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無底線地付出?都是自尊的問題,6個維度教你認識健康的自尊

2020-12-12 鹽丘與抑鬱

生活中長期感覺壓力過大,想要逃離現在的生活,去一個沒有人的地方?犯了小錯誤之後無法原諒自己,一直在心裡重複著犯錯時的場景並不斷自責?受了傷害之後,容易沉浸在痛苦中,不願意走出陰霾,關閉自己拒絕與外界交流?人際交往的時候常常口是心非,下意識地說出與自己真實想法不符的話,做出不符合自己本身性格的事?看事情總是看到其負面的部分,對那些正面積極的部分視而不見?特別不能接受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很長時間心裡都過不去那道坎?覺得自己就是做不好事情,配不上成功與美好的事物,不應該擁有快樂和幸福?優柔寡斷,很難快速決定一件事,糾結自己應該怎樣活著,糾結自己以什麼樣的形象出現在別人面前?

有這些困擾的人,都是因為自尊出了問題。

到底什麼是自尊

人是社會動物,都生活在社會中。自尊就是我們在社會環境下如何看待自己,以及我們對這樣看待自己有什麼感覺,這些看待方式和感覺從一定程度上指導著我們在社會生活中的思想和行為。比如,一個人認為自己非常自卑,並且感覺自己的自卑是一個很大的缺點,因此不敢主動與人交流。

無論你能不能意識到自己的自尊,它都在哪裡,跟隨我們從出生到死亡。一個意識不到自己自己尊的人,會在生活中隨波逐流,遇事沒有自己的主見,很難客觀冷靜地分析問題,情緒和行為方式的波動也會比較大。一個自尊出了問題的人,就很容易出現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些困惑。

健康自尊的6個維度

那麼,怎樣的自尊才算是良好、健康的呢?法國心理學專家克裡斯託夫·安德烈提出了衡量自尊健康程度的6個維度。

1. 穩定性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白天面對外界,在學校、公司的時候脾氣溫和,謙遜有禮,表情平靜,表現地非常寬容大度,但是晚上回到家裡,面對家人朋友時,卻變得脾氣暴躁、情緒波動大、內心難以平靜、甚至焦慮抑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把火都發在了家人身上」。並且,在遭受了同學、同事的負面評價的時候,心情會變得異常糟糕,心神不寧的,非常擔心外界對自己的看法,「一點就著」。

這就是典型的自尊不穩定的現象,所有來自外界的影響以及自己的情緒都會在心裡「硬著落」,沒有緩衝與潤滑,所以自尊非常不穩定。而一個擁有穩定自尊的人,應該是在面對各種不同環境時基本保持一致的情緒和思維行動水平,也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

2. 取捨度

一些人覺得,既然自尊這麼重要,那就要盡力去維護它,「敵來我擋,敵退我追」,通過逃避或者攻擊現實來保護自己的自尊,常常弄得自己精疲力盡,得不償失。

我之前的舍友就是這樣,平時作息混亂,並且非常影響我們,但是對我們的意見都視而不見。平時一言不合就攻擊別人,比如別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批評某部他非常喜歡的電影,他會認為這是對他審美和愛好的侮辱,然後情緒激動,與別人發生矛盾。這樣下來,他沒有多少精力是放在「正經事」上面的。

所以我們應該有一個臨界範圍,在這個範圍以內,遵守自己的原則,維護自己的自尊,在這個範圍以外,原則依然存在,但是我們不去在乎外界的影響。總體而言,我們不應該對外界的評價感到緊張焦慮,想著去消滅這些影響或者影響我們的人事物,如果能夠從負面評價中看到積極的信息,提升自己,那我們的自尊健康度一定會得到提升。

3. 平衡性

如果一個人把外表看得特別重要,他所有的自尊都是建立在外表上面的,那麼一旦他外表變得不那麼出眾,他的自尊就會崩塌,整個人陷入痛苦的境地。再比如,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在情感方面受挫後傷害自己的人,因為那些人把自尊交了出去,都壓在了對方的身上, 當對方離開或者傷害他們之後,他們就會非常痛苦。

經濟學中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中國也有俗話講「不要吊在一顆樹上」,以及詩句「天涯何處無芳草」,這些話都在告訴我們,我們的生活是多元的,自尊與情感也應該建立、寄托在多種多樣的事物上,多方面發展,互相平衡,互相支撐,在一個方面受挫了可以從另一個方面得到安慰,這樣才是健康的自尊。

4. 自主性

你合群嗎?你是否因為不敢獨自行動而合群呢?你的成就感是否來自達到了社會的某種標準?如果沒有人給你制定標準,你也無法以周圍的人作為比較對象,你仍然知道自己做什麼事情會有成就感和滿足感嗎?

