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普惠幼兒園的三個痛點

2020-12-20 本正源清

實現普惠幼兒園的痛點有三:一,家長的痛:收費高。 二,教師的痛:關愛少。 三,全體的痛:沒方向。

首先,幼兒園收費高的癥結:

小區配套幼兒園本來是公共資源,目前這類資源流失很嚴重,很多為小區配套設計的幼兒園實際歸開發商甚至私人所有。這類幼兒園通常面積比較大,普通經營者購買不起,因為租金高,即便出租經營,風險也比較高,即便經營了,高成本下就很容易抬高學費。很多經營者面對高成本,只好租用街道的商鋪房開辦幼兒園。可是,商鋪房的設計原本就不是作為幼兒園用途,室內空間布局受局限不說,操場和配套設施也受限甚至缺乏。

2008年國家曾出臺政策,規定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公共資源屬於政府所有。2017年又出臺政策,要求普惠幼兒園到2020年達到80%,可見國家認識到普惠的重要並且積極推進。要真正打通普惠的道路,普惠幼兒園就需要屬政府擁有,政府無償交教育局管理,教育局無償私人承包經營,這樣,才能叫學費不高。

可是,當今社會不僅幼兒園的經營者追逐利益,甚至連教育局和房管局也對這些公共資源垂涎三尺,很多小區配套幼兒園空置多年也未啟用,就是因為爭奪利益,而普惠幼兒園卻是個實實在在的公益事業,這是幼兒園收費高的核心癥結。整個產業鏈只要有一個環節在逐利,就會令學費上漲。

其次,幼兒園教師隊伍的痛苦和迷失。

幼兒園教師(以下簡稱幼師)普遍是女性,雖然很多校長和老師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很出色,卻忽略了對家人的照顧,這對女性而言明顯得不償失。幼師工作時間很容易超過八小時,作為女性,累了一天回家往往還要照顧家人的需要。幼兒教育如果是以犧牲教師家庭為代價,那這個行業就是扭曲的。所以,教育需要回歸到正確的軌道上,幼師得到關心和照顧,才能真正關心和照顧別人的孩子。教師自己的家庭都無暇照顧,如何能照顧好其他人的孩子?

幼兒園教師隊伍的普遍痛苦是工資低。在大同,很多幼兒園工作多年的老師,連3000元的工資都沒有,有的工資甚至常年停留在1500元左右的水平,五險一金也都沒有,為了養家餬口,不得不出來工作,這樣逼不得已的狀態,哪裡還能享受到工作的真正樂趣啊!大同的經濟差,平均工資目前是5000多,其實大同教育行業的收入普遍不行,小學老師的收入水平比幼兒園好些,也就2500元的水平。老師這麼重要的職業,都普遍嘆息忍耐,更要命的是女老師們連照顧自己的家可能都有心無力,教育從業者的家庭竟然受到虧損,這才是教育迷失的致命傷啊!

所以,不論從工作時間還是制度保障上,幼師需要幼兒園經營者和全社會的關心。

個人打算承辦普惠幼兒園,工資目標是,新手工資到手不得低於最低工資標準1700元。個人覺得到手2000元為最起碼的工資水平,並且需繳納各類社會保險才合規矩。熟手的工資當翻一倍。幼兒園老師照顧的是最小的孩子,承擔的可能是最煩難的教育階段,理當工資更高。幼兒園老師寒假暑假產假甚至家庭有特殊情況都需要能照常領工資。幼兒園理當為生小孩的老師提供格外的保護措施。幼師的小孩子不要交給老人帶,幼師的孩子要帶到幼兒園的特殊班,幼師的家理當得到幼兒園特別的照料,幼師的心才能得到安穩,幼師才能真正關心和照料有需要的家庭。普惠幼兒園要讓幼師和家長普遍地得到學習和培訓的機會,讓女性學會經營家庭的竅門,優先照顧好自己的家,其生活和教育理念和諧統一時,我們的教導和我們的生活才不至於脫節。家長從幼兒園起就明白經營家庭的重要性並且得到指導和關懷,才是教育的優先。幼兒所在的家庭和諧,是教育的基礎。

