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中的概率與經典概率在本質上有何區別?

2020-12-14 物理科普

我們知道,量子力學是以統計學(概率)的方式對亞原子世界進行描述的一個物理理論。在量子力學中,我們通過理論計算,並不能準確預測出一個亞原子粒子在下一時刻會出現在什麼位置,但是我們可以給出它出現在任何一個位置的概率。也就是我們為了驗證理論預測的正確性,對粒子的位置進行測量,假定在相同的物理條件下可以重複大量次數的測量,我們會發現任何位置上測量得到的粒子出現的概率(大量測量中此處測量到粒子的次數除以總測量次數)是符合量子力學的計算預測的。

這時我們不禁會有一個問題,量子力學中的概率與生活經驗中的經典概率有什麼樣本質上的不同呢?

轉動的硬幣

經典概率

我們在生活中會遇到很多經典概率的事件。例如經常出差的人會比較多地關注天氣預報,但是我們知道,天氣預報僅僅是建立在概率上的預測,你所看到的關於「明天有雨」的預報只是氣象臺根據電腦模擬的氣象模型及一些輸入型參數所計算得到的,但是計算模型始終不可能與實際的天氣狀況完全一致,因此「明天有雨」僅僅指: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最大。再例如,我們在孩童時期玩的轉硬幣,在光滑的桌面上硬幣停下來時,有一半的可能性是正面向上,也有一半的可能性是背面向上。

需要指出的是,不論是在「明天有雨」或「正面向上」的預測下,我們最終發現的結果不可能是這樣的一些「疊加狀態」:即下雨又不下雨;正面向上的同時背面也向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的一些看似荒謬的疊加狀態確確實實地在量子力學所描述的亞原子世界中發生了。

雙縫幹涉實驗示意圖

量子力學中的概率

在著名的雙縫幹涉實驗中,電子一個一個地從發射器發出,穿過具有兩條狹縫的障礙然後落在顯示屏上並在發射大量的電子過後會出現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不論是實驗的證實還是量子力學理論的解釋,都說明單個電子在穿過障礙時同時選擇了穿過兩條縫而不是我們經驗中的僅僅穿過其中的某一條縫。

我們可以看出,電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的行為是與我們的常識相背的,一個電子竟然可以同時穿過兩條縫!這就意味著,電子也是可以同時出現在兩個不同位置的。實際上,在量子力學中,粒子是具有非定域性的,單個粒子處於同時出現在所有可能的位置上的一種量子疊加態

怎麼理解呢?以硬幣為例,假定硬幣是一個亞原子粒子,我們觀察硬幣的行為時會發現硬幣在轉動停止落在桌面上時會出現:硬幣正面向上的同時背面也向上

這就是量子力學中粒子的疊加態。也就是說粒子所有可能的狀態都是真實存在的,粒子處於所有可能的狀態的疊加狀態中。但是所有這些可能的狀態(本徵態)是具有不同的概率的,我們在任意一次測量中只會測得粒子的一種狀態,量子力學正是對得到這個或那個狀態的概率的預測

氫原子中電子的模擬圖

兩種概率本質的不同

經典概率的出現是我們對天氣或者硬幣的所有初始信息的認識不完善所導致的,原則上只要我們掌握了所有的初始信息,我們就可以根據相應的物理定律來準確地計算出最後得到的結果:明天下雨或者不下雨;硬幣正面向上或者背面向上。

而量子力學中亞原子層面的概率,在物理上我們是不可能進行突破的,我們壓根不可能完全掌握一個粒子在某一刻的全部信息,或者粒子在某一刻的全部信息在本質上就是不完善的,因此我們不可能準確計算出粒子在下一刻的行為。

經典概率所對應的各種可能性是不可能相互疊加的,是彼此無關的、獨立的,而量子力學所描述的概率所對應的各種可能性是會處於相互疊加的狀態的,並不是彼此無關的、獨立的,這些不同的概率是會發生相互幹涉的

迷一樣的粒子行為

量子力學的概率之謎

為何量子力學中的概率與經典概率之間具有這些不可思議的本質上的區別?量子力學中概率的出現對應著怎樣的更深層次的基本原理?

這些問題一直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問題,儘管量子力學建立已經有100年了,但這些核心的基本問題一直沒能得到充分的解決。我們期待著在下一場物理學革命中,對於量子力學的概率之謎,可以得到完善的解決!

