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佛前供水果,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2020-12-11 明月天心

在佛教裡,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虔誠和恭敬,常常以種種物品供養佛法僧三寶。比較常見的有供花、供果、供燈、供香、供水、供齋等。那麼,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是如何供養水果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供果是佛教重要的供養方式之一。在佛教裡,果代表結果、圓滿。佛教十分重視因果,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萬法不離因果,佛教的修行境界也用果位來表示。最高的修行境界就是成就佛果,證得阿羅漢果位,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因此,在佛前供果如理如法,也是時刻提醒自己要精進修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在佛前供果講究恭敬、清淨。因此,供的水果一定要新鮮潔淨,成熟完好,不可有破損腐爛。否則,一表不恭敬,二表法不圓滿。供的水果的種類沒有太多限制,我們日常食用的食物即可。但氣味要清香、清淡。比如:蘋果、香蕉、橘子、橙子、桃子、葡萄等。

但榴槤等有強烈氣味,不清淨,不宜供佛。很多民間禁忌說梨不能用來供佛,說梨的諧音是「離」,不吉利。還有說花生也不行,說花生長在地下,不潔淨。這些都是不如法的說法。要知道,我們在佛前供的水果,佛菩薩是不會吃的,我們是通過這種方式提醒自己要恭敬佛菩薩,心要常懷善念,要多行布施。

供果的數量多寡並不重要,全看自己的發心 。供果前一定要把水果洗乾淨,以表明自己的清淨之心。切忌買回來不洗直接供佛,這樣很不恭敬。供果一般都是早上供,過午可收。條件好的家庭可每天供果。條件一般的家庭可間隔一段時間再換,期間有腐爛、破損的水果應及時更換掉,補充新鮮、乾淨的水果。

供佛後的水果可以自己食用,也可給家人食用。這都是很好的福報。如果是在寺院供佛,供養過的水果應由寺院處理。寺院一般會收起來供養寺院僧眾。大家記得供果之後一定要回向,願將這供果的功德,回向給法界一切有情眾生。

