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故事:第一個成為日本稅理士的中國人周晨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3日電 《日本新華僑報》3日刊發該報總編輯蔣豐撰寫的文章,講述了第一個成為日本稅理士的新華僑周晨的故事。文章如下:

  周晨,今天是2012年8月2日。下午,我在東京成田機場接到你去世的消息,頓時心如刀絞,淚如雨下。昨天,你拒絕了我看望你的要求;今天,你就走了。我還記得幾天前在要町醫院看望你時,你拉著我的手說:「我死而無憾,因為我認了你這個哥哥。」今晚,我在北京,以哥哥的身份、以記者的身份,泣淚記述你的故事。

  我是1988年8月20日到日本的。周晨是1988年10月24日到日本的。此前,周晨畢業於上海立信會計專科大學,在中國上海服裝進出口公司財會部工作。改革開放初年,國門啟動,人心思走。周晨的目標是美國。每天下班以後,她就匆匆忙忙地乘交通車到上海前進業餘外語學院補習英語,準備考託福。

  世上的事都說「心想事成」。其實,世界上許多事情未必如此。一天,身為中學校長的周晨的阿姨,在家中接待了一位從日本回國探親的當年的學生。在聽了日本的一些情況以後,阿姨就建議外甥女到日本去留學。「不管哪個國家,只要能夠先出去就行。」當時,不少國人以及家庭都抱著這種心態。

  周晨的運氣看起來是不錯的。1988年7月31日,周晨拿到了護照。8月14日,周晨拿到了日本語學校的籤證。拿到籤證後,父親那句「女孩子到外國去幹什麼?」的話語一直在她耳畔迴響。「能夠多陪父親一天也好」,周晨這樣想著,一直拖到10月24日才從上海虹橋機場飛躍到彼岸的島國。

  周晨到日本的時候,日語學校秋季班已經開學了。按照日語的程度,學生們要被編入不同的班級。周晨的叔叔對她說「我帶你去學校,讓你說什麼你就說什麼。」她真的這樣做了。學校的日本人老師問:「你學過日語嗎?」周晨看看叔叔,叔叔小聲對她說:「你說『哈依』。」周晨接下來大聲說了一句「哈依」。

  學校的日本人老師又問:「你能說一點日語嗎?」叔叔在旁邊小聲對周晨說;「回答跟剛才一樣。」周晨立即又大聲說了一句「哈依」。

  「你願意上午前班還是午後班呢?」日本人老師接著問。叔叔直接回答了:「上水平比較高的班。」結果,被分到高級班後,周晨有些傻眼了,同學們都會嘰哩呱啦地說日語了。

  在這種環境裡面,周晨沒有退卻,聽不懂,就再聽一遍;還是聽不懂,就不恥下問地向同學請教。結果,周晨的日語水平進步很快,可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當然,周晨也有退卻的時候。那是在「居酒屋」刷碗的時候。她實在不明白。味道並不好吃的「日本料理」,為什麼吃下來會有這麼多的碗盤?

  1988年年底,周晨回國探親,不想再回日本了。她給父親講自己在「居酒屋」刷碗的經歷,說「那簡直不是人呆的地方!」可是,當初極力反對她出國的父親,這時卻不支持她回來。

  1989年1月,周晨在父親的鼓勵下,又回到日本,又回到那家「居酒屋」。周晨滿臉地不高興。那個時候,日本的裕仁天皇剛剛「駕崩」,周圍的日本人還以為周晨是在為天皇之死難過呢。及時地調整心態。周晨在同學們的幫助下。開始給日本一些大學的教授寫信,毛遂自薦地要做教授的研究生。

  碰壁總是會有的。何況是在外國。但是,日本國學院大學合崎先生的來信,給屢屢因碰壁而心灰意懶的周晨帶來了希望。這位63歲的教授先生看見周晨後說:「沒有想到,你是一個女孩子,還想繼續念書。我會幫助你的。」教授讓周晨從現在開始就到學校來旁聽,因為「聽力的適應需要相當的時間。」

  1989年春季考試,周晨落榜。1989年秋季考試,又落榜。1990年春季考試,仍不理想。當教授聽說她還在「居酒屋』打工時,一個電話,把她介紹到開著會計事務所的當年的學生那裡。

  教授的面子是夠大的,當年的學生二話沒說就收下了周晨。工資給的也不錯,每個小時1000日元。不過,每天只可以幹3到4個小時。憑著這份微薄的工資以及後來獲得獎學金,周晨寒窗苦讀,拿下日本國學院大學經濟研究科的碩士學位。誰料,教授建議她再讀兩年書。兩年後,她又拿下了法學碩士學位。

