18日晚,天一閣論壇在海曙舉行,敬一丹、阿來、李洱三位文化名家登臺作了精彩的主題演講。現場聽眾在分享思想成果,領會人文內涵。在論壇上,西湖友誼獎外國專家康斯坦丁博士,全國自強模範、盲人作家陳效平和全國最美家庭、親子閱讀專家陳菁菁受聘成為書香寧波閱讀推廣使者。天一閣博物館館長莊立臻、寧波市作協主席榮榮、書法家毛燕萍、作家柴隆、作家午歌、全國自強模範陳效平、中國梅花獎得主王錦文、國家一級編劇王曉菁等諸多本土「書香明星」通過視頻向廣大市民發起全民閱讀倡議,宣傳書香寧波。

「我們看歷史不僅僅是看教科書,民間的這些記錄、百姓的口述歷史,這也是歷史。千家萬戶的記錄,使得我們看歷史書上記錄的時候更多了一些感性的收穫。」在嘉賓主題演講環節,著名主持人、作家敬一丹首先登場,攜作品《那年 那信》前來,用一場《我的家信 我的家》主題演講娓娓講述1700封家信背後的故事,與書迷一起回望歲月,尋找家的記憶,真情實感打動全場。

「1960年我們為什麼要去攀登珠峰?為什麼如今的我們缺少冒險精神?如何書寫回歸凡人世界的英雄人物?」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電影《攀登者》編劇阿來在論壇現場分享了《攀登者的故事》,深入解讀超越自我、超越生命、倔強不羈的「攀登精神」。他說,攀登是知不可為而為之,更是文化自信的覺醒。

著名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李洱帶來了《閱讀,可以讓每一個人成為知識分子》主題演講,與廣大書迷朋友交流閱讀的快樂和收穫。他說,天一閣是東方文化的博物館,沒有天一閣就沒有後來的《四庫全書》,那是中華文明的集大成者;沒有天一閣也就沒有文化意義上的寧波。天一閣經歷了400多年的歷史風雨,如範氏這樣,中國知識分子以個人方式參與保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意義倍增。

