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bug背後的黑灰產業:購買大量手機SIM卡,刷好評、做水軍

2020-12-11 新京報

不能因為技術盜竊的便利和無障礙,圍觀者就輕鬆諒解他人,寬容自己。

文6870字,閱讀約需13.5分鐘

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可能引發國內資損規模最大的黑灰產事件。

1月20日凌晨,有網友稱拼多多存在重大Bug,「只需支付4毛錢,就可以充值100元話費」「有大批用戶開始薅羊毛,一晚上200多億都是話費充值」。根據網友曬出的截圖,此次拼多多的100元無門檻券全場通用(特殊商品除外),有效期為一年。

拼多多方面表示,當日凌晨有黑灰產團夥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進行不正當牟利。

針對該事件,拼多多稱目前上海警方已以「網絡詐騙」的罪名立案並成立專案組,並依據「財產保全」的相關規定,對涉事訂單進行批量凍結。拼多多平臺正配合警方,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蹤,並最終依據警方的調查結果對相關訂單做出依法依規處理。

對於損失高達200億的說法,拼多多回應稱這一數字不實。拼多多稱黑灰產團夥大量盜取優惠券,涉案總金額達數千萬元,預計本次事件造成的最終實際資損大概率低於千萬元。

━━━━━

一個Bug引發的薅羊毛事件?

1月20日上午9點5分,小南在自己的「閨蜜群」裡收到一條連結,閨蜜告訴她,只要點擊這個連結,就可以領取拼多多的100元優惠券。

「我以為就是一般的促銷或者拉新優惠活動,就下載了拼多多App,選來選去,訂了一個一直想買的智能音響。」小南告訴新京報記者,她領取的這個優惠券是「無門檻,一年有效期」。

「這個連結是我的室友在她的朋友群裡看到的,然後再轉發到我們閨蜜群裡。後來看到網上的熱搜,我才知道自己的行為可能涉及薅羊毛。」小南表示,「1月20日上午10點20分,我用優惠券購買的商品就已經聯繫了順豐快遞,連快遞單號都告訴我了,但截至現在該商品還處在『商家正通知快遞公司取件』的狀態。」

在最新的情況說明中,拼多多表示黑灰產團夥所利用的「優惠券漏洞」盜取的相關優惠券,為拼多多此前與江蘇衛視《非誠勿擾》開展合作時,因節目錄製需要特殊生成的優惠券類型,僅供現場嘉賓使用。

然而,黑灰產團夥通過非正常途徑生成的二維碼掃碼後獲得相關優惠券,該二維碼多流傳於社交平臺相關黑灰產群。通過該二維碼,原本每個認證信息的用戶可且僅可領取一張無門檻100元優惠券,而非此前網絡流傳的單個ID可以「無限領取」。

因此,黑灰產團夥通過「養貓池」(用手機卡蓄養大量虛擬帳號)等不法手段,實現N張手機黑卡同時作業,批量盜取該種優惠券,並通過手機話費、Q幣等虛擬充值的方式,試圖在短時間內迅速轉移此類不當所得,涉案優惠券總金額達數千萬元。

拼多多風控團隊負責人表示,黑灰產團夥在盜取金額巨大的優惠券並轉移其不當所得後,期望達成「法不責眾」的效果,迅速通過網絡和社交群將二維碼分享出去,誘導一些普通消費者跟風掃碼。

拼多多強調,此種類型的優惠券從未在任何時候、以任何方式出現在平臺正常的線上促銷活動當中,甚至從未有任何線上入口,拼多多亦未曾針對該類型優惠券生成任何二維碼。但二維碼具體的生成及傳播過程,仍待警方調查後公布最終結論。

值得注意的是,職業羊毛黨看中充話費和Q幣是自動發貨,因此將優惠券迅速兌現。對於拼多多而言,能否向三大運營商以及騰訊追討這一次損失成疑,目前拼多多亦未透露是否有追討資損的具體方案。

━━━━━

收回優惠券合理嗎?