  碩士雙學位。人生的道路,綠燈亮起。周晨把自己的目標鎮定在獲取日本稅理士資格上。翻開日本《稅理士法》,周晨看到了,按照有關規定,取得會計學碩士學位的人,資格考試是免考會計學兩門課程;獲得法學學位的人,考試時免考稅法學3門課程。這一下,周晨終於理解了當初日本教授的一片苦心。

  1998年5月,周晨參加稅理士資格面試。在會計事務所打了將近10年工的周晨,這時發現10年的酸甜苦辣都成為一種實戰經驗。她沉著冷靜,對答如流,所舉出的事例讓考官也讚嘆不已。6月,考試結果通知下來。周晨成為日本8萬多名稅理士當中的一員,是第一個得到日本稅理士資格的中國人。

  9月1日,周晨去東京入國管理局辦理籤證。9月10日,籤證拿下來了,而且是「法律•會計業務籤證」,一次為期3年。這個籤證還有一個特點是,持有者在日本滯在期間,不需要固定在哪一個公司工作,只要從事的是相應的工作就可以。這個時候,周晨想到了開始在日本各個領域拓展事業的新華僑。

  那個時候,在日中國人事業發展的高潮席捲而來。新華僑興辦的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的公司應該怎樣應對日本繁縟的稅務問題,有的甚至搞不清楚日本的稅務申告制度。「不能眼看著創業的中國人在稅務上栽跟頭」,抱著這樣的念頭,周晨開辦「在日華人經理事務教室」。

  讓周晨吃驚的是,來報名的中國人經營者遠遠超出了預料。讓周晨感動的是,中國人經營者並不滿足於「夫妻店」式的經營。寬敞的教室裡,響起周晨爽快地聲音:「今天,你們是我的學生。明天,我希望和你們有共同語言。我們在一起努力,把中國人的事業做大做好!」周晨在日本新華僑社會聲譽鵲起。

  1999年10月,周晨創立日中計算機會計事務所。當時,周晨眼光是在日本華人的市場。2002年1月,周晨在中國上海設立了JCCA上海捷凱財務諮詢有限公司,面向在中國的日本企業市場。周晨曾經告訴我:「中國經濟的變化,讓我的業務方向也發生了變化。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就盼著這種變化。」

  2010年1月,周晨在上海百科出版社出版了《2010年投資日本法務•稅務指南》。這本書將中國企業投資日本之前需要了解的日本入境管理法、公司法以及法人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其他相關稅金等一一道來,為中國企業走向東瀛提供了一把「金鑰匙」。日本國際貿易促進會理事長專門為此書作序。

  周晨很有心氣,她說自己不想做現代意義上的「海歸」,想以「海鷗」的形式翱翔在上海與東京這兩座國際化大都市之間,化作一道飛虹,構成一座橋梁。2011年9月,周晨出任日文版《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顧問,還想做一番事業。

  不幸的是,周晨倒下了。今年年初,周晨在天津做了卵巢癌切除手術。返回日本後,一度入住位於國際展示場的日本最好的治療癌症的醫院。我曾去那裡看望她。記得我在門口用清潔劑洗手的時候,她在裡面已經聽到動靜,立刻衣裝整齊地坐了起來。她說:「你來看我,我真高興,這次,我是暫時休息一下。」

  那一天,我們倆談的都是未來,策劃的都是未來要做的事情。說著說著,她的眼圈紅潤起來,但堅持著沒有要讓眼淚掉下來。我在她的面前必須挺住,大笑著問她:「你不會沒有出息地哭鼻子吧?」她說:「我在哥哥面前不會的。」接著她說,「我想好了,我就讓自己休息一年,然後我還和你一起做事情的。」

  不久,醫院讓她出院了。對於癌症患者,日本醫院的原則是:第一,必須把病症告訴病人;第二,必須把治療方案告訴病人;第三,當無法治癒的時候,醫院可以要求病人出院。第四,醫生還可以將病人能活多長時間告訴病人。我不知道周晨最後是不是都知道了這些,我知道這等於一紙「死刑判決書」!

  倫敦奧運會開幕那天,我去要町醫院看她。床頭的電視播放著倫敦奧運會點燃聖火的實況,周晨說:「哥哥,我們要像運動員一樣加油啊,也只有加油了!」這次,我們倆手拉著手,許久,許久,我看著她,我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她看著我,重複地說著:「我死而無憾,因為我認了你這個哥哥」……

  那天分手的時候,我用臉頰親吻了一下她的額頭,她笑了,笑得是那樣的燦爛……我和醫護人員把她送進車裡,揮手看著她回家,這家醫院也不再留她了……。如今,倫敦奧運會還沒有結束呢,周晨,周晨,你就這樣地走了。