教育理念和生活的脫節,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的脫節,說明我們的教育理念還普遍不清楚,還在摸索嘗試階段。

我們希望這樣的普惠幼兒園成為一個正直的號角,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保護幼師的權益,同時指導家長看重家庭的經營。幼兒園經營者有信心和愛心,凡事按規矩行,才能敢於和不守規矩的叫板,才能反對欺壓和邪惡。幼兒園的經營需要男性的積極參與、需要男性提供眼光見識大方向的把關,需要男同胞們同邪惡理念抗爭,需要男子漢的保護,尤其是面對周圍環境中 包括上至教育局的管理還是所服務家長們的不斷要求,女老師們都需要擋箭牌!

幼兒園的經營者看重家庭,才能真正幫助家長。一個家庭的建造完全在妻子手裡:妻子快活,全家都快活;兩口子感情好,溝通配合得好,孩子的內心才真正健康。教育如果不解決根本問題,知識掌握得再好,也是南轅北轍,只注重習慣和品質的培養,忽略了家庭這個根基,也是事倍功半!社會上不懂得關心女性、保護女性,家庭就會失去和諧。家庭出了問題,教育就徹底迷失。

所以,幼兒園的最後一個癥結,就是需要努力到點子上,把勁用在關鍵點上。否則很容易隔靴撓癢,百般變革,卻百般不適。

我們經營普惠幼兒園的終極目標,核心價值,就是造福家庭。家庭幸福了,社會才和諧;家庭幸福了,教育自然事半功倍;家庭幸福了,普惠幼兒園,才真正讓孩子、讓家長、讓社會治理者都受益無窮。