自尊當然可以建立在外界事物之上的,房子、汽車、名牌、社會地位等等,但是更獨立自主的自尊是建立在人內部的,比如能夠感知快樂,能夠修為自己,能夠「慎獨」,能夠抵抗挫折。外界的事情不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我們無法獨立操控它們,但是我們對自己的身心有自主控制權,當自尊建立在內部因素之上的時候,是更加穩定、連續的,更不容易遭到損害。當社會標準不認可你的時候,你還能夠認可你自己嗎?

5. 關注度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後,從此時時刻刻都在在意自己的自尊,並且這種在意已經影響到了你的生活,蔓延到了你心理活動的方方面面,那麼其實在「關注度」這一維度,你的自尊是不太健康的,我們應當給予自尊以適當的關注程度。

怎樣才算適當呢?當我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的時候,我們不會沉溺於痛苦的情緒,也不會讓我們的日常生活受到影響,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暫時的波動,既不敏感脆弱,也不視而不見,我們還是會專注於自己的事情,這樣就給予了自尊心適當的關注。

6. 高度

高自尊的人比較自信,面對困難會積極解決。低自尊的人對自己的評價比較低,面對他人的善意時,會「誠惶誠恐」,甚至「感恩戴德」,容易對他人無底線地付出。

顯然,低自尊是不健康的,但是高自尊也要講求質量,如果一個人能夠大方接受他人的讚美,可以有不錯的自制力,不過度自我攻擊等等,那麼他的自尊是比較健康的。

自我接納:擁有良好自尊的最重要一步

不難發現,不健康的自尊都與逃避和攻擊有關,而擁有健康自尊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接納自己。具體地,就是接納自己的經歷,接納「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更接納「人一直在前行,過去的事情其實可以不影響今後的生活」。

接受自己也代表著,不再把精力消耗在消極的思維模式中,自己並不萬能,不能解決所有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是自己一個人的錯誤。接受自己也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自律、可以做好一件事,可以配得上美好的事物。