相關焦點

  • 【微百科】超九成法人納稅人通過稅理士申報納稅!聊聊日本稅理士制度
    從此稅理士以民間稅務專家的身份,獨立、公正的為納稅人服務,同時負有推進申報納稅制度的使命。日本現行稅制也是在「邵普意見書」的基礎上形成的。《稅理士法》出臺後,先後於1956年、1961年和1980年進行了三次大的修改,在入會制度、稅理士的考試、註冊及其權利和義務與應承擔的責任、支部設置、稅理士會的組成以及國稅廳和日本稅理士會聯合會的關係等方面都作了明確規定,使稅理士制度日臻完善。
  • 日本稅理士(註冊會計師)教您來考研
    為了幫我解決這個問題,研究所請來了日本稅理士(相當於中國註冊會計師CPA)慄城老師(明治大學MBA碩士畢業)輔導我的專業知識。(這個檔次太高了,很多在日本的大學教授會計課的老師都沒有這個職稱。)     因為是全日語教學,必須每分鐘都集中精力聽課,慄城老師也是我見過最溫柔最有耐心的老師了(人家可是日本稅理士呢),通俗易懂的仕訳講解,就算日語很差的我都能瞬間明白,有時候不明白的的地方,老師也不厭其煩的換各種各樣的方法給我解答
  • 日本稅理士因為給中國女性更新籤證做假材料,被送檢了...
    據報導,日本警視廳保安課7月30日,以違反入管難民法的嫌疑,將稅理士事務所「第一會計コンサルタント」的相關資料送交到了檢察廳。送檢理由是,稅理士事務所「第一會計コンサルタント」的稅理士(社長,75歲)和另一名男性事務員(43歲)為了給中國籍女性更新籤證,而做假材料。
  • 中國人在日本①|東京「新中華街」池袋華人社區
    【編者按】隨著中國融入世界的程度越來越高,中國人的遷移足跡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日本是移民目的地的主要選擇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移民日本。2007年,中國超過韓國,成為日本移民第一大來源國。
  • 去日本生活的中國人,究竟過得怎麼樣?來看看日籍華人怎麼說!
    特別是在日本,很多人認為日本的發展比我國好。今天就來看看,去日本生活的中國人,究竟過得怎麼樣?來看看日籍華人怎麼說!這位華人說,去日本之前以為在日本生活比在國內幸福得多,但去了之後發現並非如此。在日本,真正的有錢人是極少數的。大部分人的經濟能力都不太好。
  • 中國人在日本④|池袋華人家庭的教育模式
    澎湃研究所從社區形成歷史、身份認同、社會網絡建構以及家庭關係四個角度整理了此次調研的四篇文章,展示池袋華人的生存圖鑑。日本移民局數據所最新的數據顯示,當前在日中國人(未入日籍)的數量已達70多萬,約佔在日外國人總數的三分之一,還有十幾萬未計入統計數字的已歸化華僑。其中,有將近一半的中國人生活在東京及其周圍的「首都圈」區域。
  • 那些馬來西亞華人背後的故事!
    現在想想還真是後悔,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華人,卻不了解馬來西亞華人的來源,小編甚是愧疚啊 ~那天無意中扒到了一篇關於馬來西亞華人以及所有南洋華人的前世今生,甚是有趣!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好好了解馬來西亞華人背後的故事。
  • 針對中國人的案件也增多,在日本華人需謹慎
    在進入正題之前,我們來看一下今日日本最新的疫情信息,疫情目前也是纏繞在日華人心頭的一把「枷鎖」,一定程度上打擊華人在日各行業的生存發展。在案件發生後,日本當地警方曾翻查監控錄像發現,這名60多歲的中國籍男子在一座大廈一層停放自行車後,被多名男子強行拉上一輛白色麵包車。
  • 日本拉麵簡史(二戰前華人篇)
    1871年清政府和日本籤訂《中日通商章程》,日本對中國開放了八個通商口岸,中國人在日本的商業活動才有了合法依據,緊接著,日本對華貿易額,以及旅日華人都迅猛增加。1872年,也就是《中日通商章程》籤訂後第二年,橫濱南京町就有了拉麵攤(店),拉麵師傅以廣東人為多,用竹竿壓面、手工切面,是鹽調味的雞湯麵,早期拉麵沒有配菜,撒一些蔥花而已。
  • 一棟樓,一段情:維也納「中國中心」裡的華人故事
    那是一個幸福來敲門的日子,他們在下奧州省府聖珀爾騰找到了那塊後來被他們打造成為遠近聞名「華麗都」的風水寶地。來奧僅兩三年時間,就自己開餐館做老闆,這在旅奧華人之中是個不小的創舉。經過一番整修,「華聯超市」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成為廣大華人購物的首選之地。然而時隔不久便傳來位於Naschmarkt的「中國中心」將被轉讓的消息。中國中心是 「奧地利僑界領袖」胡元紹先生一手創立的。
  • 百餘名在日華人參加免費法律諮詢 他們都問了哪些問題?
