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香拜佛,供養佛,應當注意些什麼?

2020-12-19 作如是觀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或者做些供養的事宜,佛教中稱之為做功德。做功德不僅僅只是燒香拜佛,還有在佛前供奉水果、供奉鮮花、供燈等等。這諸多的供養,都是為了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以及感恩、敬仰佛。

不過,不是我們供養了佛陀鮮花、水果等等,佛就會享用這些。佛具備無量福德,一切圓滿具足,不會要眾生的任何東西。

我們供養,其實是藉助這種形式,來培養自己的善心、慈悲心。有人說,燒香拜佛,然後求佛保佑,是在與佛做交易,其實不是。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有許多的寓意。同時,在佛前供水果,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寺院是供僧人們清靜修行之處,同時給大眾提供積累福報的地方。因為出家人喜歡清靜,同時,佛教中講究出家人四大皆空,所以,儘量不要叨擾出家人的清修,也不要到處走動,以免打擾到他們靜修。

佛說「種善因,得善果」,種下了與佛的緣,將來就會有緣修佛。但是,要記住一句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所以,在寺院中,要種善因,將來才能有善果。

也許有人問,去寺院中燒香拜佛,是不是一定要燒香?其實不一定,佛教中講供養,除了燒香,也可以給佛供一些鮮花、水果。因為這裡面有個寓意,給佛供養花,希望自己將來能修佛,能「花開見佛」;給佛供養水果,希望自己將來能修成正果。

佛教中緣起,意思是有什麼什麼樣的開始,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所以,給佛供養的鮮花,最好是新鮮的,這樣能保證自己將來,能夠一直保持精進之心,永不凋謝。如果是在家裡給佛供養鮮花,如果快要凋謝了,要及時換掉。

那麼給佛供養水果,代表的什麼呢?在佛教中,將水果寓意為正果,也就是說,給佛供養水果,希望自己將來能修成正果。代表著一顆向佛的心,最終會有一個好的結果。所以供奉的水果,最好是要新鮮的。

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佛陀供奉鮮花,其實聞香的還是你自己,能讓自己心情愉悅。同時,給佛供養的水果,佛也不會享用,到最後,享用的也還是你自己。

最主要的是,在供養的過程中,能讓人生起對佛的敬畏之心。一個有敬畏之心的人,他會深信因果。俗話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那麼我們反過來看,一個不犯上的人,基本也能做到為人孝悌。所以,經常做燒香拜佛的人,他會敬畏佛,同時也會孝順父母。就是這個道理。

歷史上也有不善之人,希望通過供養佛的方式,來「洗去」自己的惡行,但是,如果不是發自內心向善,也是沒有用的。根據佛經記載,當初達摩祖師受梁武帝接見,梁武帝以大量金錢財物來修寺院、供養佛,然後倨傲的問達摩祖師,這樣的功德大否?結果達摩說他沒有絲毫功德。

其原因就是梁武帝雖然表面以錢建寺供佛,但是他仍然背地裡殘暴百姓,最後落得餓死收場,也算是下場悽慘了。

所以,當我們去做燒香拜佛,供養佛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發心,牢記因果。佛經上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個人,出自善心做善事,自然會得到無量福報。所以,只要牢記因果,平時多行善布施,必定會功德無量!