這六個維度都在探討人的內心與外界的關係,擁有良好健康的自尊不容易,但是值得我們為之努力,它讓我們成為我們自己,讓世界呈現它本來的樣子。

相關焦點

  • 培養獨立完整健康的自尊體系,能讓你的人生無往而不利
    正值高考進行時……不免又讓人想起那個跳樓身亡的高二女生,她此生是無緣高考了,但高考過後,學子們迎來的未必都是輕鬆和愉悅,每年高考過後都會有輕生的學子,想想都讓人痛心。難道學業真的比生命更重要嗎?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殺主要是缺乏愛心,缺乏責任感,缺乏對生命的敬畏,而這一切的根源是缺乏自尊!教育的一個很主要的目標就是培養青少年獨立完整健康的自尊體系。
  • 請不要觸及孩子的6個底線,很傷孩子自尊
    請不要觸及孩子的6個底線,很傷孩子自尊,孩子容易不自信生活中,人們都知道: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那麼在孩子的世界裡,是不是也有一些底線是不能碰觸的呢?說到孩子底線,可能父母們會覺得是無稽之談,小孩子家哪來那麼多尊嚴?其實大人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雖小,但是他們感知世界的能力不會比我們大人差,甚至會更加敏感。所以,請注意尊重孩子,不要碰觸了孩子的這六大底線。
  • 情愛物語:愛佔7分,自尊佔3分
    如果把愛別人和愛自己做出比例,相信很多人都在明白愛人七分留七分的道理上,犯了在實際行動上愛得太滿的錯。 愛得太滿,忘記了愛自己,自尊也撒了一地。 一個很愛你的人,不會因為非原則問題離開你。只有不愛你的人,才會在原本能解決的瑣事上吹毛求疵,最後轉身背離而去。
  • 低自尊的人,為人處世,註定是一場悲劇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是低自尊型人格,主要表現是:總是害羞躲避、順從,與人交往時,更喜歡傾聽,不敢表達自我,不好意思找人幫忙,總是喜歡道歉,把錯誤歸結到自己身上。低自尊的人性格都比較內向善良,穩重識大體,但也因為不懂得保護自己,總是受到別人的忽視和怠慢。低自尊的人也更注重外人對自己的看法,容易陷入自卑、失落、抑鬱、惱怒的情緒中,對負面評價非常敏感。
  • 無人能逃脫的心理漩渦:自尊
    有心理研究者曾好奇地提出過一個問題:「大多數心理問題或精神病根本原因是什麼?」經過不斷的觀察,分析和實驗,最後得到的結論就是:如果有的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自尊。因為研究表明自尊與我們的身心健康,人際交往,成就,社會影響,幸福,焦慮抑鬱,等等各個方面都相關。在這裡主要介紹自尊,包括自尊的定義,分類,以及如何培養我們的獨立或無我自尊。
  • 自尊,是孩子一生的鎧甲
    另一則新聞裡,武漢的一個小女孩,因為在超市內撞倒了人沒有道歉,孩子的父親竟然留小女孩獨自大哭十幾分鐘。隨後,工作人員找到這位父親後,他竟對著還在哭泣的孩子怒吼道:「走!趕快,閉住、立馬閉!」明明可以先替孩子道歉,回家再好好教育。偏要不分場合、不顧女兒自尊的羞辱訓斥,這種教育實在讓人心驚。
  • 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與你有關 | 21天走出低自尊
    低自尊是人對自我品質和價值持有負面評價的核心信念。低自尊的人,總是覺得自己「哭鬧是錯,靜默也是錯,活著呼吸是錯,死了更是錯」,他們自卑、覺得自己不配;卻又想獲得他人的肯定,於是忍不住去討好。他們總是用負面眼光去看待自己,也默認周圍所有人都在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他們。他們還會在腦海裡自己給自己加戲,根本不管自己所認定的東西是否符合現實。
  • 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建立完善的自尊體系
    你 將 收 獲認識提升自尊的絆腳石學會提升自尊的方法如何建立健康的自尊體系金 句 精 選1.有缺點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利用缺點對自己進行毀滅式打擊的方式當批評者出現時,想想你因他的攻擊付出的代價。比如「他讓我總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他使我焦慮,總是活在不安中」。肯定價值。學會肯定自己,用積極的自我價值意識取代批評者的聲音。相信人的存在就是生命價值。每一個為生存而努力的人,都有相同的價值,它無關成就。正如作者所說,我們應該為充實生活努力,而非拼命證實自己。
  • 76「積極自我」自尊|如何培養孩子恰如其分的自尊?
    當這四種來源都「運作」正常的時候,孩子的自尊才能夠充分發展和得到鞏固。對於低齡幼兒來說,最重要的意見來自於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同輩的看法慢慢地變得越來越重要。有時候,在你們和朋友相處當中,會不會發現有一種人你無論認識他多久,總是難以對他產生深刻的印象,明明見過多次,但每次想起來總是印象模糊,這種是俗稱的「透明人」。
