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拼多多優惠券BUG漏洞事件繼續發酵。
今日,有大量網友反映,拼多多已開始強制措施,一些用戶利用漏洞所充q幣遭到凍結,另一些用於購買實物商品也開始遭遇強制退貨和退款。
同時,早些時候,拼多多回應優惠券漏洞事件稱,有黑灰產團夥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進行不正當牟利。針對此行為,平臺已第一時間修復漏洞,並針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蹤。同時拼多多已向公安機關報案,並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黑灰產團夥予以打擊。
據悉,目前公安機關正在調查過程中,因涉案金額巨大,預計將會對涉嫌套券詐騙、牟取巨額不當利益的涉事黑灰產團夥追究刑事責任。上海警方已以「網絡詐騙」的罪名立案並成立專案組,並依據「財產保全」的相關規定,對涉事訂單進行批量凍結。
是200億還是數千萬損失,大眾無法得知,也無法感同身受。但被扣以「黑灰產團夥」之名,許多搶到優惠券的個人用戶都紛紛表示不滿;同時,對拼多多凍結並退貨退款自己購買的商品也感到氣憤。
有人認為,這次拼多多損失因該是不小的,或將是有上千萬了,所以拼多多才會選擇這麼做。而還有一部分的人則認為,這是拼多多的BUG,優惠券都已經發出來了,又收回去很沒有誠信,不如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靠譜。
而法律界的專業人士也認為,普通用戶在看到優惠消息之後,進行了相應的虛擬交易等,普通用戶不具有識別該類職業詐騙的能力,其對平臺虧損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本次事件中,用戶根據拼多多的優惠活動,選擇下單並成功提交訂單,雙方之間的合同關係成立。但在雙方的合同中,拼多多顯然留了一手。
據《拼多多服務協議》的用戶守則禁止行為第五條說明,「使用拼多多平臺外掛或利用拼多多平臺當中的bug來獲得不正當的利益。」
也就是說,雖然普通用戶褥羊毛的行為不構成犯罪,但拼多多可以名正言順地收回自己的損失;看來,這次最受傷的或許不是拼多多,而是瞎忙的用戶還被當作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