在佛前供果代表「種善因,得善果」,我們的一言一行一念,都有因果。佛前供果,法緣殊勝,功德無量。佛前供果,提醒自己要善護心念,時刻關照好自己的起心動念,種好善因,才會得到好的果報。懂得布施,才會收穫無量福田。願世間一切善良的人都能夠得佛菩薩庇佑,佛光普照,六時吉祥,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
    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我們知道除了在家供佛外,寺廟是我們親近三寶佛法僧的地方。除了常規的燒香拜佛供佛外,在世尊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有十種供具供佛。佛前供水果寓意很深,但要注意5點才有功德,最後一句影響你一生:一、供佛的水果要清洗乾淨鑑因法師回答:「用水果供佛,很要緊的是一定要先洗乾淨,尤其不需削皮的水果例如蕃石榴、楊桃等,更要洗乾淨。不可一買來就供在佛前,這樣很不恭敬。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一、水果要保證新鮮無壞果佛前供「水果」,有著特殊的寓意,主要有兩層含義。一者,我們都知道,佛教最重視因果之道,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三藏十二部經典,其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佛前供水果,就在於提醒大眾要明因識果、敬畏因果。
  • 佛前供水果不要糾結用什麼水果,做到四個字,會功德無量
    佛前供水果不要糾結用什麼水果,做到四個字,會功德無量。有些人會時常到寺廟燒香拜佛,祈求保佑自己和全家幸福安康。有所求是無可厚非的,畢竟「佛事門中有求必應」。但要求的如理如法,也就是合理合法。有的不敢用「梨」,畢竟梨有分離的意思,不吉祥。但是「梨」在佛門,還有「離苦得樂」的寓意。供水果的目的,是讓你通過果看到因。只有好好修因,才能得善果。就同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的道理一樣。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佛前供養,並非佛菩薩需要我們的東西,佛菩薩不缺世人的任何供養,所作一切供養只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戒掉自私自利的貪心。佛門裡每一種供養方式都代表著一定的法義,比如佛前供花,花清香美好,意在提醒大眾要廣種善因。佛前供果,「果」既代表因果,提醒大眾敬畏因果、不作惡業,也指佛門裡的三種無上果位。佛前供水,水代表清淨平等,告誡大眾要修平等慈悲心。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不論是在自己家的佛堂,亦或是到寺廟裡去,我們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之情,都會力所能及地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同時也增進自己的功德。那麼佛前都有哪幾種供養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
  • 佛教:佛前十種供品的寓意和果報,您不可不知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供佛,供品有哪些,又有什麼講究呢?這恐怕就不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了,大家常見的方式應該是燒香和水果,但實際上遠遠不止。這個習慣也被我們學習和繼承了,現在寺廟裡佛前基本都會供奉蓮花臺樣式的燈燭,非常漂亮,而且供燈的果報也很殊勝,將來可以得到智慧,如果覺得自己或者家人頭腦不是很好,不妨誠心的佛前供上一盞燈,以光明破昏暗。
  • 佛前供水果,這3種「聖果」最表心意,看看你有帶過嗎?
    導語佛菩薩普度眾生,人人的一舉一動都是在佛菩薩眼皮底下進行的。因此,佛菩薩可以說是在保佑著每一個人,於是便有信眾為了感謝佛菩薩的庇佑,常常誠心禮佛,供養佛祖。而在供佛中,用水果供佛是許多佛徒常有的一種供佛方式,也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對佛菩薩的供養,具有普遍性,當然也具有一些特殊性需要供佛者注意。須知,供果是佛教重要的供養方式之一。在佛教中果代表結果、圓滿,佛教十分重視因果,萬事萬法不離因果。其中,供鮮花代表善因,供水果則代表善果。因此,供果是十分重要的,是務必要嚴謹對待的。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那究竟哪些東西可以供佛?哪些不可以呢?雖說供養重在發心,不在於形式,但我們的行為是內心的外化,形式當如理如法,才能表我們內心的恭敬。如果行為不得當、有冒犯,難免會折損功德。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其實,大多數的物品都可以拿來供佛,吃的、用的,等等,只有是吉祥的,表法好的。
  • 佛教:家裡有佛堂,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