出現Bug被用戶「薅羊毛」的現象在國內網際網路行業中時有發生。

2018年元旦期間,騰訊視頻發起優惠充值活動,但因為活動伺服器後臺數據出現異常,有部分用戶在充值一個月時出現應該支付優惠價18元實際僅被扣費0.2元的狀況。當時這一漏洞共引來39萬用戶參與。

其後騰訊公告稱,這是公司的工作失誤,公司將這些異常訂單全部兌現,且不再扣費。最終,騰訊為這個Bug付出超過5000萬元的代價,但同時贏得網友的好評。

但拼多多並未「順應民意」自掏腰包。在發現漏洞後,拼多多在當日9時左右緊急將所有優惠券的領取方式下架,同時取消了用戶已領取但未使用的優惠券,記者留意到,當時拼多多還對App進行了優化更新。為了補償用戶,拼多多向受影響用戶發放5元無門檻優惠券,有效期為50年。

拼多多表示,此次事件與其他公司一系列因Bug所致資損事件存在本質差別,這一次是「套券詐騙」的網絡詐騙案件。「如按照網絡中前者被以『ATM機誤吐鈔』現象做類比,後者則相當於非法團夥撬開ATM機後實施盜竊。」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從法律責任認定和用戶權益保護角度出發,如果是平臺主動推出的活動,那麼應按照官方說明來兌現承諾,也就相當於在線跟用戶籤訂協議,平臺當然要執行。「但拼多多相關聲明已經顯示,是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了優惠券。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拼多多取消或收回優惠券是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他表示,如果此次拼多多出現優惠券漏洞是黑產羊毛黨惡意行為,這類交易屬於存在「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拼多多)是可以要求撤銷的。」

北京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亦認為,拼多多收回已經領取但還沒有使用的優惠券,這一做法並不會和剛出臺的《電商法》相衝突。此次事件中,拼多多採用收回已領取但未使用的優惠券這一方式來應對,屬於合理的補救措施。

另據記者了解,當日11時左右,拼多多的工作人員已經向部分商家發出通知,凡是已使用100元無門檻券的訂單不允許發貨。

根據《電商法》第四十九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發布的商品或者服務信息符合要約條件的,用戶選擇該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合同成立。當事人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等方式約定消費者支付價款後合同不成立;格式條款等含有該內容的,其內容無效。

曹磊表示,拼多多這一做法與《電商法》不衝突。「惡意利用系統漏洞獲取的優惠券,不能有效地折抵付款中的相應付款義務,所以應該視為未完成付款義務,不受電商法第四十九條第2款的約束,商家可以不發貨。」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趙佔領則告訴記者,如果用戶已經使用優惠券購買拼多多上第三方商家的商品,用戶和商家之間的合同已經成立,拼多多可以去追究用戶的責任,但不能阻止商家發貨。

━━━━━

為何會發生「薅羊毛」事件?

關於風控的問題,拼多多表示公司一直有風控體系建設,而且本次事件不涉及任何數據安全問題,平臺消費者原本正常領取的優惠券使用不會受到影響。為進一步加強「特殊優惠券」相關風控體系,拼多多透露公司已成立技術專組。

對於拼多多「被薅羊毛」一事,某反詐騙安全團隊專家陳鋒(化名)表示,有許多手段可以防止平臺被惡意「薅羊毛」,包括限制優惠券的總數以及優惠券的應用場景,「比如設置最多10萬張券,只能用於滿200元的實物訂單,再加上最基礎的防薅羊毛策略,就能保證不出大問題」。

對於為何風控系統沒有監測到異常情況,拼多多回應稱事件發生時正值平臺大促,其間有大批量平臺正常發放的優惠券被消耗。直至當日上午9時,遭盜取優惠券和正常優惠券的總和突破平臺預設閾值,系統才監控到異常並自動報警後,拼多多在第一時間修復相關漏洞。

根據網友截圖,此次事件中拼多多的優惠券屬於「無門檻全場通用」,還有網友曬出了充值話費、購買Q幣的截圖,有的充值金額甚至高達5萬元。「在此事件中,拼多多的業務規則出現了問題,最基本的防薅羊毛手段都沒有設置。」陳鋒稱。

在陳鋒看來,目前確實存在專業的「羊毛黨」,針對不同平臺,這些羊毛黨擁有註冊帳號(涉及手機號、接碼平臺等)、下遊支付渠道、清洗轉移渠道等等,而消息靈通與否以及設備的專業程度則決定了這些羊毛黨的收入。

━━━━━

羊毛黨的行為涉嫌犯罪嗎?