解讀佛經文化,敬請關注!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初一、十五怎樣如法燒香拜佛?
    燒香拜佛,若能慈悲發願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放棄自私自利、損人利己的念頭,也是功德無量。如佛經上講:「禮佛一拜,滅罪河沙。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燒香拜佛,無論是在家佛堂還是去寺院,以此如法虔誠香雲供養,拜佛必當如願。
  • 燒香拜佛時,怎樣祈福才會靈驗?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心裡要清楚
    燒香拜佛時,該說些什麼?雖然信仰佛教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其實有很多燒香拜佛的人,他們的動機並不如法。很多人到廟裡去,供養一點錢,就大咧咧地要求佛菩薩保佑自己,保佑發財,保佑一切順利,不久之後就和人抱怨說,這個廟不靈,那個佛菩薩不靈什麼的,但是實際上,他根本就沒有好好發心祈求佛菩薩的幫助,而把這個當成交易在和佛菩薩做,這怎麼可能靈驗?
  • 燒香拜佛,到底能不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做燒香拜佛的事,因為佛教中講「供養」,只要你供養佛菩薩,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但是很多人「供養」多年,燒香拜佛多年,卻並未得到佛菩薩的「保佑」。有人說,這是因為你的心不誠。俗話說得好,心誠則靈。
  • 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別再迷信無知了!
    大多數信眾到寺院都會習慣性地燒香禮佛許願,大眾約定俗成,似乎不燒香反而成為一種罪過。其實不然,燒香拜佛只是佛門裡修行的一種方便法。香燒的多了,不見得功德就會更大;不燒香不磕頭,也定然得罪不了佛菩薩。燒香拜佛,不是要我們迷信神通,而是要心存敬畏,懂得敬畏因果。
  • 燒香拜佛,記住這幾點,功德無量!
    對於學佛人來說,燒香拜佛是一個常講常新的話題。每逢初一、十五,或者某位佛菩薩誕辰,善男信女經常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很多善信還在家中布置佛堂。當然,作為善意的心靈寄託,在佛前祈求福壽、姻緣、子嗣,都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 為何不是「點蠟燭拜佛」,而是燒香拜佛?蠟燭什麼時候用最好?
    導語相信很多人都去寺廟裡燒香拜佛過,也有不少人在家裡供奉佛像,不過相信很多人也注意到了一點,那就是我們拜佛一般都是燒香拜佛而不是點蠟燭拜佛,而寺廟裡從來都是喊蠟燭為香燭,佛前一般也有香燭供奉,我們家裡供的佛面前也有蠟燭擺在兩旁,那麼你知道蠟燭和香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嗎?
  • 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看完你就知道了!
    有些人不禁質疑,燒香拜佛真的有用嗎?佛菩薩會因為我們如此虔誠的心而加持護佑我們嗎?看完這篇文章,也許你就能明白許多。首先,佛菩薩覺性圓滿,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無分別,不會因為世俗之物的多寡優劣而區別對待誰。佛菩薩也從不缺世人任何的供養。我們燒香磕頭不是與佛菩薩做交易,不要以功利的賄賂之心視佛,否則是對三寶極大的不恭敬。
  • 佛教:去寺廟燒香拜佛,不要迷信3點女性要注意4點,才是真正供佛
    佛教:去寺廟燒香拜佛,不要迷信3點女性要注意4點,才是真正供佛。很多人空閒時都有去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希望能保佑自己和家人,這樣做是無可厚非的。佛菩薩出現在世間,會以不同的身份示現,利益眾生是佛菩薩的慈悲,可能當佛菩薩走了,我們才覺察到。
  • 經常燒香拜佛的人,這三個拜佛「禁忌」,再忙也要看看
    我們在拜佛時,最大的禁忌,並不是表現在行為上,而是體現在你的內心當中。我們在拜佛時,切記不可貪心太重。很多人在拜佛時,想到的都是從菩薩那裡得到點什麼,卻很少有人想到,該給予菩薩或他人點什麼。如果你去寺廟燒香拜佛時,又想要子女平安,又想要父母多福多壽,又想要自己事業有成,這種什麼都想求的行為,就是貪心太重的表現。
  • 燒香拜佛到底有沒有用
    歷史以來都有很多人喜歡燒香拜佛。有的人喜歡上廟裡去,有的也在自己家裡設了一個佛堂,每天都要做燒香拜佛這些事情。那麼做這些事情到底有沒有用呢?很多人說,燒香拜佛當然有用,不然為什麼從古到今都有那麼多人做這件事情?
  • 「燒香拜佛」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平常生活中,時常都能看到一些「燒香拜佛」的情景,不少人一看到「燒香」就聯想到「拜佛」,就聯想到迷信,這是有失偏頗的。其實,燒香是燒香,拜佛是拜佛,只有關聯起來的時候,才算所謂的「燒香拜佛,這時往往被誤認為多少都帶有一些迷信的成分。
