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年越來越無年味?還沒聖誕節有意思?我又該怎麼樣反駁他們?

2020-12-17 言真說社會

孩子說:中國年越來越無年味?還沒聖誕節有意思?我又該怎麼樣反駁他們?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要到了,過年,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節日,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條件的不斷滿足,而年味卻越來越淡,很多人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意思。甚至隨著中西文化的融合,西方節日倒是滲透浸潤著我們的生活,很多年輕人直言:「過年還沒有聖誕節有意思!」我心裡很是不服氣,似乎又有點惱怒,但我又該怎麼樣反駁他們?

過去,我們社會經濟貧窮落後,在那個米飯百面都是奢侈品的年代,過年才可以穿身新衣服,過年才可以「吃肉」,去拜年,鄰裡鄉親給孩子個糖,給大人遞根煙都歡喜得不行。而現在,這些都是日常生活,家常便飯,甚至不屑一顧。所以,缺少了期盼過年的勁頭。

另外,如今成年人生活節奏緊湊,生活壓力加大,生活任務繁重,讓人心理負擔難以輕鬆,缺少了節日的心情。中國節日,大都是情懷型節日,而西方節日,帶有狂歡激情,所以,很多人用解壓的心態過節,尤其是西方節日。

另外,很多文化節目和廟會,都集中在旅遊景點之中,存在了很多商業元素,也就是說,沒錢都不能過不起年,不是一個層次。社會上應該多一些公眾性開放式文化氛圍,提高節日氣氛,增強年味。

還有,文化傳統,民俗習慣漸漸流失,消失在我們的春節裡,這也讓我們的年味乏味了許多,我還是不太支持全面禁燃煙花爆竹,在安全區域內,應該設置燃放煙花爆竹區域,讓過年有個聲音。燃放煙花爆竹可以限時限定在節日。拜年還是應該提倡傳統方式登門拜年,更有意義。

我們不能讓我們的民俗傳統節日文化越來越淡,習慣越來越被限制,而去讓西方節日越來越紅火,他們的傳統文化在我國越來越濃厚。我們丟了自己,也只能讓後代愛上別人。

保留民俗節日傳統習慣,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種具體體現。留住年味,過好中國我節,也是發揚和傳承我們偉大的中華文化傳統。

否則,我們的東西越來越少,中國年真的越來越無年味,也可能真的還沒聖誕節有意思,我我還拿什麼來反駁他們?我們的年,我們的春節,還留給未來什麼?又如何給孩子講我們的民俗習慣,難道,所有的精彩,只是歷史?都得去博物館感受?