事實上,在《拼多多服務協議》7.1禁止行為中已明確,用戶使用拼多多平臺外掛和/或利用拼多多平臺當中的Bug來獲得不正當的利益赫然在列。

韓驍表示,用戶利用系統漏洞大量領取平臺的優惠券並以此獲利,可能涉嫌盜竊罪,若獲利數額達到相關標準,則有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不過他強調,如果是平臺的普通客戶,並非有意識地通過這一安全漏洞大量領取優惠券牟利,而僅領取了數量較少的優惠券,沒有盜竊的主觀故意,客觀上獲利也未達到量刑標準,則並不構成盜竊罪。

對於薅羊毛黑產是否涉嫌違法犯罪,陳鋒表示比較難以判斷,「一般而言首先必須有公司報案,而此前的實際案例中,最多的情況可能會協商,協商不成按詐騙來辦,但最終是否違法或者犯罪還要看公檢法機關的定性。」

拼多多在最新的公告中表示,對於遭裹挾的普通消費者,平臺主觀意願上不會進行進一步追責,但不支持此類非正常行為。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方超強認為,黑產灰實際上是一個網絡術語,並沒有明確的概念和外延;從拼多多事件來看,所謂「黑產灰團隊」,有幾個事實應當是明確的:1.應當是主動尋找系統漏洞,而非進行系統破壞和篡改;2.主觀上知道是漏洞;3.客觀上利用漏洞牟利;4.優惠券應當是具有一定價值的財物。從犯罪構成要件看,個人認為涉嫌盜竊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則表示,當平臺出現優惠券Bug,且原因不明時,分兩類情況:第一,若是涉及計算機系統破壞出現Bug的,屬於《刑法》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情節特別嚴重有五年以上的刑期。第二,若是不涉及系統破壞,僅是利用漏洞,這類情形嚴重的話,實踐中涉及盜竊罪、侵害智慧財產權罪,不嚴重的話,薅到的券屬於不當得利,應予返還。

在此次拼多多事件中,黑灰產團隊在刷了足夠多的優惠券賺取利潤後,出於「法不責眾」的心理將優惠券連結公布於眾。朱巍認為,除了自己刷,還發布相關信息的人,傳播這類信息可能涉及前面罪名的共犯,也可以單獨構成傳授犯罪方法罪,或構成擾亂市場秩序的行政處罰。

在朱巍看來,少量刷的人,一般不構成犯罪,但其「所得屬於不當得利,應及時予以返還」。若是在事實公布後還刷的,就構成盜竊罪。

曹磊表示,對黑灰產的認定從嚴格意義上講,應該由相應的監管部門,或者是公安網監來進行認定。當然,平臺方如果能夠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材料,也將有助於監管、司法、公安等部門進行認定。

━━━━━

對拼多多影響有多大?

憑藉著社交電商全新打法,成立僅三年時間的拼多多已經是國內最成功的獨角獸企業之一。摩根史坦利近日發布研報,首次把拼多多納入研究範圍,給予「增持」評級,並把目標股價定為29美元。

拼多多財報顯示,去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實現營收33.72億元,同比增長697%,環比增長24%;去年前三季度共實現74.66億元營收,同比增長約12倍。但並不樂觀的是,拼多多淨虧損進一步擴大,去年第三季度虧損10.98億元,遠高於前年同期的2.21億元;去年前三季度共虧損77.93億元,前年同期為5.39億元。

拼多多仍在投入大量的資金拉新,通過冠名綜藝節目等方式繼續拉動用戶增長率和活躍度。財報顯示,去年第三季度拼多多的銷售及營銷費用高達32.3億元,同比增長655%,主要原因是由於品牌推廣活動及線上線下廣告及促銷活動增加所致。

拼多多狠砸營銷費用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獲客成本在走高。2017年三季度,拼多多單個新用戶的獲客成本為13元,但去年上半年已經飆升至55元。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拼多多在去年第三季度投入的研發費用同比增長828%,但其研發費用僅為銷售和營銷費用的1/10。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拼多多已於1月20日下午在招聘平臺發布多個與風控相關的職位,包括風控總監、風控策略/模型專家等。

經過此次事件後,拼多多的研發費用或許將保持高增速。

━━━━━

薅羊毛黑產已發展出高度分化的產業鏈

陳鋒對記者表示,「薅羊毛」行為指的是新興消費群體搜集網貸平臺、電子商城、銀行、實體店等各渠道的優惠促銷活動、免費業務之類信息,註冊大量「小號」模擬大量正常用戶參與活動,從而以相對較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物質上的實惠,這一群體被稱為「羊毛黨」。