相關焦點

  • 大咖領讀③|與阿來、吳軍、武斌雲「聚」,開啟文學、歷史和科技盛宴
    2020廣州讀書月的重磅活動——「大咖領讀」雲分享第三期來了!本周我們迎來阿來、吳軍和武斌三位老師,講述他們筆下的故事。主題一:攀登:從凡人到英雄主題書目:《攀登者》簡介:文學作品《攀登者》為茅盾文學獎得主阿來的英雄主義新作。阿來是茅盾文學獎獲獎者,著作《塵埃落定》、《攀登者》、《雲中記》、「山珍三部」《三隻蟲草》《蘑菇圈》《河上柏影》等。
  • 天一閣論壇在寧波舉行 馬伯庸等講述「閱讀與城市」
    天一閣論壇在寧波舉行(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寧波11月6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尤文軍 顧嘉懿)11月6日晚7點,第六屆浙江書展主論壇天一閣論壇在寧波舉行。此次天一閣論壇致力於打造一個面向大眾,推進全民閱讀的開放性論壇。演講部分開始前,保加利亞當代文學大師伊蒂莫娃、作家餘秋雨、作家葉辛、編劇史航、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歷史學家閻崇年等人均通過視頻對天一閣論壇的舉辦表達了真摯的祝福。
  • 讀書月丨4月10日起,阿來、吳軍等名家作客「大咖領讀」雲分享
    讀書月丨4月10日起,阿來、吳軍等名家作客「大咖領讀」雲分享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梁海鋒  2020-04-09 2020廣州讀書月特別策劃推出
  • 阿來、閻崇年、馬伯庸...來寧波浙江書展見大佬 只要一分錢!
    阿來
  • 雲發育論壇第20講:大咖為你解析前列腺(癌)的前世今生
    雲發育論壇第20講:大咖為你解析前列腺(癌)的前世今生 2020-09-17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名人大講堂|阿來對話傳習志願者:傳承中國經典,首先要講好古代故事
    阿來的講座知識點滿滿,趣味性十足,也揭開了不少觀眾心中的謎團:阿來如何創作《格薩爾王》?這位藏族英雄為何能夠入選四川省第二批歷史名人?格薩爾王到底是傳說,還是確有其人?阿來用深入淺出的講解,令觀眾們豁然開朗。在講座之後的互動環節,四位傳習志願者帶著問題而來,請阿來答疑解惑。
  • 阿來、楊紅櫻、沈石溪等文壇大咖來啦!2020天府書展將於10月16日在...
    全省各級聯動 四川人家門口的書展據了解,本屆天府書展將全省實體書店(包括文軒旗下的實體書店、三州新華書店、民營品牌實體書店共200餘家)以及全省公共圖書館(200餘家)作為平行線下展場,其中將文軒BOOKS九方店、文軒BOOKS招商店、成都購書中心等作為線下重點展場。
  • 三位大咖打造國產版《Mother》
    重生海報言歸正傳,花婆婆今天偶然看到周迅、惠英紅、趙雅芝三位大咖陣容的一部電視劇三月份上檔的新聞,驚喜又好奇,翻了翻一些相關的文章。這部《Mother》就是在說三個媽媽和小女孩,這四個女子之間發生的故事。人物設置方面兩部劇基本上差不多,就是在女主親媽和養母的結局和養母的職業不一樣,可能原版的女主親媽的結局太悲慘了,所以韓版把女主親媽和養母的結局給調換了一下吧。這當然是花婆婆的猜測啦。對於演員方面,原版的小朋友實在是太可愛,特別有靈氣。
  • 走進天一閣「古籍醫院」,13位修復師這樣「治病」
    天一閣西北角一座3層小樓已然成為一家「古籍醫院」,發黃變脆斷裂的古舊字畫、蟲蛀黴蝕破損的古籍善本、古墓出土的黏結絮化的經書卷文等紙質文物,在這裡重獲新生。小樓是天一閣古籍修復部,這裡有13位「古籍醫生」施展修復技藝,守護著書籍記錄的歷史與文明。前不久,我們走進這座小樓,體驗「古籍醫生」的工作。
  • 咖啡界「大咖」雲集長寧,這次竟是為了登上「世界級」舞臺~
    咖啡界的「大咖」們通過手衝咖啡、拉花咖啡、創意咖啡三個板塊展露自己的絕技!而角逐出的優勝者還將走上「2021年世界職業技能大賽」的展示舞臺。比賽現場,每位選手有17分鐘準備時間以及18分鐘展示時間。選手要在18分鐘時間內以嚴格的製作標準調製出3杯清咖、4杯牛奶拉花咖啡以及3杯以意式濃縮為基底的創意咖啡。12位比賽選手分成六組,每兩人一同進行比賽。
  • 講好中國故事,三位少年「演說家」登上領獎臺!