相關焦點

  • 物理大師的困惑:概率從何而來?
    對量子理論詮釋的認識有一個過程,溫伯格說,他曾經同大多數物理學家一樣,認為量子力學只要實用就夠了,無需深入探討其基本概念和含義,但最近幾年,他對量子力學的各種詮釋越來越不滿意,呼籲物理學家找到新的理論來解釋量子力學中存在已久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溫伯格明確地站到了當年愛因斯坦和薛丁格的那一邊!
  • 概率之本質—從主觀概率到量子貝葉斯 | 張天蓉專欄
    ►圖片來源:pixabay 前面兩篇中所介紹的大數定律和中心極限定理,都是基於多次實驗結果的經典概率觀點,屬於概率論中的頻率學派
  • 經典力學如何被量子力學顛覆?人們只能計算未來發生事件的概率
    也就是說,如果你知道某一時刻宇宙中所有物體的位置和速度,那麼你就可以準確無誤地預測將來。這樣的物理學現在被稱為經典理論(classical theories)。愛因斯坦的理論就是經典理論的一個例子。玻爾、海森堡和薛丁格他們領導的革命卻創造了另一種理論——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
  • 量子力學的本質是不確定性嗎?
    量子力學中詭異、甚至反直覺的要素,因何而產生。在量子力學領域,物理學家已經習慣用「概率」來描述現象,但概率難道不是體現了我們對研究對象了解得還不完全嗎?什麼是概率?不管你們承不承認,其實量子力學的概率,和現實宏觀中的概率本質是一樣樣的。就好像現實中的人,我們經常問:「你相信緣分嗎?」
  • 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到底誰更厲害?
    這種現象在我們宏觀世界非常不可思議,宏觀世界我們是用經典力學來解釋。那麼量子力學和經典力學到底誰更厲害呢?今天我就來談談這個問題。首先量子力學的適用範圍是微觀世界,而經典力學是宏觀世界,所以要比較誰更厲害其實很難,就好像一個「短跑選手」和一個「長跑選手」比賽誰更厲害,這是不科學的。不過我們其實量子力學更厲害,為什麼呢?
  • 量子力學的認知哲學
    認知科學是一門探討人的認知的起源、本質、形成以及作用的一門跨領域學科。它研究訊息如何在大腦中形成以及轉錄的過程,研究何為認知,認知有何用途以及它如何工作,研究信息如何表現為感覺、語言、注意、推理和情感等。
  • 量子力學的哥本哈根解釋
    3 哥本哈根解釋中的因果律事實上,經典物理學的因果律在哥本哈根解釋看來也不再成立了,因為經典因果律暗示著一個確定的結果聯繫於一個確定的原因。顯然因果律只有在人們能夠對原因和結果進行觀測,且在觀測過程中對它們不產生影響時才有意義。但哥本哈根解釋認為人們對研究對象特別是原子物理中的現象每一次觀測都會引起有限、一定程度上不可控制的幹擾。
  • 量子力學解釋時間的本質
    在 20 上半年個世紀,物理學的一個全新的理論——量子力學發展了起來,目前已經取代了我們所知道的經典物理學和相對論,這兩者曾是現代物理學的核心架構。量子理論或量子力學現在被認為是宇宙中,特別是在亞原子尺度上最正確和準確的模型,儘管對於宏觀物體,經典的牛頓力學和相對論物理學還能發揮作用。
  • 量子力學與佛學的區別與聯繫
    量子的詭異現象突破了經典物理學的界限,顛覆了20世紀之後人類的科學觀。一時之間,「量子」成為新時代裡神奇的代名詞。更有人把量子力學與佛學混為一談。常聽人說:「當科學家們爬上一個又一個的山頂時,總發現佛學大師們早已在那裡等著了。」
  • 我們都是概率波
    量子力學的歷史是很波瀾壯闊的,可以說上世紀物理界最大的成就就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了,相對論毋庸置疑是愛因斯坦自己的貢獻,而量子力學則是一眾大牛共同奮鬥的成果,這些大牛包括玻爾,海森堡,薛丁格,波恩,德布羅意,等等..愛因斯坦一直對主流量子力學的理論是懷疑和排斥的,因此他和玻爾的論戰被譽為上世紀科學界最經典的論戰,一個老派的神級人物,一個是新派的精神領袖,一個追求經典的決定論,一個主張隨機的概率論
  • 量子力學:上帝不擲骰子