━━━━━

不僅薅羊毛,還刷好評、做水軍

新京報記者採訪多位專家了解到,目前薅羊毛黑產擁有高度分化的產業鏈條,主要包括:上遊的軟體開發人員、腳本開發人員、接碼平臺等提供可以批量註冊帳號的工具;中遊黑產團隊通過購買大量手機SIM卡,再通過這些軟體工具和貓池等硬體設備將自己模擬成大量普通用戶,惡意註冊各平臺帳號並養號,在「薅羊毛」機會出現時利用大批量的帳號賺取收益;下遊擁有能夠快速將優惠券等平臺內資金轉移出去的支付以及清洗轉移渠道。

有熟悉網絡黑產的人士告訴記者,從事薅羊毛黑產所必須的「硬體」包括手機SIM卡、貓池等,軟體則包括接碼平臺、動態IP技術等。「例如為了限制薅羊毛行為,許多平臺會記錄註冊用戶的IP,此時上遊提供技術支持的黑產能夠通過動態IP技術形成比較大的動態IP池,再租售給下遊薅羊毛黑產團隊使用。」

在他看來,擁有了上遊的軟硬體設備,薅羊毛黑產就具備了大批量註冊平臺帳號並領取優惠券的條件。而當刷完優惠券後,還需要能夠快速變現的渠道。「在此次拼多多事件中,大量黑產選擇將優惠券變現為系統自動發貨的Q幣、手機話費等。目前,存在將Q幣和手機話費等合理變現的灰產平臺,一些購物網站上也可以買賣優惠券,這都是羊毛黨們的變現渠道。」

「羊毛黨們『薅羊毛』的本質就是,其能夠模仿成大量用戶,讓發放優惠券的企業識別不出來。但一般來講,擁有大量帳戶的黑產團隊能做的不只有薅羊毛這一件事,大量帳號能夠用來刷好評、做水軍等,」該人士表示。

━━━━━

打擊薅羊毛黑產要從源頭開始

在採訪中,多名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要打擊薅羊毛黑產,最有效的方式是直接打掉其產業鏈上遊的惡意註冊工具提供商。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遼寧省公安廳曾就惡意註冊上遊工具軟體發起名為「610」的專案打擊。曾經參與該案件的一名網絡安全專家稱,在專案中,其鎖定了頭部惡意註冊工具軟體數款,其中一款名為XXTouch的按鍵精靈軟體能夠模擬人操作手機的行為,並擁有可簡易化實施改機工具的功能,包括偽裝手機信息、GPS信息功能。「簡而言之,在不考慮效果的情況下,XXTouch一款軟體已經做到惡意註冊除IP更改外的所有環節技術提供,在其看似中立的偽裝下,實際上為惡意註冊黑產配備了全套武器。」

該專家表示,對於打擊惡意註冊,最好的辦法是能夠斬斷惡意註冊黑產鏈最上遊,從生態上擠壓惡意註冊的生存空間。這包括偽造設備硬體信息實現多開的改機工具,沒有改機工具,惡意註冊不具備實施性;以及輔助自動化操作的群控和按鍵精靈軟體,沒有自動化,惡意註冊無法擺脫高昂的人力成本。

但他同時認為,由於惡意註冊軟體在黑產圈普及,導致惡意註冊工作室的開設門檻極低,一次集群行動可以打掉一個地區的一批團夥,但是很可能其他地區馬上就有新的團夥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新京報記者 陸一夫 羅亦丹 編輯 李薇佳 王進雨 校對 何燕

━━━━━

黑產「薅羊毛」就是犯罪

該還的總歸要還。一大早,前天參與拼多多薅羊毛狂歡的一些用戶發現,拼多多平臺強制取消了部分訂單,也有充值話費的網友發現,自己的話費被運營商強制退回。但沒想到的是,如今薅羊毛也可以理直氣壯地站在道德高地。一些用戶在接受採訪時義憤填膺,認為自己只是領了個優惠券,平臺不該強制取消,不少人認定平臺的錯不應該讓用戶承擔損失。