    講好中國故事,三位少年「演說家」登上領獎臺!前期,來自區域內的初中少先隊員們積極報名參加,經過激烈角逐,最終10位隊員成功晉級決賽。快跟隨小編一起,一睹他們比賽現場風採吧~
  • 《四庫全書》與寧波天一閣有啥淵源?為何它要「回歸」入藏
    先抄好的四部分貯於紫禁城文淵閣、瀋陽故宮文溯閣、圓明園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文津閣,這就是所謂的「北四閣」;後抄好的三部分貯於揚州文匯閣、鎮江文宗閣和杭州文瀾閣,這就是所謂的「南三閣」。而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各種戰亂和變故,現存的《四庫全書》只剩四部,即文淵閣藏本、文津閣藏本、文溯閣藏本和文瀾閣藏本。
  • 阿來獲非虛構獎 帶著追問寫出《瞻對》
    此外,其他10位作家、詩人獲得了包括長篇小說、中篇小說在內的其他獎項。而從今年開始,人民文學獎開始增設翻譯獎,旨在獎勵漢學家為傳播中國文學所做出的貢獻。阿來:文學把我帶入現實世界在領獎之後,阿來說自己最初進入文學就是想寫小說,但文學卻把他帶入到了現實世界當中。
  • 阿來終結《空山》 獲「年度傑出作家」
    傑出作家阿來:邊地文明的勘探者和守護者  畢飛宇和小說家獎的跳票,並不能掩飾阿來獲得年度傑出作家獎的喜悅。這幾屆的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提名名單中,阿來是一個出現頻率最高的名字,在終結了六卷本《空山》之後,作家也終修成正果獲得傑出作家獎。  組委會給阿來的授獎辭是:「阿來是邊地文明的勘探者和守護者。
  • 十月文學院「名家講經典」 阿來開講《百年孤獨》
    原標題:阿來開講《百年孤獨》   由十月文學院聯合各方策劃主辦的大型系列文學講座活動「名家講經典」第三場日前在十月文學院(佑聖寺)舉辦,此次講座邀請到著名作家、四川省作協主席阿來。
  • 天一閣的兩大"護閣神草" 書帶草與芸香草
    沈明臣曾應範欽之邀參加過在天一閣舉行的雅集活動,留下「傑閣雕甍俯翠微」的詩句,展現了天一閣登高覽勝、青翠滿眼的美好景致。  在天一閣,人、書、花木,實現了和諧共處。範氏後裔愛護天一閣藏書,也同樣愛護包括書帶草在內的一草一木。他們將愛護花草上升到整個家族共同遵守的規章制度。
  • 天一閣裡的海上往事
    通過此次清理,查清天一閣共藏有古籍22360種(158840冊),其中包括許多珍貴的善本、孤本、稿本、抄本等,從而更有力地證明了浙江是文獻大省、文化大省。在此次清理過程中,還發現了許多與中外文化交流有關的中文古籍,表明浙江在中國對外交流史上曾創下多個「第一次」。
  • 阿來下周一再登名人大講堂 12月28日在四川省圖書館講格薩爾王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2020年6月5日,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名單出爐,文翁、司馬相如、陳壽、常璩、陳子昂、薛濤、格薩爾王、張栻、秦九韶、李調元10位歷史名人入選,生動顯示四川文化的源遠流長、豐富多樣。如果要選哪位作家登上名人大獎堂,主講格薩爾王,最合適的人選,非阿來莫屬。阿來是來自阿壩州的藏族作家,對格薩爾王的傳說故事,深有了解。早在2005年,全球出版工程」重述神話」組委會向阿來拋來了橄欖枝,邀請阿來重述過格薩爾王的故事,推出小說《格薩爾王》中英雙版,口碑甚好。
  • 敬一丹:輿論監督節目幾乎都遭遇說情
    敬一丹用濃重的東北口音說:「黑龍江哈爾濱,是知青。」  敬一丹回憶著:「老師說,哎呀,同學你東北口音太重了。我有口音嗎?我是當地廣播站的廣播員兒,我是我們那疙瘩普通話最好的。你這調值都不對。啥叫調值啊?你這嗓音太白了。啥叫白啊?」  敬一丹同宿舍的同學都是各省電臺的播音員。水平比她高出一大截。老師給她的練聲材料和別人都不一樣。
  • 三位大咖、一場直播,講透了。
    他還為廣東米香型白酒總結了4大特點——保留了中國白酒最早的歷史文化基因;保持了少而精的原產地基礎;有著超過本區域的消費認知;酒精度低但飽滿性強。  隨後,汪超按照清代、民國、解放後三個不同歷史階段,對九江雙蒸發展進行了介紹。重點介紹了九江雙蒸的起源、發展脈絡,從12家小作坊公私合營建廠、改革開放以後獲得快速發展,以及多年來公司重視傳承米酒文化、致力推動科技創新、拓展全國市場的經驗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