相關焦點

  • 公辦民辦普惠幼兒園補貼將一視同仁
    圖/視覺中國逐步實現質量相同、價格相同、教師待遇相當;今年增3萬學前教育學位新京報訊 (記者李玉坤)記者昨日從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了解到,北京今後將淡化幼兒園公辦、民辦概念,發展普惠性幼兒園,逐步實現所有普惠性幼兒園質量相同、價格相同、補助相同、教師待遇相當。
  • 普惠幼兒園比其他幼兒園更好嗎?家長注意,這4點問題不可忽視
    如果家裡沒有正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很多人對於「普惠幼兒園」這一概念,可能還很陌生。那麼,到底什麼是「普惠幼兒園」呢?@網友A:我家孩子上的幼兒園一開始是民辦私立,後來才轉的普惠。沒轉普惠之前幼兒園一學期學費7800,配備有外教+兩餐+下午點心+水果,每天都是五點半放學,家長還能通過一個app看到孩子在園區活動的視頻和照片。
  • 普惠幼兒園託起孩子的幸福
    截至8月20日,今年我市新創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468所,普惠性民辦園總數達到506所,學位達到90173個,民辦園在園兒童佔比達到40%以上,超額完成了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的2020年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50%,普惠性幼兒園(含公辦園)覆蓋率達到80%以上的目標任務。「任務艱巨,要求嚴肅,必須完成!」
  • 幼兒園行業的概念泡沫:多元普惠幼兒園是個啥東東?
    ,認定為多元普惠幼兒園。不過,通過這個對象界定,我還是不知道什麼是多元普惠性幼兒園,要理解這個概念還要完整地看一下《廣西壯族自治區多元普惠幼兒園認定及管理辦法(試行)》。讀完《廣西壯族自治區多元普惠幼兒園認定及管理辦法(試行)》,我發現相對於一般的普惠性幼兒園,廣西多元普惠幼兒園最大的特點應該是這麼一條:廣西將建立多元普惠幼兒園師資扶持機制。
  • 專家為幼兒園發展把脈支招:普惠時代,幼兒園的機遇與挑戰
    「任何時候我都是非常支持普惠幼兒園這個政策的,在每個區縣,我們的幼兒園都是帶頭轉成普惠性幼兒園」,在11月16日華商報社舉辦的「普惠時代,幼兒園的機遇與挑戰」論壇上,明珠瑞吉歐教育集團總裁米瑩懇切地說道,從事幼教工作40年的她道出了眾多幼兒園園長的心聲:「我們是這個行業的被動者、是服務者,也是這個行業的見證者、踐行者,更是為了孩子付出最多的人!」
  • 疫情、投入雙重影響2020幼兒園普惠目標
    3月3日出版的《改革內參》刊發的一份研究報告稱,要想實現「2020年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0%」這一目標,需要在2018年基數上將18.35萬所民辦園中的15萬所轉為普惠園,而影響這一目標面臨最為關鍵的問題,是財政性幼兒教育經費投入不足。公辦民辦待遇不同王建軍給記者算了一筆帳:幼兒園目前有差不多100個孩子,學費全免,不管飯,也不收取夥食費。
  • 聚焦小微企業融資痛點 交行普惠發力產業鏈金融
    「傳統產業鏈金融模式應收帳款和貿易背景真實性難確認,線下辦理核實流程繁瑣,效率不高、客戶體驗欠佳等因素是制約產業鏈業務發展的痛點。」交行普惠部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突破線下業務模式的局限性,交行不斷加快創新步伐,推出多種線上業務模式,力求提高業務辦理效率和客戶體驗,滿足更多小微客戶融資需求,為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及就業穩定提供保障。
  • 普惠幼兒園不普惠:嚴肅處理
    近年來,政府採取措施引導和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學前教育服務,對於緩解入園貴和入園難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一些民辦園劃分為普惠性幼兒園但是並沒有提供普惠性服務,必須給予嚴厲打擊。近日,教育部出臺文件,專門治理小區配套設施普惠性幼兒園不普惠的現象,對於出現這種現象的幼兒園必須給予嚴肅處理。
  • 發展公辦幼兒園 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 提升保教質量
    作為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的一所幼兒園,桐林小學附設幼兒園近兩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我們幼兒園是一棟兩樓一底的危房,下雨過後,活動室外到處是泥水凼,上個廁所孩子們的褲腿都要弄溼半截。」老師易中燕說。2017年,雲陽縣撥出專項資金對全縣公辦園及村辦幼兒班、點進行改擴建。經過一年多整修,去年9月,嶄新的桐林小學附設幼兒園開園。
  • 遵義市推進民辦幼兒園普惠認定獲居民點讚
