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8月19日,中國醫師節,早上7點30分,南京市第一醫院產科病房的醫生、護士陸續來到工作崗位,換上整潔的工作服,有條不紊地處理著手頭的工作,誰能想到接下來的事情是醫師節送給他們的一份特殊"禮物和考試",檢驗著每一位醫護人員的專業性與科室團隊的協作性。
「醫生快來!我肚子好疼。」
該院七號樓產科大廳助產士熊志群和張莉遇到一位產婦拱著腰、面色蒼白、表情痛苦,在其母親的攙扶下緩慢走向病房,助產士們立即詢問病情得知產婦是一位一胎孕35周的孕媽,現下腹痛持續疼痛不能緩解,便立即將產婦帶入產房。
7點55分,產婦進入產房,胎心監護提示胎心70-90次/分,宮縮呈強直性狀態不能放鬆,有經驗的助產士考慮胎盤早剝可能,立即呼叫醫生,並給孕婦氧氣吸入,醫生即刻行床邊B超顯示胎盤厚度達70mm,結合孕婦持續性腹痛、胎心減慢等診斷胎盤早剝;同時指揮建立靜脈通道、備血、急查血常規電解質等,給予心電監護監測、導尿、快速做好術前準備,一切工作急而不亂,有序進行。產婦情況迅速匯報給了產科徐友娣主任;主任根據病人腹痛劇烈、胎盤厚度明顯增加、胎心下降嚴重,做出一定是重型胎盤早剝!必須馬上手術才能挽救孕婦和胎兒;旋即啟動產科快速反應團隊,進入"戰鬥"模式;醫生分成術前溝通籤字組、開醫囑組、上臺手術組;護理分組通知電梯轉運病人、手術室麻醉醫生和護士、兒科醫生做好手術和搶救大人和孩子的準備,等等。
8點10分,來不及更換推床更加等不及手術室接病人,產科醫護一起直接用待產床將產婦推入手術間,啟動緊急剖宮產術。嚴陣以待的麻醉師和手術護士,開始全麻等一系列工作,於8點17分剖宮取一活女嬰,胎盤和大量血隨之湧出, 4/5胎盤表面附有血凝塊已經發生早期剝離,子宮腔積血1200ml餘。在產科醫生、麻醉醫師,兒科醫生、助產士、手術室護士的緊密配合下,手術順利進行,不僅挽救孕婦生命還保住了已經卒中的子宮;女嬰體重2400克,成功復甦後轉入專科醫院繼續救治。
從7點55孕婦到達醫院快速診斷並決定行緊急剖宮產術,8點17胎兒娩出,僅僅22分鐘,完成對母嬰的搶救。還好有驚無險,手術後醫護人員和孕婦家人終於鬆了口氣。
據南京市第一醫院產科主任徐友娣介紹,胎盤早剝總是一瞬間的事,發生之際總是讓人猝不及防,而一旦發生,將威脅到孕婦及胎兒生命,必須緊急剖宮產終止妊娠。
胎盤早剝分為輕型胎盤早剝:以外出血為主,主要症狀為陰道流血,可伴有輕度腹痛或腹痛不明顯;重型胎盤早剝以內出血為主,主要症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腹痛或腰痛,疼痛程度因剝離面大小及胎盤後積血多少而不同,積血越多,疼痛越劇烈。面積超過1/2為重度胎盤早剝,會導致胎兒宮內窒息,處理不及時導致胎死宮內,在原有產前出血的基礎上發生產後大出血等多器官功能損害及危及生命。妊高症、雙胎妊娠、胎膜早破、嚴重貧血、外傷等機械性因素、孕婦代謝異常或子宮肌瘤均為胎盤早剝的高危因素。
另外,還有其他的因素,如高齡、多產、吸菸、吸毒、絨毛膜羊膜炎、輔助生殖技術助孕、有胎盤早剝史等,這些都屬於高危因素。
所以,醫生提醒準媽媽們要引起重視,特別是合併有以上情況的孕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定期產前檢查,及時發現高危因素及各種異常,及時得到專業醫生的指導與處理。
二、保證休息和充足的睡眠,每日休息不少於10個小時,以側臥位為宜,避免長時間仰臥。
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100g/d以上),補充足夠的維生素、鈣、鐵,適當限制食鹽攝入不過量。
四、密切注意胎動情況,並注意是否有上腹部不適、流血、流水、腹痛等自覺症狀,自我監測血壓情況。
五、孕期避免外力撞擊,如果出現胎動異常、血壓升高、以及上述異常症狀,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尋求專業幫助,就醫前避免進食過飽,為急診手術全麻需要。
交匯點記者 王甜 通訊員 章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