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歡到寺院中燒香拜佛,或者做些供養的事宜,佛教中稱之為做功德。做功德不僅僅只是燒香拜佛,還有在佛前供奉水果、供奉鮮花、供燈等等。這諸多的供養,都是為了表示自己對佛的虔誠,以及感恩、敬仰佛。
不過,不是我們供養了佛陀鮮花、水果等等,佛就會享用這些。佛具備無量福德,一切圓滿具足,不會要眾生的任何東西。
我們供養,其實是藉助這種形式,來培養自己的善心、慈悲心。有人說,燒香拜佛,然後求佛保佑,是在與佛做交易,其實不是。做燒香拜佛、供養之事,有許多的寓意。同時,在佛前供水果,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寺院是供僧人們清靜修行之處,同時給大眾提供積累福報的地方。因為出家人喜歡清靜,同時,佛教中講究出家人四大皆空,所以,儘量不要叨擾出家人的清修,也不要到處走動,以免打擾到他們靜修。
佛說「種善因,得善果」,種下了與佛的緣,將來就會有緣修佛。但是,要記住一句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所以,在寺院中,要種善因,將來才能有善果。
也許有人問,去寺院中燒香拜佛,是不是一定要燒香?其實不一定,佛教中講供養,除了燒香,也可以給佛供一些鮮花、水果。因為這裡面有個寓意,給佛供養花,希望自己將來能修佛,能「花開見佛」;給佛供養水果,希望自己將來能修成正果。
佛教中緣起,意思是有什麼什麼樣的開始,就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所以,給佛供養的鮮花,最好是新鮮的,這樣能保證自己將來,能夠一直保持精進之心,永不凋謝。如果是在家裡給佛供養鮮花,如果快要凋謝了,要及時換掉。
那麼給佛供養水果,代表的什麼呢?在佛教中,將水果寓意為正果,也就是說,給佛供養水果,希望自己將來能修成正果。代表著一顆向佛的心,最終會有一個好的結果。所以供奉的水果,最好是要新鮮的。
俗話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佛陀供奉鮮花,其實聞香的還是你自己,能讓自己心情愉悅。同時,給佛供養的水果,佛也不會享用,到最後,享用的也還是你自己。
最主要的是,在供養的過程中,能讓人生起對佛的敬畏之心。一個有敬畏之心的人,他會深信因果。俗話說,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那麼我們反過來看,一個不犯上的人,基本也能做到為人孝悌。所以,經常做燒香拜佛的人,他會敬畏佛,同時也會孝順父母。就是這個道理。
歷史上也有不善之人,希望通過供養佛的方式,來「洗去」自己的惡行,但是,如果不是發自內心向善,也是沒有用的。根據佛經記載,當初達摩祖師受梁武帝接見,梁武帝以大量金錢財物來修寺院、供養佛,然後倨傲的問達摩祖師,這樣的功德大否?結果達摩說他沒有絲毫功德。
其原因就是梁武帝雖然表面以錢建寺供佛,但是他仍然背地裡殘暴百姓,最後落得餓死收場,也算是下場悽慘了。
所以,當我們去做燒香拜佛,供養佛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發心,牢記因果。佛經上說:「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一個人,出自善心做善事,自然會得到無量福報。所以,只要牢記因果,平時多行善布施,必定會功德無量!
解讀佛經文化,敬請關注!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