尊重他人財產權,是基礎社會規則的一部分,而薅羊毛和網絡黑產,多數情況下做的事,都是數據時代的欺詐和盜竊。

在拼多多提供的詳細聲明中,能清晰看到羊毛黨是如何侵佔企業利益的。聲明顯示,羊毛黨們所利用的優惠券,是拼多多與某電視節目合作中臨時生成的優惠券,並且,從未公開出現在任何一次促銷活動之中,也沒有開放過入口。而黑產團隊通過非正常途徑發現漏洞並生成二維碼,在公開範圍內進行了傳播。

這已經是很明顯的技術犯罪,與傳統意義上的「薅羊毛」完全是兩碼事。通俗來說,這等於是一個專業團隊發現了他人門鎖上的漏洞,攻破門鎖進行盜竊,並且,為了免除責任,乾脆將大門敞開,讓所有人都進來搬點東西回家,以製造一種「公開發放優惠券」的假象,來免除盜竊責任。

因此,用戶抱怨平臺不該收回優惠券完全沒有任何道理可言。不管是遇到他人家門洞開,還是高速路遇到貨車翻車,用戶都沒有理由拿走原本屬於平臺的東西。這是對他人財產權的基本尊重,失主也理所應當可以採取各種手段索回丟失資產。

對於像拼多多這樣的新晉電商巨頭,此次攻擊事件暴露了其風控體系的基礎漏洞。但更值得反思的是,一起本質上是嚴重的盜竊公司財務案件,為何在公共輿論裡陷入了一種無罪化的狂歡?

不能因為技術盜竊的便利和無障礙,圍觀者就輕鬆諒解他人,寬容自己。

「羊毛黨」三個字剛見諸報端時,的確曾享受過一陣子道德豁免的特權。當時,網際網路公司因為風控體系和制度設計問題,經常出現一些能夠被用戶利用的打折漏洞,繼而,羊毛黨也在很多人心中,有了一種「個體通過精明算計與商業巨頭討價還價」的假象。但隨著技術和風控手段升級,普通人意義上的「薅羊毛」空間幾乎不存在了。羊毛黨成為一個專業的犯罪團夥,他們掌握大量的手機黑卡,利用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漏洞瘋狂獲利。事實上,現在有不少羊毛黨,就是利用技術漏洞進行高科技犯罪、遊走在欺詐和盜竊邊緣的專業團夥。曾有專業機構做過統計,國內網絡黑產上下遊從業者超過160萬人,每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從傳統的銀行、保險公司再到電商平臺,都成為他們攻擊的對象。

這是對商業環境和共識明目張胆的侵犯。公眾應當認識到,黑產團隊並不是什麼草莽英雄,也不是什麼草根代表,他們既侵犯了企業的利益,也剝奪了用戶紅利,並最終破壞了企業與用戶之間的信任連結。而打擊黑產和羊毛黨,也應當成為大數據時代最重要的共識。文/胡涵(媒體人)