  • 花冤枉錢燒香拜佛的人請注意!先要做好一件事,否則拜佛無益!
    可以說,這些燒香拜佛的人中,只有一少部分是正信佛教的,大多數人,都在迷信。其實真正的佛,並不在寺院裡,而是在我們自己家裡。其實我們每個人,家裡就有兩尊活佛,這是很多信佛的人,最容易忽略的,如果你連自己的父母,都沒有伺候好,就跑到佛前,給佛燒香上供,那無論你向佛求什麼,都不會靈驗,就算你到佛前,是為父母祈福,佛也不會去保佑你,因為你連佛說的話,都不去聽,佛又怎麼會保佑於你。佛並沒有說,你拜我,我就對你好,也沒有說,你燒的香越多,福報越大。
  • 燒香拜佛,這4種願望,千萬不要許!
    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也會自己在家裡設念佛堂,每日燒香做供養,為自己和家人祈求平安吉祥。佛菩薩似乎成了人們的心靈寄託,遇到難事人們往往也會選擇登「三寶殿」,在佛前許願,祈求自己的真誠之心能夠得到佛菩薩的慈悲加持,幫助自己脫離困境災厄,所求滿願。那麼,佛前許願,佛菩薩會有求必應嗎?佛前許的願望一定會實現嗎?拜佛許願有沒有什麼禁忌?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2句話,功德無量!
    佛菩薩從來不缺世人的那根香,一切供養行為都是自己的自願和發心,是內心恭敬的外化,佛菩薩也不會因為供養多寡而區別對待。燒香拜佛看似是做給佛菩薩看的,其實受益的還是自己。燒香是點燃人內心的清淨自性與智慧之光 拜佛是懺悔往昔罪業,更是敬畏因果,發願向佛菩薩學習,利益無量眾生。
  • 燒香拜佛時,心中默念這3句話,功德無量!
    但是很多人對正信佛法知之甚少,只是一味做供養,妄圖以功利心換取與佛菩薩的感應,燒功利香、臨時抱佛腳,反而使功德不圓滿,難以真正受益,越學越消極。《六祖壇經》中說道: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燒香拜佛,一切形式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要用心。「一切唯心造」,唯有你的真誠清淨心,才會加倍集聚你的功德福報。那些「口念彌陀心散亂」之人,喊破喉嚨也枉然。
  • 燒香拜佛有多大功德,你會真的燒香嘛
    燒香拜佛有多大功德,你會真的燒香嘛在生活越來越豐富的這個社會,有著很多人開始有了信仰,在中國的本土上有著三大宗教信仰,佛教作為漢代以來就傳入中國的宗教,經久不衰,自然有它獨特的魅力。上香是對聖賢祖宗最好的供養和最高的敬重之心。香可直接聯通三界,直達佛國。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傳訊儀式,當然對於佛教徒來說,只有最後兩種作用才是最重要的。燒香有著一個巨大的功德利益,就是象徵意義,在佛經中稱之為表法,做到這個層面,那才可以算得上真正的燒香,那才是真的與佛相同,實現有求必應。
  • 進寺院燒香拜佛,這五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現在去寺院燒香拜佛的人很多,有的是去禮佛,有的是去許願,也有的可能就是去觀光旅遊。寺院是佛門淨地,清淨神聖的場所,不管你去寺院出自什麼目的,都要遵守寺院的規矩,尤其是不要觸犯佛門的禁忌,一是對佛不敬;二是可能會給別人帶來煩惱。
  •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
    佛教:燒香拜佛上幾支香合適,拜佛有何重要的意義,但是不要迷信。很多人有到寺廟燒香拜佛的習慣,有些人則是奔著「佛事門中有求必應」去的。求這求那,總之求什麼的都有,所求無外乎是世間的「名聞利養」。佛菩薩有求必應,這點真實不虛。但是佛苦薩的應,不等於一定幫你滿足願望,達成願望還有一些先決條件。
  • 燒香拜佛時,是先燒香還是先拜佛?來看看修佛人怎麼說
    所以燒香拜佛就是這個道理,先燒香後拜佛體現出對佛祖的尊敬。我們得先燒香讓佛知道我們來了,再繼續拜佛,才可以拜佛祈禱。燒香拜佛也是對佛祖的尊敬,有些虔誠的信徒甚至每天都會做,所以如此頻繁地做,我們一定不能弄錯了順序。
  • 燒香拜佛,求平安、求發財的人都看看,別再愚痴了!
    很多人到寺廟燒香拜佛,不是為了學佛禮佛,而是為了求保佑、求發財,尤其逢年過節的時候,聽說還有人搶頭柱香,頭柱香的價格還很高,就這樣還有人排隊去搶。那麼燒香拜佛,真的能保平安、能發財嗎?不能,這是迷信。有的人做了壞事,犯了錯,良心上過不去,心裡不踏實,又想逃避懲罰,就跑到寺廟裡去燒香拜佛,求佛菩薩保佑,求佛菩薩寬恕他的罪過。其實這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這是把佛菩薩當成貪官汙吏了,這是在侮辱佛菩薩,怎麼會保佑你?並且俗話常說:「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他又怎麼能保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