    提起佛堂,就很有必要說說佛前做供養,不論是去寺院,還是在自家佛堂,做供養幾乎是每個信眾必做的事。佛前供養主要包括哪些呢?最基本的有佛前供鮮花、供水果、供香、供燈、供水、供齋等等。所供物品不論質量好壞、不論質量多少,有一份供養的誠心就最為可貴。雖然沒有嚴苛的要求,但是我們的行為還應當是如理如法的,不能過於隨意,以免有失恭敬,修不到福、反而造業。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不論是到寺院裡去,還是在自己的小佛堂,我們在禮拜諸佛菩薩的時候,往往都會選擇佛前供養,以表自己的誠心,增進自身的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可以供奉哪些東西呢?其實這個隨緣,看自己發心,沒有強制要求。功德不是以供養物品多寡計量的,而是看我們供佛的心,「一切福田,不離方寸」,有好的發心就是最大的功德。本篇文章,小編就來和大家談談這幾大供養中的「果供養」,談談它的法義及應注意的幾點常識。我們在佛前供果,這裡的水果就不一般了,它被賦予了特殊的含義。
  • 佛前供水果,牢記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此文「一千二百餘字」閱讀預計需要5分鐘!我有一位同參道友,他是皈依多年的「老修行」。在外人眼中,師兄信佛信得極為虔誠。寺院舉行大小佛事,他必定到場護持,忙前忙後,不辭辛勞。而且,他用了許多財力做供養,幾乎每次進寺院禮佛,都會帶上時令瓜果。
  • 佛教:這3種水果不要拿來供佛,會對「菩薩」不敬!
    為了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和虔誠,很多信仰佛教的人都會把佛菩薩的聖像請到家中去供奉,一般供佛菩薩的物品有:花、香、燈、塗、果、樂等。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用水果來供佛,因為水果在生活中很容易買到,且供佛後的水果還可以自己食用,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 燒香拜佛,供養佛,應當注意些什麼?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或者做些供養的事宜,佛教中稱之為做功德。做功德不僅僅只是燒香拜佛,還有在佛前供奉水果、供奉鮮花、供燈等等。這諸多的供養,都是為了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以及感恩、敬仰佛。不過,不是我們供養了佛陀鮮花、水果等等,佛就會享用這些。佛具備無量福德,一切圓滿具足,不會要眾生的任何東西。我們供養,其實是藉助這種形式,來培養自己的善心、慈悲心。有人說,燒香拜佛,然後求佛保佑,是在與佛做交易,其實不是。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有許多的寓意。同時,在佛前供水果,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 佛教:家裡設佛堂,這幾點禁忌,千萬要注意!
    本篇文章,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家裡設置佛堂應注意的幾點禁忌,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首先,佛堂位置的選擇,最好在通風、陽光充足、空氣清新、整潔安靜的地方,環境太暗,會不利於人的身心舒適,但安置佛堂的前提是必須徵得家裡人的同意,不要因此讓家人產生反感牴觸情緒。佛堂上供養佛像,佛像可以到附近的寺院裡請一尊或者三尊。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大家都知道,佛教寺院是大眾培福修慧的地方,人們帶著對佛菩薩的感恩與恭敬之心來到寺院裡燒香禮佛做供養,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小編觀察發現,人們來到寺院裡做的最多的就是燒香和磕頭,寺院的請香處也總是人滿為患。其實,除了佛前供香,佛教裡還有其它形式的殊勝供養行為。
  • 佛前擺放供果,有哪些注意事項?
    許多人喜歡到寺院禮佛培植福田,除了佛前上香、跪拜,還有沒有其它廣種福田、做功德的途徑呢?小編告訴大家,除了剛才提到的方式,佛門還有幾種非常重要的佛前供養方式,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燈等等。供花代表善因,供果代表善果,供水代表清淨,供燈代表智慧和光明。
  • 佛前上供水果,到底要不要洗?99歲寺廟僧人說:這樣就可以
    導語隨著時代和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得到充足才能夠跟得上物慾橫流的時代,那麼這個時候佛教就漸漸的走入了尋常百姓家裡。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信仰佛教,那麼在家中供佛也就成為了一種常態。當這個習慣成為常態的時候,有些注意事項就不得不提。
  • 佛教:佛前供花,這幾點你需知曉!
    在這其中就以花供養來說,行花供養的意義在於「一切事物皆因起,從而才會有結果。」這就好比一切植物結果前必先開花,也只有開花之後才能結出果實。其在釋迦牟佛被授記成佛的典故之中,我們就能得知,佛前「供花」所代表的巨大含義。關於佛前供養,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項呢?這幾點你需知道!一、供花之心!
  • 拜佛供水果要注意3點,尤其是做到3個字,讓你功德圓滿
    拜佛供水果要注意幾點,尤其是做到3個字,讓你功德圓滿。佛在世時,拜佛常用的十種供具,有香、鮮花、水果、水、油燈、衣服、瓔珞、幢旛、音樂、合掌供養。種種供養都代表著一定的寓意,果是代表因果的,讓你看到,常常想到種善因得善果。
  • 初一十五供佛,佛前這些供品寓意不同,切勿隨意擺放!
    很多佛弟子為佛供花,但是大部分的人卻不明白供花有什麼具象的意義,其實佛前供花是為了警醒自己的心,提醒我們要時常注意修德,花代表佛教常說「因果」的「因」,我們要種善因,才能結善果,花開結果。現實中「花落滋養大地」這也是要我們要時刻修德來滋養自己的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