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要想破除人際關係困擾,最重要是學會課題分離

2020-12-23 唐若心學

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在人際關係中,許多人經常被關系所困擾,真正人際關係高手,都知道要想走出人際關係困惑,我們最重要是學會課題分離。

這就是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來的。課題分離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課題,許多時候我們有人際關係的擔憂,都是因為不懂得課題分離。

一、課題分離的本質是告訴我們,對自己負責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對別人負責

生活中,有些人在人際關係中不敢拒絕別人,害怕別人說自己人品差。實際上,我們只要對自己負責, 而不是對別人負責。

要知道拒絕別人那是你的事情,而提出幫忙是他的事情,他對他的事情負責就夠了,而你只需要尊重自己的實際回答,根本無需擔心得罪他。

課題分離是成年人必備的心理素質,這告訴我們,在人生成長的路上,我們必須學會區分,什麼是別人的事情,什麼是自己的事情。

你只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到位就可以了,而無需對別人的事情做過多的擔心,這樣你們才會在關係中建立融洽的關係來。

一個人心智的成熟與這種區分能力息息相關,我們如果想要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就需要在任何時候去仔細進行分辨,這到底是誰的事情,誰的事情誰就要對他負主要責任,從此你會卸下自己的壓力,更加在關係中變得自由順暢。

二、人際關係中,先忠於自己,才會建立良好的融洽關係

課題分離之所以對我們重要,這是告訴我們一個前提,每個人在成長的路上,有一個重要細節需要明白,學會對自己負責,才是人際關係中最重要的要義。

做好自己,本身意味著做一個真誠與誠實的人,這比私下違心與討好他人更重要。在成長的路上,要懂得先學會忠於自己,你才會活得自在。

自在本身就是最好的一股能量,吸引別人向你靠近。自由自在是一種高能量的體現,因為他沒有內在的糾結與內耗,更沒有刻意討好別人的跡象,真實的你才最有魅力。

就像香港生活家蔡瀾,過得非常自在,他從未給自己設置標籤,而是活得非常的真實,他的人緣也會很好,根本就是他不用刻意做別人,只要做好他自己就可以了, 老天自然會安排合適投緣的人在他身邊。

課題分離的本質也是告訴我們,對自己負責是最要緊的事情,當對你對自己盡心盡力的時候,你也在綻放最好的狀態,自然你的身邊也會湧現和你同頻次的朋友。

三、做好課題分離,你才能在人際關係中感覺到輕鬆

在生活中和許多人聊天,你會發現,許多人都不懂得課題分離,所以才會活得很累。曾經我在一個家長群看到小學一年級父母對孩子的各種擔心,我當時就有些納悶?這些擔心是否太言過其實了。

事實上,孩子在學校上學,面對一個陌生的環境,我們或許就要明白, 孩子會自動地去適應學習,他有這個能力,而你對孩子的懷疑,反而會削弱孩子自身長處。

人際關係中也是如此,我們永遠都要知道,做好自己該做得,其他都交給老天爺,你才能沒有負擔和壓力。我曾經認識一個女企業家,她做人非常的大氣,每次和別人交流的時候,很盡心盡力,全心全意。

而等到別人告別的時候,就非常的坦然,她說,從不擔心別人在背後說她,也不擔心是否自己做得足夠到位。

她曾跟我們分享過自己的經驗,我和別人交流,我都會力所能及做好自己該做得的,這是我對大家負責,在這方面我從不含糊。

但是事後別人怎麼說我,那是別人的事情,我不應該操這份閒心。課題分離的要義就是讓我們從別人的事情中走出來,不要把別人的幸福與感受都栓到自己身上,這會讓我們不堪重負。

人際關係中,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負責,你才會在人際關係中來去自由,而不會被關系所累,如果你在人際關係中太累了,往往是你不懂得區分自己和別人的事情,而你要想讓自己輕鬆點,請學會課題分離,你才會感覺到幸福。