相關焦點

  • 中國抵制聖誕節?不該讓中國背這個鍋!
    而且近幾年國內抵制國外洋節的文化也是越演越烈,去年也曾有數個城市禁止布置聖誕節裝飾。於是每年都會有國外的媒體懷揣著某些政治動機不斷地報導著中國排斥國外的節日文化、禁止聖誕節的相關產品銷售。那麼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 也說中國人到底該不該過聖誕節?
    還有一種說法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後每年都要在平安夜和聖誕夜狂歡。1946 年, 北平「沈崇事 件」就發生在聖誕夜。這個節日記載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就不應該過聖誕節。還有一部分人認為,聖誕節是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侵略,是西方和平演變的一種手段,要堅決抵制過聖誕節。
  • 聖誕節是外國人過年嗎?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
    一般認為12月25日伴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裡亞。改革開放後,聖誕節在中國傳播地尤為突出,至二十一世紀初,聖誕節有機地結合了中國當地習俗,發展日趨成熟。
  • 「大學生還不是照樣給我打工!」這樣的言論該怎樣反駁?
    現在大學生的數量是越來越多,但是現在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是社會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問題。同時也就導致了現在有不少人都在說:「上過大學的又怎麼樣!讀過書又如何?大學生還不是照樣給我打工!」我相信有不少人聽到這樣的言論都是比較憤怒的,那麼對於這樣的言論又該怎麼樣反駁呢?
  • 要不要過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 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
    要不要過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 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時間:2020-12-24 15:2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要不要過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 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 聖誕節最初起源於宗教,是西方最盛大的節日之一,其重要程度類似於我國的春節。
  • ...我對我的夥伴們說,『對美元做點小小的變動怎麼樣?但他們反駁...
    【川普稱他的助手拒絕了他調整美元價值的要求】美國總統川普周一(9月21日)表示,他要求美國官員調整美元匯率,以抵消他所說的中國一再操縱人民幣匯率的行為,但遭到拒絕。川普在俄亥俄州代頓的一次政治集會上對數千名支持者說,他的政策挽救了這個政治搖擺州的就業機會,此前多年,美國一直對中國在全球市場上咄咄逼人的行為無動於衷。「我對我的夥伴們說,『對美元做點小小的變動怎麼樣?但他們反駁說,這是不可能的。」他說道,「『先生,我們不能這樣做。它必須能自然浮動。』」
  • 今年聖誕節,「洋節」遭遇空前清冷,年輕人說「中國節」更有意思
    不知從何時起,聖誕節在我國也變成了盛大的節日,進入12月後,年輕人們就開始期待聖誕節的到來,為聖誕節的狂歡做足準備,待節日到來之際,親朋好友之間會相互贈送聖誕果、聖誕賀卡等有明顯「中國味」的聖誕禮物來表達美好的祝願。
  • 為什麼聖誕節現在在中國越來越被冷落了
    經常逛街的朋友可能有注意到一個現象,現在洋節越來越不被重視了。原來一度以過洋節為時尚的國人現在越來越懶得過了,尤其是聖誕節最為突出。這個轉變也就在這最近三年左右,原來只要一入十二月份,各大商家聖誕節促銷活動就如火如荼的開展起來了,商業街各個店鋪櫥窗玻璃門上張貼著聖誕主題的精美海報,店內聖誕老人、聖誕樹、雪人、馴鹿等聖誕擺飾將店內裝扮一新,給人的感覺比過年的氣氛還熱烈。大商場甚至在門前的空地上安裝上十幾米高的聖誕樹,再點綴上五彩閃燈,華美致極。仿佛哪家沒有弄點聖誕的氛圍就像落伍了一樣。
  • 我們該不該過聖誕節
    中國人該不該過聖誕節?我認為不該過。首先,聖誕節是基督教徒的節日,我們絕大多數人不信仰基督教,那麼聖誕節自然與我們無關。第四,近代以來中國飽受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列強以西方國家居多,西方以基督教信仰居多。列強在用武器打開中國大門的同時,不僅掠奪了財富,還輸出了他們的文化,宗教文化即是其中之一。有人說,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不也融入了中華文化嗎?基督教可步佛教後塵。這種說法似乎不對。因為基督教的排他性註定了了它的格格不入。