值班編輯 吾彥祖 花木南

相關焦點

  • 拼多多被薅走上千萬?那些你不知道的黑灰產
    拼多多稱黑灰產團夥大量盜取優惠券,涉案總金額達數千萬元,預計本次事件造成的最終實際資損大概率低於千萬元。一個Bug引發的薅羊毛事件?因此,黑灰產團夥通過「養貓池」(用手機卡蓄養大量虛擬帳號)等不法手段,實現N張手機黑卡同時作業,批量盜取該種優惠券,並通過手機話費、Q幣等虛擬充值的方式,試圖在短時間內迅速轉移此類不當所得,涉案優惠券總金額達數千萬元。
  • 拼多多被羊毛黨薅走上千萬?那些你不知道的黑灰產
    拼多多稱黑灰產團夥大量盜取優惠券,涉案總金額達數千萬元,預計本次事件造成的最終實際資損大概率低於千萬元。  一個Bug引發的薅羊毛事件?  因此,黑灰產團夥通過「養貓池」(用手機卡蓄養大量虛擬帳號)等不法手段,實現N張手機黑卡同時作業,批量盜取該種優惠券,並通過手機話費、Q幣等虛擬充值的方式,試圖在短時間內迅速轉移此類不當所得,涉案優惠券總金額達數千萬元。
  • 拼多多回應領取無門檻券Bug:有黑灰產團夥不正當牟利
    隨著事件發酵,拼多多在今天上午9點左右把100元無門檻優惠券的領取方式全部下架,之前領到未使用的優惠券也全部下架。但是根據翻閱拼多多官方微博發現,評論區已出現大量用戶的「聲討」。另外,拼多多對「因為灰黑產被薅走200億」的信息給予了否認。拼多多發言人表示,實際最終資損或低於千萬元。
  • 貓池、撞庫、偽基站,起底拼多多薅羊毛事件背後的千億黑產網絡
    根據拼多多後來提供的信息顯示,黑灰產團夥所利用的「優惠券漏洞」盜取的相關優惠券,系拼多多此前與一檔電視節目(江蘇衛視《非誠勿擾》)開展合作時,因節目錄製需要特殊生成的優惠券類型,僅供現場嘉賓使用。拼多多強調稱該優惠券系黑灰產團夥通過非正常途徑生成的二維碼掃碼後獲得,該二維碼多流傳於社交平臺相關黑灰產群,拼多多從未針對該類型優惠券生成任何二維碼,更從未在APP及小程序中展示過此類優惠券相關信息及二維碼。拼多多同時表示,該二維碼具體的生成及傳播過程,正待警方調查後獲得最終結論。
  • 4毛六充值獲百元話費 拼多多陷優惠券Bug向公安報案
    1月20日13點,拼多多向上遊新聞記者回應稱,1月20日晨,有黑灰產團夥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拼多多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對於網絡熱傳的此次優惠券bug造成200多億元損失,拼多多官方未予以確認。4毛錢充值百元話費。
  • 黑灰產業是什麼意思 起底網絡黑灰產「黑金」利益鏈
    從暗扣話費、廣告流量變現、手機應用分發,到木馬刷量、勒索病毒、控制肉雞挖礦,網絡黑產無處不在,而「薅羊毛」正是黑灰產的重要盈利模式之一。  近年來,中招的不止拼多多,最近的一起案例是2018年12月17日,在星巴克上線的「星巴克APP註冊新人禮」營銷活動中,黑灰產利用大量手機號註冊星巴克APP的虛假帳號,並成功領取活動優惠券。隨後,星巴克緊急下線了該活動。網絡安全廠商「威脅獵人」估計,短短一天半時間,如不及時止損,按普通中杯售價估算,星巴克損失可能達1000萬元。
  • 養號黑產調查:10元手機卡註冊微信 養號半年賣百元
    老李從事的是電話卡銷售業務,不同於正規移動聯通營業廳銷售的以13或18開頭的電話卡,他售賣的均為各個虛擬運營商旗下的電話卡,涉及17、16、14號段,還兼賣外國卡,由於購買電話卡的客戶主要用來註冊各類網際網路帳號,這些電話卡被他稱為「註冊卡」。根據騰訊發布的《網際網路帳號惡意註冊黑色產業治理報告》,卡商是惡意註冊產業鏈的源頭。
  • 拼多多刷屏事件啟示:新名詞黑灰產意外走紅,謠言比薅羊毛更容易傳播
    此外,拼多多表示:「針對此行為,平臺已第一時間修復漏洞,並正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蹤。同時我們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黑灰產團夥予以打擊。」在拼多多的官方聲明中,提到「有黑灰產團夥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進行不正當牟利。」有些網友產生疑惑,什麼是黑灰產?
  • 薅拼多多無門檻優惠券,在道德上就是自留汙點
    拼多多「一夜之間被薅羊毛200億」的事情,引發了很多議論。拼多多方面向媒體表示,數額並沒有那麼大,是謠言,損失最終在千萬以下;其聲明中還稱,這與「某航空公司在官網由於誤操作發放低價機票」等事件具有根本性質差異。
  • 獨家:拼多多將追回不當得利訂單
    ,拼多多公關給雷鋒網發來一份關於周末被薅羊毛事件的最新情況說明,稱此次事件與其風控及運營部門無關,100元無限制優惠券是拼多多此前與一檔電視節目(江蘇衛視《非誠勿擾》)開展合作時,因節目錄製需要特殊生成的優惠券,後來遭到黑灰產惡意盜取。