    3個小時時間內,向20名日本律師、行政書士和稅理士,諮詢了各種法律問題,主要集中在籤證、婚姻繼承、公司設立、勞資糾紛、合同糾紛、財務糾紛、稅務、刑事案件等與在日華人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問題。36位在日中國律師為不擅長日語的華人諮詢者提供翻譯服務。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領事部、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東京華助中心為諮詢會後援,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總領事王軍親臨諮詢會會場,並發表了簡短而熱情洋溢的講話。陳天華會長:從生存到發展陳天華會長致辭。記者在下午1點半後抵達位於東池袋1丁目的諮詢會會場,只見各位日本和中國律師早已就位在座,做好了準備。
  • 中國人和華人已分不清,外國人說自己是中國人,中國籍稱呼是這樣!
    大家好,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一個文明古國,但是華人這二字的來源是什麼?在最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稱自己為華夏民族,人民是華夏人民,然後時代到了漢朝在以後,人們就是成為漢人,華夏民族就有了很多人去世界各個國家發展,有去南洋的,有去日本的,還有去美國等等一些國家去深造,但是這些去了異國他鄉的人們,我們稱之為華人!不過在華人的眼裡,他們的根還在中國,就是一些生活習慣也是和我們中國本地的是一樣的。
  • 西班牙移民眼中的華人鄰居:「中國人的世界」
    中新網4月4日電 據西班牙歐浪網報導,根據西班牙國家統計局在今年年初所公布的資料,在西班牙共有186031名有合法居留的中國人。在這些旅西華人中,大部分人都生活在首都馬德裡,共有49831人。  這些居住在西班牙的中國人,在當地居民區中開店、居住,與周圍的西班牙和外來移民鄰居,有著各式各樣的聯繫和往來。
  • 外國人也能考的日本資格證!你知道幾個?
    由於近年,業務範圍擴大,行政書士一躍成為熱門且高收入的職業,考試人數增多,但考試的通過率只有6%。建議的學習時間最低是800~1000小時。如果有考取了這個證書的小夥伴,今後除了可以在行政書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就職,還可以在一些企業的法務部和總務部工作。
  • 真實的日本是怎樣的?在日本的華人告訴你:生活究竟幸福嗎!
    對於日本,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便是發達!作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日本以超高質量的產品、乾淨整潔的街道、素質優良的國民,讓世界各地的人們都非常向往日本,想去日本旅遊觀光,甚至是在日本務工。那麼真實的日本是怎樣的?
  • 淺議日本稅理士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通過對日本稅理士制度的介紹,總結其特點給我們帶來了經驗啟示:我國稅務代理業的發展必須加快法制化進程、提升從業人員的素質及獨立性、加大宣傳的力度和角度。  關鍵詞:稅理士制;稅務代理;啟示  日本在稅制變遷過程中,不僅在世界範圍內最早創立了稅務代理制度,並且在稅制改革與發展中將其建立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為健全、最為完善的稅務代理制度。
  • 在日本的華人,是什麼時候移民過去的?為何如今卻又希望回到中國
    如今的中國遊客真就是遍布在全球各地,可能出現在日本賞櫻花,也可能在泰國坐遊艇,更有可能在澳洲看袋鼠,也屢屢聽聞在俄羅斯搭訕美女,閒不下來的中國遊客總是在製造驚喜,也是在帶去財富,因為消費能力不差,所以成為了很多國家的「座上嘉賓」。
  • 在日本歸化的華人如何看待日本入籍?
    記者在採訪中深感,對在日華人來說,要不要取得日本國籍還真是個問題。原來,女兒加入日本國籍後,在日本拿個高中畢業證,就可以參加北京大學的外國留學生考試。而他的女兒因為一直在中國長大,和中國人沒什麼太大不同,如果以中國人的身份參加高考,考上北大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參加外國留學生考試,就輕而易舉了。這還真是一個意外的發現,或許對有些華人很有借鑑。
  • 中國人在芬蘭的故事,要從200多年前說起……
    中國僑網4月5日電 中國國家主席時隔22年再次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中國人在芬蘭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世紀。「聖誕老人」和「精靈」裡塔·馬蒂拉在閱讀中國小朋友寄來的信件。(圖片來自人民日報 管克江/攝)  芬蘭北部的羅瓦涅米市位於北極圈上,是公認的聖誕老人的故鄉。雖然聖誕已過,這裡的「聖誕老人」卻依舊忙碌。
  • 日本中華總商會出面協商 大阪華人早市又見光明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從西日本中華總商會得到消息,長期以來受警方取締、打壓的大阪華人早市的發展前途受到該總商會的關注。日前,該總商會正式決定出面和政府協商大阪華人早市的發展和治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