  • 聖誕節的隱憂,中國目前還是解決不了
    而有關「聖誕節」的各種商業活動,亦鋪天蓋地席捲而來。近些年來,包括萬聖節,情人節,聖誕節在內的一大批「洋節日」,在中國的影響力卻是越來越大,就算跟一些中國傳統節日相比,亦不逞多讓。那麼,這些西方節日到底該不該過呢?
  • 胡錫進:我和我周圍的黨員幹部,都沒有收到禁止過聖誕節的禁令
    25日是聖誕節,很多中國商家藉機促銷,使得中國各地的商業街飄出或濃或淡的「聖誕味」。然而老胡也看到,今年網際網路上傳出個別城市或者學校裡限制過聖誕節的消息,一些外國媒體就湊過來,說中國「抵制」「禁止」過聖誕節,以此攻擊中國的社會文化政策。
  • 為什麼感覺聖誕節比春節還熱鬧?
    甚至隨著近幾年年味的變淡,不少人覺得,聖誕有時候比過年更熱鬧。不少人傳統文化的維護者表示痛心疾首,本來年味就淡了,還有那麼多人奔著奔著過一個和自己沒啥關係的外國宗教節日,孺子不可教也。真實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比如之前不少網友吐槽,中國武器名字怎麼都這麼土氣,不像日本,都叫「凌波」、「涼月」、「時雨」的,詩情畫意。
  • 生活越來越好,年味卻越來越淡,我們究竟丟失了什麼?
    馬上又要到聖誕節了,大街小巷的商家和網絡平臺都在張羅著,張燈結彩,一派節日的氣息撲面而來。看著當下的紅火,不禁感慨,外國的洋節日這麼的紅火,中國的年味卻越來越淡了。在小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過年,一過年,可以穿新衣,可以吃好吃的,可以炸麻花,貼對聯可以放鞭炮,可以走親戚,可以領壓歲錢,還可以熬通宵,還可以一家人其樂融融地看春節晚會。可是現在再也沒有以前的年味兒感覺了。
  • 聖誕節:問問他們怎麼過
    越來越多的人青睞「聖誕」這一西方節日:商家慶幸可以藉此大賺一筆、情侶暗喜平安夜能夠甜蜜一次……在距離聖誕節不足一個星期的時候,各個群體已經迫不及待地等待著它。同時,這個城市裡還有一些人,他們不願意,甚至討厭過聖誕。
  • 年味越來越淡,該如何帶孩子認識中國年?這套繪本告訴你答案
    期待的是,新春佳節將至,與家人朋友歡聚一堂的開心時刻又來臨了,聊家常話年俗,好不熱鬧。而憂愁的是年味越來越淡,孩子對春節變得越來越不了解。當他們滿懷熱情問我們春節相關問題時,我們又該如何形象跟孩子解釋呢?還有那些曾經豐富多彩的年俗?
  • 聖誕節到底該不該過?品嘗一杯熱紅酒,這是金錢的聲音!
    01-01 14:56:33 來源: 瀑布之美 舉報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全國各地過聖誕節的氛圍越來越濃烈
  • 英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節日?可能他們比你還愛熱鬧!
    英國人如何看待中國節日?可能他們比你還愛熱鬧!這些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也日趨增多。許多中國人也非常熱衷於過聖誕節和西方情人節,(而貧窮的羚羊君過洋節主要為了節日促銷)。其實羚羊君在上小學時就聽過一種論調:所謂文化交流更多的是西方國家的一種「文化入侵」,我們要抵制洋節,守住中國傳統。問題真的有這麼嚴重嗎?西方人又是怎麼看待中國節日的?留英多年的羚羊君(aa-acad)告訴你真相:英國人可能比你還熱衷於過年!
  • 聖誕節快到了,不如試試這5種廣式點心,給「洋節」加點中國味!
    聖誕節快到了,這5種高顏值的廣式點心,讓「洋節」也有中國味~廣式點心一直是眾所周知的精緻,同時在味道上也絕對是讓大家豎大拇指的,所以在這個即將迎來聖誕節的日子呢,言知則不走尋常路一次,給大家分享分享幾種高顏值又超有中國特色的廣式點心吧
  • 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
    小時候特別期待過年,走親訪友,期待著每家不同的年果子。但是長大之後,覺得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連走親訪友都變得很公式化。網友:過年越來越沒年味了!那「年味」英語咋說?不是Year taste!在翻譯「年味」之前,我們看幾個讓人可能退散的英文例句。在大過年的,能忍著不跳出去,堅持看完這三個例句的親,我敬你是條好漢,來日必成學霸!
  • 聖誕節該不該過?外來節日真的需要我們批判和抵制嗎
    每年聖誕節臨近的時候,總會出現一種「聖誕節該不該過」的爭議,把一個平常的節日硬生生地給推上了「拋棄中華傳統」、「崇洋媚外」的道德靶心上!好嘛,喜歡過聖誕的人是喜歡洋節、替別人過他們的節日、不發揚傳統文化、娛樂至死的人,國人就不應該這麼做,這種節日就不應該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