  • 被植入木馬程序的手機背後,是難以想像的龐大黑灰產業鏈
    小朱給外婆買了一個新的老年手機,在網上營業廳給手機換套餐時卻發現新買的手機收不到驗證碼,他將手機卡裝到自己的手機上,驗證碼又可以正常接收,小朱懷疑是新買的手機被裝上了木馬程序,立即報了警。他們以低價購入個人信息,而後又以各種渠道加價出售給專門「薅羊毛」的團夥或個人,賺取差價以牟利,這是黑灰產業鏈的中端——個人信息的層層販賣。到了下遊,這些被販賣的個人信息則是被不法分子用於「薅羊毛」。
  • 拼多多100元無門檻優惠券怎麼回事 拼多多bug優惠券還能領嗎
    在1月20日凌晨,有心細的網友發現拼多多平臺出現了一個非常大的BUG,用戶可以領取100 元無門檻券,有專業薅羊毛黨發現了這個bug,大半夜的打電話叫人一起薅羊毛,消息傳播的非常迅速,有的人網友甚至還薅了幾萬塊錢的優惠券
  • 剛剛,拼多多回收了用戶「哄搶」的優惠券
    昨晚,拼多多優惠券BUG漏洞事件繼續發酵。今日,有大量網友反映,拼多多已開始強制措施,一些用戶利用漏洞所充q幣遭到凍結,另一些用於購買實物商品也開始遭遇強制退貨和退款。同時,早些時候,拼多多回應優惠券漏洞事件稱,有黑灰產團夥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進行不正當牟利。針對此行為,平臺已第一時間修復漏洞,並針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蹤。同時拼多多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黑灰產團夥予以打擊。
  • DNF玩家利用拼多多BUG一晚上刷了數十萬Q幣購買年套
    DNF玩家利用拼多多BUG一晚上刷了數十萬Q幣購買年套 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啊,這才新年的第一個月,就已經許多莫名其妙的事情發生了
  • 網友領券充話費64萬被拼多多報警,優惠券領不得?
    但這張優惠券有個特殊的地方,只要購買的商品金額大於100元就可以在支付時直接抵扣,不限制任何品類。聰明的消費者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是充話費、Q幣、加油卡這些簡單、快速的東西。而事後也證明,那些購買實物的訂單均被拼多多「砍單」了,即取消訂單。
  • 全國首個打擊黑灰產「部督」案:起底10萬個微信號背後的灰色利益鏈
    起底10萬個微信號背後的灰色利益鏈全國首個打擊黑灰產「部督」案件追蹤田某海口工作室內正在運行的手機卡。受訪者供圖卡商、號商、貓池、卡池、接碼軟體……這些「陌生」、甚至有些怪異的名詞,與你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網絡黑灰產究竟是哪些產業?它們如何在灰黑色地帶運營非法牟利?這些產業的從業者為什麼沒有像網絡主播、電子競技運營師、網約配送員等新興職業被國家認可?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追蹤全國首個打擊黑灰產的公安部「部督」案件,深入調查網絡黑灰產的運轉過程。
  • 拼多多超級大bug,100元優惠券無限領:但損失卻低於1000萬
    據說從今天凌晨開始到今天上午 10 點,拼多多出現了一個超級大 bug。這個 bug 的後果是:拼多多領券中心多了一種 100 元的無門檻優惠券,購買任意價格大於 100 元的商品,用這個優惠券實付金額都能減去 100 元;當然這不是關鍵,關鍵是這張優惠券可以重複領。
  • 暗訪拼多多刷單產業鏈:商家發空包、刷手賺佣金、平臺收會費
    接到反映後,河南商報記者通過數日暗訪調查,發現電商商家背後的一條刷單產業鏈。刷單平臺通過廣告招攬電商商家入駐平臺放單,刷手接單後為上述商家刷單,平臺則通過收取商家會員費和利用資金流謀利。同時,刷單行為涉及大量的電商平臺帳號以及快遞空包現象。
  • 社交群組成為商業水軍隱蔽的聚集地
    「索賠」金額可砍價,商家從6000元砍到300元《報告》顯示,近年來,網絡上存在大量黑灰產從業者,他們依託社交群組招募人員、組織培訓、分發任務,採取批量虛設行為主體、虛構商業行為等方式,破壞正常商業秩序、誤導消費者、幹擾損害執法體系。
  • 調查| 拼多多刷單
    掃二維碼最簡單,點擊「領取任務」,頁面上會出現一個二維碼;用拼多多APP掃描二維碼,便直接進入目標商品頁面,購買並付款。搜關鍵詞相對複雜,點擊「領取任務」,頁面上會出現商家名稱和一個關鍵詞;上拼多多APP搜索該關鍵詞,找到目標商品,再下單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