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普惠幼兒園的痛點有三:一,家長的痛:收費高。 二,教師的痛:關愛少。 三,全體的痛:沒方向。
首先,幼兒園收費高的癥結:
小區配套幼兒園本來是公共資源,目前這類資源流失很嚴重,很多為小區配套設計的幼兒園實際歸開發商甚至私人所有。這類幼兒園通常面積比較大,普通經營者購買不起,因為租金高,即便出租經營,風險也比較高,即便經營了,高成本下就很容易抬高學費。很多經營者面對高成本,只好租用街道的商鋪房開辦幼兒園。可是,商鋪房的設計原本就不是作為幼兒園用途,室內空間布局受局限不說,操場和配套設施也受限甚至缺乏。
2008年國家曾出臺政策,規定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公共資源屬於政府所有。2017年又出臺政策,要求普惠幼兒園到2020年達到80%,可見國家認識到普惠的重要並且積極推進。要真正打通普惠的道路,普惠幼兒園就需要屬政府擁有,政府無償交教育局管理,教育局無償私人承包經營,這樣,才能叫學費不高。
可是,當今社會不僅幼兒園的經營者追逐利益,甚至連教育局和房管局也對這些公共資源垂涎三尺,很多小區配套幼兒園空置多年也未啟用,就是因為爭奪利益,而普惠幼兒園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公益事業,這是幼兒園收費高的核心癥結。整個產業鏈只要有一個環節在逐利,就會令學費上漲。
其次,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痛苦和迷失。
幼兒園教師(以下簡稱幼師)普遍是女性,雖然很多校長和老師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很出色,卻忽略了對家人的照顧,這對女性而言明顯得不償失。幼師工作時間很容易超過八小時,作為女性,累了一天回家往往還要照顧家人的需要。幼兒教育如果是以犧牲教師家庭為代價,那這個行業就是扭曲的。所以,教育需要回歸到正確的軌道上,幼師得到關心和照顧,才能真正關心和照顧別人的孩子。教師自己的家庭都無暇照顧,如何能照顧好其他人的孩子?
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普遍痛苦是工資低。在大同,很多幼兒園工作多年的老師,連3000元的工資都沒有,有的工資甚至常年停留在1500元左右的水平,五險一金也都沒有,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出來工作,這樣逼不得已的狀態,哪裡還能享受到工作的真正樂趣啊!大同的經濟差,平均工資目前是5000多,其實大同教育行業的收入普遍不行,小學老師的收入水平比幼兒園好些,也就2500元的水平。老師這麼重要的職業,都普遍嘆息忍耐,更要命的是女老師們連照顧自己的家可能都有心無力,教育從業者的家庭竟然受到虧損,這才是教育迷失的致命傷啊!
所以,不論從工作時間還是制度保障上,幼師需要幼兒園經營者和全社會的關心。
個人打算承辦普惠幼兒園,工資目標是,新手工資到手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準1700元。個人覺得到手2000元為最起碼的工資水平,並且需繳納各類社會保險才合規矩。熟手的工資當翻一倍。幼兒園老師照顧的是最小的孩子,承擔的可能是最煩難的教育階段,理當工資更高。幼兒園老師寒假暑假產假甚至家庭有特殊情況都需要能照常領工資。幼兒園理當為生小孩的老師提供格外的保護措施。幼師的小孩子不要交給老人帶,幼師的孩子要帶到幼兒園的特殊班,幼師的家理當得到幼兒園特別的照料,幼師的心才能得到安穩,幼師才能真正關心和照料有需要的家庭。普惠幼兒園要讓幼師和家長普遍地得到學習和培訓的機會,讓女性學會經營家庭的竅門,優先照顧好自己的家,其生活和教育理念和諧統一時,我們的教導和我們的生活才不至於脫節。家長從幼兒園起就明白經營家庭的重要性並且得到指導和關懷,才是教育的優先。幼兒所在的家庭和諧,是教育的基礎。
教育理念和生活的脫節,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脫節,說明我們的教育理念還普遍不清楚,還在摸索嘗試階段。
我們希望這樣的普惠幼兒園成為一個正直的號角,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保護幼師的權益,同時指導家長看重家庭的經營。幼兒園經營者有信心和愛心,凡事按規矩行,才能敢於和不守規矩的叫板,才能反對欺壓和邪惡。幼兒園的經營需要男性的積極參與、需要男性提供眼光見識大方向的把關,需要男同胞們同邪惡理念抗爭,需要男子漢的保護,尤其是面對周圍環境中 包括上至教育局的管理還是所服務家長們的不斷要求,女老師們都需要擋箭牌!
幼兒園的經營者看重家庭,才能真正幫助家長。一個家庭的建造完全在妻子手裡:妻子快活,全家都快活;兩口子感情好,溝通配合得好,孩子的內心才真正健康。教育如果不解決根本問題,知識掌握得再好,也是南轅北轍,只注重習慣和品質的培養,忽略了家庭這個根基,也是事倍功半!社會上不懂得關心女性、保護女性,家庭就會失去和諧。家庭出了問題,教育就徹底迷失。
所以,幼兒園的最後一個癥結,就是需要努力到點子上,把勁用在關鍵點上。否則很容易隔靴撓癢,百般變革,卻百般不適。
我們經營普惠幼兒園的終極目標,核心價值,就是造福家庭。家庭幸福了,社會才和諧;家庭幸福了,教育自然事半功倍;家庭幸福了,普惠幼兒園,才真正讓孩子、讓家長、讓社會治理者都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