    「沒有想到今年孩子能夠進到公立幼兒園,不僅收費低,教育質量也有保障,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後顧之憂。」日前,在紅花崗區第七幼兒園(東欣)分園接孩子的市民張德應說。紅花崗區第七幼兒園(東欣)分園的前身是一所營利性民辦幼兒園,由於基礎硬體配套齊全,地理位置優越,開園之初的市場定位就比較高,一名幼兒每月的託幼費在2000元以上。高昂的費用讓周邊的普通工薪家庭望而卻步。
  • 2015廣州普惠幼兒園的標準 什麼是普惠性幼兒園?
    什麼是普惠性幼兒園?   「普惠性幼兒園」是一個新生概念,它至少包括三個類型的幼兒園:  一是公辦幼兒園;  二是集體或單位舉辦的公辦性質幼兒園;  三是提供普惠性服務的民辦幼兒園。 2015年廣州普惠幼兒園的標準  普惠園有什麼標誌?
  • 貴族幼兒園VS普惠幼兒園,5大對比3點建議,家長們收好了
    點建議,家長們收好了1.花費對比不管是哪種幼兒園,在運營的過程中都會獲取一定的費用,而這些費用就來家長們。貴族幼兒園每個班級的孩子比較少,所以為了收回成本,每個人需要多交一些費用。普惠幼兒園是「價廉、量多」原則,交的學費比較便宜。
  • 打造居民身邊的普惠幼兒園
    7月底,八裡莊街道民生保障辦公室四級調研員姜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用沉甸甸的答案,講述著八裡莊街道如何付出時間、精力和智慧,聚力而成的,即將改造完成,加入海澱「公立普惠」幼兒園大軍中的新成員——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幼兒園八裡莊分園。
  • 幼兒園行業的概念創新:公益性幼兒園、多元普惠幼兒園……
    》要求的幼兒園,認定為多元普惠幼兒園。找個大熊貓去四大行當行長都沒有什麼問題,但隨便找個人去股份制銀行,就一定會讓股份行出問題。從「幫扶園長,到派遣教學骨幹下到普惠園掛職鍛鍊」這一實際情況來看,廣西「多元普惠幼兒園」有點像集團化辦學概念在學前教育領域的局部應用。
  • 王海英:是普惠還是營利?民辦幼兒園的發展困境與突圍方向
    根據研究發現,低端收費民辦園在面對「普惠」與「非普惠」的選擇時通常有兩種心態:第一種是「主動爭取」:利用政策的利好及各類財政補貼,為幼兒園爭取政府認可、百姓認同的「普惠性民辦園」招牌,吸引生源、穩定家長、築就口碑,給教師一定的心理歸屬感,乘政策東風實現辦園水平的升級換代。
  • 西安福田萬科幼兒園普惠後兩種收費方案
    一位中班家長對記者表示,在這兩種選項面前,幼兒園有明顯的偏向性,肯定偏向於第二種,因為幼兒園以贏利為目的,而作為家長,誰也不想讓孩子受委屈,被區別對待。在這種前提下,很多家長選擇了不接受普惠,事後才明白過來,可能是被套路了。而中三班因為絕大部分家長支持普惠,因此執行普惠標準。
  • 朝陽65所民辦幼兒園轉普惠園 2019年新增8100個學前學位
    原標題:朝陽65所民辦幼兒園轉普惠園 今年新增8100個學前學位  2019年,朝陽區學前教育學位實現「雙升」,即「學位升」「普惠園升」。11月8日,朝陽區教委透露,該區學前學位總數增長8100個,65所民辦幼兒園提交轉普惠園申請。最近兩年,該區已新增學前學位近兩萬個,整體上基本滿足了全區常住人口適齡兒童入園需求。  解決入園難,最直接的方式是增加學位數。朝陽區通過「建收擴租」,努力增加學前教育供給。該區教育系統嚴格執行新建居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標準,確保配套幼兒園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
  • 幼兒園普惠之後:請回答,幼教2020
    普惠新政,給這些園所帶來了一次生源擴張的的絕對機遇,原本30人滿班標準,在普惠之後塞進了40個孩子,30%的生源增加為園所帶來了每年30%的增收,當然,這還不包括新增學位的一次性萬元補貼,普惠之後學費免稅、教育用地租金優惠,還有取消外教、減少教師人力成本等。這是北京,選擇民轉普的補貼力度遠遠高於其他地區。
  • 新華社 | 山東破解入園難入園貴:日照「家門口有了普惠幼兒園」
    文 | 新華社《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蕭海川全面兩孩政策進入第四個年頭,新一輪幼兒入託高峰近在眼前。一些家長因「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問題再陷焦慮。學前教育如何答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考卷?山東近年瞄準學前教育痛點,持續發力,在保障幼兒園供給方面跑在了全國前列。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山東共有幼兒園20231所,在園幼兒約307.6萬人。
  • 通州120所民辦幼兒園轉普惠
    原標題:通州120所民辦幼兒園轉普惠   本報訊(記者牛偉坤)今年以來,通州區共有120所民辦園採取轉化過渡期形式,被認定為普惠性質幼兒園(教學點),提供學位3.1萬個。至此,全區公辦及民辦普惠性幼兒園(教學點)總數達到240所,可提供普惠性質學位5.1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