    玻恩提出電子波函數的本質是概率後,愛因斯坦寫信給他,信中說:「量子力學是很不錯,但我內心的聲音告訴我,它不是事物真正的本質。這一理論能得到很好的結果,但它無法告訴我們上帝的秘密。不管怎麼樣,我堅信,上帝不擲骰子。」正如物理學家費恩曼所說的:「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說,沒有人理解量子力學。」
  • 概率控?談《天天德州》經典成牌概率
    別以為概率只是書呆子的寶貝,雖然實際的對局中成牌的概率是隨著翻牌、轉牌、河牌的依次翻開,幾十上百倍的在增加,但了解一下經典的成牌概率理論,知道自己手中捏著多大的勝算,對贏牌很有幫助。以下經典成牌概率理論是建立在從52張牌中抽5張,有多大機會能拿到指定牌型的思路之上的。這種算法並沒有加入人數的限制,因此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哦。
  • 量子力學的實在論
    愛因斯坦用建立在經典物理學基礎上的決定論的實在論標準來衡量量子力學,從而無法接受量子力學中機率(波函數是粒子在某一空間出現的概率)的基礎性地位,認為「上帝是不擲骰子的」,量子力學描述的是許多全同系統的一個系綜的行為。前期的爭論正如歷史所表明的那樣,玻爾所代表的量子理論勝出,愛因斯坦不得不轉而攻擊量子力學的完備性。
  • 量子力學對我們究竟有何現實意義?科學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量子力學對我們究竟有何現實意義?當用單個光子或甚至單個物質粒子(如電子和中子)進行楊的實驗時,這都會是一個難以理解的難題,它引出了關於現實本質的基本問題。有些人甚至用它來論證量子世界是受人類意識影響的,這在宇宙本體論中讓我們的大腦在其中有了一個中點站和位置。但這個簡單的實驗真的能證明這一點嗎?
  • 《量子力學入門》
    受「讀書人」和「明白」負責人張鹿的忽悠,設計和拍攝了一門面向普通大眾的《量子力學入門》課程。
  • 概率論 漫談
    概率論要解決的問題概率論是很古老的數學分支了——探討的是不確定的問題,就是說,一件事情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然後,我們要預計一下,它有多大機會會發生,這是概率論要解決的問題。這裡面要特別強調概率和統計的區別,事實上這個區別在很多文章裡面被混淆了。
  • 北大概率論博士談概率論的訓練
    談概率論的訓練及其它(一)——本科準備老實說,如果讓我重新選擇學習概率論的路徑,其結果會和現在有不小的區別。這種區別並不是資源意義上的,因為我至今仍然覺得不管是我的本科四年,還是研究生五年,都有充足的資源可加利用,關鍵是你如何利用的問題。
  • 為什麼量子力學要用概率波描述粒子?「上帝真的擲骰子嗎?」
    量子力學中有太多違背常識的地方。當第一次聽到既是波又是粒子的光子,我深深感受到量子力學滿滿的惡意。畢竟這種思維太「邪乎」了。隨著學習地深入,我慢慢地將這種反常識的思維當做了量子力學的常態。喜歡科普讀物的讀者一定知道《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從字面上看,中心思想指的是微觀世界那「飄忽不定」的粒子運動。在中學物理中,我們學習過質點的概念。
  • 量子力學的終點是什麼?是否是宇宙的終結?
    作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理論之一,量子力學將人類的視野帶入到了神奇的量子世界,這裡與經典力學有著本質的不同,量子的神奇行為甚至讓人們感受到了「意識」的存在。我們知道,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雖然世界上存在各種各樣的物質,但構成物質的粒子基本上沒有多大區別!像電子、光子等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被科學家們稱為量子!
  • 為什麼量子力學要用概率波描述粒子?上帝真的擲骰子嗎?
    量子力學中有太多違背常識的地方。在昨天的第二課中,我已經講述了波粒二象性,在我上專業課時,第一次聽到教授講解那既是波又是粒子的光子,我深深感受到量子力學滿滿的惡意。畢竟這種思維太「邪乎」了。隨著學習地深入,我慢慢地將這種反常識的思維當做了量子力學的常態。喜歡科普讀物的讀者一定知道《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