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感覺跟死裡逃生一樣,當時,我都嚇蒙了。」昨天下午,住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產科病房的鄭女士說,她怎麼也沒想到,像往常一樣來產檢,卻迎來了一場生死博弈,重型胎盤早剝就像一個隱形「殺手」,險些要了她和寶寶的命。幸好,浙醫婦院醫護人員及時搶救,將她和寶寶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記者 葛丹娣 通訊員 孫美燕
胎心持續下降 搶救爭分奪秒
鄭女士,31歲,家住濱江,這是她第一次懷孕,預產期在5月27日。
上周三,她像往常一樣到浙醫婦院做產檢,掛了產五科科主任王正平主任醫師的號子。「一個和我預產期同一天的小姐妹,一直向我推薦王主任,說他技術好,我一直想掛王主任的號子,但都沒掛上。那天,真的很巧,居然掛到了,還是上午4號。」
當天8:35,鄭女士走進王主任診室。「我坐下來沒多久,王主任就告訴我『你的孩子很微弱,需要立即搶救。』當時,我一下就蒙了,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鄭女士說,「緊接著就看見王主任不停地打電話,找門診護士長,告訴他們我的情況很緊急,需要馬上開通綠色通道,緊急搶救。」
「情況非常緊急,她胎心只有78-90次/分,正常的應該在110-160次/分,平均在140次/分,像這種100以下的,說明胎兒宮內缺氧明顯,如果不趕緊處理,很可能胎死宮內。」王主任說,「按照常規的診療過程,至少要先給她做個B超,再進行判斷的,但她的情況顧不了那麼多了,我什麼檢查單都沒給她開,直接建議進手術室。當時緊急到我連給她寫詳細病歷的時間都沒有,病歷上只寫了四句話:胎心慢78-90次/分;隨時可能胎死宮內;走綠色通道;立即行剖宮產手術。」
8:45,正在查房的羅瓊副主任醫師接到王主任的電話,馬上通知相關科室,準備手術。胎心慢的原因有很多,她要做好各種可能的準備。
9:10左右,完成術前準備,鄭女士被推進手術室。
子宮一剖開,羅醫師「啊」的叫了一聲,「裡面全是血,都噴出來了,3/4的胎盤都已經剝離。臨床上,1/2的胎盤剝離,胎兒就隨時有死亡的風險。」羅醫師說,9:38,寶寶出生,但新生兒評分只有3分,屬於重度窒息。經過積極搶救,5分鐘後,寶寶達到「正常狀態」。
準媽媽要注意胎動 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羅醫師檢查發現,鄭女士子宮內有個桌球大小的肌瘤,術後病理診斷顯示,該肌瘤上有胎盤植入。分析鄭女士的情況,王正平主任說:「胎盤早剝指的是,胎兒還沒娩出,胎盤就剝離了子宮壁,妊娠期高血壓是常見原因。其次是外傷、血管疾病等,鄭女士沒有高血壓,也沒有任何外傷史,所以很可能和這個肌瘤有關。胎盤在發育過程中附著到了肌瘤上,後來,肌瘤出血,在血流衝擊、壓力下,發生了胎盤早剝。」
王主任說,像鄭女士這種情況很少見,也很難預防,但可以提醒的是,孕期要關注胎動,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就診。
據統計,胎盤早剝圍產兒死亡率高達11.9%,比非胎盤早剝高25倍,還可造成產婦失血、急性腎衰竭、羊水栓塞及嬰兒急性缺氧、腦性麻痺、神經發育缺陷等多種嚴重的併發症。
「真的特別感謝王主任的判斷,也很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的積極配合。」鄭女士丈夫說,當他接到羅醫師的電話時,正在單位開會,聽說情況後,毫不猶豫地表示,救命要緊,不用等他來醫院籤字,一切聽醫生的安排。
整個過程讓王主任也很感慨:「若不是他們夫妻倆這麼信任我們,這件事可能還不會這麼圓滿。當時,我們心裡也慌的,畢竟產婦是一個人來醫院做產檢的,整個手術沒有任何家屬籤字,等她老公趕到的時候,寶寶都已經出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