今日話題:你在人際關係中,會感覺自己特別累嗎?歡迎探討與交流。

相關焦點

  • 學會課題分離,擺脫生活煩惱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我們要旁若無人地任意橫行。而是要學會阿德勒心理學中的「課題分離」這一主張。辨別課題歸誰的的基本方法就是考慮一下「某種選擇所帶來的結果最終要由誰來承擔?」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因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幹涉。
  • 《被討厭的勇氣》:我們為什麼要進行人生課題的分離
    阿德勒心理學提出的人生課題分離,對於我們面對生活中的人際關係,能減少很多的煩惱。岸見一郎研究阿德勒心理學和古代哲學,並為青年做心理輔導;古賀史健出版過多本記實文學和商務的暢銷書。這本書講到,人際關係的苦惱往往都源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妄加幹涉。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自己的人生課題與他人的人生課題分離開來,這樣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一.
  • 《被討厭的勇氣》:學會做課題分離,不再害怕被討厭
    在阿德勒心理學看來,這一切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由於懼怕人際關系所以才變得討厭自己,害怕被人討厭,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通過自我厭棄來逃避人際關係。不過他最終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成為了心理學大師,也是戰勝自卑的典範。對於身高只有155釐米的男性來說,實在是一個令人煩惱的問題。如果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就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個子矮小能讓對方放下警惕心理,還能拉近彼此的距離感,凡事都有兩面性,學會用積極的一面看待問題。
  • 婚姻是你的,一定要學會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是由奧地利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提出的一個理論,在他看來,人一切的煩惱來源都源自身邊的人際關係。而對於『課題分離』簡單的理解就是:我們需要將自己的課題與別人的課題分離開來,然後全力以赴面對自己的課題,至於別人的課題,尊重就好。
  • 如何處理最棘手的「愛的課題」?運用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這個對人生失望的青年懷著渴求改變的願望,前去拜訪致力於研究阿德勒心理學哲人,弄清了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要觀點,領悟到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人生有三大課題,要學會課題分離;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要在更廣闊的天地尋找自己的位置;接納自我,信賴他人,為他人做出貢獻,認真活在當下,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幸福。
  • 被討厭的勇氣|活出自己的人生,從課題分離開始!
    換句話說,我們要學會「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 MAGIC ENGLISH 課題分離,是心理學家阿德勒提出的一個理論:要想解決好人際關係的煩惱,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 心理學家:陷入人際關係困擾卻無法擺脫怎麼辦?教你兩種方法
    個體心理學創始者阿德勒曾說:「要想消除煩惱,只有一個人在宇宙中生存。」2、人際關係的基礎:進行課題分離困於人際關係的人,可能總是在追尋著一件事,別人的認可。(這世上的事,大多如此)阿德勒心理學給出我們一個方法,那就是進行課題分離。亞歷山大大帝是活躍於公元前4世紀的馬其頓國王。他在遠徵波斯領地呂底亞的時候,神殿裡供奉著一輛戰車。
  •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教你在人際關係中能遊刃有餘,只要做到三點!
    人際關係的不幸之源,主要是「拼命尋求他人認可」,不能進行「課題分離」。而一味拘泥於被他人認可欲望膨脹的人,其實內在是極其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因為受這種被認可欲求束縛的人表面上看似在關注別人,實質上都只為自己考慮的執著的生活方式。人際關係的幸福之源,始於「課題分離」。
  • 人生的課題分離
    我在《淺談幸福》一文中提到:「要想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需要追尋的是沒有痛苦,而不是快樂」。在物質豐富的年代,人生的大多痛苦來自於人際關係。
  • 課題分離:你的人生你做主
    他強調人生的課題應該有工作課題、交友課題和愛的課題。婚姻幸福、父母健在、工作順利、三兩好友,我想這是絕大多數人都希望實現的吧!而這裡面就包含阿德勒所說的三大課題。婚姻幸福,父母健在這是愛的課題,工作順利這是工作的課題,三兩好友這是交友的課題。但是,很多時候,人總是會把工作、感情、愛情、親情等混為一談,造成了很多的困擾,所以要課題分離。