  • 《社會心理學》—自尊讀後感
    「別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多考慮考慮他人。」那麼些話語中的「自我」究竟是什麼?自我是我們持有的關於自己的信念的集合,例如我們的重要特徵是什麼?我們擅長什麼?我們不擅長什麼?等等。通常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但有時候也會對自我產生懷疑和迷惑,這種感覺多來自外界壓力和他人評估的衝擊。這種感覺有時會使我們迷失自我,找不到方向。
  • 心理學:你是低自尊人格麼?5道題判斷你的自尊程度
    所謂自尊,是指我們如何認識自己,包括看待自己的方式,賦予自己的價值。低自尊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心理問題,很多人都有低自尊或隱形低自尊的問題。根據心理學家紐瑟姆的研究,我們製作了一個關於自尊的問答。你可以用這些問題測試一下自己是否是低自尊人格。
  • 低自尊的人,很難得到愛
    可是到最後,你喜歡上的人並沒有很優秀,也沒有對你特別好,甚至有時候你會在這段關係裡感到不公,卻又捨不得離開,內心很煎熬,並且開始對自我產生懷疑。 其實,這些都是由內心的低自尊感導致的。 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什麼是低自尊?怎麼樣才能克服低自尊,不再在關係裡受委屈。
  • 【心理修復】自尊(原書第4版)
    自尊的基石是你的核心信條,你心中不可動搖的價值觀,你的行動準則。強大的自尊取決於兩件事,1)以客觀正確的方式看待自己;2)實踐能力,認清自己真正想要什麼,創造自己的生活。認識不到自我價值,很多基本需求就都無法滿足。評判和否定自己會讓你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你會像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身體上的傷口那樣,想法設法地逃避一切可能會加劇內心痛苦的活動。
  • 兒童青少年的自尊與自我評價
    而低自尊的孩子總是看著自己的缺點,忽視優點並且不喜歡自己。而平時說的所謂的「自尊心強」,其實是對自尊的強烈感受與反應,通常還是低自尊引起的。而我們的自尊並不是一開始就是整合的對自己的總體評價,它是一個發展的過程。
  • 74「積極自我」自尊|如何通過提升自我效能感來提升自尊?
    每天10分鐘,期待能夠與你幸福相遇。在書本《恰如其分的自尊》中,作者們把自尊分為了四類:穩定的高自尊、不穩定的高自尊、穩定的低自尊和不穩定的低自尊!只有穩定的高自尊才是那種恰如其分的自尊,擁有這種類型自尊的人可以理性地傾聽批評,彈性而靈活地面對生活裡的挑戰!
  • 如果我把愛情還給你,你會把自尊還給我嗎?
    請不要就這麼放棄她,她不再要那一擊即碎的自尊了,她的自信也全部都是空穴來風,她可以變得很卑微,可以不可以原諒她。你都不會喜歡卑微在塵埃裡的自己,對方又豈會喜歡那樣卑微又可憐的你呢?把愛情還給他,把自尊還給自己吧。人生太長,沒有尊嚴的討好只會讓自己更加的卑微的。
  • 真正的愛情是需要付出勇氣、自尊甚至生命的,你願意嗎
    多麼令人怦然心動、倍感溫馨的二個字,有多少人為了得到它,不惜代價的付出,甚至獻出生命,令人唏噓、敬佩。它如此美好,如此刻骨銘心,值得一代又一代的痴男怨女去追求它,歌頌它。圖片來源於網絡現實生活中,如男女雙方從認識、相戀,到結婚生子,一直恩恩愛愛,白頭到老,這不但是兩個人的令人羨慕的幸福婚姻,更是無數人的愛情夢想!
  • 74「積極自我」自尊|如何通過提升自我效能感來提升自尊?
    如果是你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就不算;如果是通過他人或者其他領域的話就屬於補償自尊了!我們越脆弱就會越傾向於使用這些防禦機制,因為它們可以保護我們的自尊心。偶爾動用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過度依賴這些心理機制就會讓你犧牲掉去行動和個人發展的機會,換來的僅僅是一種虛無的安全感。
  • 童年的喪失和成長中無數次的否定……你是不是「低自尊人格」?
    而低自尊,指的就是一個人總體上對自己抱有負面的看法,更傾向於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不喜歡自己。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在碰到對我們的看法很積極的人時,我們總是覺得不真實,也就無法產生情感的共鳴。
  • 孩子缺乏自信,了解「低自尊」,培養自信的孩子
    其實,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缺點,我們只要多看看孩子身上的優點,多鼓勵孩子,孩子慢慢地就會變得越來越優秀。之前有段時間,老公經常批評三歲的兒子,老公覺得兒子不懂事,兒子覺得爸爸不愛他。於是老公跑來向我求救,他覺得我在公司管理那麼多人都沒問題,怎麼在家裡連個三歲的孩子都搞不定,於是我告訴他,你可以試試發現優點這個工具。