  • 為什麼說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勇氣心理學教你妥善處理
    這個對人生失望的青年懷著渴求改變的願望,前去拜訪致力於研究阿德勒心理學哲人,弄清了阿德勒心理學的主要觀點,領悟到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人生有三大課題,要學會課題分離;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不要活在別人的期待中,要在更廣闊的天地尋找自己的位置;接納自我,信賴他人,為他人做出貢獻,認真活在當下,每個人都可以獲得幸福。
  • 阿德勒:課題分離理論
    一、什麼是課題分離?阿德勒斷言,人的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人際關係。之所以煩惱,就是想獲得別人的認可。想要改變這一點,阿德勒給出了一個具體的辦法——課題分離。所謂的課題分離,就是能夠分清楚別人的事和我的事,別人的情感和我的情感。
  • 學會課題分離,抽離負能量場景
    最近學心理學的知識,在肺疫情下,有很多人會感覺焦慮,如果過度的焦慮,首先你的肚子變大,不管你用什麼方式減肥,你就是無法把肚子減小。過度焦慮,帶來的不好的影響.如何讓人不過度焦慮?保持幸福感,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感恩,讓你遠離消極心態,每天坐做感恩練習,每天感恩三件事情。幸福三要素:多巴胺(愉悅感)血清素(幸福感)催產素其實我們很多人不開心,不快樂,是沒有做一個課題分離。
  • 自由的勇氣,也聊聊《囧媽》和課題分離
    當然不是,而是我們要先學會課題分離,然後才能有健康美好的人際關係。人的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這話說得真到位呀,前面我們也講過不想工作只是想逃避工作中的人際關係,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再去看看。一切人際關係矛盾都起源於對別人的課題妄加幹涉,或者自己的課題被別人幹涉。
  • 為什麼心理學家說,所有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還是讓我們回到書中,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態度可以說是鼓勵人們承擔責任的。那麼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就是,要承擔責任到什麼地步?這就涉及到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課題分離。阿德勒曾斷言,人的一切煩惱皆源自於人際關係。
  • 用「勇氣心理學」斬斷「格爾迪奧斯繩結」,幫你減少80%人際煩惱
    如果你總被人際關係困擾,覺得人際關係太複雜,那你可能需要學點「勇氣心理學」來斬斷人際關係的中的「格爾迪奧斯繩結」。 而在平時的人際關係中,為了避免與他人產生衝突而選擇隱忍和放縱別人的不合理行為,長期如此就會讓我們陷入人際關係的困擾中,而缺乏勇氣正確面對人際關係而陷入困擾的原因有以下2個方面: 1.人際關係裡50%的煩惱來自於沒做「課題分離」
  • 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第二夜:一切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我們要相信具有邏輯性的語言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5,為什麼我們會選擇逃避?因為「人生謊言」教我們學會了逃避,但是同時又把我們送入更加痛苦很多倍的境地。我們為了逃避自己的人生課題或者為了逃避人際關係,故意讓自己只會看到自己或者別人的缺點和不足,而很少看到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課題,工作課題和愛的課題。
  • 《課題分離》讀後感
    文 王小民一、為什麼會有人際關係的煩惱因為分不清什麼是別人的事,什麼是我的事二、課題分離是什麼區分標準:這件事由誰承擔後果三、課題分離的好處1.知道如何能夠表達自己的需要2.知道如何拒絕別人3.不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課題分離,對我們在職場、生活中都同樣重要
  • 改變自己的勇氣——阿德勒心理學
    今天我們主要談談日本岸見一郎所著《被討厭的勇氣》,根據阿德勒的理論延伸出的著作,阿德勒心理學最實用的部分:人生如何獲得幸福。按照阿德勒的理論,你要先改變你的目的,你要真想告白,你害不害羞你都會去告白。所以,我們首先要建立起勇氣,改變現狀的勇氣,相信改變目的就可以改變人生。
  • 阿德勒: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
    這本書的作者有兩位,岸見一郎是一位哲學家,從1989年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在這本書中扮演著哲人的角色;古賀史健是一位自由作家,在30歲左右的時候,被阿德勒心理學的顛覆性所震撼,他多次拜訪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在本書中扮演著青年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